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创业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新路径研究

时间:2024-06-19

何燕红

(甘肃中医药大学 定西校区,甘肃 定西 743000)

改革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实施多年的传统就业模式被打破,大学生如何就业、如何创业,便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普遍关注。我们都知道,就业诚乃民生之本、发展之源。对于缓解就业现实压力,政府部门提出了创业带动就业的方案,这是一种富于前瞻性的考量,在这种政策背景下,高校在思政教育时深度融合创业教育,会让二者达到功能上的妥善结合,进步意义是非常突出的。

1 对创业教育的基本认知

若想让创业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过程中有一个好的发展,我们首先应当对创业教育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如果试由创业的内容及创业的过程进行分析,则可以认为,创业这一概念里面包括了创业的基本决策、创业产品的研发、产品落实到生产,以及目标市场的同步开发等等。考虑到这些以后,那么创业教育便需要强调对学生创业精神及创业能力的同步培养,以使学生在创业时能够适应多项内容及繁杂过程。〔1〕另外,通过大量实践可以了解到,在内容指向上,创业教育往往致力于培养一般性科学理论知识以及创业精神、创新能力等,这部分内容对于人类大脑思维功能的综合化要求较高,包括有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以及创新技能等部分。

2 思政教育对创业教育的接纳可能性

2.1 教育目标的统一性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环境背景下,指引高校学生关注自主创业,是对严峻就业环境的积极适应,另外,一些高校因为市场观念的主导,呈现出急功近利与品德素养教育受到漠视的情况,此时以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重新规划教育目标,也可以保证思政教育的与时俱进。也就是说,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在目标上是具有统一可能性的,集二者之合力,将极大地便利教育职能,为高校增强教育功能保驾护航。〔2〕

2.2 创业教育有助于思政教育完善

创业的过程并不轻松,而思政教育在职能作用上,恰可以帮助学生正视此过程,使学生从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转变。而反之,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呈现方式,它对于思政教育基本职能也就是社会实践的开展,将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使之在较少受到方式和渠道局限的前提下,增强教育的效果。

2.3 思政教育有助于创业教育改革

有个别学生认为:自主创业是择业不成的无奈选择;还有个别学生认为:创业的过程步履维艰,因此缺少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在这种情况下,思政教育的托底,能够让大学生产生良好的创业意识与创业信心,使其得以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己之所长,实现创业的顺利进行。

3 创业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新路径

3.1 在理念上突出创业思维

传统的思政教学重点以教师的授课为主,而有了创业教育的结合,思政课便一定要大胆破除既有思维定势,使教学重心移向创新意识灌输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3〕具体可以有下述两种做法,其一是对高校学生创新意识进行培养,让学生在不改变既有知识框架的前提下,勇于破除传统思维模式壁垒,走向推陈出新的新境界,像在让学生认识职业道德内容之际,便可以引导大家思考自己对职业的兴趣与看法,同时思考是否具有自主创业的条件等。其二,高校相关教育人员还需要认真促进学生走自主创业探索之路,使学生有意识地深究自主创业可行性,增强其冒险的精神、探索的深度、政策指向性的认知能力等。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同学生在创业能力方面的体现亦各有不同,所以,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时,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创业兴趣培养,使之走自我发展之路。

3.2 在内容上强调创业能力

我们应当认真比对创业教育同思政教育的方针,努力在二者契合点上作文章,比如在接触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方面内容时,融入诸如高校学生理想信念内容、创业梦想内容、创业伦理教育内容等,都是非常恰当的。这些创业教育内容和原有的思政教育元素相统一,既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形成了统一体。〔4〕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分析制定思政教育教学大纲时,考虑到创业教育的需求,让二者达到无缝对接的状态是完全可行的。具体实施上,可以考虑划分为专题进行讲解,保证教学过程同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协调,积极构建完善的思政课融合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有意识地对创业心理教育加以补充,使之成为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3 在形式上更新思政课创业教育模式

