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抗战文化视域下桂林抗战传媒环境的三维分析

时间:2024-06-19

孙文建 ,刘 璇

(1.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湖北武汉430068;2.武昌工学院思政部,湖北武汉430065)

抗日战争时期,地处祖国大西南的桂林被誉为“抗战文化城”。作为文化城里的璀璨之花,抗战时期桂林的新闻传媒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其原因与当时桂林传媒所处的媒介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大众传播理论认为,“新闻生态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新闻各个构成要素、新闻之间、新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相互良性制约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是实现受众—新闻—政府—社会这一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动态过程”①。“媒介与个人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受众生态环境;媒介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媒介制度与政策环境;媒介与媒介之间的相互竞争构成了媒介的行业生态环境”②。政治生态环境、行业生态环境和受众生态环境共同构成了抗战时期桂林传媒的媒介生态环境。

一、学术史回顾

对桂林抗战传媒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许多抗战时期的新闻工作者都在专栏上发表过回忆新闻传播活动的文章。在这之后,围绕桂林抗战传媒的研究著作和论文不断涌现,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总体说来,主要有:

学者彭继良所著的《广西新闻事业史》里以“抗日战争时期广西出版的报纸,建立的通讯社、广播电台”这一章节论及当时桂林新闻传播活动的成因。其他如钟小钰的《抗日战争时期桂林的报刊》、龚维玲的《试析抗日战争时期新桂系的报业活动》、王晓岚《喉舌之战:抗战中的新闻对垒》、靖鸣等人的《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新闻生态初探》等论文和著作也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除此之外,因桂林抗战时期新闻传播活动空前繁荣的成因与抗战“桂林文化城”的成因相近,因而倍受学者们的关注,其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多,主要体现在:《桂林文化城概况》以丰富的史料详细介绍了抗战时期桂林的报纸、期刊、新闻单位、书店、出版社和印刷厂的情况;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八桂报史文存》不仅对当时桂林的报纸有一个总体的综述,还搜集了很多时人的回忆录;桂林市文化研究中心与广西桂林图书馆合编的《桂林文化大事记》详细记述了抗战时期桂林主要的新闻人士、传媒活动、报纸、期刊等情况。其他如张鸿慰的《蕻蔚集》、龙谦和胡庆嘉的《抗战时期桂林出版史料》等,也都收集和记录了不少相关的资料。此外,相关的工具书也都对抗战传媒的内容有所涉及。广西社会科学院编、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桂林抗战文艺词典》,收录了包括在桂林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并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编辑、作家、出版家,在桂林创办的报纸及刊物,在桂林文艺界所举行的重要宣传活动等,是从事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极为重要的工具书和地方资料。目前,大多数学者们都达成一致看法,即抗战时桂林新闻传播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性是抗日战争的结果;必然性一是党对当地新闻事业领导的结果,二是新桂系在广西实施特殊的文化政策的结果。

上述研究为研究桂林抗战传媒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极大的便利。前人对桂林抗战传媒作了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所有这些都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帮助。当然,其中也存在着不足。从总体来看,有关桂林抗战传媒环境的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切入,展开对桂林抗战传媒环境的研究更是少见,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桂林抗战传媒研究留下了极大的空间。

二、抗战时期桂林传媒的政治生态环境

媒介政治生态环境主要体现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新闻媒介监管的状况,而政府监管的科学性与合理化是营造理想媒介制度与政策环境的前提。“每当政治昌明,媒介运作就显得轻松自如……一旦政治不稳、社会动荡,媒介立即就会躁动不安”③。

1938年10月,继北平、上海沦陷后,广州、武汉也相继陷落,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伴随着抗战局势的转变,桂林的战略地位也变得日益突出,并逐渐成为祖国西南政治、军事和文化的中心。“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岁月里,桂林这座仅有七万人的南方小城,成为一个拥有三十多万人口、数千家报刊、上千文化人聚集活动的战时大后方的重要的文化城”④。桂林独特的政治环境,为抗战传媒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国民党中央的战时新闻政策

