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商业银行发展与改革研究

时间:2024-06-19

张仿龙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分行

基于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商业银行发展与改革研究

张仿龙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分行

本文基于利率市场化的必然和金融全面开放的发展趋势,立足于当前银行业实际和经济发展现状,从历史发展和内外比较的视角中研究商业银行发展与改革问题。提出基于利率管制和行政垄断下的银行竞争只能是停留于粗放经营、坐收高利差的规模扩张型恶性揽存大战,只能一时,不能久远。因此,商业银行只有转变经营模式,加强利率风险管理,通过实现机制创新和差别化竞争策略,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提高银行竞争的技术含量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利率市场化;利率风险;商业银行;利差;管理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率市场化和资本市场开放已渐行渐近,特别是在当前实体经济发展乏力的情况下,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税后利润仍一路飙升,继2011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2 518.7亿元后,2012年创新纪录15 115.5亿元,其中商业银行较2011年同比增长19%;被媒体指责为“暴利”;2013年再创新高、达1.74万亿元,但同比增长15.4%、走势趋缓。实体经济与银行业利润关系出现扭曲的不寻常现象引起了人们对银行业高利润来源的质疑,并将矛头指向存贷款的高利差和银行服务收费。201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存款利率可以上浮至基准利率的10%;去年央行又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自2013年7月20日起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更是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可以说是向利率市场化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是金融业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而伴随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利率波动必将给商业银行带来较大冲击,从某种程度上说不亚于商业银行的股改,亟待需要研究。本文从现行金融价格管制和金融市场的行政垄断和当前经济转型的阵痛出发,基于利率市场化的必然和金融全面开放的发展趋势,就当前商业银行发展与改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皆在营造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一、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

利率是资金的使用价格,也即一定时间内放弃资金的使用权而取得的价值补偿。暂时让渡货币使用权的报酬,若以货币或以实物为标准计算可得到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利率市场化就是利率的决定权由国家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的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并不意味着利率完全自由化,中央银行仍通过确定基准利率,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存贷利率进行调控,并逐步形成各种利率的合理利差,构建起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因此,利率市场化是在央行所确定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以利率决定机制和利率体系同时作用的过程。纵观国际上利率市场化的浪潮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几乎席卷了世界各地不同政治经济体制、不同发展程度、不同种族的欧、美、亚、拉美和非洲诸国,连绵不断,并仍将持续下去。以渐进方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美国与日本都获得了成功,而以激进方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阿根廷和智利则惨遭失败。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也正处于渐进过程中,由于在利率管制下,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集中表现为贷款本金、利息不能按时偿还以及公众丧失对某商业银行的信心所产生的挤兑等信用风险,而不是利率风险,各家商业银行缺少相应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因此,利率市场化所引发的利率风险将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基本风险,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形势下,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利率风险将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

1.所谓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变动导致资产价值与收益相对于负债成本和价值发生不对称的变化,而造成银行收入损失和资产损失的风险。利率市场化后,金融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是利率确定的主要依据,而资金的供求又受诸多因素制约,各因素变化复杂,难以预测,必将导致利率频繁波动,并使利率的期限结构更加复杂,从而使商业银行现实地面临一种新的风险形式即利率风险。

2.从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看,各国利率自由化后,一般伴随利率水平的上升,银行存贷利差具有收窄的压力,并同时受该国经济所处阶段、国家风险和金融市场状况等因素影响。从我国银行业的现状分析看,利率风险的主要形态有收益变动风险、利差风险、期限选择风险、利率结构风险等。这些风险都是由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引起的,最终形成不确定的利息收入和支出差异,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尤其在利率市场化初期,我国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尚未形成有效的利率风险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对利率走势的预测、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较弱,这些都将导致金融产品定价失误,加大经营风险,甚至出现行业性盈利能力下滑;这已为各国利率市场化的实践所证明。例如,美国在1986年实现利率市场化之后的五年内,每年都有200家左右中小银行倒闭;我国台湾在完成利率市场化以后,利差仅为1.2%,也曾出现过整个行业亏损的状况。

