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普通高校践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

时间:2024-06-19

杨 莉,闫 琳,闫红芹

(安徽工程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本科生导师制是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为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在各高校推行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旨在通过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形式满足学生个性化教育。是指以专业教师为指导老师,对学生在专业学习、思想等方面进行指导、管理和教育的一种针对学生个性化差异而采取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1〕。 我国高等教育最初只在研究生培养中采用导师制,直到进入本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借鉴牛津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特别是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本科生培养的重要性。地方普通高等院校也相继加入到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中〔2〕。

我校纺织工程专业自2014年“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以来,也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即从大一新生入校开始,就为每个学生配备专业导师,以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制订个人学习规划,对其在专业课程选择、学习、考研以及就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指导。作为一名地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导师,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发现,本科生导师制与研究生导师制在本质上存有明显区别,国外大学的本科生导师与我国高校目前实施的本科生导师也存在明显差距〔2-4〕,特别是与重点院校相比,在学生生源、师资力量、科研平台等方面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普通高等院校应调整本科生导师制模式,因地制宜,合理实施。为了使本科生导师制在普通高等院校得到有效实施,结合自身经验对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完善本科生导师制,使其在普通高等院校良性运行提出建议。

1 本科生导师制的作用

目前,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并不真正了解所选择的“专业”,也并不真正理解大学本科教育。虽然在入学伊始,学院都会安排专业教师为新生及其家长进行专业解读,但学生和家长未必真正理解和认同。而在后期的学习中,辅导员作为非专业人员,也无法从专业角度将专业内涵向学生进行清楚且详细的阐述,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专业”困惑〔5〕。不但不利于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也不利于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定,尤其是一些冷门专业,如纺织工程专业,大部分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都是非第一志愿报考,而是由调剂方式转到纺织工程专业的,因此学生“专业”思想很不稳定〔6〕。通过担任本科生导师发现,学生之所以对纺织专业存在偏见,除社会大环境影响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专业了解不够。大部分学生及家长对“纺织工程”仅仅停留在字面理解上,简单的认为“纺织”就是“纺纱织布”,毕业去向就是纺织企业。但事实上,现代纺织的概念已远远超出了纺纱织布的范畴。本科生导师的出现正好弥补了以上不足。首先,本科生导师所面向的对象已由群体转为个体,教师可以近距离、详细、细致地解答学生的疑惑。其次,本科生导师对专业的分析和解读更有说服力,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对稳定学生“专业”思想也起到积极作用。

1.1 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专业性指导

本科生导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对学生提供专业性指导。由于普通高校的师生比较大,辅导员和专业教师都很难在正常工作范围内完成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后,专业导师只对分配给自己的3~7人负责,导师有能力完成对每个学生的一对一指导,制订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学习计划,并对学生的专业方向选择、本科生涯规划等给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除此以外,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科研活动提供专业性指导。而对于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导师也可以通过了解和观察,帮助学生摆正心态、合理定位。

1.2 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各高校也试图通过各种教育措施改革来达到此目标〔7〕。但各项教育改革措施的实施与传统的教学现状产生了一定矛盾。主要表现为,课程开设时间与学生学习现状之间不相适应。即大三和大四学生受考研和就业压力,无法全身心投入到科研活动和专业竞赛的准备;而大一、大二学生又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和科研基础的支持。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为学生与专业教师之间架起了沟通联系的桥梁,有利于低年级学生提前进入科研团队,增加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参与机率。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还可形成有效的纵向年级间的链式效应,即高低年级之间的科研团队建设,有利于本科生科研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和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建设。

2 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学生专业方向选择和课程选择的盲目性,有效提高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导师选拔不严格。研究生导师选择有明确的条件要求,而我国现阶段高校本科生人数较多,较大的生师比,难以满足本科生导师需求。因此部分高校的本科生导师选拔标准较低,只要是专业教师都可以担任本科生导师,有些学校只要是专业教师就必须担任本科生导师。

(2)本科生导师职责不清晰。由于缺乏完善的本科生导师培训和交流制度,本科生导师本人对其职责范畴模糊不清。同时,本科生导师除了从专业角度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活动进行专业指导外,还需要对学生的思想稳定、心理疏导等方面加以引导。这些内容与辅导员的职责范畴有较大的交集,这也给导师对其职责范畴认知带来障碍。

(3)学生主动性的弱化。导师和学生是本科生导师制度的主体,在强调本科生导师制作用的同时,也要强调学生的配合程度。但目前的现象多是导师被动沟通,导师不找学生,学生很少主动联系导师;见面时,导师不问,学生从不主动讲;导师讲的多,学生讲的少。

(4)本科生导师制管理和评价体系不完善。虽然对本科生导师进行考核无可厚非。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标准是什么?如何才能做到合理考核?这些都是影响本科生导师制良性运行的基础。而目前的本科生导师制考核手段单一、考核方式简单、考核目标不明确,没有实质性考核标准。仅以导师指导频率,学生对导师的评价为考核依据,而对指导的好坏没有明确标准,且考核标准缺乏合理性。此外,高成本的指导投入和较低的回报也是影响本科生导师积极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本科生导师制改革措施

3.1 优选本科生导师,强化导师职责

为了保障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实施,严格本科生导师选拔制度是基本条件。首先,应从师德、知识结构和科研条件等方面考虑。选择有责任心,专业知识扎实,对本专业学科设置熟悉,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应科研实践平台的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选拔制度。根据学生不同阶段对导师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导师类型选拔标准。同时,强化本科生导师培训制和本科生导师间的交流也是优化本科生导师质量的重要手段。最后,要明确导师职责,避免与辅导员职责产生重叠,造成相互推脱的情况〔8〕。

3.2 多种导师制结合,组建本科生导师团队

针对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导师需求不足的情况,可实行多种导师制结合的方式。首先,阶段性导师制的实施,针对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对导师的不同指导需求,采用不同的导师类型,使不胜任于高年级的本科生导师担任低年级的本科生导师。其次,根据高年级本科生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科研导师。同时,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整合专业教师资源,构建一支专业及年龄结构合理的本科生导师团队,更好地满足学生在科研能力、个性发展等方面需求。针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导师团队间共同制订符合学生发展的学习计划,加强专业教师对此类学生在专业课上的关注度,改善其学习状态。

3.3 学生积极主动性的调动

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首先,给大一新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适应新环境。其次,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消除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除此以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即包括导师对学生的督促,也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督促。通过实验小组和互助伙伴的建立,提高学生间的监督作用,加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团队合作能力。最后,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政策。除了要加强学生本身对学习主动性的认可,学校管理层还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对这一行为表示鼓励。

3.4 本科生导师制评价体系的健全

健全的评价体系是本科生导师制可持续运行的保证。除把导师指导过程作为重点评价指标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和获奖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且在制定考核标准时,要考虑到年级、专业及学生之间的各体差异,使其标准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可适应性。同时,适当减少本科生导师的教学工作量,保证导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对本科生的指导。

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也是提高本科生导师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9〕。这不但有利于专业教师的心理接受,也更有利于本科生导师积极性的调动和本科生导师制活动的有效执行。首先,提高本科生导师薪酬。其次,将本科生导师的职能考核结果纳入工作量考核系统,与个人年度考核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相挂钩,可提高本科生导师的工作热情,还可以提高专业教师参与本科生导师指导的积极性。

4 结语

本科生导师制是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的必然选择,有助于弥补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对完善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明显实效。但作为地方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在师资力量、经费投入、科研平台、学生生源等方面都存不足时,为了更好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需对本科生导师制的执行政策不断进行摸索,寻求更适合于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本科生导师运行机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