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美声歌唱学习的基本功

时间:2024-06-19

许 峰

(滁州学院音乐系,安徽滁州239012)

美声歌唱学习的基本功

许 峰

(滁州学院音乐系,安徽滁州239012)

美声歌唱的基本功一般包括喉咙的打开和稳定、声带闭合挡气能力和横隔膜支持气息等几个方面。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发声训练归根到底就是对发声机能的条件反射训练,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持之以恒的练习才能达到控制自如运用自如的目的。

美声;声带;气息;横膈膜;基本功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厅〔2006〕12号)中明确指出:《声乐》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根据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必修课程,直接与基础音乐教育中的歌唱教学相联系,是培养学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基本能力的一门主干课。

在其课程目标中,要求掌握声乐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提高声乐艺术审美力与修养、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具有一定的演唱能力。其课程基本内容包括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建立良好的歌唱习惯。

笔者认为,加强声乐基础训练是高师声乐教学的核心。众多学习美声唱法的同学,都希望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内能掌握美声歌唱的技巧和秘诀,一夜之间能唱出漂亮的高音来。这样的心情大家都能理解。可是,学习美声,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有良好的基本功基础。笔者曾观摩过吴其辉老师的讲学,他戏称能让学生“三分钟之内到达意大利”——的确,短时间内是能让学生发出一个纯美声的单音,但他自己也再三强调:(方法)对了,回去练一万次!我们且不说是否真的练一万次就能完全掌握了,即使是一千次的话,也意味着一天练10次,得花100天!从中,我们不难悟出:学习美声唱法,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它和许多竞技体育一样,不仅需要科学规范的指导,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刻苦训练——“因为脑子懂了,肌肉不一定懂。发声器官的机能动作是靠练出来的。”[1]否则我们的生理机能就没有必要的协调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强有力的力量支持。

美声歌唱的基本功一般包括喉咙的打开和稳定、声带闭合挡气能力和横隔膜支持气息等几个方面。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这些基本功的训练。

一、喉头打开和稳定

打开喉咙是美声唱法的根本,是获得良好共鸣的基础。它包括放下喉头和打开口咽腔。喉咽部的形态,是承上启下的枢纽。意大利著名戏剧男高音莫那科在被问到怎样做到打开喉咙的问题时回答:“统统都要下来,就是喉结要下来、呼吸要下来、舌头也要下来。……下来是为了声音打上去。”[2]稳定的喉头位置能获得正确的歌唱状态。喉头稳定地保持在吸气时的位置时,咽管内就形成了较大空间的咽腔,这样打开的咽壁很容易挺立,就是正确的积极的口咽腔歌唱状态。气流冲击声带发出的基音,经过这个良好的共鸣空间,就可发出优美的有弹性声音。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人主管喉头上升肌群(甲状软骨肌、茎突咽肌和咽中缩肌)的力量都要大于使喉头下降的肌群(胸骨甲状肌和食管纵肌)的力量,因为我们吞咽动作都是靠主管喉头上升的肌群来完成的,所以它很强壮。而使喉头下沉的肌群主要为吸气所用,不需较大力量,相对就比较弱。因此,歌唱中,要想在较高声区保持低位且有一定的弹性,必须持之以恒地做放下喉头的练习。吴其辉老师说他的喉头“从往上去到能下来并稳定地演唱,是经过在意大利三年的学习、苦练,回国后又巩固了两年才达到的”[2]。我在教学中注意强调喉头的放下和稳定,要求学生每天除了正常的练声之外,再多花十分钟的时间结合深呼吸练习放下喉头,这样比单纯地练声效果要好得多,效果也非常明显。而对于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最多只要一年时间就能在小字二组g以下的音域内保持得相当稳定。当然,对于喉头位置偏高的人,要想学好美声,得付出比喉头位置低的人更多的努力。

在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喉头稳定呢?首先放松舌头,舌尖轻触下唇同时打开口腔深吸气,或者体会打哈欠打开喉咙的感觉来打开喉咙。这时喉头就放自然的低位了。在打开喉咙时,可以用手指触摸自己的喉头位置是否在最低位置。在这个练习巩固之后便可在这个基础上发音(一般以o或u为主)。在此项练习中,一定要结合气息练习进行,有时吸气时喉位放下来了,一出声喉头会往上跑。此时应保持吸气的状态——通俗一点说就是用气息把喉头往下拉着唱。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声区练习后,再往上下音域逐步拓展,从而获得正确的歌唱状态。