抗战时期,国民党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新闻出版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桂林抗战传媒的发展。《广西日报》(桂林版)1938年11月4日在第一版上详细刊载了中央社重庆3日电讯《国民参政会通过确立战时新闻政策案》:“第一,确立新闻报道的原则和办法。……第二,宣传机构办法。……第三,增进新闻记者工作效能办法。”⑤这一战时新闻政策案的颁布,符合当时全国抗战形势的需要,为桂林抗战传媒的发展奠定了法规性的基础,也为桂林文化城内各类新闻宣传活动的开展、各种新闻团体的创办以及各类新闻机构的组建,提供了一定的政治保障。

(二)新桂系对抗战新闻传媒的支持

为加强广西社会建设,增加新桂系自身的实力,进一步推动全民抗战,广西当局非常重视新闻传媒事业的发展。

1939年7月2日,在桂林召开的一次时事座谈会上,省长黄旭初特别谈到办好报纸的重要作用,强调:“报纸的价钱须很低使人买得起、运送报纸不迟滞避免新闻变旧闻,这两点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困难。”⑥与此同时,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新桂系实行联共抗日,在许多方面采取进步措施,执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强调“要使本省文化工作,与当前抗战任务相配合”⑦。就新闻传媒而言,对中国共产党和进步文化人士所出版的书报杂志,新桂系当局的态度是比较宽容的。如新桂系政府曾出资帮助《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同时允许一批出版社书店注册开业,创办《抗战文化》等进步刊物,并倡导社会各界编印刊物,出版图书。省政府主席黄旭初还曾亲自批准当时在国统区颇有争议的两篇进步文章——万民一的《中国社会变革与建国前途》和千家驹的《抗战新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可以发表,不用送往中央政府复审。

正是由于新桂系当局重视广西传媒事业的发展,并对中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的新闻活动报以宽容的态度,使得桂林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抗战传媒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桂林传媒事业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三)中国共产党对桂林抗战传媒的领导与推动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桂系上层的统战工作,以及在桂林新闻、出版、文艺等单位建立党的组织、加强党的领导等方式,积极开展抗日救亡的新闻宣传活动,成为桂林抗战传媒发展的根本原因。

1.开展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新桂系上层人物和广大文化人士做了大量的统战工作,以争取新桂系对抗日救亡文化运动的支持,为桂林传媒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同时还争取了大批进步文化人士来到桂林,从事抗战文化活动,使桂林传媒的编辑、作者队伍不断壮大。

2.通过报刊直接参与新闻宣传工作。《青年生活》是桂林“八办”亲切关怀下创办起的一份刊物,深受广大青年欢迎,发行量从最初每期的3000份增加至10000多份,发行范围遍及两广、湘、赣以及云、贵、川等地,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抗战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广西妇女》杂志则是由共产党人参与编辑,其中大量进步文章的发表在广西妇女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此外,党的新闻工作者还以笔为武器,以进步报刊为阵地,同不利于抗战传媒发展的错误言论积极斗争,对“反对作家从政”“艺术至上”以及公然宣扬法西斯“战国策”派等思想主张开展批判,保证了桂林抗战传媒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在生活上关心帮助新闻及文化人士。中共中央南方局积极支持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改善作家经济状况的要求,并多次表示支持文化界争取取消原稿审查法、改善作家待遇等要求。另外,对—些经济困难的新闻工作者和作家,还及时拨款予以救济,或者通过桂林文协等文艺团体发动募捐对他们进行帮助。1944年桂林疏散时,《文艺杂志》主编王鲁彦病逝,已撤到外地的司马文森、邵荃麟等冒险返回桂林,撰写悼文,刊登讣告,发起募捐,救助遗孤,并在战火中举行了追悼会。远在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也亲自发来唁电,慰问家属,嘱咐有关人员“善抚遗孤”,并请冯雪峰转送一笔抚恤费给遗孀覃英。湘桂大撤退时,中共中央还及时拨来救济款,交由邵荃麟用于接济艾芜等一批贫困作家,帮助文化人士顺利撤退。

