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民间童谣游戏课程开发——基于湘西地区幼儿园的调研

时间:2024-06-19

何 珍,向亚玲

(湘南学院教育科学与法学学院,湖南郴州 423000)

民间童谣游戏是指在特定的民间传统文化基础上,儿童伴随口耳相传的当地童谣,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自主开展并在一定文化区域内广为流传的活动,它既包括童谣文学游戏,又包含童谣行为游戏[1]。民间童谣游戏已成为每代人抹不开的童年记忆,与此共生的还有蕴含其中的民间文学艺术和方言习俗。游戏过程可满足儿童寻求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异质性的需求,不自觉间产生游戏之于儿童的“教育”作用。

湘西民间童谣游戏扎根于土家、苗等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土壤之中,生长于湘西儿童日常生活的嬉笑追逐间。它承载着苗族、土家族的社会群体文化意象,以生动诙谐的童谣语言、灵活有趣的游戏规则,反映了湘西人的民族性格与生活智慧,成为湘西儿童娱乐和获得地方文化认知与陶冶性情的重要方式。不仅如此,它还以不着痕迹的影响力支持幼儿身体动作、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独特价值,成为重要的幼儿园课程资源之一。

为了解湘西地区民间童谣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情况,本研究发放了172 份《湘西民间童谣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现状调查问卷》,有效回收168 份,回收率97.7%。同时,对湘西地区的23 位幼儿教师开展了深度访谈。

一、湘西民间童谣游戏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总量不足

整理、分析上述有效的168 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16.1%的幼儿园教师从未组织过专门形式的湘西民间童谣游戏,69.0%的教师组织过1~5 个,仅有14.9%的教师组织过6~10个,而组织过11 个以上的教师基本没有。经方差分析及组间比较发现,不同性质园所之间,不同学历、教龄的教师之间组织开展民间童谣游戏活动的情况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见,湘西地区的幼儿园教师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开展民间童谣游戏活动较为稀少。

此外,教师利用民间童谣游戏开展领域教学活动也是开发幼儿课程资源的途径之一。调查结果显示,利用1~5 个民间童谣游戏开展领域教学的教师占72.0%,利用6~10 个民间童谣游戏开展领域教学的教师仅占8.3%,从没有利用过民间童谣游戏开展领域教学的教师达19.7%。采用方差分析及组间比较发现,教龄3 年内的教师利用民间童谣游戏元素开展领域教学活动的量明显低于教龄3~10 年以及15 年以上的教师(见表1)。由此可见,湘西地区幼儿园教师利用民间童谣游戏元素开展领域教学活动的量有限。

表1 教师利用民间童谣游戏开展领域教学活动的量的教龄差异比较

(二)开发程度不高

民间童谣游戏依靠童谣开展游戏的特殊性,决定了若幼儿无相关童谣经验很难直接与游戏材料和环境互动而产生游戏行为。与之相应的是,仅有童谣经验而不能提供相应的玩法,那么也只能停留在念诵童谣的层面。因此,童谣与游戏两类经验应具有统一性。湘西民间童谣游戏若要转化成教育资源,则必须经过适宜性与价值性的甄别与筛选,并结合幼儿园的实际需要加以选择、改编、补充、扩展和整合[2]。但根据调查,幼儿园教师在选择和组织湘西民间童谣游戏时,多数情况下以掌握游戏为目的,将游戏视为开展童谣的一种手段,分离游戏与童谣。另外,在开发方式上缺乏结构化和系统化的设计。调查结果显示,88.7%的教师认为湘西民间童谣游戏只蕴含幼儿园语言教育可选择的内容,半数以上教师将民间童谣游戏作为组织领域教学活动的导入方式或离园前的自由活动,未深入挖掘其独特的教育功能。

(三)开发效果不佳

通过访谈获知,湘西地区教育局曾开展过全州性的民间传统游戏收集活动,其中涉及大量的民间童谣游戏资源,但只有少数幼儿园将该资源引入教学中。从次数上看,这些幼儿园采用一周一次的教学方式,从未展开系统性和持续性的课程资源开发。

