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唐荣德,袁自妮
(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广西 桂林 541006)
2014 年,***总书记在视察南京军区机关时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积淀而成的精神内核,承载着重要的育人价值[2],主要包括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爱国强国的责任担当、忠诚为民的人民情怀、坚贞勇毅的优良品质等四个方面[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指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要“全面加强党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党、团、队一体化建设,聚焦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聚焦传承红色基因,聚焦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4]。因此,促进少年儿童有效传承红色基因,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学校、家庭和社会构成了少年儿童全部的活动场域,因此,红色基因在少年儿童身上的有效传承自然离不开三方在场。本文从场域视角来探讨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的现状及其提升策略,可以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让红色基因在少年儿童心中落地生根蓄力,也为研究少年儿童有效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少年儿童处于思想启蒙的关键期,需要充分的精神养料来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启迪他们的人生智慧,培养他们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红色基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5],也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
随着人们对红色基因认识的逐步深刻,如何传承好红色基因成为关键问题,特别是让少年儿童传承好红色基因这一问题得到高度重视。红色基因诞生于中国革命时期,经过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其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具有奠定人生底色的作用。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6],这份奋斗力量来源于中国人民不屈的气节和坚强的血脉,激励着大家创造幸福,而这股无形的力量,也正是红色基因所展现出来的强大影响力和源动力。红色基因蕴含的伟大担当奋进精神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能支撑和唤起人们对理想信念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的追求[7]。站在历史新起点,传承红色基因是广大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路径,有利于少年儿童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理想融入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社会理想之中,增强自身的身份认同感和责任感。因此,激励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有利于补足少年儿童的“思想之钙”,锤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培养他们正确的社会行为。
红色基因之所以用红色来限定,不仅仅是因为红色喻示着前进与希望,还代表了无数革命先烈为革命事业而流的鲜血,其先进本质决定了少年儿童在新时代传承它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从五四运动到全民抗疫,一辈又一辈人在历史长河中穿越血与火的洗礼却甘之如饴,因为他们深切热爱着党和人民,他们真诚地将“为人民服务”转化为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表现为时刻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付诸维护祖国利益的坚定行为。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也是回望红色基因的百年传承史,这赓续传承的一百年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时代任务的完成。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动让少年儿童学党史国史、听英雄故事、参观革命遗迹,致力于在新时期用红色基因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培育少年儿童的家国情怀,使广大少年儿童拥有一颗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人民的感恩之心、对当下美好生活的珍惜之心、对国家富强的责任之心,只有这样,少年儿童才能“接好历史递来的接力棒”[8],才能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保持初心,为构建社会主义宏伟大厦而竭尽全力。21 世纪是科技强国的时代,少年儿童要把这份家国情怀自觉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不断提升个人使命感,用知识的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上新台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血脉和身份标识,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印记和实践智慧。红色基因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的基础上,淬炼成了红色革命文化,凝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改革时期的先进文化。我国文化自信的底气与特有的红色基因有着很大的关联性,没有红色基因的代代传承,文化自信也就没有了动力之源。因此,要增强文化自信就要不断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青少年时期是思想观念塑造的关键阶段,传承红色基因能够帮助少年儿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认同与肯定,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自觉担负起延续和繁荣民族文化的使命。
红色基因在少年儿童身上的传承离不开一定的场域依托,学校、家庭和社会构成了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的主要场域,各场域发挥的作用推动着少年儿童对红色基因的传承。目前,三方场域都积极关注少年儿童对红色基因的有效传承,依据各自场域的特点和优势,在开展传承工作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以体验式教育为指向的学校场域传承