(二)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一般类型。

1.利率敏感性缺口导致的重新定价风险。在一个时间段内,若银行需要重新设定利率的资产与需要重新设定利率的负债之间存在缺口,则该缺口对利率变动敏感,暴露在利率风险中;当该缺口以浮动利率贷款的形式存在时、银行会因利率下降而减少利息收入,而当该缺口是浮动利率存款时、银行会因利率上升而承担更大的成本。从目前情况看,金融机构的存贷款期限失衡较严重,存款中定期存款和储蓄占了相当比重,而贷款中短期贷款则占了绝大多数;因此,利率风险的暴露部位偏大。

2.利率结构性风险引发的基本风险。在同一时期内,由于各种金融商品的利率受一般利率水平变动的影响所发生变动的幅度是不同的,所以银行面临资产与负债利差不确定的风险;金融商品的利率是在期限、流动性、安全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而不同金融商品利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能力又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各种金融商品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不同;由于各银行内部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同,基本风险对每个银行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具体有两种表现风险:一是存贷款利率波动幅度不一致情况下,存贷利差缩小导致银行净利息收益减少的风险;二是在短期存款利差波动与长期存款利差波动幅度不一致情况下与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不相协调而导致净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不同期限存贷款利率波动的差异,带来了商业银行经营上结构性风险。

3.客户选择性风险。在一般利率水平发生较大的变化之后,若银行制定的罚息不足以抵消客户通过提前偿还贷款或提取存款并重新获取低利率贷款或高利率存款所取得的收益,银行将面临客户重新安排其存款或借款的风险。当利率趋于下降时,客户将以该期低利率获得的新贷款归还该期以前的高利率获得的贷款;当利率上升时,他们会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再以较高的利率存入新的定期存款。正是银行资产的刚性和负债的软性,才使得商业银行成了高风险企业。

(三)吸收国外有益经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

国外的利率风险管理按是否涉及银行现有资产、负债的调整,分为通过资产负债表进行管理和通过金融创新工具管理两类。前者是银行业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传统方式,而后者则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金融创新而发展起来的。在实际经营中,商业银行常常综合运用这两种方式。通过资产负债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内的各种项目和结构,使暴露于利率风险中的资产和负债的缺口发生改变,达到控制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的目的。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对存款的依赖程度过高,而资产则集中于贷款,存贷款一经形成,商业银行很难改变其成熟期。因此即使金融市场愿意接受商业银行转嫁的利率风险,商业银行却无力提供符合市场标准的金融资产;然后金融市场的不成熟也令商业银行难以利用。基于此,国外银行通行的一些利率风险表内管理办法在我国难以奏效。所以当务之急应在利率管理的体系和机制上创新。

1.建立合理的存贷款利率结构,提升利率风险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率结构引导存、贷款结构的调整,达到减少重新定价风险的目的。利率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市场利率水平、中央银行政策导向、社会资金供求、资金成本、经营决策等因素,并结合各家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制定。目前利率管理基本停留在执行国家利率政策的粗浅层面,难以适应利率市场化下的管理需要,因此要逐步提升对利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对利率走势预测分析的意识、主动利用资产负债利率缺口管理原理的意识和主动利用利率杠杆配置有限资源的意识。

2.伴随利率管制的放松,逐步推出与利率相关的金融创新工具,并主要依靠其承担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为保证利率创新工具的谨慎运用,商业银行必须依靠计算机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资产负债模型,并通过该模型从事净现值分析和动态收入模拟,以准确衡量利率风险程度;要防止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监控体系失控,如英国巴林银行的破产就在于此。

3.继续推动业务创新,减少利率风险的影响。从现行商业银行服务的同质性、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和金融创新的多样性出发,改善资产、负债业务的结构,提高流动性,调整其对利率的敏感度,减小利率变动的影响和对存贷款的过度依赖。