湘西民间童谣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效果,体现在幼儿自主性游戏水平上。幼儿自主性游戏,看似教师并未发挥教育主导作用,实际上,幼儿之所以在游戏中获得发展,有赖于教师对幼儿已有游戏经验的分析、游戏材料的提供、游戏时间的保障以及给予有效的游戏支持等因素。调查结果显示,高达79.2%的幼儿园从未创造自主性民间童谣游戏条件(从而无法开展民间童谣游戏),仅有5.4%的幼儿园开展民间童谣游戏。方差分析发现,幼儿自主性民间童谣游戏开展情况,在城乡幼儿园和不同规模的幼儿园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湘西地区幼儿园对民间童谣游戏课程资源的开发效果不佳。

二、湘西民间童谣游戏课程资源开发存在问题的归因

(一)教师缺乏湘西民间童谣游戏经验

调查结果表明,熟悉10 个以上湘西民间童谣游戏的教师仅为7.2%,熟悉6~10个湘西民间童谣游戏的教师占23.8%,熟悉1~5 个湘西民间童谣游戏的教师占63.0%,完全不熟悉湘西民间童谣游戏的教师占到6.0%。在23 位被访谈对象中,只有3 位教师能回忆出1~2 个完整的民间童谣游戏,另有5 位教师只能回忆出1~2 个游戏规则,对于童谣则无法完全念诵,其余教师对于游戏规则与童谣都比较模糊。可见,幼儿教师对湘西民间童谣游戏的熟悉程度不高。

通过相关分析证明,教师对湘西民间童谣游戏的熟悉度与其专门开展的湘西民间童谣游戏活动和在领域教学活动中开展湘西民间童谣游戏活动之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见表2)。可见,教师对湘西民间童谣游戏活动较为陌生,直接影响幼儿园民间童谣游戏课程资源的开发。

表2 教师民间童谣游戏熟悉度与其开展的游戏活动和在领域教学活动中开展的游戏活动之间的相关度

(二)教师开发湘西民间童谣游戏的意识不强

调查发现,仅20.2%的教师意识到湘西民间童谣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多方面的价值,31.0%的教师认为幼儿园有必要保障民间童谣游戏活动的开展。可见,教师对开发民间童谣游戏课程资源的意愿并不强烈。相关分析证明,幼儿教师对民间童谣游戏的价值判断、对游戏资源的利用意识和对游戏资源教育性开发行为三者存在显著正相关(见表3)。因此,如果教师缺乏民间童谣游戏的开发意识,即使有丰富的民间童谣游戏资源,也无法真正实现教育行为的转化。

表3 游戏价值判断、游戏利用意识与游戏开发行为三者的相关度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168 位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23.2%(含自考本科和函授本科),专科学历的占56.0%,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占18.5%,高中以下学历的占2.3%,学历层次总体较高。在对其中的23 位教师深入访谈时发现,除了3 位全日制本科学历的教师具有相关课程资源开发的背景外,其他教师均表示不清楚何谓课程资源开发,而且幼儿园针对教师职后的专业化成长培训,也较少涉及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可见,幼儿园教师普遍缺乏开发民间童谣游戏课程资源的意识。

(三)整齐划一的课程规划和按年龄编班的组织形式影响了民间童谣资源向课程资源的转化

幼儿园仅依靠教材规划课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对湘西民间童谣游戏课程资源的开发。湘西地区城镇幼儿园多数采用购置的单元主题教学资源包,农村幼儿教师则根据幼儿园提供的一些教材、教辅资料和网上的素材开展教学活动。无论是选择单元主题活动,还是组织领域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内容都是参考幼儿园教参教辅资料。由于缺乏民间童谣游戏相关的图书资料、多媒体资料等材料,教师难以将其纳入课程设计之中。再者,整齐划一的课程规划,也使教师无法及时将幼儿已有的湘西民间童谣游戏经验很好地转化为课程资源。

民间童谣游戏的传承性决定了民间童谣游戏的教育功能只有在经验的传递过程中才能实现,但是大多数幼儿园都是按年龄编班,使得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没有共同游戏、经验互动的机会。即便是幼儿园户外活动,教师也是依照课程计划,分时段、划区域地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这种按年龄编班的组织形式是教师难以将民间童谣游戏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另一原因。

