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崔 博 群
(内蒙古大学 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浅析电影视听语言中黑白手法的运用
崔 博 群
(内蒙古大学 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无论是传统电影还是动画电影,色彩运用是电影视听语言的重要表意元素。一些作品成功运用黑白手法,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通过对几部较为典型的作品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黑白手法的运用以及使用黑白手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黑白;电影;视听语言
电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视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而视像说书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起源而开始的。从最远古的视像说书开始,艺术家就在调动各种手段以期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影视作品更是追求以最少的文字生动讲述故事。电影从诞生到繁荣,印证了观众对这种表达方式的认可。从黑白到彩色,再到3D技术的推广应用,视听语言的表现手法发展迅速,其目的是把故事尽可能讲好。
电影的彩色时代已经到来,为什么还要用黑白的手法拍电影?前苏联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始终认为“彩色电影只是出于商业目的而搞出来的鬼把戏,色彩会妨碍观众对事物本身的感受”。[1]塔可夫斯基的话稍显偏激,影视艺术确实不能忽略彩色本身具有的魅力和作用,但黑白同样不可替代。
笔者尝试以几部作品的黑白应用阐释其表达效果和艺术魅力。
出生在德黑兰的玛嘉·莎塔碧2007年将同名自传漫画作品改编成了长篇动画电影《我在伊朗长大》。这是一部内容非常丰富的动画片,包含着宗教、政治、自由、亲情、成长和女权主义等多重内涵。而这样一部厚重的影片却运用了黑白极简的表现手法。
(一)烘托社会环境
影片开头,玛嘉独自在巴黎的奥利机场,此时的画面是彩色的。玛嘉一身红衣配合着冷灰色调的场景,传达出松动且平稳的感觉。这样的色调营造了一个相对轻松的氛围。然而,随着幼年玛嘉的入画,彩色的画面也平稳地过渡到了黑白。故事开始于1979年的德黑兰,此时的伊朗正处在动荡的历史时期。 黑白的色调和极度简化的视觉内容再加上强烈的对比,形成了一种具有压迫感的心理暗示,黑白的色调则完美地把这种沉重和压迫的气氛烘托了出来,会使观众感受到压抑、悲伤和孤独。而松动流畅的笔触又带着一丝亲和,这也就准确地表现出了玛嘉对那个时代和那个国度的特殊感受——国家虽然冰冷黑暗但在亲人面前还有温存。
《我在伊朗长大》除了沉重和压抑,同时也极具幽默和讽刺,创作者恰当调解了气氛之间的关系,没有因为过于沉重而削弱幽默的表达效果,也没有因为幽默而失去庄重和低沉的基调。
(二)映衬人物内心
黑白也映衬着小玛嘉内心的叛逆。保守的伊斯兰老女人被简化成整个黑块加一张脸,用一种非常夸张的方式讽刺着这个国家的保守和对人性的压抑(如图1)。玛嘉的白上衣和身上的“PUNK IS NOT DED(朋克不死)”与老女人的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2]。
图1 电影《我在伊朗长大》中幼年玛嘉
作为一部女性意识的影片,从《我在伊朗长大》所叙述的玛嘉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伊朗乃至整个世界受到歧视和压抑的女性所经历的苦难。黑白则带着一种冷峻的气质,凸显着女性心灵中的凄冷。玛嘉的眼睛细腻而坚定地看着这个充斥着悲哀却又深深眷恋着的伊朗。在此,我们能体会到,黑白所能容纳的信息远远大于彩色。
(三)提炼记忆
黑白同时也剔除了彩色的渲染,使记忆更加纯粹,更加匠心独具,更加郑重和珍贵,也使每一个细节都更加跳动醒目。没有色彩的干扰,观众会很容易注意到画面主要传达的内容。整部影片非常注重点、线、面的协调,完整细腻且多见精巧,不会因为不和谐的画面影响观众的观影感受。
影片到了末尾,玛嘉又一次决定客旅他乡。如图2的画面渐渐又过渡到彩色。玛嘉独自乘出租车离开机场,此时的画面因为彩色使人感到了一点点轻松,而正是因为彩色,又使观者平添了一丝淡淡的忧愁,开始思乡,甚至开始思念那沉重的黑白。
图2 电影《我在伊朗长大》玛嘉再别家乡
前苏联导演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夫斯基1972年将同名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搬上了大银幕。本片以超乎寻常的色彩蒙太奇和教科书级的视听语言成为了影视作品中的经典。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以冷色调的黑白来描述战争,以纯度很高,像油画一样的温暖彩色来描述战争以前的生活。本片的高超之处不仅是黑白的运用,更是黑白与彩色之间蒙太奇的运用。
影片的重点在战场上,所以大部分场景运用黑白色调。冷色调的黑白自然会烘托战争的真实和残酷,而绚烂的色彩则体现战前和战后的宁静和美好[3]。影片的前半部分虽然是黑白的,但却洋溢着一种相对乐观的情绪,可见黑白对气氛的烘托作用也不是绝对的,它会在需要表现其特质的时候准确表现出来,而不需要的时候,观众甚至会忘了它。比如影片前半部分中女战士们洗浴的镜头,这一段由勃列日涅夫亲手特批的三十秒钟镜头里,姑娘们的身躯如此美丽,特别是仁妮娅,她的美丽让人感动,此时的黑白不仅没有让气氛变压抑,反而滤掉了妖艳和庞杂,让美丽变得愈发纯粹。而到了影片的末尾,当仁妮娅被德军的机枪打得满身是孔的时候,黑白则完美地衬托了这种悲壮和惋惜。
本片的主题实际上是反战,黑白和彩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全片的基调和导演的态度。所以,本片运用黑白更主要的作用是反衬和对比。黑白与彩色之间的对比也不仅是颜色,还有质感。如图3,准尉在沼泽地旁醒来以后,脑海中出现了房东太太,这一段是彩色表现的,房东太太放下一盆削过皮的土豆,往罐子里倒牛奶,镜头慢慢推向那乳白质感的牛奶时立刻回到战争的现实中。此时,黑白与彩色体现出的不同质感也形成了极强的对比,又一次使观众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突出了影片的主题。