在大力提倡传承红色基因的当下,学校高度关注红色基因传承问题,并采取了诸多的行动,在各中小学掀起了研究和创新传承红色基因方式的热潮,出现了以关注学生传承体验为主的学校场域教育活动的指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场域红色基因传承活动注重学生的内化过程。当前,各中小学对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活动效果的检验,不仅仅停留在引导少年儿童认识和理解红色基因的层面上,还非常重视少年儿童在实践中是怎样弘扬的,这一点从活动目标便可以看出。在设置红色基因传承活动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十分注重培育少年儿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少年儿童在传承红色基因中的知行合一和持之以恒。二是学校场域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兼具教育性和趣味性。随着国家对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视,各中小学加强了相关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引领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在保持课堂教育性的同时,教师还努力提高课堂的趣味性,用少年儿童熟悉的生活元素来创设课堂情境,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打破课程教学中“说教”的刻板印象,实现了少年儿童在活动中由“要我传承红色基因”向“我要传承红色基因”的转变。三是学校场域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形式多样。从讲好英雄故事到重走长征路,学校场域不断探索多样化的传承形式,旨在增强少年儿童在参与传承红色基因活动中的体验感,能够主动地将红色基因学习与现实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让红色基因的传承真正在少年儿童心中落地生根。
2.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导向的家庭场域传承
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有效助力。“文化自信”的增强和“双减”政策的出台,淡化了家庭场域中对与升学相关的学科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追求,出现了培育红色文化传承者和弘扬者的育儿理念的变化,提升了红色基因在家庭场域中的传承力度,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庭场域中家长传承红色基因的意识逐步提高。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逐步从只关注孩子衣食住行或片面追求升学等,到越来越注重孩子精神需要的满足,加强家庭教育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了明确且正确的传承红色基因意识。二是家庭场域中家长发挥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家长逐步意识到自己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与“宣传者”,在积极带领孩子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将红色基因所蕴含的时代内涵用少年儿童易于接受的言语和行为传达给孩子,为其树立榜样。三是家庭场域中红色基因传承方式逐渐多元化。每个家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传承红色基因。例如,借助新媒体实现足不出户,与孩子一同观看红色影片、阅读红色电子图书,带领孩子参观红色印迹、观看红色展演等。
3.以开发红色资源为方向的社会场域传承
当前,相关部门深刻认识到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并且在传承与发展红色基因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成绩:一是社会场域中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工作逐步完善。红色基因既有物质形态,又有精神形态。例如,红色图书、红色纪念馆、红色遗址等红色资源,是引导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最有说服力的载体。党和国家对红色资源的搜集与管理工作十分重视,相关管理部门也在积极调查与整理本地区所拥有的各类红色文物,致力于开发与建设红色教育基地,使红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二是社会场域对传承红色基因的引导力逐步提升。借助新媒体技术,在全社会大力宣扬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传递红色文化、弘扬革命先辈优良作风,为红色基因的传承打下坚实的舆论基础,打造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新高地。三是社会场域创新了以现代媒介技术为核心的传承方式。当前,社会场域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将相关信息通过网络快速传播,借助VR 等技术还原革命战争年代真实情境的体验方式越来越受少年儿童的喜爱,让少年儿童在体验中产生情感共鸣。
1.学校场域传承活动有待深入
一方面,传承红色基因的活动效果还需进一步提高。学校场域逐步加强红色基因在各门课程中的“渗透”,尝试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红色基因传承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传承红色基因的校本课程。但是,由于少年儿童对红色基因的了解不多,以及教师经验的不足,红色基因传承活动的效果不够理想。另一方面,传承红色基因的融合课程和承载红色基因的课程资源开发还需加强。近几年,各学校及其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开始研制专门的传承红色基因的学年教学计划和特色活动课程,但是,各中小学传承红色基因的课程和活动还比较单一,各学科课程与红色基因的深度融合还需进一步加强,一些学校对当地红色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充分。
2.家庭场域传承质量有待提高
虽然广大家长逐步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红色教育,关注传承红色基因的现实问题,但家庭场域中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的质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一是部分家长对红色基因及红色文化的认知不够全面、方式方法不够科学,进而影响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的质量。二是家长不善于借助学校和社区的力量整合红色资源,没有完全发挥家庭场域的传承功能,影响了传承质量。三是部分家长缺乏耐心,以及表率作用不足。例如,当孩子不了解某些革命文化或者历史事件时,部分家长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给孩子讲解;家长没有抓住适时的教育机会来引导孩子,如此往复,家庭场域中红色基因传承的质量大打折扣。
3.社会场域传承方式尚待优化
从社会场域来看,传承与弘扬红色基因的机制和措施还未完善:一方面,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整合工作不到位。相关部门对红色资源的管理工作尚有不完善之处,部分年久失修的红色遗迹没有及时修缮。另一方面,社会对传承红色基因的主动意识还需加强。各级组织和各个单位要大力加强红色教育,营造传承红色基因的良好氛围,使红色基因通过红色教育融入少年儿童的血脉。
红色基因对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技进步、文化创新、社会和谐等都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助于塑造少年儿童的正确思想意识,提升其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的场域,因此,促进少年儿童有效传承红色基因,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根据各自的特点与优势,采取恰当的策略。
学校是少年儿童接受红色基因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场域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应发挥其核心作用,将红色基因教育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1.加强红色基因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
