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 “三全育人”的视角

时间:2024-06-19

弋 鹏,田仁连

(南京工业大学 a.外国语言文学学院;b.化工学院,江苏 南京 211086)

***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越来越严重。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引导大学生抵御消极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一、“三全育人”概述

(一)“三全育人”的含义

“三全育人”指高校在育人的过程中应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1.全员育人

全员育人指育人队伍的范围。狭义的育人队伍仅指高校的教师队伍;广义的育人队伍不仅包括高校教师,还包括辅导员,甚至后勤管理人员等。全员育人,就是要发挥高校全体工作人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2.全过程育人

全过程育人,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学生整个大学学习和生活全过程,甚至可以延伸到整个一生。

3.全方位育人

全方位育人,是指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场所,如学校、家庭、社会等。学校与家庭、校内与校外相互配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开展。

(二)“三全育人”的特征

“三全育人”中的三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全员育人需要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配合,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又需要全员育人的参与[2]。“三全育人”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整体性。“三全育人”中的全员育人就是从育人的整体角度出发,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利用各种教育渠道,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育人效果。二是全程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因材施教,提升有效性。三是全面性。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采用不同方法全方位育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全员育人的问题

1.思政教师的育人功能有待深挖

思政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主体和主要影响因素。在我国高校中,现有的思政课程教学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重视内容,忽视方法。大学生朝气蓬勃,容易接受新知识、新事物。而思想政治教育课相对枯燥,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丰富知识,创新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二是重视理论,忽视实践。思政课程往往是通过理论教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而,大学生在入学、考研等不同阶段,往往会面对不同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通过思政理论教学,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但实际上,大部分思政课程教学侧重知识灌输,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

2.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大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期间,辅导员与其接触的时间最长、对其影响很大。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往往会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事实上,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普遍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一是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高校辅导员以刚入职的年轻人为主,年轻人往往工作热情高,积极追求自身发展,但辅导员工作偏向行政,与科研等工作结合不紧密,对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作用甚微。鉴于此,一些辅导员往往把辅导员岗位作为跳板,进入高校后或考博深造,或想办法调离辅导员岗位,导致辅导员队伍流动过快,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辅导员岗位职责界定不清。按照相关规定,高校专职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不低于1∶200[3],但现实中很少有高校能够达到这一比例。另外,高校辅导员往往既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负责学生考勤、学费收缴等工作,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精力深入开展本职工作。

3.职能部门育人功能欠缺

高校的专职教师、辅导员和后勤、人事、科研、保卫等科室人员,共同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相关人员通力合作、高效服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推进的有效保障。然而,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中,相关职能部门的育人功能相对欠缺。一是淡化育人理念。相关科室人员是维系高校正常运转的重要力量。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高校各科室人员对自身的定位不够准确,错误地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由辅导员或院系负责,自己的工作仅是完成上级交办的相关行政事务,育人理念淡化。二是缺乏服务意识。职能部门人员很少直接接触学生,不了解学生的切身需求,在与学生沟通中无法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职能部门教师的整体印象。

(二)全过程育人的问题

1.思政课程缺乏有效衔接

大学生在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入学时的适应新环境阶段、关键时候的专业能力提升阶段和毕业时的理想与现实撞击阶段[4]。入学时,面对全新的环境和课程,大学生往往既兴奋又迷茫。离开了高中时期的填鸭式教学环境,如何快速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成为摆在大学生面前的现实问题。对于入学阶段的大学生,思政课程缺乏针对性,错失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始机遇。进入关键期,大学生已经适应高校的学习和生活,但专业课程教学压力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被认为可有可无,在总教学课时中占比较少。进入毕业期,专业知识的学习已基本完成,高校一般会安排更多与就业指导相关的课程,但对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往往重视不够,无法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育人工作。

2.思政课程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

思政课程往往通过理念的灌输、政治观点的解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进而产生行为冲动、思想敏感等问题。思政课程偏向理论传导,对于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往往重视不够,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

