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代高师院校“溯源红色”文化育人路径的探究与实践——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时间:2024-06-19

刘先锋,何红雨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 541199)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1]。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工作,他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利用区域红色文化资源,探索“溯源红色”文化育人路径,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是党和人民赋予新时代高师院校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一、新时代高师院校“溯源红色”文化育人的功能定位

近年来,高师院校重视红色文化育人,挖掘区域红色文化资源,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也存在着红色文化育人路径较单一、平台不足、载体匮乏等问题。“溯源”,即追本溯源,探寻事物的根本、源头。“溯源红色”就是要从根源上弄清楚共产党人的信仰之源、精神之源,从根源上坚定文化自信,从根源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2],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加强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探究“溯源红色”文化育人路径,有利于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利于高师院校做好红色基因传承工作,大力彰显红色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底蕴、时代价值和文化自信。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

红色文化具有增强文化自信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是育人的重要素材。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追梦、圆梦。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溯源红色”文化教育,深度挖掘和发扬红色文化,利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将红色基因根植于学生的心灵与血脉,是做好红色基因传承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3]。

(二)红色基因活态传承的重要途径

红色基因活态传承最重要的是触及学生的灵魂。红色育人要坚持创新思维,探索“溯源红色”文化育人路径,把开展“溯源红色”主题实践活动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方式,通过开展“溯源红色”文化调研、参与“溯源红色”文艺创作、编演“溯源红色”经典等各种体验式溯源活动,使区域红色文化与学生的学习实践合二为一。这样既可以增进学生对区域红色文化的了解,强化学生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意识;又可以在寓教于溯、寓溯于教中实现红色基因的永久活态传承;还可以挖掘区域红色文化内涵,将地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

(三)红色文化育人改革的切实需要

红色文化育人实质是将它所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育特质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认识、心理结构与道德品行。目前,红色文化在高师院校的传承中还存在红色文化教育偏向理论讲授、红色文化传播深度不足、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等问题[4],影响了红色文化教育作用的发挥。“溯源”体验式教学是有效传承红色文化的教育方式之一,通过亲身经历、亲身体验、亲身感悟,加强对红色资源的发掘,提升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提高对红色精神的认同感,从而达到“入脑入心”的传承效果。

(四)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

红色文化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也是文化育人的鲜活教材和资源。2020 年6 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要“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5]。开展“溯源红色”文化育人路径探索,全面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用,就是与思政理论课同向而行,使德技融合,用红色文化涵养身心、铸魂育人。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通过“溯源”调研、“溯源”创作等“溯源”活动,训练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助推高师院校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新时代高师院校“溯源红色”文化育人的基本原则

新时代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将红色文化融入高师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与其他育人模式不同,“溯源红色”文化育人是以学生为本,以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发挥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协同效应,通过引导学生溯源探究,使他们内化红色基因,外化成高尚师德行为的育人实践活动。“溯源红色”文化育人路径需要遵循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等原则。

(一)坚持德育与智育相结合,创新红色文化育人观念

“溯源红色”文化育人路径是基于人才培养整体观,通过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红色文化。“溯源红色”文化育人不仅注重品德的养成,引导学生自觉溯源和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注重红色文化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凝聚一批与红色文化研究相关的专业群,如美术、音乐、中文、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将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与培智(红色文化知识传授)、培技(如社会实践、调研考察、教师口语表达、红色艺术创作、红色故事编写以及红色歌曲排演等能力)相结合,提升学生创作红色教育作品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进而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红色文化育人路径

***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一贯重视理论工作,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理论一旦脱离了实践,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失去活力和生命力。实践如果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也容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6]红色文化既是理论的,也是来自实践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分析区域红色文化教学元素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实际,创新新时代“溯源红色”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通过实施理论知识教育和“溯源”实践活动,让红色精神复活起来,从知识转化为行为,从静态转换为动态,引导学生实现知行合一,从而构建起立体化、系列化、思政化、协同化的红色文化育人新路径。

(三)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创新红色文化育人模式

红色文化首先是历史的,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党在特定历史时期领导群众在艰苦奋斗中形成的,每一个遗址、每一份文物以及每一件事迹都是党成长壮大的历史见证。红色文化也是现实的,其具有的精神力量和育人价值可以不受时间限制,跨越历史长河,这些革命战争遗址、红色文物和故事是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极佳教材。其次,红色文化教育,不能就历史讲历史,而必须紧密联系现实,因材施教。探究新时代“溯源红色”文化育人教学模式有利于找准历史与现实的对接点,把红色文化教育与新时代高校教育融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溯源”去感悟最真、最美、最富感染力的史实,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统一。

