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时间:2024-06-19

陈志杰,徐 兰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a.产业中心;b.物流工程系,广东 东莞 523808)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是推动教育转型的内生动力,教育要始终为社会发展服务。当前我国已经步入以高新科技和现代产业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应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落实国家制造业强国发展方略,我国急需一大批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是与产业发展关联度最高的教育类型,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紧密对接,以满足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对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动力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内外部动力共同驱动的结果。知识生产模式的变迁作为外部动力,通过外在环境的变化影响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水平专业建设作为内部动力,通过内部改革带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外部动力:知识生产模式变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纯粹追求理论知识的科研理念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知识生产模式逐渐由“学术范式”转变为“应用范式”[1],由此要求职业院校与时俱进,与政府、企业及行业协会开展广泛深度的合作,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当前,我国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建立在知识生产的“学术范式”基础上,在这种知识生产模式下,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封闭式的职业院校。“学术范式”的知识生产模式与行业企业生产实践的应用需求衔接不畅,导致职业院校培育的人才很难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而“应用范式”指引下的知识生产模式强调知识传播与各类生产要素之间的衔接,要求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产。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应用范式”的知识生产模式将成为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外部动力。在这种模式的指引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更加注重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将知识生产范式应用于高职院校建设,不仅有助于构建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助于建立多主体、多形式、开放型的知识生产组织,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

(二)内部动力:高水平专业建设带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建设是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内部动力,贯穿于职业教育改革的始终。高职院校的专业学科建设与普通本科高校不同,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限定了其学科发展方向。高职院校要依据产业发展方向,结合行业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设置专业,并形成专业群。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真正运用于企业生产实践,实现高水平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学科专业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最基本的载体,职业院校设置的专业绝对不是普通高校专业的复制。高职院校需要从社会实际出发,对当前职业群和岗位群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重新编码。专业发展方向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联系非常紧密,需通过强化专业建设撬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满足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点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进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关键是实现融合育人。高职院校要通过深化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要求相融合,推动专业课教师与能工巧匠之间相互配合,实现专业发展与生产实践有效衔接,促进技能鉴定标准与能力考核标准有机统一,真正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解决当前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要求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是人才的供给方,行业企业是人才的需求方。要根据行业企业具体的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促进供需之间的无缝衔接,真正实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产教融合的初期,高职院校和企业可以合办订单班,基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和企业作为双元育人主体,共同组织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此后,高职院校可逐步深化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发挥双方的育人优势。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委派技术专员或专业能手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在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传承企业文化,为企业储备更多理念相同、目标一致的后备人才。高职院校承担理论知识的传授工作,帮助学生掌握更多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将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并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专业课教师与能工巧匠相互配合

高职院校与企业通过产教融合建立命运共同体,不仅要实现目标融合,还要实现队伍融合。高职院校拥有教学名师、科研人员等智力资源,企业拥有技术技能大师、专业管理人员及能工巧匠等。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过程中,要大力促进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与企业能工巧匠相互交流、优势互补,不断提升双方的专业水平,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发挥各自的优势。一方面,高职院校的任课教师应积极参与企业挂职锻炼,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通过赴企业挂职锻炼,专业教师不仅能够了解行业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还可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有助于反哺教学。除了对接企业,教师还可以加入行业协会,参与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开阔眼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专家、能工巧匠等为兼职教师,为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等出谋划策,并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完成授课、教研、指导学生实习等任务。建设企业兼职教师队伍,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素养,培育“工匠精神”,同时能进一步深化校企双方的合作育人关系,提升教师素质和育人质量。

(三)专业课程建设与生产实践有效衔接

推动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建设与生产实践相衔接,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将实际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课程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工作任务;教师通过服务学生、指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企业兼职教师依托项目完成育人工作[2]。高职院校要根据行业企业的具体岗位标准,结合生产实践的项目要求,将工作内容转化为项目任务,由企业兼职教师和任课教师共同组织实施,采用“四步教学法”开展教学工作,帮助学生认识项目任务、体验项目工作、领悟工作方法、提升自身技能。这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术,及时了解行业动态,激发学习主动性。