文化传承是一个对话、交流与互动的过程。在学校教育中,少年儿童的红色基因传承活动是通过师生的互动来实现的,只有通过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主动、积极的互动,才能达到深入领会红色文化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索与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如依托红色文艺作品、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学校要深度贯彻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利用好当地的红色资源,拓宽传承红色基因的渠道。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的活动,需要与各门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任课教师要有促进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的意识,要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与内容,充分挖掘与红色基因相关的课程教学要素,在教学中开展红色基因的传承活动。学校也可以本着因地制宜原则开发传承红色基因的校本课程,打造线上线下精品课程。
2.推进校园红色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作为少年儿童学习与生活的重要补充,学校场域要积极利用好红色教育资源,将红色基因与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营造有利于红色基因传承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方面,学校要加强校园红色物质文化建设,如在教学楼、办公楼、食堂等地方悬挂有关红色基因的名言警句,修建红色文化长廊、设置革命英雄雕塑等。另一方面,学校要注重校园红色精神文化建设,如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回望历史,重温革命先辈艰苦奋斗岁月;定期邀请先进党员、模范人物到校园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活动等,激发少年儿童的情感共鸣,真正将红色基因内化于心。
家庭作为个体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少年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场域。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1.加强家庭红色文化教育
传承红色基因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家庭是少年儿童接受教育最长久的场所,所以要发挥家庭教育的独特优势,将红色基因融入其中,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一方面,家长可以借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积极对孩子开展坚定理想信念、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等内容的家庭红色文化教育,让少年儿童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丰富他们对红色基因的认知。另一方面,家长可以根据家庭情况为孩子提供与红色基因有关的课外读物,营造家庭红色文化教育氛围,鼓励和引导少年儿童在课余时间多阅读此类书籍。此外,家长还可以带领孩子利用寒暑假参加红色研学系列活动,参观红色博物馆、寻访红色人物、追寻红色足迹等,让少年儿童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更深刻的感悟。
2.发挥家长榜样作用
一个崇尚传承红色基因的家庭才能教育出一个自觉传承红色基因的孩子,因此,家长要发挥好传承红色基因的榜样作用,做到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红色文化涵养,通过躬身示范带动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一方面,家长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为标杆规范自己的言行。家长不仅要重言传,更要重身教,做到言行一致,发挥传承红色基因的带头作用,带领孩子一起参与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等。另一方面,家长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红色文化涵养,通过书籍、报刊、电视等媒介学习红色文化知识,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孩子共同阅读红色经典读物,激发孩子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浓厚兴趣。
“我告诉他,什么时候不打了,咱就回家。”为了照顾丈夫,妻子冉莹颖辞去工作,在美国学会了做饭,还是丈夫的翻译和司机。邹市明也表示,家庭生活让他体会到拳击另外的乐趣。他告诉记者,在成为真正拳王的道路上,自己想过也许有一天会被击倒,但他并不恐惧,而会迎着暴风雨般的拳头,继续走下去。
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陶冶人的心灵,塑造人的道德品质,激励人们积极向上,是推动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的最大保障。
1.打造“红色基因库”
2022 年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指出:“组织青少年瞻仰参观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纪念设施……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青少年,引导其从中汲取信仰力量,筑牢理想信念之基。”[9]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各地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采集“红色基因库”数据,按照“原址一砖一瓦,一石一木都要保存”的工作要求,进行红色文化数据标注,加大红色文化产品开发,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实现全国联网,形成全国“红色基因库”,全息呈现和展示红色文化。中国的红色文物和历史散见于各地,整合后将形成强大的“红色基因库”,成为对青少年开展党史教育,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重要抓手。“红色基因库”作为少年儿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学校共建社会教育平台,在清明节、“六一”儿童节等节假日组织少年儿童到“红色基因库”开展活动,有助于激发少年儿童的爱党爱国情怀。
2.优化大众传媒环境
大众传媒是面向广大受众传播信息的物质载体,表现为报纸、图书、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诸多形式[10]。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众传媒日益显现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深刻影响着少年儿童价值观的塑造。因此,党和政府要有效地引导大众传媒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讲好赓续红色血脉的先进人物事迹,宣传榜样人物身上所体现的红色基因,形成良好的红色基因传承氛围。同时,还要健全舆论监督机制,在政府部门、社会机构设置专门的监督机构,严格审核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内容,对与传承红色基因相违背的错误舆论、模糊认识,必须及时纠正和消除。
总之,推动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需要多方合作、多措并举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学校场域、家庭场域和社会场域的合力来助推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在少年儿童血脉中流淌渗透,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使其成长为堪当民族重任的时代新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