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徐珮,徐松娜
(1.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8;2.商丘市第七中学,河南 商丘 476000)
语文学科发展轨迹的探析
徐珮1,徐松娜2
(1.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8;2.商丘市第七中学,河南 商丘 476000)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语文学科的发展在历史长河中得以建构和形塑。从古至今,语文学科的发展历史错综复杂,最初的语文教育脱胎于哲学、语言学、经学、史学等。通过对语文教育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探析,意欲探求其内在发展逻辑理路,进而对语文教育的价值作出探索性的建构。重新审视语文学科发展的轨迹,借鉴先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对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语文学科;发展轨迹;探析
(一)“语文”教育的演变轨迹
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在内容和形态上都还未达到独立的专门化的状态,它主要渗透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古代以教学生读文识字为目的,传授思想道德为本。如早期周秦时期的《史籀篇》《仓颉篇》,两汉时期的《凡将篇》《急就篇》等,后期则有流传久远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人们常合称为“三、百、千”。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对思想的教育也是极为重视的。《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其中的“学”,就是教育教学的意思。
1.蒙学语文教育
西汉史游编撰的《急就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识字与常识课本。启蒙教材的内容,由符合语言文字这一基本特点,提升到满足儿童好奇心的天性、认知规律。这一时期的教材,大多谈及培养学生的道德教育,并强调学生尊师重道思想的养成。
2.家庭语文教育
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系统论述家庭教育的专著。它蕴含了丰富的语文教育思想:提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早施教、严爱结合、重视道德教育等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主张,奠定了我国家庭教育的理论基础。颜氏的语文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学习方法、作文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3.私塾语文教育
《礼记·学记》云:“古之学者,家有塾,党有库,术有序,国有学。”私塾语文教育主要学古文、练书法和对对子,同时非常重视背诵的教学方法、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重视德育渗透。私塾语文的教育目标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能力的提高,更强调实用性。
4.学校语文教育
学校的出现是教育从生活中剥离出来的,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教育具有两种形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与依然在生产劳动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非学校教育,随之而来的是教育的功能也发生了分化,并分别在不同的形态中得到体现。[1]如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公其非是于学校”。这里对于语文的涵义没有明确的界定,更多的是和政治合二而一的。语文教育是融识字教育与文史哲经于一体的综合教育,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语文课程,但是在漫长的语文教育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语文教育经验,形成了独有的特色。
(二)偏重读写的教育模式
读,着重在于从整体上把控篇章,体味作者思路的细微转变。私塾里先生授课方式:熟读成诵。这种方法不仅有效激活了思维,增强了语感,陶冶了性情,更多的体现出语文整体性教学的思想。凭靠反复多读进而达到意会,循序渐进的练习中理解文章的写作初衷,无形中头脑会建构一定的记忆图式。图式的形成廓清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结构、思维演进的整体认知,知识习得的形成天然地提升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写,着重在于谋求全篇布局、习作的训练。从一般性知识经验而言,写作教学的规律大抵如此:先从培养学生“敢写”入手,再要求学生写好。主流意识倡导普遍教授初步的写作知识以顺应学生的认知学习心理,有效促进学生对写作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凸显其功用价值的实现。单单就“汉”字的字形和字义来看,惟有反复书写才能增强识记和理解的能力。书写流畅了,思维才能与手同步运行,以适应作文的需要,故古代语文教育十分重视字的书写。
(三)启发式教学方法
基于古代教育教学原则中的启发诱导,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作为有效学习的逻辑起点。孔子首创了启发式教学法,学生学习是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性。教师要设置一定的真实情境,综合运用图示、举例等手段来诱导学生得出自己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的迁移运用。
研究古代语文教育除了追本溯源、研经析理之外,又不能过分拘泥于其中的内容,而不考虑其实用性。古代教育中“语文”虽没有独立设科,但这一时期有了专门用于教育的学校(私学),专业的教师和脱产的学生以及较为明确的考查制度。虽然没有明确区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但是从综合这些因素可知,语文教育有了一个大体轮廓上的雏形。
近代语文教育,作为古代与现当代的切换的中枢,蕴藏了语文教育体系的一系列变化: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变为普及教育,这是语文课程性质的本质变化。
(一)语文课程体系的成熟化
原有课程体系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确定性,把知识技能视为普遍的、僵化的、外在于人的、供人掌握的东西,由此导致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和课程实施的“灌输主义”倾向。[2]到了近代,学校课程随着各门学科纷纷独立于“哲学”母体,并逐步分化。1904年,“癸卯学制”的颁布和施行,加速了语文独立设科的进程:从课程目标的设置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习字、文章、文学成为当时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显现了以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教学为主体的语文学科的特征,由此拉开了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教育的序幕,标志着语文教育走向独立化的学科发展道路。
(二)语文教育目标趋向明确化、具体化
有关国语和国文教育目标的确立,是语文教育目标由笼统、片面走向明确、具体的开端。学校教育用“国语”教学,教科书逐步使用白话文,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改变了书面语和口语相脱节的现状,为语文教育目标的明确扫除了障碍,并为之寻找依据,作理论上的辩护。
语文教育目标总体上可以看出其要求越来越细化、具体。于学生而言,要求学生掌握白话语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欣赏我国的文学名著,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精神境界;阅读古文书籍,批判地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语文课程近代化体现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课程编排、课程内容上尤其突出,对于近代化语文课程的完善和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首先在教育理念上,语文课程应尽力体现“以生为本”,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强调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将“以生为本”作为价值取向,尊重学生、解放学生、为了学生和塑造学生。现在很多学校开设的“生本课堂”就是对这一理念很好的践行。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语文课程的设置应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全方位地进行综合性设置。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要求语文教育者既要关注社会的当前需要,又要预测社会的未来需要;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是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潜在力量驱动,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更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开发和利用好语文资源。再之,在课程内容和课本编排上,语文课程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变革而不断创新。