图3 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准尉醒来
《鬼子来了》是姜文导演的第二部作品,这部作品获得了5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审团大奖。
这部影片长达2小时19分钟,只有不到1分钟的彩色。影片的最后,马大三的脑袋落地的一瞬间,画面随着主观视角突然变成了彩色。当我们评论这部作品的时候,一般不会说他黑白用得好,往往会说他彩色用得好。因为就是这不到1分钟的彩色却是点睛之笔。换句话说,姜文为了这不到1分钟的彩色,用了两个多小时的黑白来做铺垫,而这两个多小时的黑白又非常精彩。这里的黑白同样在奠定一种基调,这种基调不是惨烈,也不是庄严,而是一种黑色幽默,一种阴冷荒诞,一种至真至实。如图4中黑白阴冷的氛围之中,配合着底光,从下向上打在村民夸张狰狞的面孔上,影子打在墙上,如鬼魅一般阴冷。讽刺着村民们为自保而表现出来的愚蠢和荒诞,也预示着将要到来的灭顶之灾。
图4 电影《鬼子来了》之村民聚会
《暗夜恐惧》召集了八位艺术家,分别以不同的黑白画风完成了这部动画,讲述了几个恐惧的故事。这部片子把黑白运用到了极致,甚至在很多地方没有灰色的过渡,只用点、线、面来构图。
影片以一个欧洲古典装扮的男人与狗的故事开头,用的是炭笔素描的画风,总体上偏灰,但是杂乱的线条也起到了扰乱情绪的作用。除了日本小姑娘的故事以外,其他的故事则几乎完全运用黑与白的强烈对比。这样一来,整体结构上对比度低的黑白和对比度高的黑白相互映衬了对方。黑白过滤掉了所有的庞杂,让观众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故事之中,同时还过滤掉了那些让人觉得舒服的、缓和的元素,特别是色彩,这就完全让人陷入绝对恐惧之中。
男孩和虫子的故事尤其典型,这一段用Flash制作完成,黑白的对比达到了极致,如图5中连黑白的交接都是尖锐的棱角,没有一丝凌乱。这样的黑白不给人喘息的空间,而把气氛压低。这种极度的压抑感只有黑白才能做得到。
《暗夜恐惧》中唯一的色彩出现在日本小女孩的故事中。小女孩精神失常杀了自己的母亲,红色的鲜血沾满整个屋子,这种刺激是巨大的。除了红色,这部分的黑白也偏灰绿,又营造了一种特别的阴冷基调(如图6)。
图6 电影《暗夜恐惧》之女孩故事
影片开头,一支火柴点燃了蜡烛,照亮了一间犹太家庭的屋子,当烛火逐渐熄灭的时候,画面便过渡到了黑白,开始了犹太民族的噩梦。
全篇只出现了三处色彩,分别是开头、结尾和中间一段的红衣女孩,其余的部分完全是黑白。有人说《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真正的彩色电影。因为斯皮尔伯格不是单纯用彩色胶片拍摄,而是非常主观地运用色彩,且运用得非常好。冷色调的黑白是整部影片的基调,黑白烘托着死亡和恐惧的气氛。影片没有大场面的战争,多为室内和集中营区,配合着黑白色调会给人非常压抑的感觉。每当有人死去,血液流出来的时候,血液是很深很重的黑色,强化了血液的质感,也带给人心碎的沉重感。如图7中黑色的血液溶到了洁白的雪中,颜色和质感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图7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截图
影片最后,犹太人获得了自由,黑白到此结束,黑白所象征的痛苦画面变成了绚烂的彩色。
通过对几部作品的色彩分析,我们已经总结出了黑白手法的部分用法及效果。
黑白具有一种使视觉内容变抽象的特质,所以黑白并不是很适合记录,但是很适合解释。它可以捕捉从最细微到最强烈的各种图案、纹理、形状、对比和明暗关系。
黑白有时是用来表现的,有时是为了辅助彩色而存在的。它可以在不同的作品中起到烘托气氛,奠定基调,过滤庞杂,暗示思想,过渡空间和时间等作用。而通过导演的艺术创造,黑白还可以达到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我们不可能把黑白手法的运用总结得绝对完整和客观。所以,期待更多的电影工作者将其完善,更期待有人能在黑白手法的运用上出现突破性的创造。
[1] Mikko. (节选)塔科夫斯基谈彩色与黑白电影[EB/OL].(2007-08-09)[2015-10-20].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844640/?type=like.
[2] 王纲.黑白线条勾勒复杂人生:浅析动画电影《我在伊朗长大》[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 (5):104-106.
[3] 梁明,李力.镜头在说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52-54.
责任编辑:张文革
On the use of black and white color in movie productions
CUI Bo-qun
(School of Art,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Hohhot,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010021,China)
Visual effect is a significant element in the movie production of either traditional film or animated cartoons.The use of black and white colors has achieved a tremendous succes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chnique of using black and white colors in a few works.
black and white; film; audio-visual language
2015-03-26
崔博群(1990-),男,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人,内蒙古大学2013级美术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北方少数民族美术.
1009-4873(2015)05-0077-04
J901
A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