二、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赢利结构变化

追求盈利是每个公司的首要目标,商业银行也是一样。一般地说,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利差模式、产品细分模式和客户细分模式,利率市场化必然引起利率波动,而传统的银行业务收入主要以利息收入为主,可以说利差收入是国内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因此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受到冲击,并对金融产品定价提出了要求。

(一)商业银行高额利润的驱动因素分析。

1.由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缓慢,至今尚未完全市场化;存款利率的管制上限和贷款利率事实上的放开难降、造成了3%~4%的管制性存贷利差,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6%的利差水平而言并不太高,但与发达经济国家2%的平均利差相比,行政管制造成的高利差为银行业盈利提供了巨大空间,管制性利差是银行业实现利息收入的重要依赖途径,直接促进了银行业的高利润;如在利差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我国银行业规模的持续扩张成为利润高增长的主要动力,巨额的信贷投放扩充银行生息资产规模,将利差优势放大,支撑银行的高利润。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2011年商业银行的净利差为2.7%,利息收入占全部收入的80.7%;而这仅是报表数据,尚未考虑事实上存在的商业银行“利转费”因素。稳定的存贷利差是助推金融产业利润侵蚀实体产业经营资本。

2.目前商业银行在社会利润分配结构中享有固定利润分配特征,相对于竞争白热化的实体经济产业,银行机构的准入受到政府部门的严格控制,市场对社会资金供不应求以及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虽然各类商业银行数量不断上升,四大行的贷款和存款的市场份额由1998年的72%和74%分别下降到2011年的43%和46%,银行业的集中程度大幅下降,但仍处于政策性壁垒保护的垄断竞争环境,为高额利润提供有利条件。

3. 2011年下半年中国企业出口额的下降幅度逐月增加、大部分中小企业濒临倒闭,商业银行却赚得盆满钵满,引发了社会上对银行“暴利”行业的争论。一般而言,实体经济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基础,整体的经济系统一旦出现风险,商业银行往往难以独善其身。例如,2012年由温州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引发的老板跑路已对当地金融机构带来较大冲击并造成许多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攀升。如果从单一银行制分析的话,事实上当地一些分支行已经破产。另外,利率市场化的不完全造成了制度设计偏差;以利率政策为例:一方面,1993年以来通过多次的存贷款利率调整,我国的存贷款利差逐步拉大;另一方面,我国放开金融机构信贷利率上浮空间,但同时限制存款利率上浮,致使存贷利差持续保持高位,使商业银行坐享丰厚利润。因此,准入市场的相对垄断、利率市场化水平低、经济上升期资金供给不足等都是造成我国商业银行利润高的原因。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传统赢利模式的挑战。

1.利率市场化后,中资商业银行传统的以存贷利差为主要来源的赢利模式必将受到冲击和挑战。虽然目前我国存贷利差水平并不低,但商业银行的赢利水平却并不高,银行业的利润来源中高达八成以上、占主导的利差收入中,又以大规模的批发零售业务占主体;尽管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纷纷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在零售业务、私人业务、中间业务等非传统业务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就,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银行业的传统盈利模式,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赢利模式主要依赖于传统存贷业务的利差收入和对单一存贷业务收益的依赖。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去年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进一步推进,贷款利率改革可先行一步,存款方面可通过促进替代性负债产品发展及扩大利率浮动区间等方式推进。实际上,不管具体改革路径如何,下一步重点是对存款利率上限管制的逐步放松直至消除。

2.利率市场化将导致官方基准利差这一基本盈利保障消失,银行的存贷款利差可能会发生明显变化,并对盈利空间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盈利状况。利率市场化会从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收益产生影响:一是在存款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使存款利率上升,资金成本将加大;二是在贷款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会导致对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趋于下降,存贷款利差逐步缩小成为必然趋势。特别是在过渡期内,作为赢利主要来源的实际利差缩小、资产质量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善的情况下,如果不能有效降低经营成本,预计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可能进一步恶化,甚至可能出现行业性的利润滑坡;特别是过度扩张的中小银行首当其冲。

