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途径探析

时间:2024-06-19

李冬霞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途径探析

李冬霞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必须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学校要将“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素质教育,强化工匠意识;开展多彩校园活动,营造工匠文化氛围;抓好专业教育,培养工匠能力;参加实习实践,践行工匠精神,为“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培养更多精益求精的“中国工匠”。

高职学生; “工匠精神”; 培育

0 引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再次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工匠精神”连续两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充分表明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培育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高等职业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应特别注重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1]。

1 “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严谨专注、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用精气神创品牌、升品质、求发展[2]。“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其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等[3]。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指出:与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相比,中国企业不缺技术,而是缺少一种“工匠精神”,如果不唤起“工匠精神”,中国就谈不上成为世界制造强国。中国制造离不开“工匠精神”,中国创造,同样离不开“工匠精神”。

2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在当前中国的教育体制下,职业院校的学生被认为是“高考失败者”,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往往是学生无奈的选择,职业技术教育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同时,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忽视了工匠的特长,只注重低成本、高收益的员工,而耗时长、技能高、收入高的员工则相对稀缺,员工的“工匠精神”培育被忽视、忽略。

2)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不足。一方面,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为了经济利益,一味地大规模扩招,争相开设热门专业,而不顾师资的缺乏、设备的落后、不足等,致使热门专业遍地开花,而长期开设的优势专业却缩招甚至停止招生,不利于学生“工匠精神”的沉淀与培养;另一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忽视了学生“工匠精神”的锻炼与培养,学生工匠意识淡薄,工匠精神欠缺,造成一些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出现怕吃苦、重薪水、频繁跳槽、职业不适应等就业难“症状”[4]。

3)学生自身的工匠意识不够。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不足除了社会、企业、学校等诸多因素外,还与学生的自身因素息息相关。多数高职学生虽然聪明好动,动手能力较强,但自控能力弱,自主学习习惯差,缺乏刻苦学习精神和钻研精神,怕吃苦,惧挫折,遇到困难缺少解决问题的信心、决心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等。同时,当前许多高职学生是独生子女,抗拒时间长、技术高、难度大的技能型工作,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更加困难。

3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探索

1)加强素质教育,强化工匠意识。高职学生不仅要具有高超的技术,更要具备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素养[5]。

①开展入学教育,强化职业意识。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望,高职院校一定要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强化学生职业精神与工匠意识。军事训练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既要培育学生敢创、敢做、敢吃苦的军人品质,也要历练学生顽强的意志和有所作为的工匠意识;新生开学典礼,通过优秀学生表彰、校长演讲、师生发言等形式向学生传递新学期、新规划、新里程,鼓励学生坚定思想意识,尽早确立奋斗目标和人生规划;第一节主题班会,通过师生见面、学校简介、自我介绍等,畅谈理想、目标,在了解学校、专业的基础上制订新的学习计划,逐步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②强抓素质教育,提升职业素养。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离不开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讲述党的思想与知识,还要教育学生为人处事的原则、爱岗敬业的精神,增强思政课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外,高职院校还应开设《军事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等系列素质教育课程,教育学生懂得吃苦耐劳、人际交往、职业规划、就业创业等,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等,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2)开展多彩校园活动,营造工匠文化氛围。高职院校在文化软实力构建过程中,要以“工匠精神”的培育作为切入点和制高点[6]。

①典型人物示范,熏陶工匠精神。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无时无刻都会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与熏陶,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环境,统筹各种资源大力开展“工匠精神”的宣传、传播活动。如利用校园网站、校园贴吧、微信、电子屏、宣传橱窗等,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学生的先进事迹、优秀毕业生等进行报道、宣传,让学生在众多工匠精神氛围中身有所感、心有所动,接受先进文化、思想的熏陶。邀请优秀毕业生、企业专家走进校园做讲座、交流,传递企业员工的亲身经历与感想感悟,分享他们的企业工作阅历与经验,感受企业文化、工匠精神,用匠人匠心思想引领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