在练习稳定喉头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有的学生认识到喉头稳定的重要性以后,一味地强调保持稳定,憋着全身的力气和舌肌的力量把喉头下压,这样做的结果喉头是可能压下来了,但舌肌却僵硬了,造成喉音,发声不灵活等,使发出的声音自我感觉音量很大,别人听起来声音沉重、没有弹性,缺乏音乐的流动感。还有一种情况是喉头放下来了,声带却不能自如闭合,发声时漏气,声音空虚,没有音色和弹性。这是没有喉头向下带动声带闭合挡气和横隔膜支持气息概念的结果。再一种情况就是喉头放下来了,舌头却缩回去舌根挡住口腔后部空间,发出来的声音一是往鼻子里灌,二是堵,不通畅,自然音量也小。这是打开口腔的基本功没有做好的原因。所以说打开口腔也非常重要,它和放下喉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打开口腔是学习美声唱法的第二个基本功。在美声歌唱中,音乐的流畅和连贯是靠元音的共鸣来实现的。其咬字吐字的要求是元音、辅音分离,辅音在前,用的是唇齿舌,发音要轻、快、短,不破坏元音;元音在后,用的是口腔后部有弹性的空间,发音要圆、竖、连。如果口腔打开不好,舌面不能平放,后缩、舌跟抬起、小舌松弛下垂,那么口腔内就不能形成共鸣所需的有效空间,口咽腔壁也达不到共鸣所需要的相对硬度(或弹性),而没有这个相对的硬度,口咽腔共鸣就不可能实现。

在做打开口腔练习时,对着镜子练习。很多人在短时间内不能把舌头放松并使之形成凹型,可以采用以两种方法:一是下巴应自然放下,舌尖轻触下唇,舌尖轻轻顶下齿,做快速深吸气,就会发现在快速吸气时,舌根放平了。进而在吸满气的同时保持住吸气的动作又不把放掉,就能稳住放平的舌根,开始做的时候,舌头放平的时间可能很短,只要如此反复多做,便能长时间地放平舌根了。二是用筷子帮助压舌根或拉舌头练习来加快进度。用筷子压舌根要顺着深吸气的动作做效果比较好,不能使劲硬压,避免发生以外。有些人开始练习时有呕吐感,这是不习惯的反应,习惯后,呕吐感就会消失。结合比较容易控制的元音如o、u等来练习,效果也比较好。

二、声带闭合挡气能力

喉头向下挡气是形成正确歌唱状态的最基本动作[3]。在歌唱中,如果声门不能有效地闭合,就会产生声音暗淡、空虚、漏气的现象。声门闭合良好是发出明亮的、有弹性声音的关键。这个训练必须结合放下喉头的练习来做。

在做这个练习时,首先放松下巴,舌尖轻触下唇同时打开口腔,深吸气打开喉咙,把喉头放在自然的低位,抬起软腭,然后轻轻闭上嘴唇,气息向下推动横膈膜做哼鸣。这时候一定要有喉头向下带动声带发声的意识,腰腹周围有明显的扩张感。音量大小不是关键,重要的是声音是否有弹性地发出。这里的哼鸣练习和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哼鸣有所不同:常见的哼鸣是把鼻腔哼响,促进高声区头腔音色的发挥,而我采用的方法是促进声带闭合能力的训练。吴其辉老师在《我的教学经验和体会——给声乐大师贝基的一封信》[4]中提到的“憋功”,是“用打哈欠的腔体说话,闭紧声带,使气无法泄漏。声音憋住,像是从井底下发出来的”也是把放下喉头与闭合挡气发声结合训练的有效手段。有了喉头向下声带闭合挡气基础,也就可以在保持这个状态的基础上抬起舌根顶住软腭做鼻腔共鸣的哼鸣练习,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哼鸣练习和憋气唱法不是把全身的力量都加到声门上,而是闭合声门向下挡气与横膈膜的支持力形成一种对抗的平衡,身体的其他部分不能憋劲、僵硬。

