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张永梅, 李 静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语言文学系,河北 石家庄 050050)
抗战时期诗歌中的农民形象分析
——以艾青、田间、臧克家诗歌中的农民形象为例
张永梅, 李 静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语言文学系,河北 石家庄 050050)
抗日战争时期,艾青、田间、臧克家这三位诗人着力塑造了众多典型的农民形象。通过对他们抗战诗歌中典型的农民形象类型梳理,发现分别是农民战士的形象、母亲的形象和劳苦大众的形象。诗歌中的农民形象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具体而复杂的,有被动和主动之分。他们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做出了巨大的抗争和牺牲。
抗日战争;诗歌;农民形象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民族危亡,作为高度敏感个体的知识分子——诗人则率先行动,为抗战筑起了一堵文学之墙,塑造了许许多多典型的农民形象。但就当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抗战时期诗人笔下的农民形象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因此,本文主要选取了艾青、田间和臧克家的几篇典型诗作,对其诗作中的农民形象加以分析和解读。
抗战时期诗歌中农民形象的出现有一定的社会和时代背景,诗歌这一写作体裁具有独到的刻画和表达能力,它是作家抒发思想感情、表达自我理想最直接的表现方式。1931年9月18日,日军精心策划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随着东北三省的沦陷,三千万百姓沦为亡国奴。1937年7月7日,“七七”卢沟桥事件爆发,日本走上了全面侵华的道路,抗日战争也随之打响。在这样严峻的大环境下,农民作为一股重要的抗日力量奋起反击,他们勇敢坚毅的性格特征、朴实善良的人格魅力,可歌可泣的斗争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众多的文艺工作者,使他们纷纷对其进行描写、颂扬和讴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形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象走入了诗人的作品。
抗战时期诗歌中农民形象的产生除了和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有关,和作者的生平经历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诗歌这一写作体裁要求诗人既要有时代敏感度,又要有作者本人真挚的感情投入,只有这样才会有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活跃其中。所以,诗人的生活背景、写作姿态也与抗战诗歌农民形象的出现息息相关。
艾青、臧克家、田间等作家、诗人所生活的年代,是我们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最残酷、又是反抗战斗最激烈、最悲壮的年代,民族危亡、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必然会凝练于诗人的笔端。从个人经历上来说,艾青、臧克家、田间虽然都出生于地主家庭,但他们却都是在农村和广大的农民中间成长起来的。艾青因为出生时难产,被算命先生说成命克父母,出生不久就被送往一个贫苦的农妇家里寄养。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得艾青从小就喜欢在贫下中农中“厮混”,作为一个在农村的泥土中、风浪里长大的“野”孩子,他感染了农民身上的淳朴和忧郁,他爱乡村,爱农民,所以能够用文字对农民发出朴素而有力的歌唱。臧克家被誉为“乡土诗人”“农民诗人”,幼年失去父母的心酸、进入私塾之前与农民家庭的接触、家庭浓厚的文化熏陶,尤其是祖父对他的影响,使得臧克家具有了农民诗人的气质与情怀。臧克家对被压迫、被剥削的农民群众, 始终怀有真挚而又深厚的感情,他的代表诗作《烙印》《泥土的歌》是20世纪中国新诗的代表。抗战爆发后,臧克家更是以一位严肃的现实主义诗人的姿态投入创作,朱自清曾说,“从臧克家的《烙印》开始,现代中国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1]田间出生在安徽无为县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他的祖父母都曾是道地的农民,他热爱农村、熟悉广大农民的生活。抗战时期,田间以平民意识、苦难意识关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内外忧患下,旧中国贫困荒芜的土地上农民的悲惨命运和生存的痛苦,以及他们积极投身抗日、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他的诗歌由于时代色彩浓,战斗性强,曾被人们誉为“时代的鼓手”“战斗的号角”。田间同艾青、臧克家等一样,他们和中国农民一起经历了抗战的洗礼,烽火中的锻炼,使他们把自己的命运与感情同农民相连,因而成了这一时期新诗创作成绩最大、影响最深的杰出的人物。
艾青、田间、臧克家是抗战时期中国新诗的引领者,通过对他们抗战时期诗作中农民形象的梳理,发现了这样几类典型的农民形象,分别是农民战士的形象、母亲的形象和劳苦大众的形象。
首先是农民战士形象。“《吹号者》和《他死在第二次》可以说是艾青歌颂当时抗日主力军——农民的两篇具有浓烈抒情色彩的叙事诗。”[2]而且是抗战时期塑造农民战士形象的代表诗作。诗歌催人奋进,人物塑造真实感人。《吹号者》不仅塑造了一位忠于职守、在战斗中光荣牺牲的农民战士形象,同时也象征着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也包括艾青自己。他们渴望用自己的号角去唤醒黎明,渴望用高尚的品格、不屈的意志捍卫祖国的领土,渴望通过坚强的斗争去创造美好的未来。《他死在第二次》是艾青以第三人称写就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叙述了一个农民出身的战士在抗日战争中从受伤到伤愈重返战场,从冲锋陷阵直到英勇牺牲的故事。这首长诗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可贵之处在于深层次地剖析了人物的情感变化、内心活动,长诗中还包含了作者对战争、对生命的思考。
其次是伟大的母亲形象。田间于抗战后期的创作长篇叙事诗《戎冠秀》、艾青创作的带有自传性质的抒情诗《大堰河——我的保姆》都是这一类作品的代表。《戎冠秀》是田间以北岳区拥军模范戎冠秀的真实事迹为素材创作出来的。这是一部报告诗,该诗以人名为题,精心刻画了在抗日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戎冠秀的形象。戎冠秀是北方贫苦农村妇女中的典型代表,她过着挖野菜、讨饭、当佃户的苦日子,是北上抗日的八路军把她从苦难中解救了出来,她感受到了人民与八路军的鱼水深情,从而爆发出强烈的革命热情。她冒风雪接伤员、冒死掩护八路军、精心护理受伤的子弟兵并使其重返战场,这种强烈爆发的抗战热情使其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子弟兵的母亲”,受到了广大军民的爱戴。艾青的自传体抒情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塑造的大堰河的形象,曾经感染了我们新中国的几代人。在这首诗里,诗人以自己幼年生活的经历为背景,描述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悲苦的一生,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河以及像大堰河一样勤劳善良、坚强质朴的劳动人民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旧社会的仇恨和诅咒。大堰河象征着中国土地上伟大的母亲形象,辛勤的劳动者形象。