综上所述,在国民党中央、新桂系地方当局较为开明的新闻政策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桂林的抗战新闻传媒力量日益加强,为抗战服务的新闻传媒活动日益高涨,并成为大西南抗日救亡宣传运动的战斗堡垒和主要阵地。

三、抗战时期桂林传媒的行业生态环境

行业生态环境在媒体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媒介的行业生态环境不仅体现为报纸、杂志、图书以及广播等不同媒介之间的竞争关系,而且还体现为各个媒介行业内部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一定的物质基础,这些都是传媒发展必不可少的生存条件。

(一)行业内的良性竞争促进传媒发展

抗战时期,桂林出版的报纸种类空前增多,从抗战前仅有的一些地方性的小报,一下子发展到几十种报纸。同时,当时桂林还有很多通讯社,可以为各大报社提供充分的稿件来源。怎样才能在众多报社中脱颖而出,这在客观上就要求各家报纸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再加上经费的困难,各家报纸多要靠自筹经费的方式解决出版问题,这也要求各家报纸要走自己的路子,不落窠臼。为此,桂林各大报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因为只有办好报纸,吸引读者,获得读者的支持与肯定,才有机会扩大销量,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可以说,报社在这些方面的竞争相当激烈,各大报纸纷纷根据自己办报的理念,改进编辑方法,精心设计版面,尽全力组织和采写更多更好的新闻、通讯以及评论,开辟了各种各样的专栏,创办了形形色色的副刊、专刊和特刊,还特别聘请国内的名人、学者、专家提供稿件,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行业内的良性竞争在客观上为桂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有力促进了桂林传媒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传媒行业发展的物质条件

桂林传媒行业发展的物质条件十分优越。全面抗战之前,桂林的印刷企业只有十几家,并且多是小手工业作坊。随着全面抗战的进展,桂林逐渐成为祖国大后方的文化中心,担负着全省乃至全国大部分图书杂志的出版和印刷业务。这一时期,一方面是大批的外省印刷厂落户桂林开展业务,另一方面则是桂林本地的印刷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到1943年7月,桂林大小印刷厂以及印刷相关工厂共有104家⑧。印刷业的繁荣发展,为桂林新闻传媒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这些印刷厂和相关工厂从印刷业务分,从事书刊印刷的有西南印刷厂、建设印刷厂、三户印刷厂、国光印刷厂、中新公司印刷厂、青年印刷所等8家;从事书刊兼彩印杂件的6家;从事书刊兼杂件印刷的30家;从事报纸印刷的5家。其中主要期刊承印厂有:广西日报社印刷厂承印《抗战文艺》《音乐与美术》《种子》等;力报印刷厂承印《半月文艺》;青年印刷所承印《文学译报》《文学创作》等;三户印刷社承印《文学报》等;中新公司印刷厂承印《文学创作》《宇宙风》等;前进印书馆承印《大千》;华光印务社承印《战时艺术》等;科学印刷厂承印《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野草》等;中国科学公司承印《文艺生活》《野草》《国文杂志》等。此外还有装订厂3家,油墨制造厂2家,铸字厂2家,有手摇石62机的小规模印刷厂36家⑨。

其他一些原材料诸如机器、铸模、油墨、纸张等,桂林本地也都已经可以自己制造。比如华中铁工厂、六河沟机厂、广西大学机械系等制造的四开机及圆盘机,华光油墨厂、更生油墨厂、工合油墨合作社、新生活油墨厂等制造的油墨,中元造纸厂、建国造纸厂、中国造纸厂、广西造纸实验所等制造的各种纸张,数量基本能够满足需要。另外,从外地运来的纸张,如湖南邵阳、浏阳以及广东南雄土纸,数量充足、价格适中,交通运输也十分便利。