(三)全方位育人的问题

1.实践育人流于形式

虽然高校实践育人的形式多种多样,层出不穷,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走进社区、校企联合等,但这些形式往往无法与大学生的专业相匹配,无法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求,致使实践育人流于形式。

2.科研与育人相脱离

科研工作是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考量因素。为了加快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度,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参与科研。而有的教师重科研、轻育人,在研究中重视科研工作的经济效益,忽略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思想负担,使科研与育人相脱离。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

(一)通过联动教育机制推进全员育人

1.充分发挥思政课程教师的主导作用

传统思政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导致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单项灌输,进而使得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思政课程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融入科技因素、时代因素,打造“魅力型”课堂。可以通过鼓励学生上台讲课、设置课程答疑模块、将学习内容拍摄成短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政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

高校开设大学生思政课程的目的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通过理论讲解和传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要立足理论知识,直面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可以通过校外调研、人物访谈、实践汇报等方式,将实践的形式和效果纳入课程考评,以切实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充分发挥辅导员的骨干作用

高校辅导员之所以流动过快,根本原因在于职业认同的不足和职称晋升的困难。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骨干作用,必须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解决辅导员职称晋升的困难。职业化是高校辅导员未来发展的方向,而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是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精神保障。要让辅导员将职业标准不断内化为职业理念,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以坚强的意志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进而实现理念上的认同。当然,除了精神保障,物质保障也必不可少。高校可以通过设置专业辅导员科研项目、建立辅导员职称考评机制等,解决辅导员职称晋升难的问题。

事务多、工作杂,已成为高校辅导员正确进行角色定位的巨大阻碍。让辅导员从繁杂的事务中抽身,找准角色定位,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高校需要理顺辅导员的工作顺序,强化对辅导员本职工作的要求,将辅导员从琐碎的行政性事务中解放出来。当然,高校同样需要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设法解决多部门共同领导辅导员的不合理问题,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效率,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

3.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育人功能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的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等职能部门与学生接触较多,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育人功能,在日常工作中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为人师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高校要将学生评价纳入师德考评体系,拓宽师德考评的视角;要不断完善考评机制,让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将育人理念内化于心,融入自身职业道德情感。

(二)通过衔接教育机制实现全过程育人

1.做好思政课程衔接工作

大学生思想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入学初期到关键时期,再到毕业时期,大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不同,其思想往往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不同阶段大学生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全过程育人,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入学时期的心理教育。对于刚进入校园的大学生而言,要让他们快速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要增加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消除心理的迷茫,为大学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关键时期的发展教育。良好的开局举足轻重,关键时期的发展教育同样不可或缺。在学生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之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道德的养成、思想境界的提升等;要通过思政课程的学习引领,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好学生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三是毕业时期的就业教育。毕业时期,大学生的主要目标是顺利就业,但在就业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面临较多的挫折和挑战。此时,如何引导学生科学调整心理状态、正确看待问题和挑战,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要增设心理指导课程,引导学生缓解心理压力,顺利实现从校园到社会的平稳过渡。

2.重视内容传授,立足实际问题

任何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都是解决实际问题,思政课程也不例外。做好思政课程的知识传授,有效解决现实问题,是思政学科发展的重要目标。当前,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大学生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受多种因素影响,他们在政治方向、思想道德等方面更容易出现偏差。思政课程教学如果不立足实际、不重视内容传授,将很难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

(三)通过立体教育机制推进全方位育人

一是扎实开展思政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高校思政实践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高校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扎实开展思政实践活动。当然,有效开展思政实践活动必须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大学生的发展阶段和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活动结束后,要认真分析,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思政实践活动。

二是强化科研与育人的联系。高校科研工作的任务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培养大学生的科研精神,而大学生科研精神的培养往往蕴含着浓厚的育人特性。要正确解决科研与育人脱钩的问题,必须将立德树人理念全程融入科研工作。也就是说,从科研选题开始,到科研团队的建立,再到科研成果总结等,整个过程都应贯彻立德树人理念。高校要通过宣传、培训等多种方式引导教师树立科研育人理念,提升教师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境界,进而引导大学生积极抵制消极思想的渗透,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各种敌对势力的思想文化渗透,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真正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