(四)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创新红色文化育人平台

校内是红色理论教育的主阵地,高师院校要挖掘区域红色文化,加强红色知识传授,开设相关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活动。同时,高师院校要以系统论、实践论和共同体理论为指导,加强校地合作,借助本区域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若干个学生校外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体验基地。通过探究高校主导、政府支持、基地协作的“三位一体”培养联动机制,着力构建红色文化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打造红色育人实践平台,发挥各方优势,协同推进高校红色育人实践工作,提升红色文化育人效果,推动并实现红色文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三、新时代高师院校“溯源红色”文化育人的实施路径

行之有效的路径是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2016 年12 月,***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7]这为新时代高师院校“溯源红色”文化育人指明了创新方向。高师院校红色文化育人要结合院校特色,依托区域红色文化资源探索具有针对性的具体路径。本研究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施的“溯源红色”文化育人实践为例,以期对高师院校深入开展新时代红色文化育人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立足全员,创新立体化“溯源红色”文化育人机制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为创建于1938 年的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被誉为“桂北革命的摇篮”。近年来,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溯源红色”为引领,有效统合思政课程教师、专业课程教师以及学生工作教师等力量,以区域红色文化和校本红色文化为教育载体,以“溯源”主题红色文化活动为平台,构建了成熟而稳定的“溯源红色”文化育人机制。一是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溯源红色”教育实践中心。思政课程教师打破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溯源红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主动学习红色文化,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意识。二是通过“溯源红色”助推课程思政。专业课程教师将“溯源红色”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实现红色文化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三是学工队伍(如班主任、辅导员)主动作为,将“溯源红色”主题活动贯穿校园文化活动(即第二课堂),开展了“溯源红色”革命遗址采风创作展、红色经典诵唱演比赛、红色话剧节以及重走长征路等活动,从而达到“溯源红色”活动浸润人、滋养人、培育人的效果,多措并举开创“全员育人”新格局。

(二)立足全程,分阶段实施“溯源红色”文化育人过程

高师院校红色文化育人要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实施不同侧重的红色文化教育。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结合师范教育特性,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阶段实施“溯源红色”文化育人,基本实现了育人时间全覆盖。低年级时,主要以思政课程教学为重点,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军事训练等形式,强化学生的红色文化知识(如党史、新中国史等)教育,结合区域红色文化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先烈为什么走上革命道路、怎样走上革命道路等问题(即思想溯源),以此帮助学生理解红色文化理论知识。中年级时,一是主要以课程思政建设为重点,发挥各专业课程教学主渠道作用,带动“溯源红色”,激发师范生“溯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二是逐渐开展“溯源红色”研学、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溯源”能力,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勇于奋进的职业素养;三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溯源红色”系列主题活动,如“溯源红色”革命遗址采风创作展、红色经典诵唱演比赛、红色话剧节以及重走长征路等。高年级时,则主要依托实习实践、创新创业等教学形式,让学生走出校园,溯源红色足迹,达到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立足全方位,全面构建“溯源红色”文化育人平台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立足桂林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学生特点,以湘江战役红色文化(革命理想高于天和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桂师红色文化(忠诚、仁爱、求真、担当)为主要内容,创新红色文化活动载体,丰富红色文化育人形式,构建全方位“溯源红色”文化育人平台,如图1 所示。

图1 全方位“溯源红色”文化育人平台

首先,探究构建“溯源红色”文化育人的情境体验、课程学习和行为实践“三个平台”,即:“溯源红色”育人基地、“溯源红色”育人课堂、“溯源红色”育人载体,打造能够凸显时代特征、突出本校特色、传承湘江战役文化和桂师红色文化、满足师生文化需求的“溯源红色”文化实践项目和校园红色文化活动品牌项目。其次,创新红色文化活动载体,丰富红色文化育人形式。一是创新“溯源红色”文化育人载体,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生为本,组建红色社团、开展红色活动、讲好红色故事等,以实践为平台、以第二课堂活动为渠道、以校园环境为阵地、以校园媒体为载体,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红色育人发展需要的新载体、新方法,最终形成以地域特色为基、以“溯源红色”为要、以红色文化载体为翼的多元发展特色育人格局。二是开展“溯源红色”系列主题活动——高师院校学生重走长征路活动、湘江战役遗址采风创作展、红色桂师遗址采风创作展、红色经典诵唱演、红色剧本创作比赛等,以此来讲好湘江战役和桂师红色故事,推出以湘江战役文化为重点的实践精品力作,繁荣校园红色文化。