(三)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提升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对策分析。

国内外学者对中美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表明,与成功完成利率市场化的美国银行业相比,我国银行业在利息支出、营业支出和所得税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方面劣势明显。我国银行业利息支出水平较低很可能是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完全造成的存款利息水平较低,营业支出水平较低则是中美银行业员工的福利待遇以及员工的整体专业素质相差过大导致的。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美国盈利能力较高银行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技术,努力提高生息资产的利息收入水平,在现有低成本的优势下居安思危,加快提高自身的负债管理水平,降低营业成本。

1.随着存贷款利率的全面开放,银行的成本管理和利率定价生成机制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商业银行对存款定价通常直接采用基准利率,在利率完全市场化以后,利率波动将更加频繁,利率期限结构也将变得复杂,如果不能够根据客户、产品和期限等具体情况准确测算存、贷款利率,必将对银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既要立足于自身运营成本,又要充分考虑市场的竞争性价格;要进一步改革内部成本管理体制,使运营成本尽量低于同行业标准,为市场竞争赢得先决条件。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定价机制应当基于对国家“基准利率”走势的准确预测;在美国,货币委员会主要通过联邦基准利率和再贴现率来传递政策信号,金融机构以此来调整自己的最优利率。因此,对于基准利率预测模型的技术投入和研究迫在眉睫。在利率定价机制上,应当进一步完善风险评价体系,加强行业研究和对于非系统性风险的识别能力,在排除行业风险的同时,甄别潜力型客户并给予合理的风险成本叠加。金融产品定价包括资产与负债两方面内容,受资金供求关系、客户类别、风险、成本等诸多因素影响,在定价过程中,一要充分考虑影响金融产品定价的因素;包括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二是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为定价决策提供依据;目前商业银行的财务信息传递滞后,导致商业银行对利率的变动反应不灵敏,因此,要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为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三是建立完善按产品、客户、部门进行细分和成本核算的财务管理机制,并在成本核算中充分考虑风险因素,使每一项金融产品的成本费用、风险和收益能够准确界定和量化核算,为金融产品的合理定价提供标准。此外,要建立起产品内部报价系统,使分支机构了解金融产品的基本价格,从而为实际的产品定价提供成本基准。

2.强化负债管理,降低存款成本。利率市场化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主要在于消除存款利率管制,商业银行的存款成本将因此受到很大冲击。因此商业银行的负债资本转型势在必行。依据国际惯例,取消存款利率管制应是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后一环,表明负债业务管理的艰难性和重要性。从国际经验看,大型银行在网点机构、业务种类方面的优势,使得其以较低存款利率依然保持较高负债份额;中小银行迫于贷存比考核压力,利率上浮动性更强。这些规律特征应当引起银行业重视,加以利用积极应对。一是要算好账;紧盯市场利率变动,发挥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Ftp)的引导作用,按照成本收益的法则,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管理制度和计算公式,对负债业务进行动态管理,不做“亏本生意”。二是要增活期;通过大力发展零售业务,不断改善服务环境,积极提升服务品质,促使负债业务发展,进一步加大活期存款比率,进而降低资金成本。三是要稳定期;一方面通过产品覆盖锁定存款;如采用发行理财产品、挖潜第三方托管、拓展私人银行客户等方式,维持定期存款的稳定;另一方面通过产品创新应对金融脱媒。可借鉴美国银行业发明的可转让支票账户(NOW)的方法,有效遏制存款分流。此外,针对利率市场化后利差收窄的变化,改革现行商业银行的营业税征收办法;将现行按利息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改为按利差征收增值税。从国外情况看,银行业务一般都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多数国家如欧盟各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对银行信贷等主要业务还免征增值税;即便征收营业税的国家,商业银行的营业税一般不超过2%,甚至有的国家不征收营业税。针对我国银行业税负过重和税制结构缺陷,参照美国银行和其他国家的做法,对银行业营业税税基改为差额征收,或改征增值税。