新文化运动推动语文教育迈上了现代化之路。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等人提出“语文”的概念,后因当时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致使尝试编写新语文教材的工作被迫终止。新中国成立之初,叶圣陶提出了将小学的“国语”和中学的“国文”统一定名为“语文”,随之推向全国,奠定了“语文”成为中小学的一门主干课的地位。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
认真总结语文课改的经验,梳理出现的问题,是语文课改当下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3]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4]2011年的课标维持了这一说法。新课改下语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里着重论述语文的人文素养和教学改革思考方面的变更。语文不仅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还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更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知道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故语文教育研究必须落实到实践层面,从而将教师主体的地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学生为主体上来。新课改在改革力度上相对是彻底的、全方位的,将自主、学习、合作、研究的教育理念加入到实际教材工作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语文,本是“举三反一”。读书、积累、多多益善;数量在先,量变而质变。大量积累、积淀于前,才会点滴模仿反刍于后。[5]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教育目标的基本精神在于“以人为本”,把人当作目的,努力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发展的人。
(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从语文载道论与工具论之争,到语文教育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对峙与融合,再到当下对语文教育文化价值的张扬,每一次变革尽管都带有时代躁动的痕迹,但其根本动力无不来自于语文教育的理性与学术批评。[6]
传统固有问题如下: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老套、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老师只要负责教好课本上的知识,学生机械式地学老师所教的内容即可,忽略了学生的潜在需求,更没有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地位。教学方法还是大部分时间老师讲解书本上知识点,对学生简单的提问,接着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下降,自然效率不高。教学内容上,老师只是简单地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没有课外的趣味延伸板块,故而使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进而导致学生的求知欲得不到满足,影响了学习的主观积极性。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7]教师应当重构知识的概念。语文教师必须意识到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随社会变化交替更新的过程;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的知识不仅来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来源于生活;教师应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与学生学到的间接知识有机统一起来,使学生把学习的外在动力转化成学习的内在动力。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体系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与方法。学生只有用相应的探究过程去掌握语文知识体系,才能使自己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8]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应该由传统的接受式教学(书本知识为中心和教师教授为中心)转变为探究式教学(学生有意义的发现)的学习,教师的讲授应侧重于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自主性凸显出来。新课改提倡新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强调的一种学习方式。
[1]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2.
[2]倪文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4.
[3]温儒敏.语文课改要摸清底细,直面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3(2):3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5]曹明海.语文教育观新建构[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48-49.
[6]潘庆玉.语文教育哲学导论——语言哲学视阈中的语文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
[7]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44.
[8]刘永康.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9.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Track of Chinese Subject
Xu Pei,Xu Songna
((1.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Kashi University,Kashi,Xinjiang 844008,China;2.Shangqiu No.7 Middle School,Shangqiu,Henan 476000,China)
The Chinese nation has five thousand years of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Chinese subject can be constructed and developed in the long history.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subject is complex.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each historical stage,the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the inner logic of its development and make exploratory construction of the value of Chinese education.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track of Chinese subject,and drawing on the valuabl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left behind by the ancestors,is of significance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ducation.
Chinese subject;development track;analysis
G40
A
1001-7070(2016)05-0077-03
(责任编辑:盘桂生)
2016-09-14
徐珮(1987-),女,河南商丘市人,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4级研究生,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徐松娜(1982-),女,河南商丘市人,教育学硕士,商丘市第七中学教师,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