时间:2024-06-19
赵光军
(巢湖学院 思政课教学部,安徽 巢湖 238000)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论析
赵光军
(巢湖学院 思政课教学部,安徽 巢湖 238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日显重要和紧迫。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坚持说理性与育情性相统一、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等原则。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认知机制;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切入点,构建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培育机制;以社会实践为平台,构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念强化机制;以考核奖惩为抓手,构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引导激励机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1]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任。近些年来各高校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一战略任务,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和实践,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问题仍有不少,尤其是教育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努力提高其教育实效,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2]“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国高校办得怎么样?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得怎么样?首先要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不是合格,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是不是合格”。[2]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否合格,关键看学生能不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信念,能不能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不能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不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自己的言行。一句话,就是能不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直接关系着高校培养的学生是否真正合格,关系着能不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各高校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为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机制,把铸造灵魂、突出主题、把握精髓、打牢基础的基本要求,体现到高校建设的方方面面,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环节。
(二)改变现阶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现状的迫切需要
当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并形成了一套较有效的工作体制机制,成绩也是明显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积极、健康、向上,主流是好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现阶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不高,甚至不清楚相关内容。北京一课题组于2009年在全国有代表性的五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在回收的635份有效问卷中,赞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的学生占67.0%,选择“说不清”的占24.3%,还有6.8%的学生选择了“不同意”。61.2%的学生赞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27.2%的学生选择“说不清”。在回答“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的了解程度”时,选择“不清楚”的学生有19.4%。对考试作弊的态度上,48.5%的学生认为“可耻”,46.6%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3]从这些调查中,不难看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谈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和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也有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存在的问题所致。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本身而言,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情感的培育;追求教育的整体性要求,而忽视教育内容的层次性;片面强调知识、规范的灌输,而忽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教育方法较为传统和单一等等。这些就直接导致了一些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学习被动应付。如果这种状况不能有效地加以改变,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将很难真正取得实效。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我们必须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探索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一)说理性与育情性相统一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知、情、意、信、行相统一的过程。其中,认知是基础。教育中首先要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科学认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有准确的理解和科学的把握,对其科学性、生命力以及巨大实践指导作用有正确的认知和深刻的领悟。科学认知是产生积极情感、顽强意志和外化为行为的基础。没有科学认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信的情感、践行的意志和信念,将会很难产生。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努力培养学生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价值观教育要促使个体形成某一种稳定的价值观,不仅要重视其理性层面的提高,更应加强其情感层面的认同,唤起其情感的需要”,“一个人只有首先从感情上关心或者关注某一事物,才有可能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进行衡量和判断,进而才能把价值判断变为自己的行动”。[4]“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5]积极的情感是认知转化为信念的催化剂,也是认识转化为行为的推进器。有了这种情感,认知升华为信念,外化为行为才会有强大的动力。否则,人们的认知,也只能是苍白的和暂时的,也就会“知而不信”、“知行不一”。为此我们必须着力改变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重说理、轻育情”的状况,把说理和育情有机统一起来。在说理中育情,在育情中明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发展积极健康的情感,消除消极不健康的情绪,努力提升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
就教育内容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的四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回答了我国意识形态的根本问题,是一个结构完整、逻辑缜密的科学体系。在教育中,务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所有内容和全部要求,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决不能去任意割裂,只讲其一,而忽视其他,只讲部分,而忽视整体。否则,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就会有欠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目标就很难彻底实现。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内容之间差异也是较为明显的,它们各具功能,各有侧重。在教育目标和要求上也各有特点,不能完全等同。铸灵魂是信仰教育,抓主题是理想信念培养,凸精髓体现的是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固基础则属于道德建设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其各部分内容的认同、践行教育。因此,要重视教育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层次内容的认同、践行,要让学生正确把握每部分内容的科学内涵,培养学生对各层次内容的情感和信念。把握层次性,才能增强针对性,也才能更好地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体。总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要把教育内容的整体性与层次性统一起来。要在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体要求基础上进行分层次教育,又要在切实进行层次教育基础上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认同和践行。只有这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取得实效才会得到切实保障。
(三)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统一
就教学方法而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首先必须坚持灌输的方法。灌输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也即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而会,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灌输,才能在他们的头脑中扎下根来”。[7]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灌输仍然是最普遍使用的方法。特别是在现阶段,更要用灌输方法去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激荡十分突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这种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占领社会意识形态主阵地,否则,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就必然会趁虚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我们必须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教育,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灌输教育的实效性离不开教育对象的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观念和品质,归根到底是要靠受教育者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和积极的思想斗争来完成。所以,在教育中要努力转变观念,创新方法,着力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从而使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通过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调适等,主动地接受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及其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价值认同”。[8]正确的灌输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共同作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全过程,共同制约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因此,在教育中,我们要始终把灌输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性。
