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滁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时间:2024-06-19

宋迎迎

(中共滁州市委党校,安徽 滁州 239000)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也是我省实现“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十三五”时期是滁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产业上规模、升水平、产业链完善的重要机遇期。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滁州市打造创新型产业发展新高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工业强市的战略目标。

一、滁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成效

(一)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十二五”以来,滁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呈现稳定快速增长的势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一是产值快速增长。滁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产值由2011年的273.1亿元迅速增长到2016年的638.5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5位,增速位居全省第4位,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二是企业数大幅度增加。滁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由2011年的115家增长到2016年的210家,增加了近1倍。三是分行业全面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滁州市第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和企业数量均居于首位。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产业增速强劲,2015年同比增长分别为 56.4%、19.4%、18.6%,分别实现产值128.9亿、88.5亿、253.6亿。

(二)经济拉动作用日益显著

2011年-2016年,滁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同期GDP的比重分别为33.17%、30.07%、32.38%、34.74%、39.95%、44.88%,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 18.27% 、17.37% 、17.98%、18.51%、20.32% 、22.57%,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势头。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9.2%。这充分体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良好的成长性和带动性,有效地拉动工业经济发展。

(三)产业集聚加速形成

近年来,滁州市依托龙头企业、自主品牌等优质资源,按照“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以全市14个省级以上开发园区为平台,初步形成了以经开区智能家电为代表的各具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2015年,滁州经开区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入选全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地。2017年,滁州市批准成立了第一批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地,共计8个。省、市级产业基地的建立充分发挥了各县市区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产业集聚加速形成。

(四)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滁州市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动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增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后劲。一是注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立了中国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国家电子元器件质检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检测基地等一批公共研发平台。同时,积极推动企业建立技术中心。2016年,滁州市规上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246家,技术中心比上年增加25家,研发机构覆盖率达26%。2016年全市共有568家企业列入高新技术产业行业目录,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37.5%。二是创新成果不断增加。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均居全省第3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居全省第4位,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居全省第4位、第3位。

二、滁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龙头企业偏少偏小,带动能力有待提高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最终将体现在作为微观实体的企业的发展上,而龙头企业对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则具有一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因此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滁州市目前已有康佳电子、博西华、天康集团、天大集团、全柴集团、蓝德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但企业总体规模相对较小,百亿元以上企业仅1家,50亿元以上企业6家,缺乏一批支撑能力强的大企业群体,大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带动力不足,限制了整体产业竞争力。我们在南谯区调研中发现,南谯区共计有13家战新企业,总数占比只有9.5%,产值只有12%,规模最大的战新企业产值只有6、7个亿。相比之下,和我们经济体量差不多的蚌埠,龙头企业规模较大,战略性新产业发展较好。2016年,蚌埠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高达35.7%。

(二)产业层次水平不高,产业链有待完善

一是高水平、高附加值产业链环节较为欠缺。滁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层次相对偏低,高端产品缺乏。国家提出的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这些产业中的部分高端行业,而我们目前规模较小,有些领域甚至还是空白。二是产业链有待完善。滁州市部分战新企业的研发能力不强,技术密集型的关键零部件成为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阻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重点领域的产业链不完整,本地配套率低,联动效应不强。例如,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南谯工业开发区的一家龙头企业,生产汽车空调压缩机,在滁州的配套企业却很少,主要原因是汽车空调压缩机属于高精度、技术密集型产品,对配套企业所生产零部件的精度要求很高,而许多滁州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

(三)高层次人才匮乏,创新动能有待提升

人才是推动战略性新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滁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程度的高层次人才短缺问题。一是人才引进难。现阶段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各城市通过多种提供优惠政策和待遇条件来引进人才,而由于收入水平差距等多方面原因,滁州市吸引高层次人才相对较为困难,缺乏能占领科技和市场前沿、能组织领导重大工程和攻关项目的技术带头人。二是人才留不住。人才作为生产要素,更多时候是由市场来配置和决定,因而人才的流动性较大,受到其他城市更好收入待遇及工作环境的吸引,滁州市引进的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