(四)技能鉴定标准与能力考核标准相统一

高职院校既是学生学习技能的场所,也是组织学生进行技能鉴定和能力考核的主体。为了统筹资源,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证书,高职院校要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评定标准,联合企业共同制定学生能力考核标准,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的考核标准。考核形式应该多样化,包括但不限于理论知识考核、技能考核、素质考核等。教师要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实习实训、毕业论文答辩等信息汇总并存档,经校外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机构审核合格后,为学生颁发相应的证书。将技能鉴定标准与能力考核标准相统一,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

产教融合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意义重大。高职院校需要主动对接当地的产业发展需求,统筹校企双方的育人目标,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探索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深化产教融合,完善育人制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要求的双向对接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要求的双向对接,需要从以下方面做好产教融合工作。首先,完善产教融合制度体系,搭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加强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建设,打通校企合作梗阻,形成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推动企业真正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真实地表达自身的人才需求。同时,保障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基于行业发展趋势,培养更多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其次,建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动态调整机制,提升高职院校服务企业生产的能力。任课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组成调研团队,对本地区龙头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动态调整。再次,高职院校要强化应用性研究,通过技术创新引领地方企业发展。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从企业实际的技术难题入手,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输送相关技术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服务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加大科研转化力度,以创新人才带动企业发展。最后,建立企业发展和职教改革信息平台,征集企业人才需求和技术援助需求信息,通过“招标”“接单”等方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促进校企共同发展。

(二)采用“双导师制”开展教学,实现人才培养的“学练结合”

“双导师制”要求任课教师(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3]。专职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形成“灵活运用知识、提升实践能力、服务项目与产业”的课程体系[4]。在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还要发挥专业优势,鼓励学生深入钻研。企业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实践训练,通过“理论—实践—再理论”模式,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提高实践能力,为引导学生进行技术创新做好准备。理论知识应用是最简单、最基础的实践训练形式,可以检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反复的实操训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还能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鼓励、支持学生参与各类专业竞赛,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建立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是实施“双导师制”的前提,专兼职教师可利用该平台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随时调整教学计划,有效实现教学相长。

(三)统筹专业建设与生产实践,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围绕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向。高职院校要根据行业企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强化专业课程与学科体系建设,统筹规划专业建设与生产实践。首先,在专业建设中体现职业性。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是按照学科体系划分的,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专业设置的职业导向性。对此,高职院校可以按照职业分析结果科学设置专业,或者将现有职业进行归类,按照职业群设置专业。其次,将专业建设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和岗位需求有效衔接。高职院校要面向当地的重点行业企业,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对接产业发展方向和行业最新需求,促进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效衔接;构建专业退出机制,适时将落后于行业企业发展的专业移出专业群[5]。最后,发挥产教融合对专业建设的推动作用。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合作共建专业,围绕产业群构建专业群,最终实现专业与产业、授课内容与岗位标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效对接。

(四)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标准,促进办学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要加强校企合作与交流,满足办学主体的利益诉求,搭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围绕企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从基本能力标准、专业能力标准和综合能力标准三个方面,不断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首先,优化基本能力标准。要根据企业岗位基础通用能力要求,优化调整公共基础课程的内容,加强中、高职衔接,提升学生的通用能力。其次,优化专业能力标准。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完善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结构,推进专业能力标准与企业岗位专业技能的有效对接。最后,优化综合能力标准。加强校企资源共享,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各办学主体的活力。此外,还要制定学分转换标准,实现校内学分与职业技能学分互认,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X”证书,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校企双方相互配合,实现共同育人目标。深化产教融合有助于激发各办学主体的活力,引导各办学主体充分利用当前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关键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