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洪 山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
洪 山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它给高职教育理念和模式带来重大变革的同时,也给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带来新的挑战。高职院校要真正推行“工学结合”,就需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从教学计划管理、教学组织方式管理、教学运行管理以及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重构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教学管理新体系。
工学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
在教育部的积极倡导下,“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不仅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理念变革,而且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正在深入推进的教学改革实践。由于“工学结合”拓展了教学的空间、时间及参与教学的主体,使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和复杂,增加了教学质量管理的难度,对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要真正推行“工学结合”,就需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重构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教学管理新体系。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受教育者设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原则、程序和方式。”[1]“工学结合”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指职业院校通过对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描述,开发学习领域课程,创建真实企业实践环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把学生的学习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之中,学习各种工作过程知识,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高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人才的一种教育活动。简单地说,“工学结合”就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促进学习,从做中学,从学中做。这种教育模式并非新生事物,在英、美、德、法等西方国家已有百余年的漫长探索,在我国也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教育实践。
“工学结合”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强调的是“知”与“行”的统一,与我国传统教育的“知行学说”一脉相承。这种教育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孔子的教育言论,如:“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稍后的荀子也强调:“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篇》),他把“行”看作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到了近代,孙中山先生曾提出“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蔡元培先生提倡“边工边学”,黄炎培先生则更是提出了“做学合一”、“理论与实习并行”的职业教育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一贯的教育方针就是坚持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1958年起,一些工厂企业开办“半工半读”形式的职业学校,可以说这是我国实施“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早期实践。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仍然强调:“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2]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职业教育模式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政府主导下的就业导向模式转变。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四个服务”要求;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强调:“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要求职业院校加强产教结合;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明确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并将此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一项硬性考评指标。目前,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与根本举措。
在国外,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最早见于18世纪初的欧洲,其原始形式是学习与劳动相结合。而“工学结合”成为比较成熟的教育模式,则是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Sanduich Education)。这种模式由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很长一段时间要到企业参加实际工作,形式上像两块面包中间夹一块肉的“三明治”而命名,其实质是工读交替制,即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其特点大体有四:一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二是工作训练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三年中的工作时间不少于12个月,工作授予学分;三是学生进行的是有薪酬的工作;四是学校在给学生安排工作时主动适应企业的需要,使企业接受学员工作成为其训练和选择新职工的一部分。这种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使英国的工读交替制誉满全球。随后,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开始实施与英国基本相同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并称之为“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这种教育模式是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在学校学习,另一组到工厂去工作,一周后两组相互交换。这种学工交替模式被普遍认为是合作教育的经典模式,开创了美国合作教育事业的先河。除英、美外,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也颇为著名。所谓“双元制”(Dualsystem),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受训者具备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的双重身份,企业和学校双重培训机构,实训教师和理论教师双重培训教师,培训大纲和教学大纲双重教学内容,形式上采取工读交替,学生各方面的技能主要在企业形成。“双元制”独具特色,备受推崇,被称为德国战后经济迅速腾飞的“秘密武器”。[3]除此之外,国外的“工学结合”还有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多种形式。
