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论庄子审美技术思想与高职教育“工匠精神”

时间:2024-06-19

任爱珍 胡彩霞 鲁武霞

(1.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2.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试论庄子审美技术思想与高职教育“工匠精神”

任爱珍1胡彩霞1鲁武霞2

(1.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2.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庄子思想蕴含审美技术思想,与目前学术讨论热点——“工匠精神”有着天然的联系。高职教育所培育的“工匠精神”蕴含敬业精神,追求产品质量和服务的精益求精,在这种精神信念引导下从事生产与社会生活,从中获得职业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与庄子崇尚自然、追求人的精神自由和自我满足感的人本思想如出一辙,高职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可以从古老传统文化——庄子思想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庄子思想; 审美技术思想; 高职教育; “工匠精神”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质、提品质、创品牌[1]。”随即“工匠精神”这一术语迅速成为学术界与社会舆论界关注的焦点,并且迅速升温,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1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品质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是对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卓越,并不断创新的精神信念。“工匠精神”既是一种职业态度,又是一种精神信念,更是一种人生观、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

传统工匠是指有技艺专长的人,产品的质量是由手艺人的技艺所决定。传统的“工匠精神”是以道德精神为中心,强调“做事先做人”“德艺双馨”。以品质追求为灵魂,强调精雕细琢和精益求精;以师徒传承为教育过程,以家庭传承为重心。传统的“工匠精神”既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态度,又是一种社会担当,从业者通过这种社会担当获取社会认可与财富。

现代“工匠精神”与传统“工匠精神”在内在诉求上基本一致。其主要特征都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追求完美和极致;二是严谨、一丝不苟;三是耐心、专注、坚持;四是专业、敬业,具有崇高的职业使命感,甘于奉献,抵制诱惑,毕生致力于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致力于打造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品质[2]。

2 高职教育“工匠精神”缺失的分析

为什么曾经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是西方贵族争相抢购和收藏的艺术珍品,现今的“中国制造”却沦为假冒伪劣的代名词?中国的“工匠精神”何在?中国的审美技术教育何在?近代“工匠精神”的没落,和近代工匠的培育方式发生转变有着重要关系,传统工匠的培育方式主要是靠师傅带徒弟的一对一或一对几的师徒传承方式,师徒一生都要依附于所从属的这门技艺,追求产品质量的极致和服务水平的完美,成为师徒一生从业的行业标准和精神信念。而作为培养现代新型工匠比较集中的高职教育,培育方式发生巨大转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近代中国“工匠精神”的没落,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 高职教育理念的影响

现代高职教育普遍重技术,轻人文;重效益,轻素质;重功利,轻内涵。所培养的人才素质不过硬,缺乏足够的文化修养和美育陶冶,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严重不足,这种把学生当作工具来培养的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科与学术视野都受到局限。因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只有在本性不受到压抑和扭曲的状态下,才能激发出无限的创造热情,才能以审美的态度和情趣面对生活和周遭环境,才能创造出美好的事物和生活。

2.2 就业导向的功利化影响

科技的快速进步使企业对人才的功利性需求剧增,企业对人才的业务能力水平的重视导致对员工人文素质培养的缺失。高职院校为了与市场需求接轨,不得不按企业的需求进行课程的设计与实践教学,导致学校培养学生过于关注对机器的熟练使用与操作,忽视了对技术的审美教育与人文教育。这种现象导致了技术教育的价值大大地掩盖了人文教育和审美技术教育的价值,导致技术教育的异化。

2.3 学生个体对人文素质及审美教育的轻视

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普通高校,普遍存在学科基础和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人文素质与美学素质低下的问题。在学习兴趣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把学习当作谋生的途径,只关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对人文与美学教育课程消极应对,缺乏必要的正义感与社会文化使命感。这导致所培养的学生对待工作和生活缺乏足够的热情,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应付推诿,以致产品质量低下,因而难以迸发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2.4 高职院校的审美技术教育薄弱

企业大多注重生产效益和生产能力,重视员工的忠诚精神与合作奉献精神,而忽视了员工的人性化要求,比如作为人的精神自由与人格尊严,员工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及社会身份地位的认同等。这种忽视必将造成企业与员工之间潜在的伤害,这种矛盾一旦扩大,必将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培育的学生审美技术教育的缺失,加剧了这种矛盾的扩大。

2.5 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体制的僵化

“钱学森之问”让人们反省,我国的教育体制,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博士入学考试,应试教育思想贯彻始终,并成为一面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中国教育这种唯分数是从的应试体制,导致大多数学生擅长考试,动手能力差,这种现象固然与传统的士大夫的形而上观念根深蒂固分不开,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即便是教师也不具备足够的动手能力,再加上实践教学过程对于操作性能力难以评价的特点,很多教师更是自动选择忽视。

