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陈维艳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思路探索
——从“专注技术”到“注重创意”
陈维艳
目前中国经济环境和人才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和评价标准已发生较大变化,从数量需求转变为质量需求。在此情况下,传统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通过对目前国内经济环境和人才市场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分析,提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即,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观要从专注技术教学转变为注重创意能力的培养,让艺术设计教育在技术与人文之间找到平衡点。
艺术设计; 培养理念; 技术; 创意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理念上重视技能培养,以迎合人才市场日益增长的设计工作者需求。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成为中国主力营销模式,对有原创精神的优秀设计工作者的需求短时激增。一方面,高职院校重视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加强PS、AI、CAD、3DMAX等软件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软件技能;另一方面,压缩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将三年学习时间,分成两年半在校学习,半年顶岗实习。此种培养方式,在短时间内可以批量复制出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但这些毕业生未必都能成为合格的设计师,甚至较多学生由于强压下的技能训练,而失去了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正确理解和兴趣,片面地认为艺术设计就是对软件的使用,进而放弃深入学习,最终在毕业时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在技能强化训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掌握了设计技术,但缺乏独立的自我创新精神,他们习惯了模仿、复制,在技术层面模仿得惟妙惟肖,但无法进行独立创作。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经常遇到此类问题,多数学生很好地掌握了软件操作技能,可以借用现成素材完成作业训练,但在进行原创设计时,往往无从下手。即使教师引入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讲解,但由于学生缺乏基本艺术理论知识背景,也很难理解作品的内涵,更无法吸收作品中的精华。
和西方国家的艺术设计专业发展不同,我国直至20世纪50年代才兴起“工艺美术”学科,到1998年才正式确立艺术设计学科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快速发展,设计人才匮乏,高校急需培养大批设计人才,以满足市场用人需求,当时国内市场对艺术设计者的需求还停留在数量层面,对设计者的设计水平或质量要求还未形成相应的需求标准和应有的认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设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需要用艺术设计的手段来进行初级的硬广宣传,那么当下人们所需要的广告是更能触动观众内心、有内涵、有创意的视觉艺术形式。企业招聘艺术设计岗位时,特别强调应聘者需要有良好的创意创新能力,对于应届生的需求越来越少。这并非是对应届大学生的歧视,而是目前企业发展不同于20世纪,企业在自我视觉形象或品牌形象的设计表现上需要更多的个性和创意性,希望通过视觉形象在同类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而非简单地复制、拼凑企业形象或品牌形象。另外,我国设计从业者已经形成庞大队伍,据中国社科院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较低的专业是艺术类专业,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的就业率只有60%,而且数据显示,这种就业率低的情况并没有任何改善,学生仍然面对就业难的困境[1]。在此形势下,市场需要的是有创意创新精神、有原创能力的设计师,而非无自发创造力的“设计工作复制者”。特别是互联网成为中国主流商业模式后,扁平化视觉审美需求成为当下主流审美趋势,原创精神也备受推崇,原创的视觉形象或品牌形象更能助力品牌在同类竞争者中一炮走红。但国内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却未有清晰认识或未来得及做出及时调整。国际著名设计教育家盖尔哈特·马蒂亚斯曾经对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做过这样的评价:中国的艺术和设计院系已经蜕变为一家家营利企业,其产品就是一批又一批从有缺陷的教育流水线上培训出来的次品毕业生,每年达数十万人,可是这些被称之为“设计蚂蚁”的学生,刚出校门就已无法适应全球化经济浪潮对现代设计人员的要求,更遑论去担当设计教学之重任[2]。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接受传统艺术设计教育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很难适应就业环境。很多学生毕业后在公司担任设计师助理工作,但由于缺乏一定的文化根底和艺术素养,很难提升设计水平,最终导致其难以独立胜任设计工作,进而转行。
基于以上情况,20世纪沿用下来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式,在短时间内批量“生产”了大批“设计工作者”,但却很难满足目前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由此来看,培养更有文化素养、更具创新创意精神的设计人才,才更为适合当下我国设计市场用人环境和需求。
高职院校的宗旨虽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但须正确认识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并非等同纯技术工种,它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既涉及人文、社会、美学、心理学、材料技术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又和生活、商业等息息相关。所以,一个合格设计作品的完成,需要熟练的技能和一定的文化素养支撑,两者缺一不可。
所以,在当前市场用人模式下,构架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新的教学思路非常有必要。笔者根据多年企业任职经验和近些年的教学经验、感受,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改变培养观念:从“专注技术”转变到“注重创意”能力培养。高职院校要从人才培养理念和教学观念上认识到,当前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已不同于以前,需从“专注技术”转变到“注重创意”的能力培养上来。所谓“专注技术”,即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重视技能训练,过分强调技能在今后艺术设计工作中的作用,而忽略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对艺术设计起到的作用,从而培养出单以软件技能为支撑的毕业生;而“注重创意”,则是强调学生在掌握设计技术、技巧的同时,也注重对文化、艺术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掌握,他们的作品体现的不仅是技术实力,更能展现人文精神和一定的文化内涵,且具有一定的美学情趣,符合当前社会主流审美。如果说“专注技术”是“单腿”行走,那么“注重创意”则是在技术与艺术素养之间找到一个适中的平衡点,实现“双腿”前行。