综合国内外的理念和做法来看,“工学结合”是将课堂教学同企业实践、顶岗工作分段式有序交替,以达到学用相长的一种教育模式,目的是让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在学校与企业两种育人资源和学习环境中得以强化提高,因此,它具有学生身份与教育资源的双重性、工作与学习的交替性、学校与企业合作机制的市场性等显著特征。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特点:(1)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的一种必然选择,它既是造就和培养高技术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途径和方法,也是促进就业的一种机制和方式。因此,世界上的合作教育经常被称为“以就业为方向的合作教育”(career oriented cooperative education)。(2)以“工”为核心。“工学结合”的主要特点和重点就是“工”,即通过实际工作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它要变革的正是过去以课堂为中心的做法,目标是在真实的企业和岗位环境下锻炼、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技术能力、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强调的是学以致用、学用相长。(3)以“学”为目的。“工学结合”改革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实践性教学过程,其根本目的还是为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应对人才市场变化的真知识、真本领提供条件。(4)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和完成培养方案。“工学结合”的特点和前提是校企合作,依据企业用人需求和专业岗位技术标准为导引,双方共同制订培养目标、教学方案和课程计划,并共同组织落实。这种做法有利于订单式人才培养和学生的顶岗与就业。(5)双方分段管理,学校全程监控。即学生在校内教学时段由学校管理和考查评价;学生在校外企业工作时段由企业管理和考查评价,学校则指定专人(班主任或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计划检查和过程督导,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工作质量。
“工学结合”已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它给高职教育理念和模式带来重大变革,同时也给高职院校如何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高校教学管理是以培养人才、提高人才的质量为根本目标的系统的管理活动,它的根本任务是使高校教学活动进一步科学化和规范化,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出适合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而教学系统是一个多要素、多环节组成的复杂系统,因此教学管理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组织方式管理、教学运行过程管理以及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等等。由于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现有的教学管理体系已暴露出与“工学结合”不相适应的地方,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这方面,过去完全由学校单方完成,校方只需关注学校教育的层面,主要根据专业特点,结合本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条件来确定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进度的安排等等;而“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则要求按照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来确定各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计划,构建以实用为宗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注重岗位实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重点加强以岗位的操作、工艺、运行实习等为主的实践环节,因此,必须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组织实施。学校必须把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程度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作为办学的重要指标,制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教学计划还要富有弹性和适应性。而且,不同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各不相同,教学组织形式也各有特色,如何有效地组织好各专业的“工学结合”,做到工学结合过程科学、工学衔接合理,必须从全校教学管理层面并结合企业的情况进行统筹安排。这无疑是增加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度。
目前高职院校大多仍采用学年制的管理模式(尽管近年来有些院校为适应形势的发展进行了学分制模式的改革,但大部分实施的仍属于学年学分制)。学年制管理模式规定了各专业开设课程的学时数和上课学期、学习年限等,学生严格按计划逐课逐年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入学,又同年毕业。这种模式有利于从整体上有计划、按比例地为社会培养各类专门人才,有利于校方按班级、年级和预定的安排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易于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和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但这种模式比较死板,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不利于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特别是不能满足“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施要求。由于企业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本质追求。受生产情况变化的制约,企业不可能按学校的教学进度整齐划一地为学生安排实习实训,更不可能为安排学生实习实训而影响生产,这样就会造成学校教学进度上安排的实训时段,企业并不能满足,或不是最佳实训时机,而当企业条件允许时,或出现最佳实训时机时,学校正在安排其它教学环节,又不可能立即调整,而错过了实训良机。因此,校方必须对学年制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积极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以便于灵活掌握和调整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实训时间,为学生量身定做学习进程。
由于实施“工学结合”,学生要分散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进行实习实训,其实习实训成绩的考核很难统一标准,造成许多院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在“工学结合”模式下目前仍停留在末端检查验收阶段,难以做到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对学校而言,学生参加校外实训或顶岗学习,虽未毕业,但已离开其“掌控”区域;而对企业而言,实习实训的的学生并不是正式员工,不便对其严格管理,甚至出于生产成本、利润、核心技术保密性等方面的考虑,对学生是否到岗有时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这样一来,“工学结合”的实效大打折扣,甚至会出现学生实习期间“放羊”,实习期满托关系请企业提供虚假的实习成绩、证明等。因此,学校的教学管理必须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尽快改变校外实践教学失控的局面。
针对上述情况和问题,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改革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实施“工学结合”的重要保障。为使“工学结合”运作规范、有序,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学校应成立由校领导和企业领导共同组成的校企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负责沟通学校、企业之间的联系,促进校企紧密合作。