三、湘西民间童谣游戏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湘西幼儿园民间童谣游戏资源的课程转化与现实境遇之间的冲突,归根到底是游戏者经验与幼儿园课程意识的缺位,以及幼儿园教育环境与民间童谣游戏生态环境差异造成的。现实中,幼儿园游戏有着固定的时间、稳定的同伴、明确的教育目的和派定的指导者[3],这些条件与湘西民间童谣游戏原始传承需求迥异。要实现民间童谣游戏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必须采取“求同存异”的方法,既将游戏的权利保留在幼儿手上,又能最大程度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

(一)活化并丰富民间童谣游戏者经验

湘西民间童谣游戏课程开发不能无中生有,只有那些潜在的、可获取的且具有教育性的民间童谣游戏资源才可能实现向课程资源转化。湘西民间童谣游戏资源的属性及其总量,是课程开发前必须判明的。课程资源可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4],其中,素材性课程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包括外在物化形态与内在生命化形态。

由于媒介时代的游戏转向、生活居住方式变革等原因,曾存在于湘西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民间童谣游戏日渐淡出幼儿主流游戏圈,对于具有游戏经验的大部分成人,其童谣游戏记忆处于“休眠”状态,并未转化为游戏行为,导致民间童谣游戏课程资源“缺场”。因此,湘西民间童谣游戏资源开发的起点在于活化并丰富游戏者经验。教师、家长、幼儿作为游戏经验持有者,共同形成了“经验集体”,通过游戏经验持有者之间游戏互动的启发,可还原民间童谣游戏规则与游戏童谣。

(二)提升幼儿教师民间童谣游戏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与能力

幼儿园教师作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主体,处于民间童谣游戏课程资源开发的第一梯队。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充分认识民间童谣游戏资源蕴含的教育价值,这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提。游戏经验集体应通过观察、记录、对话、讨论的方式,以游戏亲历者的视角审读民间童谣游戏在幼儿文化认同、早期文学语言获得、身体动作发展、社会合作交往、规则理解与执行、问题解决等方面所产生的教育价值,破解传统理念游戏“无用之娱”的偏见,提升民间童谣游戏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在动力与自觉性。

传统课程开发理论将学术领域专家置于课程开发的主体地位,采用“研究—开发—推广”的技术模式,这一模式显然不能契合带有个人经验性和共同建构性的民间童谣游戏的特点。因此,开发民间童谣游戏课程资源应提升幼儿教师“具体的、特定的、因情境而异的、随时会改变”的游戏实践能力,实现“游戏与教学两者融合、互为生成”[5]。同时,还需提升幼儿教师的课程审议能力,要求教师能够借助课程,对特定游戏情境反复权衡而达成一致意见,并作出行动决策,实现民间童谣游戏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

(三)创设自主性的混龄游戏时机

民间童谣游戏是扎根幼儿现实生活、面向幼儿未来学习的一种特殊的课程资源和教育手段。要实现民间童谣游戏与幼儿园课程之间“自然而然”地融合,就不能无视其原有的地域传承性、自发规则性、艺术情境性等基本的文化生态属性。只有突破年龄班限制的混龄组织形式,才能实现童谣游戏经验在不同身心发展水平个体之间的自然传递。

幼儿园可定期开展区角游戏活动,通过材料投放、环境创设、时空开放等方式,打破游戏的年龄、班级壁垒,创设自主游戏时机。在开放的自主游戏环境中,教师可将民间童谣游戏以游戏绘本方式呈现并投放在公共阅读区,以积累幼儿对童谣游戏的初步经验。在自主游戏阶段,教师或具有游戏经验的年长幼儿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游戏,实现幼儿对童谣游戏的真实体验。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游戏经验的传递者,更是观察者、支持者,通过对游戏行为的“观”,实现对幼儿学习与发展水平的“察”,继而借助经集体审议生成的系列课程方案,完成民间童谣游戏资源的课程转化。

民间童谣游戏以其文化意蕴、文学趣味融入幼儿生活印记,其历史延绵至今。幼儿园民间童谣游戏课程资源的开发,既是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的现实需求,更是湘西幼儿园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诉求。以科学的课程开发技术路线,支持民间童谣游戏资源的幼儿园课程转化,是这个时代赋予园本游戏课程资源开发的新视角。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