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的高职生创业教育团体辅导设计

时间:2024-06-19

张冬梅 吕明

(1.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 江苏常州 213001;2.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0 引言

目前高职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对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较多,但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创业教育的研究较少,具体的实践干预研究尚为缺乏。高职学生不但要具备相应的创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创业学习与创业实践充满自信,这样才敢于面对创业的困难和挫折,开展有效的创业行动,取得创业的成功[1]。在此尝试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对高职生的创业教育进行相关研究,旨在探索促进高职生创业心理品质培养的新途径,使高职生的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1 自我效能感理论与创业实践

1.1 自我效能感与创业自我效能感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1997年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是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估。自我效能感决定人们对行为结果的预期。在预期将会有成功的结果时,自我效能感将成为一种执行任务的动力[2]。而创业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创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即对自己能否进行与创业相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创业行动前对自身完成该活动有效性的一种主观评估,这种预先的估计对后续的创业行为将发生多方面的影响。

1.2 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中的影响作用

1)影响对创业行为的选择。创业自我效能感影响着高职生的创业范围选择和对创业的态度。创业自我效能感较高者对从事某项创业活动及相关活动充满自信,尤其在有了成功经验后,创业自信心增强,更愿意努力探索并获取相关信息,创业择业的范围也会扩大。而创业自我效能感较低者,在从事与创业活动有关的活动中自信心不足,对创业有畏难情绪,不敢创业。

2)影响面对创业困难的坚持性及努力程度。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个体战胜困难的坚持性及努力程度。创业自我效能感较高者在困难面前能坚持自己的行为,付出更多的努力战胜困难,争取达到目标。而创业自我效能感较低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对成功缺乏信心,选择放弃。

3)影响对创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创业自我效能感会影响高职生对专业的选择,以及相应的学业成就和学业坚持性。对某一专业的效能感较高者更倾向于该专业,能树立恰当的目标,采取合适的学习策略,调控学习行为,取得更大的成绩;即使能力较低的学生,如果他们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很强,他们在学业上也能够坚持到底,从而取得较好的成绩。而自我效能感较低者则相反。

4)影响创业者的情绪及心理健康。创业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当个体面临可能的风险、不幸、灾难的情境时,创业自我效能感将影响个体的应急状态及情绪反应。创业自我效能感较高者在面临环境的作用时,确信自己能够很好地把握环境,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创业自我效能感较低者易产生焦虑、恐惧情绪,常常采取消极的退避行为或者防卫行为,这些行为方式限制了个体主动性的发挥。因此,提高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水平,对降低他们的焦虑情绪,维护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创业团体心理辅导

班杜拉认为,个人的行为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即行为、环境、个人内在因素三者相互影响,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2]。人的大部分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模仿他人而学会的,在观察学习中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环境。而团体辅导就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是团体成员通过人际交互作用,观察、体验、学习,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

创业团体心理辅导,是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根据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辅导者依据一套系统的辅导方案,协助学生探索、整合并运用创业信息与资料,促进自我认识的发展,培养创业心理品质,提高创业自我效能感。团体辅导的形式有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讨论、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并通过将学生分成8-10人的活动小组而进行的。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主要来自四种信息源,即成功体验、他人的替代性经验、社会劝说和情绪状态[3]。创业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对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进行培养。当然,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不可能通过一次辅导活动即可完成,应采取系列辅导活动循序进行,每次活动均可以突出一个主题。

3 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团体辅导设计

3.1 成就记录

一般而言,成功的体验会提高个体的创业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体验则会降低个体的创业自我效能感。若学生以前曾成功地完成过一些实践任务,那么当面临相同或类似的任务时,会更加自信,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完成该任务。取得成功的人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显示出一种创业精神,且工作学习本身就能使他们获得较大的满足感。因此,在团体辅导中要注意训练与强化学生的成就体验。具体辅导内容与步骤如下:

1)战绩随想。①讲述自己的成就故事。活动前小学生回忆自己已取得的成就,并在小组里讲述。包括自己撰写的优秀论文、获奖作品、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收获、唱歌获得的喝彩、体育比赛获奖、有关自己某件有益事情的报道等。②小组分享。学生分享自己成就的取得过程,谈谈今后的努力目标。引导学生客观看待自己过去的经历,鼓励学生对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从而增添自信心。

2)优势展示。①纸笔作业。每位学生撰写自己的“20个优点”,描述自己的“个性与特长”等。②小组分享。将自己的作业在小组成员中传阅。③优势陈述。每位学生轮流发言:“我是一个什么样的独特的人、我有哪方面的优点”等。

3)我的创业故事。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业实践体验,或自己曾经实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企业情况,撰写创业故事,并在小组中讲述故事与同伴分享。要求学生在故事描述中体现创业过程和企业运作方式,对创业有整体的概念。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协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发掘自身内在的潜能,探索自己未来发展的可能,扩大创业选择的范围。在辅导中,教师要应让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评估建立在客观基础之上;并且各项活动都要在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分享中进行,促使学生敢于在团体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敢于展示自己的优势,在与团体成员的分享、反馈中获得鼓励,增强自信。

3.2 创业榜样

当学生看到与自己人格特征相似或相仿的人取得创业成功时,往往会增强创业自我效能感,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就,学生由此获得替代经验,从而增强自身的创业动机与创业自我效能感。为此可以设计如下活动:

①成功人士大家谈。找一个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毕业生的成功个案,由团体成员分析:他是谁?他在哪方面获得成功?为什么成功?