三、横隔膜支持气息

吉诺·贝基在讲到气与声音的关系时说:“要使声音宽而洪亮,光靠嘴是不够的,要靠气,气更重要。有了气,才能是好的音质唱出来,才会有金属般的声音。”[1]

过去,在歌唱的呼吸方面主要有两种见解,一是胸腹式呼吸法,二是腹式呼吸法。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加深,对外交音乐文化流的不断扩大,我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提高,对歌唱中气息支持的理念也随之在更新、在进步,近些年来基本上都认可用腹式呼吸法而很少用胸腹式呼吸法这个概念了。

我们呼气与吸气的交替进行场地在肺部,而主宰呼吸的主要是横膈膜。横膈膜是一个大而有力的平滑肌层,又叫膈肌,把胸腔和腹腔分开。膈肌是呼吸肌,即当膈肌收缩时,扩大了胸腔,引起吸气;膈肌松缓时,胸腔容量减少,引起呼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呼吸和歌唱状态时的呼吸是有差异的:日常生活中,吸气用力,呼气放松;歌唱状态时的呼吸则要求呼和吸都要按声音的要求和情绪的变化而能控制自如。为了这个“控制自如”,必须采用正确的方法对横膈膜进行力量训练。吸气前要充分放松下巴,打开喉咙抬起软腭。吸气时,要将身体放松,上腹部和后腰要舒展开,要吸得快、吸得深,动作敏捷,自然使人听不出声息,腰腹周围有明显的扩张感。在呼气的时候,首先要保持声带闭合向下挡气与呼气的力量平衡,胸部也要保持吸气时的扩张状态,坚持每发一个音、吐一个字,都要闭合声带向下挡气,使呼气与挡气这两种相反的力同时在横膈膜上形成对抗。让横膈膜、腹肌的张力控制呼气,使气息出得慢,出得均匀平稳。

有人认为气息控制能力差的人要想有很好的控制能力,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这未免比较片面。体育锻炼固然能增强体质,但运动的呼吸和歌唱的呼吸绝不是一个概念。运动呼吸一般要求快而浅,即使是对气息要求比较深的慢跑也无法和歌唱时的腹式呼吸绝相提并论。笔者认为,歌唱的呼吸必须在歌唱中练、在演唱作品中练。在作品演唱中切不可偷懒,不能觉得气不够就随意换气,必须在规定的地方换气,这样横膈膜控制气息的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只要经过一段时间持之以恒的练习,气息控制能力定会大大提高。十六年前笔者曾教过一个身体单薄的学生,他说他之前拜的声乐老师对他说:“你太瘦了,没有气。从今天开始,每天到操场上跑十圈!”。这位学生终于没能忍受住每天十圈的折磨离开了他。后来这位学生经过我认真细致的辅导,逐渐摆脱了气息浅的困扰,两年后以声乐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某学院音乐系。

声乐教学是一门内容丰富、技术性极强的课程,以上谈到的三个方面的问题仅仅最基础的局部工程,其他方面没有涉及。在教学中,必须象房屋建筑一样,先给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注意基本功和严格要求一直也将永远是美声学习者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贝基先生在介绍其演唱经验、说明歌唱的基础是呼吸时说:“我每次在演出歌剧时,一定在演出前在后台化装室里反复做二十分钟躺着、起来的呼吸动作练习,以便锻炼当晚演出唱歌时横膈膜的工作能力,这样,上台后我就什么都不怕了。”[1]大家所熟悉的歌唱家吴雁泽、已故声乐大师温可铮教授,年过七旬依然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是与他们扎实的基本功和每天三小时的刻苦练习分不开的。

[1]梁 哲.试谈吉诺·贝基的声乐教学[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01).

[2]吴其辉.美声唱法的三要素[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01).

[3]王福增.如何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04).

[4]吴其辉.我的教学经验和体会——给声乐大师贝基的一封信[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01).

G642

:A

:1673-1794(2010)04-0126-03

许 峰(1969-),男,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

2010-04-2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