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可以考虑借鉴KAB创业教育模式,该模式是共青团中央发起的,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它突出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展现出极强的参与性优势特点,重点用激励和督促的办法,带动学生进行思考,实践证明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为此,创业教育背景下的思政教育要对KAB项目教学模式进行认真分析总结,以此为基础创制具有思政教育特点的专题教学模式。首先可以考虑采取翻转教学法,让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尝试颠倒,教师安排核心任务,学生课前充分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演示,尽可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5〕比如在接触到三观教育内容同创业伦理教育的统一性内容睦,教师给出的核心任务可以是“怎样处理二者关系”,大家课前利用网络自学与讨论,并在课堂上分组分别陈述各自观点,以带动知识认知程度的加深,最终构建科学的创业价值观念。其次,案例分享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做法。在各个专题任务下均安排相关的案例分享过程,使学生得到实际的案例材料,并有机会认真分析研究,借以增强分析、判断、执行能力,可以说,这对创业者来讲,可谓非常难得的参与市场创业契机,将促进其创业能力的锤炼。像教师提供马云创建阿里巴巴的经过及深远影响这个案例里面,便可以涉及到创业思维、创业可能性、创业水准等多个介入的视角。总的说来,分享案例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从理论知识走向实践应用,具体探索案例的形成原因、成功或者失败原理,给准备初步创业的高校学生提供全新的思维视角,促进其创业思维和创业视野的完善。第三种更新思政课创业教育模式,我们可以谓之为智力激励法。它来源于上个世纪中叶的美国,最早为创造学家奥斯本提出,该方法利用小型会议的形式,将全部参与者置于能够畅所欲言的热烈环境氛围之内,使大家可以更加自由地对想法进行交换,从而通过沟通交流激发众人创造性,让不同的设想激起彼此的创造欲望。该思政课创业教育模式对于一些难度不高且严格确定的课题实用性很强,像创业起始阶段的产品名称确认、企业标语制定等,都可以由集思广益的办法给予落实,彰显出集体智慧的可贵之处。对于创业教育视角下的思政课来说,教师尤其要关注该方法的平等和民主化原则应用,也就是说,在指导学习整个过程中,应当允许对他人的批评以及接受他人的评论,但要避免人身攻击及过度自谦的极端情况出现,同时目标需要尽可能集中。还要同时满足独立思考与广泛交流两个原则,使大家能够在公开和民主的氛围下,取得事半功倍协调沟通效果。第四种更新思政课创业教育模式,在于对模拟演示的灵活应用,这是一种基于实践目标的考虑,出于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全面检验,该实践性策略不可或缺。事实证明,充分考虑到教学实际情况,对创业进行实践模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习者社会实践意识,使之以丰富的感知成果带动思政课创业学习的延续。〔6〕特别是在期中、期末等关键教学阶段,教师需要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帮助学生构建小组,并制作相关的创业实施计划书,且给予科学的点评分析。对于模式演示法来讲,既可谓一种教学形式,也可以说是一种由教学转向就业指导的过渡性方案。

3.4 构建思政教育转化创业成果机制

对于高等院校的管理者来说,对在校学生创新意识的关注,应当包含保护的层面,以此实现创新意识的长久维持,这项任务的关键在于积极构建思政教育转化创业成果的保障机制,具体可以采取的策略有如下两项,其一是安排一定的创业基金,用于对学生创造发明加以支持,学校还需要增加配套的灵活化政策,像创业基金、发明基金、专款专用条款等,用以保证学生创业更有信心和保障;其二是增强教学管理的效率,如用弹性学分制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使之将创业意识迅速向创业实践转化,还可以考虑允许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创业活动,如果学生取得一定的成绩,可以用创业成果折抵学分或者是成绩等。

4 结语

我们国家高等院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需要着重参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及发展纲要,以及其他相关政策文件,用以保证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技能得到提升,使之勇于面对革新需求,提升基本素养,以达到促成其创业顺利实现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有计划地引入创业教育内容,可以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带动当代大学生构建科学的创业观,激发其创业斗志。

〔1〕姜春英.“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路径探究〔J〕.职教论坛,2015,(35):31-34.

〔2〕黄如美,董博.“互联网+”背景下民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03):63-65.

〔3〕曾银慧,林兴发.大学生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的路径探索〔J〕.改革与开放,2016,(09):103-104.

〔4〕张晓燕,陈万明.公益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探析〔J〕.高教探索,2016,(06):41-44.

〔5〕孟祥玲.提升高职生就业软实力路径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11):86-88.

〔6〕李国辉.浅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路径〔J〕.传承,2015,(07):66-6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