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翻转课堂对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的启示

时间:2024-06-19

彭明成

(江苏理工学院 江苏常州 213001)

0 引言

教师培训是职业院校教师更新职业教育理念、扩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提高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应对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给教师成长带来的挑战,职业院校教师培训需要引入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全面更新教师培训理念,变革教师培训模式,促进全体教师的共同成长,提升教师培训质量。

1 翻转课堂内涵与特点

1)翻转课堂内涵。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又称为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中,学科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1]。2007年,美国林地公园学校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者两位化学教师采用录制视频并上传至网络,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由此创造出翻转课堂的雏形。2011年春季,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基于网络视频课程的开发将学习资源与学校学习结合起来创办了可汗学院,打造出新兴的全球性世界课堂,使翻转课堂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2]。

2)翻转课堂的特点。①教学流程的重构。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课下自主学习课程内容完成知识的传递,从而替代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授过程。而原来学生课下做作业的活动转移到课上,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探究及互动交流共同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改变了传统教学“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的教学流程。②师生关系的转变。翻转课堂使教师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成为与学生互动交流的伙伴,学生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由被动接受知识的“观众”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探索者。③教学方式的变革。翻转课堂改革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课前教师提供目标明确、内容短小的“微”视频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为学生创建自主探索和协作的学习环境,并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教学,尽可能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④评价方式的多元。翻转课堂的评价方式改变了以往单一纸笔测试的形式,通过学员访谈、经验分享、小组汇报、实践作品等表现性评价方法的应用,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与手段对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与教师的表现实施评价。

2 职业院校教师培训需要翻转课堂

1)翻转课堂符合现代教师培训的理念。当前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普遍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质量监控薄弱等突出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以培训者为中心而没有以学员为中心,缺乏多元主体之间的交往互动,个性化指导和跟踪服务缺失等。而翻转课堂突出“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师自主学习的选择和对学员个性化的指导,能够为学员创设自由而宽松的培训环境,拓展教师培训的时空维度;同时以教师的自我需要为基础,实现学员自由自主地学习,通过网络加强了学员与学员、学员与培训者之间的交流,也促进了学员培训知识的内化吸收。

2)翻转课堂适合成人教师学习的特点。成人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学习是一种问题性学习,注重对问题的解决;不是简单接受培训者的观点和行为,而是用批判审视的眼光来看待教师的观点和培训的内容,并在反思的基础上,建构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学习又是“交往互动式”的学习,教师愿意利用各种机会,通过相互之间的交往、合作和交流进行学习[3]。在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中实施翻转课堂,学员可根据自己的工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进程,提前观看培训专家录制的视频课程,或通过教师培训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相关职业教育教学及专业理论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炼出来,通过网络平台和培训专家及其他学员进行互动交流,寻求帮助;也可以在后期的培训课堂上,与培训专家、学员面对面地交流,共同探讨自己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与思路。

3)翻转课堂能够促进师生多维互动。无论是培训前的知识传递还是培训课堂上的知识内化吸收,翻转课堂都能给学员创造多维互动的机会。借助互联网技术,学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在线交流工具与学员和培训者进行交流、互动和寻求帮助。课堂上,学员可以通过专家答疑、经验分享、案例讨论、课例分享、团队协作等形式与学员和培训者进行互动,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智慧;培训者从课堂上的“圣人”和“演员”转变为教师学习的“伙伴”和“导演”,并对学员的困惑或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员与培训者在频繁的互动交流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