2)加强艺术理论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艺术美学感知能力。目前国内多数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已取消艺术理论课程,或是将艺术理论课作为选修课,导致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艺术设计的“前世今生”,对于艺术设计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甚至误以为学好软件技能,就是学好了艺术设计。但事实上,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尚且有限,再跳过最基础的艺术理论知识和艺术美学的过渡学习,跳跃式地进入技能学习,最后的结果是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误读或兴趣丧失。所以,离开理论支持的艺术设计教育是残缺的,毕竟设计作为创造性很强的学科,并不仅仅用技能可以衡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设计理论的学习息息相关。设计不能等同于技艺或技能、思考与创意、技巧与手法,知识密切相关,都应该协调发展,才能形成一种综合的能力[3]。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应加强艺术理论和艺术美学知识的学习,如设计艺术史、设计概论、美学原理等课程,可以让学生从高中填鸭式的文化课学习,过渡到艺术美学学习,了解艺术设计历史和各大艺术设计流派的特点,让学生对艺术设计专业有基本的整体认知,培养他们良好的艺术学习兴趣,进而汲取设计创意流派的精华,为设计技能课程和创意课程的展开,奠定较好的基础。
3)加强文化创意课程学习,注重创新创意思维培养。目前国内多数高职院校设有少量的创意课程,如图形创意、字体设计等,属于基础课系。但这些创意课程时间短,训练内容有限,与软件技能课时比重差距较大,属于“蜻蜓点水式”教学。再者,在日常教学中将创意课程与技能课程分裂,创意课程教师与技能课程教师多为不同授课教师,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贯穿性,创意课程短期训练结束后,技能课程更多地去教授软件使用技巧,日常训练以复制临摹为主,很少将创意课程的训练成果融入软件技能教学中,导致学生无法很好地运用技能实现个人创意。
艺术设计专业的精髓是创意创新,特别是创意思维的训练与养成,是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前提保障[4]。技能的形成可在短期集训得到实现,但创意创新思维方式的养成却要靠长期的训练和积累。所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不但要开设创意课程,更要一以贯之,加大创意课程比重,增加课程时间,并在创意课程中融入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强化文化创意概念,且与软件技能课程进行结合训练,这样才能兼顾技能与创意创新。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制造产业也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而在“中国智造”大潮冲击下,中国设计市场已由“中国复制”向“中国设计”转型。作为为社会生活、商业发展服务的艺术设计专业,也应紧跟国际、国内市场发展,将“专注技术”升级转型为“注重创意”,培养出更多既能熟练掌握设计技能,又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较强创意创新精神的艺术设计师,以真正彰显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优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1] 管小越.高职院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J].中外企业家,2016(32):228.
[2] 冯显静.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史教学方法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6):96-98.
[3] 彭亮.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反思——制造大国的设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装饰,2007(5):94-95.
[4] 唐丽.市场导向下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策略探究[J].美与时代(上),2017(7):119-120.
Exploration on Talent Cultivation Ideas of Art Design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From " Focus on Technology" to " Focus on Creativity"
CHEN Weiyan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At present, the Chinese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the talent market have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in the demand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artistic design talents, which is to change from the quantity demand of cultivation to the demand for quality.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graduates under the education model of tradition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not adapted well to the market dem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the talent market for the art design graduat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new idea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art design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art desig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e transformed from the focus on technical training to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ability, so that art design education can find a balance between technology and humanism.
art design; cultivation concept; technical; creativity
2017-09-06
陈维艳(1984-),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会展策划与设计、品牌视觉形象策划与设计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J 0-42
A
1672-2434(2017)06-0010-03
缪宁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