②业内人物访谈。邀请业内成功人士谈谈他们创业的经历及成功经验。

教师在辅导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确立合理的参照目标,避免不切实际的幻想。

3.3 社会支持

人们对自身能力的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人评价的影响,他人的指导、建议、解释及鼓励等可以改变人们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当个体总能获得外界的关心和支持时,其创业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

1)印象评价。①优点轰炸。小组成员围成轮流对某一成员进行优点陈述,并要求每位成员的陈述不能重复。被“轰炸”的学生表示“谢谢”,并解释哪些是自己已知的,哪些是自己不知道的。②小组成员分享。被轰炸者谈体会,自己在接受到同伴良好评价时自己是否感觉到温暖、友善与力量。学生彼此之间交流与反馈,不只能帮助别人获得自我成长,提高自信心;同时也能帮助自己成长,获得从不同角度评价与欣赏别人的经验。

2)人际关系网。①人际关系网络图。小组成员画出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图,按照人际关系的重要程度,依次由网络中心向网络外围标注出人名或对其称呼,然后在小组成员中传阅。②成员轮流发言,说明人际关系网络图中心位置是谁?次一级是谁?网络最外围是谁?为什么?③ 成员交流。当你需要帮助时,首先去找谁?谁最支持你?

3)创业设想。①创业尝试:小组讨论“假如我有10 000元,如何在一个月后使其增值”。② 脑力激荡:要求小组成员鼓励他人尽可能多地提出自己的意见,不对它的价值做评判。③优化方案。小组成员讨论,哪个方案是可行的,是有价值的等。

教师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赞扬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及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教师的言语劝导信息要切合实际,不切实际的言语劝导不仅使辅导教师失去威信,而且还会挫败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3.4 成败归因

创业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归因和对行为控制点的知觉,来影响活动过程中的思维,进而影响活动的效率。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人往往把行为的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把行为的失败归因为自己努力程度的不足。这种思维方式能够促使个体提高动机水平,发展技能;同样,在控制点知觉方面,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会觉得通过努力能够改变或控制自己;而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人会认为行为结果完全是由环境控制的,自己无能为力。因此在团体辅导中,可以设计一套归因方式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归因技能。

1)归因训练。① 自我归因。成员写纸笔作业,列举自己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的成功或失败的事情,从四个方面进行归因分析,即努力、个人能力、任务难度、运气;然后再分析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稳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②小组交流。小组成员轮流传看同伴作业;挑选其中一份作业讨论其归因合理与不合理之处;并对作业者提出合理化建议。③小组分享自己活动的收获。

2)情景剧表演。①角色扮演。对一创业失败的情景,两位同学扮演相反角色。A同学扮演正确的归因,B同学扮演错误的归因。演出完毕,大家进行讨论,对角色的归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归因倾向,引导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可控制的因素,如能力、心境和持久努力。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归因,及时鼓励强化。② 小组分享。总结归因训练对自己的影响。

3.5 积极心态

良好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会增加自我效能感,紧张、焦虑情绪容易降低人们对自我效能感的判断,从而影响对创业的自信心。团体辅导应帮助学生克服创业恐惧感,学会调节个体的情绪方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创业压力。

1)释放压力。①每人写出自己的压力。②小组成员讨论:压力带来的消极情绪是什么?对未来的估计是否消极?消极的情绪让我把事情变得更糟吗等。③小组分享:如何用建设性的内心语言替代消极的内心语言,如我必须,改成我希望;我没用,改成我有时会出错等。

2)寻找积极的理由。① 列举失败事件:每人写下自己或其他人遭遇到的失败的事例,如创业失败;失业;失恋等。②对失败事件的积极解释:小组成员就上述问题做出10个积极方面的解释。③小组成员分享:积极心态的力量。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全面的发展的角度辩证看待问题,改变不合理认知,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任,学会积极的处事观,从而消除不合理信念带来的消极情绪。

表1 高职生创业教育团体辅导活动一览表

4 结束语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在团体温暖、接纳的氛围中,学生共建社会支持系统,一起面对压力,降低焦虑情绪,在团体沟通与交流中,彼此鼓励,相互借鉴成功经验,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不断提升创业自我效能感。

[1] 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高校创业教育的重心转变—以温州大学为例[J].教育研究,2011(10):101-104.

[2] BANDURA.Selfe-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 York:Freeman,1997:48-49.

[3] 王红彬.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9):56-5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