3 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与途径

1)培训前:分析需求,开发视频。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设计与规划培训活动之前,由受训者、职业院校、培训基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等多级分析主体,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受训者在目标、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为确立培训内容、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制定最有效的培训战略与方式方法,提供科学的依据。培训前,培训机构可以深入职业院校通过课堂观察、教师访谈或网络问卷等形式对学员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分析,从教学实际需要、企业技术变化及教师岗位要求等方面出发,确定培训主题,制定培训目标,并完成培训课程的设计和视频录制。培训前的教学视频开发,应根据学员的专业发展阶段选择对教师有价值的理论知识,包括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教学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相关理论前沿知识;同时还要关注教师自身发展需求,开发适合每位教师自主学习的视频课程。教学视频应以微课的形式进行设计、开发,发挥其短小精悍、突出实际应用的特点,通过网络平台供学员自主播放、暂停和回放。教学视频学习阶段,学员要随时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困,通过在线交流工具与学员和培训者交流、互动和探讨,解决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搜集和整理,在培训课堂集中学习阶段,通过协作学习、经验分享、专家答疑等其它方式予以解决。

2)培训中:搭建平台,分享交流。培训课堂中的对话和讨论,需要培训者精心的准备和个别指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培训者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发挥学员的主体性,帮助其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的内化。一是组织团队协作学习,培训者根据学员在教学视频学习阶段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凝练,并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通过团队协作学习解决。团队协作学习能够使每位学员都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允许和鼓励学员以平等、互助的方式参与,并集思广益,形成新的思想、方法,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学员经过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之后,还需要在培训课堂上进行小组汇报、交流学习体验,分享成功和喜悦;小组汇报的方式也可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即学员在培训课堂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汇报过程进行录像,上传至网络平台,培训者和其他学员在观看完汇报视频后,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评价。二是举办学员论坛。通过学员论坛中的专家答疑和经验分享环节,促进学员知识内化。专家答疑阶段学员可以将教学视频阶段遇到的问题或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专家寻求指导与帮助;经验分享阶段,培训者可以根据培训班的学员构成情况,选择优秀的一线教师作为培训者,向其他学员传递自身的经验、经历和教学智慧,特别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的隐性知识,引发其他学员的反思和总结,促进全体学员的共同成长。

3)培训后:多元评价,反思总结。培训后,培训者要将学员参与培训的情况进行整理及撰写点评,并将学员的学习成果上传至网络平台,与全体学员进行分享;对于个别有困难的学员可利用培训前和培训后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再学习。学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复习、拓展提升、反馈培训效果,并总结经验,形成新的学习成果;培训者通过网络平台对学员进行辅导和评价,并统计反馈的培训数据,进行反思、修订和完善培训方案。借助网络平台不仅能实现学员自主学习和理论知识的传递、吸收和内化,而且通过学员与学员、学员与培训者之间的有效互动,使视频的设计和开发在动态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更新和完善,实现培训前、培训中和培训后的有效联结,促进翻转课堂在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中的可持续发展。

4 实施翻转课堂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培训教学的重构。翻转课堂不是简单地将课堂授课内容移到课堂之外,而是要对传统的培训进行全新的设计。培训内容要进行全面取舍,哪些内容可以课外学习,哪些内容需要课内适当讲解,哪些内容需要课堂上重点关注;培训方法可以采取项目式、研究式教学方法,将学员分成若干小组,以项目为引导,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学设计方面,培训前,学员先要观看教学视频,然后进行有导向性的练习;培训中,学员先要快速完成少量的测验,然后通过解决问题或完成项目来完成知识的内化,最后进行总结和反馈。

2)精心设计教学视频。翻转课堂中学员要通过培训者事先提供的视频来学习培训课程,因此,视频的设计应能吸引学员的兴趣和符合教师学习的特点,方便学员观看,并具有一定的交互功能。教学视频应以微课的形式进行设计,即以教师学习的知识点为单元设计视频,时间以小于10分钟为宜;使用的制作工具和网络平台应方便使用并具备交互功能,使学员在视频观看过程中可以及时反馈;视频的录制要选择企业和高校专家以及职业院校一线教师等优秀培训者参与。

3)注意翻转课堂的适用场合。并非所有的培训课程都适合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中,对于那些偏重于理论研究,特别是学员难以自学的课程,可能并一定适合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0.

[2]刘健智,王丹.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述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68.

[3]彭明成.论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的有效性[J].职教论坛,2013(33):2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