3 庄子的审美技术思想

纵观“现代工匠精神”,功利性因素显著,谋求的是在激烈竞争中立足,致力于打造产品的卓越品质,导致“现代工匠”们内心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与高度的精神紧张,缺少一份内在的悠然和社会担当,甚至造成人性的扭曲与异化。因此,高职教育需要重拾传统,从古老传统文化中找寻富有启示意义的思想理念,打造“现代工匠精神”。遍阅古典传统文化著作,不难发现,庄子思想散发着浓郁的审美技术教育思想。庄子主张自然,还原技术的本质,关注技术的价值理性,赋予“技”以审美意义[3]。

庄子的审美技术思想,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是庄子对当时的物质文化,尤其是对当时物质生产领域精湛技术的描述与赞美,庄子的笔触不仅停留于对工匠技术高超的赞美,还着力于描画其从娴熟技术中所获得的精神满足与审美享受[4]。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庄子崇尚自然至德

庄子的技术观不同于儒家的技术观。庄子认为,世代道德的衰微与人性的丧失,就在于物欲的膨胀和艺术、智巧等的出现与发展。他指出“文灭质,博溺心”,认为只有抛弃了音乐,毁掉了文绘,才会使人耳目聪明;只有破坏了机械,才能获得真正的技巧,只有把流行的种种人为的装饰统统抛掉,人类才会返璞归真。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否认了人文艺术。这固然是走向了一种矫枉过正的极端,然而,庄子在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却无法摆脱其固有的审美意识和情趣,庄子主张遵循自然,反对任何违背自然的人为,在他看来,技术一旦成为工具,就会导致人性的异化、道德的沦丧和堕落。

3.2 庄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庄子赞美人的自然天性,追求天人合一,主张以天合天,依照事物本来固有的规律和特性来谋求发展,憧憬更高境界的精神自由,反对统治者以“善治”的名义对社会和人民施加伤害,宣传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比如,庄子在《马蹄》篇中以马为隐喻,描写马“龁草饮水,翘足而陆”的自在真性生活,而伯乐的善治马,“烧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等手段,使“马之死者已过半”,又以“陶工治埴,木匠治木”等设喻,指出对马或物的本性所实施的技术违背了自然,这是对自然事物以及对人的本性的戕害,是技术的异化,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就丧失了美好,就应该摒弃。

3.3 庄子追求技道一体

庄子认为,技术与人性,技术与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庄子认为,技术生产过程中应顺应天道和人性,顺应自然,遵循审美,协调人与技术的和谐发展。庄子在其文中高度赞扬和肯定了技术在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其技术画面皆具人性美和自然美。比如庖丁解牛中庖丁屠宰牛的场面,既有劳动的畅快美,又兼具音乐的韵律美和舞蹈的节奏美,“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5]。”最后才会有庖丁为之“踌躇满志”的精神满足感。人只有以“技”作为依附,人的潜能才能得以发挥,人的精神才能超越与升华,“技”是“形而下者”,是“器”,是工具和手段,“道”才是“形而上者”,是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才会引导人们走向更高的目标。

4 庄子的审美技术思想对高职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启示

4.1 庄子的“重内不重外”思想有利于培育从业者的专注性

庄子思想观点大多通过寓言和编撰故事的叙事手法来表达,很多寓言和小故事,已流传两千多年,并演变为当今广泛流传的成语,如:薪尽火传、呆若木鸡、目无全牛、庖丁解牛、鬼斧神工、越俎代庖、游刃有余、斫轮老手、善刀而藏、踌躇满志、屠龙之技、新硎初试等等。技术只有“外其身、忘其形”才能做到极致,如“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痀偻者的承蜩技术关键在于“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津人操舟若神等[6]。这些故事都隐含大道。“凡外重者,内拙”,凡是看重外物的,他的心灵必定笨拙,这个道理包含着普遍的真理,不仅仅适用于技术教育,也适用于所有的事物。因此,庄子主张“重内不重外”的思想有利于培育从业者的专注性。

4.2 庄子主张的“至德”思想有利于培育从业者的职业操守与担当

庄子在《天地》中早就明确表述:“故通于天者,道也;顺于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义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6]。”庄子把技术定性为以人为本,而不是凌驾于人之上的技术至上,庄子对技术内涵是这样来解释的,“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兼是涵盖的意思,也就是说,“技”的属性是“事”,“事”的属性是“义”,“义”的属性是“德”,“德”的属性是“道”,“道”的属性是“天”,“天”就是自然而然,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最根本规律,那么技术就是处于规律的最底层,庄子的技术教育思想是被“义”所涵盖,“义”又被伦理道德所限制。因此,教育技术必须要符合伦理道德,这就是善,善就是美。庄子审美技术教育思想中隐含真善美的美育思想,而工匠精神中追求产品质量的完美和极致,就是一种善,一种为人们的美好生活提供最好产品的担当与使命,这就是一种大善和大美。