3.实施金融产品的创新策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改变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将面临利息收益降低的困境,利润危机迫使商业银行调整盈利模式,面对市场需求,加快金融产品的创新进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以创新应对利率市场化后的竞争环境变化,赢得效益,确保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通过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切入到存贷目标客户的真正需要,开发与之匹配的金融产品,赢得客户;二是商业银行应充分挖掘中间业务的发展潜力,拓展中间业务,增加中间业务的收益,以弥补传统业务的利润下降,降低银行对单一存贷业务收益的依赖;三是运用产品的整合策略,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方案;客户需求的实质是要解决某个问题,单一的产品是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必须依靠产品的组合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纵观外资商业银行的改革历史,均由传统的存贷款专业性银行而慢慢演变成今天的综合型多元化经营的商业银行。我国目前正处于金融体制深化改革之中,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借鉴外资银行的经验,立足于客户的多元化需求之上,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之外开展新业务,通过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来提高盈利能力,改进经营状况,以增强自身竞争力。

三、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创新

利率市场化改革,必定随之增大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并将改变商业银行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管理模式,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和金融机构之间更加激烈竞争,同时为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挑战。

1.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利率管制时期,中央银行统一制定商业银行的存、贷利率,即使贷款利率有一定的浮动幅度,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商业银行操作起来简单,但利率缺乏对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等因素的敏感性反应,导致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盈利能力不足。一旦利率放开管制,在市场化利率环境中,商业银行作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金融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是其现实的选择,因此,商业银行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遵循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与风险收益均衡观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其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

2.有利于商业银行实施差别化经营策略。差别化经营策略就是通过对产品、价格、渠道和服务等方面有机组合,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实施相应的经营策略,在金融企业差别化经营过程中,资金价格的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的影响最显著。在存款业务中,商业银行可以综合考虑自身的实力与规模,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群,推出与之匹配的市场化利率,获取市场份额;在贷款业务中,商业银行可以按照风险加成的原则实行差别贷款利率,即根据借款人的资金实力、信用状况、风险程度等确定市场化的利率,并进行不同的贷款组合,发展优质客户,提高资金质量。由此可见,利率市场化让商业银行拥有了确定利率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市场情况、目标客户群、自身实力和规模,实施差别化利率,使利率成为商业银行差别化经营的重要利器之一。

3.推动商业银行竞争模式的转变。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商业银行的存贷利率一般由中央银行严格管制,商业银行本身既没有必要也不允许为其资金产品定价,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是趋同化的,非价格竞争成为主要竞争手段。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特点对资金产品自主定价,并能依据目标客户价值、资金成本、风险程度和目标利润等因素,把金融产品创新与资金产品定价有效的结合起来,形成以市场观念为导向的新型竞争模式,银行的竞争方式由原来的非价格竞争模型转变为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相结合的竞争模式,丰富了商业银行的竞争手段。是否具有科学合理定价的能力就成为商业银行能否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