印刷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机器、铸模、油墨、纸张等原材料的充足供应,为桂林的书刊印刷和出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们共同构成了桂林新闻传媒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四、抗战时期桂林传媒的受众生态环境

受众生态环境主要体现为受众的数量和素质以及受众对新闻媒介的认知度和信赖感。一般来说,受众生态环境的好坏优劣取决于新闻媒介在受众当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带来的良好受众环境

作为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桂林的历史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底蕴深厚。千百年来,儒家思想、中原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相互激荡,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创造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历史文化。比如以甑皮岩遗址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灵渠为代表的水利文化,以靖江王府、王陵、贡院为代表的明藩王文化和明清教育文化,以摩崖石刻和山水诗文为代表的山水文化,以西山、隐山、叠彩山、伏波山摩崖造像和开元寺、栖霞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等,无一不是桂林悠久历史文化的生动显现⑩。五四时期,一批著名学者和进步报刊相继出现,全面抗战前夕,也有很多文化界人士来到桂林,从事各项进步文化活动。这一切,对于桂林当地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桂林传媒在抗战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思想文化基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桂林构建了良好的受众环境,也为抗战时期桂林传媒的发展营造了进步的文化氛围。

(二)受众数量增加

媒体服务的对象是受众,受众是媒体生存与否的基本依托,没有受众,媒体就失去了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前提。因此,受众数量的拥有与多寡,是衡量传媒发展水平和发展前景的第一指标和硬性标准。全面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使得沦陷区人民无家可归,纷纷内迁至西南大后方。作为大后方的桂林,前前后后接纳了大批内地逃亡的难民,尤其是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随着武汉的沦陷,大片国土的沦丧,越来越多的难民涌入桂林,使当时桂林的人口数量激增。桂林的人口猛增至三十多万人,增长的数量与速度均为中国各城市少有的。从当时桂林的人口构成来看,俨然已经成为抗战爆发后国内流动人口与外来人口所占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在这些外来人口中,既有受过高等教育的高学历与高收入人群,也有许多只有中等文化的低收入人群;既有深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文人,也有不少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新型知识分子。这些人共同构成了抗战时期桂林传媒的受众环境,为桂林传媒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

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思想意识,不同的文化程度,对媒体的要求也就更高。即除了满足最基本的信息传播功能之外,受众群体还要求媒体应该有自身的品牌、自身的特色和自身的个性,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体现不同受众的品味。这所有的一切,无疑极大地刺激了抗战时期桂林传媒在各方面做出相应调整,桂林的传媒事业也在这一过程中取得了长足发展。大量高素质人群的出现,为桂林传媒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受众环境,桂林抗战传媒亦得以迅速发展。

五、结 语

抗战时期桂林传媒事业繁荣发展景象的出现,是当时桂林政治环境、行业环境和受众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方针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桂林抗战文化城的缔造者和领导者,是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灵魂,也是抗战时期桂林传媒繁荣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和新桂系、进步人士团结合作,为抗日救亡运动的宣传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注 释:

① 孙彦泉,蒋洪华.生态文明的生态科学基础[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5-49.

②崔保国.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J].中国传媒报告,2002(1):25.

③ 邵培仁.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J].新闻界,2001(5):27.

④ 魏华龄,左超英.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文集(六)[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6.

⑤《广西日报》(桂林版)1938年11月4日.

⑥ 桂林建设研究会.桂林之建设[M].1939-10-10,448.

⑦ 白崇禧.白崇禧先生最近言论集[M].南宁:创进月刊社,1936:155.

⑧ 龙谦,胡庆嘉.抗战时期桂林出版史料桂林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410.

⑨ 龙谦,胡庆嘉.抗战时期桂林出版史料桂林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442.

⑩ 王福琨.中国共产党在桂林抗战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13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