(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认知机制
如前所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认知,是理论武装学生的前提。我们必须构建大学生科学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机制。首先要加强思政课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作用。思政课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科学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思政课的全部内容之中,是思政课教学的主线。抓好思政课建设,提高其教学效果,是有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其说服力和感召力的基础性工作。因此,高校要全面加强思政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和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努力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建立有效的课后辅导机制。理论的学习,科学思想观念的把握,往往并不完全是在课堂上就能做到的,毕竟课堂上的时间少,内容多。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在课后进行及时有效地辅导,解决学生在理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巩固课堂所学,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是构筑日常的思想沟通交流机制。我们处在信息化时代,手机、网络等现代化通讯手段,使人们的交流更方便、快捷。广大德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包括手机短信、网络信箱、QQ、博客等现代交流途径和方式,与学生建立沟通对话平台,回答学生问题,解决学生困惑,理清学生思绪,纠正错误认识,强化正确观念,确保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能有正确地把握。特别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专门网站,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学校广播、报纸、宣传栏等舆论阵地,以及高校的各级党、团组织,特别是党校等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教育。
(二)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切入点,构建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培育机制
大学生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实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物质或精神的利益和需求,在学习、就业、恋爱、心理、交际等方面也必然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人的情感往往是与其利益的实现和需要的满足紧密相联的。对特定对象情感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这些对象能给其带来利益,能满足其特定需要。人的利益实现和需要的满足是积极情感产生的重要基础。没有应有的利益感受,缺乏足够的价值体验,人的特定情感往往难以产生。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面临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就是他们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体现,也是他们最关注、最期待实现的需求。如果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能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教育才会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只有真心才能唤起真情。只有真心为学生着想,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才能实实在在地唤起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学真信的情感,否则,这种教育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变成脱离学生实际的大道理。学生感受到的只能是虚情假意和形式主义。
基于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切实关注广大学生的利益和需求。要健全贫困生资助机制,帮助所有的贫困生解决基本经济难题。要建立大学生学业指导机制。很多大学生学习盲目,目标模糊。很多时候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因此,有必要建立学生学业指导队伍,对学生进行全程的学业指导,帮助大学生顺利有效完成学业。要建立问题学生的帮扶机制。对极少数品质较差或心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除了正常的教育之外,还要主动干预。学校要建立以辅导员或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其他德育工作者为主干的帮扶队伍,以及“手拉手”的帮扶机制,有针对性地对问题学生进行帮扶教育,促进其思想、行为的转化。另外,还要建立毕业生的就业服务机制。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提高他们就业、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高校更要多方位开辟就业渠道,拓展就业市场,帮助广大学生就上业,就好业。有了对学生实际利益关注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解决实际问题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紧密结合,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要与有针对性的理论教育和思想引导相结合。二是高校广大教职员工,特别是德育工作者,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以自己的积极情感去感染学生,以自己高尚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三是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情感培养中的独特作用。唯有如此,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情感的培养才会得到切实保障。
(三)以社会实践为平台,构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念强化机制
大学生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需要坚定的信念来支撑的。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和思想见解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的产生,是基于对特定对象的一定认识、坚信的情感和坚定的践行意志。而所有这些都与实践紧密相联,实践是思想产生的源泉,是检验思想正确与否的标准。同时,它也是巩固所学,深化认同情感,增强践行意志和强化践行信念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必须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让大学生们开拓视野、锻炼能力、增长才干,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体验民情、感受发展成就,从中真切感受我们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领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价值和战略意义。从祖国的翻天覆地变化中,让他们深刻认识并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和伟大。坚定他们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强化大学生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念。
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实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我们在开展活动时需要正确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活动要有导向性。实践活动开展目的要明确,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为导向。二是形式要多样化。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范围是广阔的,实践的形式应是多样的,如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考察、志愿服务、公益活动、道德实践和创新活动等等。组织方式上,既可集中组织,也可由学生个人自主申报项目,立项后自行实施。三是参与要整体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我们要创新实践活动的体制机制,确保学生参与的广泛性。四是考核要科学化。实践活动开展必须要考核,且考核要全面、科学。从过程到结果,从个人到团队,从物质成果到精神表现等方面都要予以考量。考核之后还要及时进行奖惩。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才能得到保障。
(四)以考核奖惩为抓手,构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引导激励机制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认知和坚定的情感、信念,最终都要通过学生行为来体现和检验。而学生的行为则需要靠科学评价来引导、激励和强化。要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行为考核评价机制,以最大限度地激励广大学生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学生的自律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首先要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评价,要有一个明确、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确保行为评价的客观公正。这种评价标准必须和思政课的学习挂起钩来,和学校的各种评比结合起来,和大学生行为规范以及学校日常管理结合起来。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要求有效地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各项工作中去,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要设立相应的奖项。我们应针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要求,设立相应奖项,如每年评选学校的道德人物或感动学校的年度人物,定期评选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个人和集体等。对表现特别突出者,还要在社会上扩大宣传。第三,建立学生日常自主践行的鼓励机制。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表现,作为评定学生思政课学习成绩和学校各种评优评先的首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凡是日常表现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要求的,相关的思政课考核不能通过,学校的各种评比不能参与。以此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锤炼道德品质,塑造高尚人格。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生活中做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的践行者和宣传员。
[1]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3.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32、640.
[3]田 霞,王永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
[4]谢国保.和谐视野下的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7(9).
[5]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17.
[6]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5.
[7]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3.
[8]李斌雄,张小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G641
A
1673-1794(2011)04-0058-04
赵光军(1973-),男,巢湖学院思政课教学部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巢湖学院科研启动基金课题“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KQ201016)
2011-03-1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