(二)利率市场化要求商业银行优化资本结构,实现规模经营。

一般地说,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主要由股权资本结构和债权资本结构组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债权资本占资本总额较高,基本都在90%以上,如2011年度,工商银行的资本负债率高达93.81%;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也同样较高,分别为93.61%和93.35%;而农业银行的资本负债率更是高达94.43%。负债资产是银行营运资金的主要来源,但过大的负债规模容易造成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利息支出过大导致银行收益下降、负债过大影响银行稳健经营等。目前,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银行体系在我国已经确立,商业银行的改革也已进入深水区,但如何使各个层次、各个类别的商业银行充分满足不同地理区域、市场主体、客户群体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发挥出与其市场定位相匹配的金融服务功能,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目标;而从这几年商业银行改革的实践看,效果并不明显,银行业体系市场严重错位,资金紧缺矛盾激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尤其是在特定金融服务领域表现更为突出,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边缘化,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薄弱化,这种状况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盲目追大求全,粗放经营、外延扩张严重。一些商业银行在发展战略中不考虑投入产出比、成本与收益,以拉存款为主业,扩规模为目标,全力追求“大而全”,无视银行差异,逐渐偏离自身市场定位,形成“传统业务竞争白热化,业务创新形式化”,“大客户竞争白热化,小企业服务边缘化”,“中心城市竞争白热化,农村金融服务去市场化”等多种困境并存的局面。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例,据银监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总资产同比增长达31.5%,过快的扩张资产规模,易造成经营风险过大,一旦经济环境稍有变化,风险显而易见。因此商业银行在扩大资产规模的同时还应注意加强其内部控制风险,通过改变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改进并选择多样化的融资模式、降低不良信贷资产比率等来优化资本结构,拓宽收益来源,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商业银行稳健经营。

(三)强化内部管理,努力实现经营管理机制创新。商业银行只有及早转变经营理念、调整经营战略、理顺管理体制、改进风险管理、加快金融创新、培育竞争优势,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

1.建立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控制风险是商业银行稳健发展、提高竞争力以面对金融深化改革的关键,风险管理涵盖银行面临的所有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国家及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以及信誉风险。为了更好地应对全面风险,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即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在风险的管理和控制虽有一套传统的措施;如在信贷结构上实行岗审贷分离、组织结构上实行岗位责任制,在贷款构成中采取抵押贷款为主、信用贷款为辅的形式,在风险分析技术上采取风险测度方法,在财务处理上提取了坏账准备等。参照国外发达国家比较成功的商业银行的经验启示,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还是存在明显不足:如缺乏长期发展的规划,而盲目扩张银行资产,不注重银行资产的质量;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程度较低,风险量化技术比较落后等。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和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将逐渐增多,商业银行要逐步建立能及时准确预测和预警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与安全性风险的指标体系,建立起能够及时准确预测和预警银行风险的财务报表体系以及对报表的快速处理分析体系,逐步建立起能够对单个银行机构风险以及整个银行系统性和地区风险进行及时有效控制处理的体系。

2.转变经营理念,转变业务发展模式,全面实施以效益为核心的集约化经营战略。利率市场化改变了商业银行单纯依靠存贷利差和存贷规模扩张获取利润的条件。因此,顺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和趋势,商业银行必须全面转变经营观念,从根本上确立和实施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化经营战略。现代意义上的银行集约化经营,是指以银行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效益和质量提高为特征,采用科学管理技术和手段,对资源进行有效集中和配置利用,提高经营效益,寻求内涵式发展。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实施集约化经营战略需要确立以效益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目标和评价体系,着眼于银行价值的最大化和资本收益率、资产收益率等效益指标的提高。银行要全面强化对自身业务发展的区域、行业、机构网点、产品种类、客户对象进行科学的效益核算和评价,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分产品、分客户进行细化核算和评价的体系,以效益高低作为评价集约化经营的基本标准。要按照效益原则进行资源配置,将银行的人力、财力和资金配置到效益较高的地区、行业、机构网点、产品种类和客户对象中去,特别是要把银行的业务资源集中到最具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最具赢利性的客户身上,把经营重点放到价值链中自身优势最大的环节上,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效益。要实施全面的成本管理策略,以整体的财务成本控制为着力点,科学确定核算单位和指标体系,实行分类成本核算,强化每个部门、机构和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创立全员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有效控制成本,不断提高效益。按照扁平化、矩阵式的管理原则,推行集约化管理模式,强化总行对业务的集中处理和对风险的集中控制,突出分支行的市场营销功能,尽可能减少管理层次和机构,在体制层面上实现资源的集中统一使用和优化配置,降低成本,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