四、新时代高师院校“溯源红色”文化育人的实践成效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溯源红色”文化育人模式以传承革命精神、延续红色基因为宗旨,将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与当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经过两年多的探究与实践,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红色育人之路,构建了“溯源红色”文化育人新格局,推动了学校红色文化育人目标的实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取得了可喜的育人成效。

(一)凸显了学校育人特色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设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溯源红色”教育实践中心,自2021 年5 月投入使用以来,通过红色文化展览、VR体验平台、思政研读平台、党史国史虚拟展览馆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史教育等。该中心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和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学校红色育人氛围越来越浓厚,学生的理想信念得到增强,传承红色基因的行动更加自觉。“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在参与“溯源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中,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文化自信。实践证明,“溯源红色”文化育人显著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他们不仅是红色文化的拥趸者,也是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播者。通过“溯源红色”——参观考察湘江战役遗址、红色桂师遗址采风创作、红色经典诵唱演、师范生重走长征路等实践活动,师生红色教育作品的创新开发能力得以提升,打造了一批“溯源红色”文化育人的品牌活动和项目案例,学校红色育人的文化环境得以越来越优化,“红色桂师”品牌效应已初步形成。

(二)丰富了区域红色文化研究

实施“溯源红色”文化育人,不仅可以让师生参观、了解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分析区域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特征,也有利于挖掘区域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将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弘扬红色精神。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根据桂北红色资源情况,成立了“桂北校园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并依托中心充分挖掘校本红色文化资源,突出区域内的红色文化研究,挖掘区域红色文化育人价值,原创了一批区域红色文化育人研究理论成果(系列论文30 余篇,专著3 部)。另外,学校还联合全州县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全州县党史县志研究室专家,对当地红色教育资源进行深度、系统挖掘和梳理,撰写并发表了《红色桂师在全州》等数篇文章,极大地丰富了桂北红色文化研究。学校还通过开设“桂北红色文化概论”课程、开展“重走红军长征路”实践教学、实施“智趣课堂”创新创业教育等形式“溯源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三)推进了课程思政建设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课程思政示范课的立项,培育了一批充满德育元素和发挥德育功能的课程,并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打造具有鲜明红色文化特征的课程思政品牌。一方面,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溯源红色’文化十讲”系列红色文化限定选修课,相关教师收集大量一手红色教学素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励学生将爱国情、报国志转化为刻苦学习、勇于开拓的实际行动。另一方面,通过实施“溯源红色”文化育人,学校培育了一批特色课程,丰富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拓宽了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创新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真正实现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任课教师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打造具有鲜明红色文化特征的品牌课程。如音乐系的专业课“钢琴”把“溯源红色”与艺术作品、舞台实践相结合,通过“溯源”演绎主题鲜明的红色艺术作品,让学生在“灯光下”“舞台上”学懂道理,在艺术实践中接受教育、学深专业、得到锻炼,逐渐形成“溯源红色+艺术实践”的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坚持把“溯源红色”文化育人全面融入师德、师能、师艺培养,将知识学习与“溯源”调研、“溯源”实践、“溯源”体验等有机结合,在思政课和专业课协同开展“溯源红色”教学实践的同时,还积极探索与红色景区协同育人的路径,将“溯源红色”育人实践活动与文艺创作嫁接,打造出精品项目和品牌活动。种种有效举措不仅实现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也规避了形式主义牢笼,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使学生的调查分析、创新实践、组织协调以及“编、写、诵、演”等能力得以全方位锻炼,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五、结语

本文基于以生为本、认知实践等理念,探讨了“溯源红色”文化育人的功能定位、基本原则、实施路径以及实践成效。需要指出的是,新时代红色文化育人要求从教者不断更新它的内涵与外延,高师院校红色文化育人的具体实施路径应该结合高师院校自身的发展定位以及区域红色资源优势,开展多样性的教学探讨,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的空洞说教。高师院校一定要扛起红色文化育人的大纛,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总结新的模式与路径,完成新时代赋予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