(四)县市区发展不平衡,协同性有待提高

从县市区来看,滁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各县市区发展的不平衡矛盾日益突出,区域整体发展的协同性有待进提高。滁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天长市,其余县市区规模均较小。首先,从企业数量来看,2016年市经开区和天长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分别为26家和81家,企业数占比达50.95%,其余8个县市区企业合计为103家,占比只有49.05%。其次,从产值来看,2016年市经开区和天长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为193.09亿元、264.97亿元,产值占比合计达71.74%,其余各县市区产值合计才180.43亿元,占比只有28.26%。

(五)资金短缺问题突出,金融支持有待加强

资金问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企业要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营运转需要有资金支持。虽然各级政府在很多方面予以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资金支持,比如设立产业发展基金、财政补助和奖励等,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资金缺口大、融资渠道匮乏、民间资金调动不足等资金问题,尤其是众多中小战新企业受到融资难和融资贵的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创新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研发投入相对较大,没有多渠道、长时间的资金支持将寸步难行。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中小型战略性新兴企业反映由于没有抵押物,银行融资难,同时民间借贷成本很高,因此很难扩大生产规模。

三、加快滁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

(一)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推动集聚发展

一是做好招商引资,吸引大企业落户。依托各区域产业发展基础、自主品牌等优质资源,立足高点,积极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和以商招商,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拉动力强、有利于产业升级的战新龙头企业来滁落户。二是注重本土企业培育。大力支持现有大中型战略新企业加快发展,一企一策,重点培育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具有发展潜力的本土企业。三是推动集聚发展。要以园区为平台,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集聚化、规模化和特色化,进一步加强省级智能家电基地建设,同时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特色、产业配套能力强的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实现集聚发展。

(二)全面推进“三重一创”,完善产业链

“三重一创”即“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建设,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是省政府贯彻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是要加强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各县市区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和凝聚力,形成产业链,把基地打造成为滁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擎。二是要推进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是重大基地的重要支撑,要大力发展拥有核心技术、占据产业链高端、规模效应显著并且能够培育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项目,为基地发展提供后备动力。三是完善产业链。要依托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大产业链整合力度,吸引配套企业落户,特别是要促进中小企业走技术创新之路,不断提高本地配套,实现上下游企业共赢发展。

(三)强化人才支撑,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加快实施“引博行动”、“院士助滁行动”、“国家千人计划”,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柔性引进等多种方式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进行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促进滁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二是大力培养本土专业化人才。充分发挥安徽科技学院、滁州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在滁高校作用,积极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本土人才培养。尤其要发挥本土战新企业的载体作用,通过“产学研”合作,成立实验室或技术中心,实现技术创新,增强创新能力。三是做好人才激励和人才服务。改革用人机制,鼓励企业采用股权激励、技术入股等方式对人才予以激励,及时解决各类人才在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好人才服务工作,留住人才。

(四)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县市区协同发展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阶段性目标。滁州市要合理规划、积极引导,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新材料和生物健康五大产业,尤其要大力发展产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基本完善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打造国内领先的世界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二是协同发展,统筹推进。各县市区应根据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战略定位不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搞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布局。各地在新兴产业布局上,要突出特色,坚持错位发展,选准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避免低水平重复投资,推动县市区协同发展。

(五)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强化金融扶持力度

一是增加财政资金支持。加快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加大产业基金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做大基金规模,吸引社会资本设立多种形式的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企业资本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去。此外,积极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企业和重大项目积极申报国家、省各类资金、基金支持。二是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首先,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评审制度,在客户准入、信贷审批方面提供便利,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股权质押融资、供应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次,用好“4321”政银担、过桥续贷、税融通等金融政策,优先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倾斜,进而多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2017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3-25.

[2]张祥安.新常态下加快滁州经济社会发展[J].滁州论坛,2016,(2):3-11.

[3]涂文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发展路径与实践模式[J].现代经济探讨,2012(9):54-59.

[4]霍国庆,孙皓.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6(2):90-93.

[5]陈柳钦.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56-61.

[6]贺俊,吕铁.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政策概念到理论问题[J].财贸经济,2012(5):106-11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