3.夯实内部管理,重视人才培养,促进业务发展。利率市场化表面上看是对银行经营模式的冲击,其实质更是对于银行人才管理和内部风险控制管理的冲击。在利率市场化时代,如何准确把握市场利率走势,确定有竞争力的市场价格,离不开懂数理知识的高级管理人才。就内部风险控制管理而言,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防止“关系利率”发生,对于银行发展来讲也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困扰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人员流动速度快,银行用自身资源培养出来的人才频繁跳槽于各竞争对手之间,对银行的稳定经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其根本原因在于银行教育机制的欠缺,在短期激励模式下,商业银行注重“使人”而不“育人”,以培训代替培养,以教训代替教育。每一名新入行员工在接受机械化的培训之后,便上岗从事高负荷的工作,这样的培训方式忽视了员工“社会人”的属性,以及对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的培养,不利于开发员工的长期价值。人才培养是提高商业银行价值和竞争力的必备条件,尤其是面对国际同行的激烈竞争,塑造有竞争力的员工至关重要。从宽泛的角度来说,完善教育机制,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就是在塑造银行的企业文化。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教育机制,已成为我国银行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选择。

4.坚持差异竞争,打造核心竞争力。去同质化、走差异化道路是关乎未来中国银行业生存的问题。利率市场化改革后,这一特征趋势更为明显。美国、日本利率市场化期间大量中小银行破产倒闭的教训,在当前中国尤须警戒。中国银行业不突破为维持资本充足率,周而复始地从股市“割韭菜”的经营模式,不排除重蹈很多经济体中曾经出现过的悲惨状况。唯有坚持差异竞争,才能立足于利率市场化的浪潮。一是大型银行或成寡头垄断;中国人民银行最近一次采取浮动区间式降息,五大国有银行步调一致,统一将存款利率上浮8%共同加以应对;预测利率市场化推进,大型银行或形成“寡头垄断”,利用市场优势掌控话语权,最大程度减少恶性竞争,降低成本消耗;与此同时,综合化经营、多元化收入是大势所趋。大型银行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在规模优势实力相当基础上的差异化经营势在必行。不远未来或有银行破产法出台,不排除大型银行倒闭的可能性。二是中小银行或抱团取暖;与大型银行比较,中小银行处于弱势地位,为化解经营危机,实现优势互补,或形成联盟合作,应对利率市场化冲击和大型银行的强势竞争。从国际经验来看,中小银行必须打造个性鲜明的经营特色,培育核心竞争力,否则将被市场淘汰。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报》,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4月第1版。

[2]张健华等著:《利率市场化的全球经验》,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

[3]杨练:《利率市场化大考》,载于《证券市场周刊》2013年第26期。

[4]蒋海涛等:《利率市场化:日本和韩国带来的启示》,载于《西南金融》2013年第7期。

[5]吴庆:《利率市场化的美国经验及其借鉴意义》,载于《中国智库》2013年第3辑。

[6]曾刚等:《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银行业运行—中美比较及几个观点》,载于《农村金融研究》2012年第9期。

[7]李伊珍:《中国大陆与港台商业银行利差比较研究》,载于《南方金融》2013年第6期。

[8]王珏帅:《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盈利状况经验分析》,载于《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第8期。

[9]姜琪等:《中国银行业高利润的来源—市场势力还是高效率》,载于《财经科学》2012年第8期。

[10]周小川:《大型商业银行改革的回顾与展望》,载于《中国金融》2012年第6期。

[11]尹继志:《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改革路径选择》,载于《金融与经济》2012年第5期。

[12]卢方元等:《中美银行业盈利能力比较分析》,载于《商业研究》2012年第5期。

[13]戴璐等:《国外商业银行改革研究综述及其启示》,载于《金融论坛》2012年第4期。

[14]于成东等:《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载于《理论学刊》2011年第7期。

[15]肖欣荣等:《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载于《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第1期。

[16]易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载于《金融研究》2009年第1期。

F832.33

:A

:2095-3151(2014)55-0044-0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