4.3 庄子主张实践的反复性有利于培养从业者的专业性

庄子的审美技术思想是审美的,庄子通篇都有描写屠夫、船工、木匠、铁匠、陶工和农夫等各个行业的劳动场景,所描写的工作画面之美和技艺的精湛,令人叹服。有熟知的庖丁解牛、东野御车、梓庆削木、大马锤钩、津人操舟、轮扁斫轮、圃者拒机、佝偻承蜩、匠石斫垩等,庄子对各种匠人精湛而又高超的技艺进行了精彩的描述,流露对匠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赞美。而这些精湛的技艺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经年累月、艰苦卓绝的实践训练而来的,如庖丁解牛从三年来的“目无全牛”到“臣之刀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佝偻承蜩从开始的“累丸二而不坠”,到“累五而不坠”,这期间最少要训练五六个月,达到一种身如槁木的忘我状态。

4.4 庄子注重人本性有利于培养从业者的使命感和职业归属感

巨匠之所以成为杰出工匠,大多历经长期艰苦的职业训练,才能成为该行业中的佼佼者,而这些工匠大多社会地位低下,处于社会最底层,自古“士农工商”中工匠的地位都较为低下,包括现在大力发展的“现代新工匠”这个词还带有轻微的贬义,泛指那些漫无目的,缺乏侧重点和动力去创造新东西的人[7]。庄子对各行各业职业场景的描述中,很少有上流精英和贵族的形象,所描述的行业精英大都是普通的底层劳苦大众,有的还是身有残疾之士,但正是这些底层人士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体验,同时自己也从中获得职业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庄子浓墨重彩地渲染技术性,其真正的目的不是宣扬技术至上,而是表达“技”以载道,道的最高境界是“美”,是对“技”的超越,最终是落在对人的要求上,要求人成为“至人”“至德之人”“至美之人”。无论是道德品质、精神信念,还是审美情趣,都要达到“道”的最高境界。人只有通过对“技”的不断实践与忘我的训练,才能唤醒个人自身沉寂的潜能,超越本身固有的枷锁,获得精神的自由与满足,成就自我的幸福,成为真正的“至人”。

5 结束语

庄子的审美技术思想对高职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其说是一种启示,毋宁说是文化建设的问题,如果缺乏培养工匠的文化氛围,工匠精神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8]。庄子的审美技术思想,与近代兴起的“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等教育理论,与现代流行的审美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方式有着惊人的相通之处,但其所流露出的审美技术教育思想更为深刻与高远,远非一种模式或一两句话就可以阐述完整的,只能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和研究。

[1] 成海涛.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J].职教论坛,2016(22):79-82.

[2] 梅洪.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职教论坛,2016(25):79-81.

[3] 乔守春.庄子审美技术思想对高职教育的启示[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26-128.

[4] 饶宗頣,陈鼓应,蒋丽梅.中信国学大典:庄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88.

[5] 马周周.从庄子“不射之射”看当前我国教育技术之浅陋[J].电化教育研究,2013(1):19-25.

[6] 王世舜.庄子注译[M].济南:齐鲁书社,2004:146.

[7] 亚力克·福奇.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7.

[8] 李小鲁.对工匠精神庸俗化和表浅化理解的批判及正读[J].当代职业教育,2016(5):4-5.

[责任编辑:缪宁陵]

Discussion on Zhuangzi Aesthetic Technology Thoughts and " Craftsman Spiri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N Aizhen1HU Caixia1LU Wuxia2

(1.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Changzhou 213164, China;2.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Mechatronic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Zhuangzi thoughts contain aesthetic technology thought, which has the natural relation with "Craftsman Spirit", the current hot academic topic. "Craftsman Spirit"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tains professional spirit, the pursuit of product quality and service excellence. Occupational satisfaction and a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from careers under this kind of spiritual beliefs is the same with Zhuangzi thought, which is the pursuit of nature, spiritual freedom and self satisfaction. Therefore, in the cultivation of "Craftsman Spiri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ld get some enlightenment from Zhuangzi thoughts.

Zhuangzi thoughts; aesthetic technology though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raftsman Spirit"

2017-05-26

2016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6JSD880154);常州大学高职教育研究院2016年度立项课题(CDGZ2016025)

任爱珍(1971-),女,副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G 711

A

1672-2434(2017)04-0001-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