再次是受难的劳苦大众形象。以田间的《赶车传》和臧克家的《难民》为例。《赶车传》是田间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响应它的要求,创作的叙事长诗。诗中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时期的晋察冀边区。全诗写贫农、赶车人和民间歌手石不烂的惨苦经历、翻身经过, 以及他赶着“ 车子” 大无畏地寻找“ 人间乐园” 的故事。诗歌命名为《赶车传》是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的,赶车是石不烂的谋生手段,是他在艰苦的生活中不断前进的象征,同时石不烂的形象也是千千万万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形象的代表。臧克家的《难民》从体裁上说是一首叙事抒情诗,诗歌完整地描写了流离失所的难民的经历。诗人以质朴凝重的语言真实再现了难民的悲惨命运,抒发了诗人对背井离乡、无依无靠的难民的沉甸甸的同情与悲伤,诗歌中的难民形象是抗战时期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形象的代表。
特殊的历史时代背景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典型形象,农民作为占全国绝大部分的社会群体成员,在全面抗日的战争时期成了作家、社会活动家的主要关注和书写的对象,而这在研究者对农民形象和抗战文学的关系研究时,是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的。其实,农民形象的产生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也要包括作者本人的情感因素,农民在抗战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相对于知识分子的启蒙者和主动参与战争的身份而言,农民在抗战中的地位则要复杂一些。
农民战士形象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民形象的认识,体现了农民这一看似离战争很遥远的社会群体,在特殊的历史时代,成为塑造历史的主动创作者。农民战士的形象是农民主动参与抗日战争的典型,是相对于被动受难的劳苦大众而言的。《吹号者》塑造了勇敢、坚毅的农民战士的形象。在战争中他投入了对土地的坚守和执着,为了战争,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是时代造就的农民战士的独特形象。它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象征着千万个想要投入战争,保卫祖国的农民大众的形象,也象征着艾青自己。《他死在第二次》中的主人公也是一位农民,战争使他们失去了土地,所以面对国仇家恨,他们把所有的激情和努力全都投入到了战争中,为了战争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活着为祖国的解放而战,而生,死了仍躺在祖国的大地上,这是多么伟大的农民战士的形象!农民对土地拥有特殊的深沉的情感,日本军队的侵略,对土地的无情践踏,使得他们奋起反抗,完成了从农民到革命战士形象的转变。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农民战士的产生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母亲形象和受苦的农民大众的形象则是无辜的农民被动卷入战争中的典型代表。她们的形象看似与战争无关,也无法为战争做出实质的贡献。但是,母亲对孩子的爱护、对苦难的坚忍态度和执着的生存追求,值得赞扬。在战争中最普通的农民,尤其是女性,如何生存、生活的关键问题值得思考。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和田间的《戎冠秀》这两首诗,塑造了伟大的农村女性形象。以母亲这一家庭主妇的形象展示了历史战争的宏大背景下,普通妇人形象和战争的关系。受难的劳苦大众在战争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在知识分子笔下他们是被启蒙者,在战争中农民的支持和觉醒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乡土性表明农民阶层在历史文化中自始至终占据着主体位置,而农民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审美内涵的文学形象经常出现在文学文本中。在抗日战争这个特殊的时期,作为抗日主力军的农民作为一类特殊的文学形象走入了当时的诸多诗篇,通过对这些抗战时期诗歌中农民形象的梳理,我们发现了这样的特征:诗歌中的农民形象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具体而复杂的,有被动和主动之分。他们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做出了巨大的抗争和牺牲。他们生活于战争的巨大阴影下,痛苦、无助的同时更是顽强地挣扎并抵抗着。诗人们正是看到了农民身上的这种可贵的坚韧的精神,遂纷纷以农民形象入诗,加以颂扬。这些塑造了众多农民形象的优秀诗篇不仅具有诗歌的艺术美,与此同时还颇具时代意义。这些诗作不仅在当时起到了很好的宣传鼓动作用,激励并启迪着许多的志士仁人加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同时也为活在当下的我们再现了那个烽火硝烟的时代人们的苦难生活,让我们得以体会他们的艰辛与困苦,不忘历史,勇往直前。
[1] 孙基林.臧克家笔下的乡村意象[J].文史哲,2005(5):27-29.
[2] 张永健.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号手——艾青抗战时期诗歌简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5):63-68.
责任编辑:李 敏
The image of farmers in the poetry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ZHANG Yong-mei, LI J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Shijiazhuang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Shijiazhuang,Hebei 050050,China)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three Chinese poets,Ai Qing,Tian Jian and Zang Kejia portray the images of Chinese farmers.This paper divides the images into three types of warriors,mothers and toiling masses,for their images are concrete,complex,passive and reactive.Farmers have made more struggles and sacrifices when faced with grave national crises.
anti-Japanese war; poetry; image of farmer
2015-09-21
张永梅(1975-),女,河北行唐人,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李 静(1980-),女,河北南宫人,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文教育.
1009-4873(2015)05-0071-03
I206.6
A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