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徐 时,赵思聪,卢桂盛
(桂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相较于传统工科,“新工科”强调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实用性,着重对接新兴产业建设以及对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新工科”的兴起无论是对创新创业教育,还是对专业教育都是一个新的挑战,高校应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符合人力资本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新型人才。基于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专创融合”下的新工科建设,既是有效解决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契机,也是促进工程专业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节点。
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是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1]2017 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提出:“进一步系统性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强化政策供给,突破发展瓶颈,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潜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对于高等院校来说,积极探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大于其他生产要素,具有经济功能的高等教育的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其路径就是培养和产出创新型人才。根据现代新型产业对双创型人才的新要求,高校应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教育改革新路径,有效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高度融合。
随着科技发展步伐的不断加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引发了教育领域新的变革,培养新科技、新常态下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俱佳的创新型人才,既是教育改革的落脚点,又是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出发点。在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下,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主要的教育目标,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在校大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为目标,而这种培养不能脱离专业教育独立存在,要以专业教育为基础,两者的有效融合可以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可以看出,“专创融合”不仅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客观需要,符合我国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核心,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专创融合”教育已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为了适应新经济形态的要求和挑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影响全球产业变革的大环境下,高等学校应加强“专创融合”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发展愿景、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育人理念上是一致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全方位、立体化、多元化的融合过程,专业教育滋养了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丰富和发展了专业教育。“专创融合”教育的过程是全员、全程、全方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增强专业本领、提高人才质量的总和,对提高在校大学生综合素养,开阔在校大学生视野,提升在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
“专创融合”教育培养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有利于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科学构建“专创融合”人才培养目标,既结合当前教育所需,又体现了专业学科发展实际,符合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全过程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随着“新工科”的兴起,高校对接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升级,创新创业课程已经广泛开设,但就其效果而言,与目标设定有差距,导致目前我国高校的“专创融合”更多停留在观念层面。通过分析国内外高校“专创融合”的发展模式和融合路径,发现其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两张皮”,在学生培养体系中相互独立,在课堂教学中两者各行其道,未达到互为补充的效果。基于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造成了对“专创融合”认知的相对分离和对立,从而成了“专创融合”改革的阻力。
课程改革是“专创融合”的关键。近年来,各高等院校探索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层出不穷,但是仍然难以满足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难以适应人才需求从就业从业向创新创业转变的社会现实。究其原因,一方面,与高校开设的跨学科专业课程缺乏互动有关;另一方面,与高校开设的课程在促进师生共创、研创结合等方面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不足有关。
实现“专创融合”教育,必须要有专业型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要么是一线专业教师不懂创新创业知识或不具备创新创业教学能力;要么是创新创业教师教学范围仅局限在创新创业知识讲授,很少涉猎专业课程。同时,具备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认知的教师数量少,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转化为产品、商品的可能性低,驱动大学生围绕专业创新创业的可行性自然不足。
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体化原则,将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实在工程专业教育改革的需求上,培养专业性、创新性、实践性一体化的人才。二是将创新创业融入工程专业教育的内容和模式,促进二者有效融合。“专创融合”的理念是创新理念、创新素养、创新模式的扩展和延伸,是人才培养理念的升华,要以工程专业教育教学为载体,以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思维为指导开展教育教学活动[3]。
工程专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工程专业优势为重点,以培养“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高层次社会需要人才为目标;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既有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又具备创新创业技能和素养的人才为目标[4]。把创新创业知识融入工程专业教学,在工程专业教育中渗透创新创业思想,既可以拓宽专业课程学习的学术视野,又可以拓展创新创业的知识面。树立“专创融合”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而行,从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规律入手,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着力点,以传授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为手段,最终实现能力突出、素养完备的优秀工程人才培养目标。
要结合工程专业教育的特点,突出课程“专业素养+知识创新+实践技能”的培养价值,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知识融入相应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革新课程体系。应在专业内开展试点,打造独具专业特色的“专创融合”示范性课程,形成全新的“融入式”课程架构[5]。一方面,支持和引导各专业以市场需求和现实问题为驱动、以创新型教育情境为目的修订专业课程标准,在专业课程创新教学中融入产业面临的科研项目难题以及一些新技术和新工艺,全面深化以成果为导向的专创融合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强化就业指导课程(创新创业基础部分)等创新创业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发掘有创新创业潜质的学生,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设创新创业项目班、精英班,增加不同专业的创业技能讲座、培训和课程;增加创业实践活动,如创业比赛、创业项目孵化等,构建“融入式”课程体系。
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法运用于工程专业课堂中,改革工程专业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为一体,开展翻转课堂的实验[6]。一方面,多角度整合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新媒体等资源,采取项目路演、在线答辩、慕课、微课堂等形式,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用好校企合作资源,通过开展校友大讲堂、创业工作坊等活动,引入知名企业家、知名校友等资源,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和行业动态,增强与社会的沟通,增加知识储备,提高竞争力。
要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将创新创业实践与工程专业实践相融合,利用好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优势资源,推动产教融合的着力点向“专创融合”的着力点转型。要紧跟新工科建设的步伐,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促进教育同人才、智力、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的集聚融合和对接。要构建和优化“政校行企”多元协同、“学研创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汇聚区域教学设施、共创优秀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成果的机制。
师资层面的融合是“专创融合”的重要保障,应加强校内外交流与合作,鼓励不同学科背景、不同领域的教师和企业界专家组建创新团队,开展多种交流,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合作[7]。可引进知名企业家、国内知名专家作为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导师”,以他们丰富的社会经历和阅历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应鼓励学科专业教师通过参加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等途径,成为受学生喜欢的“双师型”教师。通过选拔一批专业理论扎实、创新创业能力突出的一线教师,带领学生投入创新创业实践,以创新促学业、以专业促创新、以创业促就业、以专业学习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在提升专业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进而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专创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既要有理念层面的转变,又要有实操层面的提升。本文着眼于“新工科”建设理念,为培养未来技术与产业发展领域的工程科技人才,以学校为主体,以“专创融合”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重构为重点,以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资源共享、教师队伍共融为突破,以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转化、课堂内外衔接互动、传统与创新交互为手段,以提升改革实效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突出产业需求导向、技术发展导向和学生志趣导向,融合内外资源为改革创造条件,进而为“新工科”建设和高校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