②文化活动引领,营造工匠氛围。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班级活动等,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领悟并接受工匠精神。如,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演讲、专业技能比赛以及专业社团活动等,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带领学生参观企业、观摩企业工作流程等,让学生身临其境,熟悉企业环境,感知企业文化等,让学生在了解专业、了解企业的过程中逐渐塑造自己的工匠精神。

3)抓好专业教育,培养工匠能力。要让“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传承与发展,教师必须具备高超的技术能力、无私奉献的品质和传承工匠精神的教育教学方法[7]。

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课堂教育的说服力与感染力。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与优秀教师的教育、引导密不可分,因此,高职院校要不断增加师资培训的费用,为优秀教师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一是鼓励学院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不断充实教师的理论文化知识,提高专业技术能力,丰富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二是利用寒暑假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在现实的企业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感知工匠精神,进而在授课过程中将企业员工的工匠精神传递给学生;三是教师通过外出学习、交流、培训,掌握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体验性,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有效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②课堂教学实体化、企业化,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结合高职学生理论学习弱、动手能力强等特点,增加实践与互动环节。一方面课堂环境企业化,将课堂环境模拟成企业车间,让学生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模拟工作实践;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实体化,教师在理论课授课过程中,充分借助实物,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实体环境的动手操作中学生更容易掌握理论,使抽象的理论知识简单化、易懂化,更易于学生工匠能力的培养。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设计、教材改编、课堂教学改革、课后作业布置等方面及时进行调整与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实效,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与工匠精神。

4)参加实习实践,践行工匠精神。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要靠长期的实践积累,还需要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熏陶。高职院校要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借助企业资源与文化,在匠人汇聚的土壤中更好地培育更多的新工匠[8]。长期、系统的企业体验与锻炼,使学生将工匠技术的学习与工匠精神的养成有机融合,并逐渐内化。

①走进企业,践行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节假日、课余时间走进企业、走进车间,参加社会实践,提前了解社会、认识专业、掌握技能。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可以提高专业技能,锻炼专业能力,积极投身到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工匠精神,实现自我价值。

②参加社会实习,锻炼自我。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积累,更需要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熏陶。学生在专业实习、企业锻炼期间,在企业师傅的直接指引下,学习工作流程与技巧,熟悉企业文化与职业精神,不断增强精益求精的工匠能力。学校也要定期选派优秀的专业教师深入学生实习企业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学生在企业的工作环境中感知企业文化,了解企业制度,熟悉工作程序,并在优秀员工的影响下、在企业制度的激励下、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培养“工匠精神”。

4 结束语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各种技能型人才的重担,更应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深化育人观念,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特点、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传承与创新中国“工匠精神”,为“2025中国制造”培养更多既会“做事”也会“做人”的“大国工匠”。

[1] 余景波,范晓艳,张峻.试述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3-27.

[2] (美)亚力克·福奇.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7.

[3] 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4] 李月波.高职生职业素养养成中加强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5):92-93+96.

[5] 于洪波,马立权.高职院校培育塑造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8):110-112.

[6] 李小鲁.对工匠精神庸俗化和表浅化 理解的批判及正读[J].当代职业教育,2016(5):4-5.

[7] 王寿斌.职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工匠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6-03-11(2).

[8] 虎智猛.高职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途径探析[J].机械职业教育,2016(8):13-14.

Study on Cultivation of " Craftsman Spiri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LI Dongxia

(Changzhou Institute of Mechatronic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ers the important task of training skilled talents with high quality. The edu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craftsman spirit". Colleges should integrate the "craftsman spirit"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trengthen the quality education, intensify the craftsman consciousness, carry out colorful campus activities to create the atmosphere of craftsman culture, grasp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ultivate craftsman ability, take part in practice and practice the spirit of craftsman, and cultivate more "Chinese craftsmen" for "made in China" and "Chinese br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craftsman spirit"; cultivation

2017-10-12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院级课题“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2016YBSK38);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中国制造’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C-b/2016/03/28)

李冬霞(1977-),女,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 711

A

1672-2434(2017)06-0016-03

缪宁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