同时,各教学系部成立由系部主任和相关企业的技术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具体指导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专业指导座谈会”等形式,倾听企业对人才需求状况和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以及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正确定位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界定人才培养规格,共同制订动态可调、富于弹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人才培养的信息反馈系统,时刻把握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动向和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教学计划,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其次,为理顺“工学结合”的各方关系,提升“工学结合”的实际效果,还需要制订一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校企合作的方方面面、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各种保障措施等都要制订科学、规范和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如: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章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办法、教师到企业挂职的相关规定、教师进车间指导实训的管理办法,以及企业人员到校担任兼职教师的管理办法,等等;同时,制订“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建立多方参与的“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从而形成规范、高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使“工学结合”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学分制是国际上通行的教学管理方法,体现了管理科学性和人性化的完美统一,其精髓就是“以人为本”。作为一种能兼容多种规格人才培养,并具有一定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更有利于早出人才、多出人才,比学年制在满足社会和学生多样化要求方面有更多的优越性。为了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实施学分制改革将是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实施学分制可以从教育思想、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可以克服现有教育体制和教学机制的弊端,有利于形成新的科学的运行机制。但实施学分制是一项全局性的重大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绝不是简单地把课程的学时换算成学分就可以了,它是一项要求高、难度大、政策性很强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认真研究、精心设计,并且需要完善有关条件,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首先,要成立实施学分制的领导小组,制订实施学分制的总体方案及各项制度,确保实施学分制有坚强的组织和制度保障,能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其次,要建立选课制。选课制是实行学分制的前提和核心,学校要开设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课程,让学生能够自行选择学习的课程和教师,自行安排学习的顺序和进度。第三,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而要开设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课程,则须积极改革用人机制,打造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高水平高素质教师队伍。这是实施学分制的关键。第四,要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改善实验、实训、实习条件。实施学分制,对学校的各项教学条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开设的课程越多,需要的教室、实验实训室、设备器材等就越多,包括图书资料、现代化的网络系统等等,特别是高职教育对实践教学环节的依附性较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既是高职院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也是实施学分制的基础。第五,还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教学管理人员是实施学分制直接的参与者、组织者和执行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分制的实施效果。教学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学分制的特点和要求,在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的设置、学分的计算、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操作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都需要较高的素质,因此,培养一支精干的教学管理队伍,是顺利实施学分制的重要条件。
教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就是根据预定的标准,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测和调控,确保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以及最终结果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并向好的方向发展。教学质量监控的核心和关键是教学质量信息的收集和反馈。要实现教学质量监控目标,必须建立一个教学信息网络,建立多条信息交流的渠道,做到传递畅通迅速,广泛准确地收集信息,及时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加以调整和控制,以求得不断改进和防患于未然,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是在校内完成的,获取信息比较方便,对课堂教学、实验实训等容易做到全程监控;而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管理的重点是对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尤其是校外实习实训的管理。由于校企合作以及实践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学生在校外学习时间增长,学习呈现出间断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加上企业参与教学管理地点不固定等因素,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显然难以做到全程监控和实时监控。因此,重构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体系,必须拓展教学管理的时间、空间与主体,以“哪里有教学,哪里就有质量管理”为原则,充分发挥学校、企业乃至学生及其家长的作用,多方参与,共同完成管理任务。根据已有法规,学校与企业、学生及家长签订共同确认的培养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尽量细化相关的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工学结合”的学生行为规范、职场安全等管理制度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企业对实习现场学生视同正式员工,采用与企业员工相同的管理标准,严格要求,统一管理;企业现场导师负责学生培训期间的职业素养教育、职业技能训练等,并将学生的工作态度、完成任务的及时性、完成质量和工作量等信息反馈给校方。学校则进一步明确教务处、教学系部和教研室在“工学结合”过程中的职责,同时明确专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学校指导老师不仅要做好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实时跟踪学生在企业的情况,定期到企业配合企业现场导师进行现场教学和对学生进行现场管理,辅导员也要定期深入到学生实习现场,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关心学生的工作情况,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合理引导和有效管理学生,并经常与学生家长进行信息交流。另外,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等对教学情况实施监控:通过网络进行相关资料和事实材料(记录)的传输、收集;通过视频召开座谈会,交流经验;利用手机短信与学生保持实时的信息交流,了解企业的教学情况,对学生进行跟踪监控;等等。这样通过多方介入,共同管理,确保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信息反馈渠道的畅通,以便及时了解情况,处理问题,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监控目标的实现。
“工学结合”的特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因此,实施“工学结合”,还必须改变单一由课堂考试结果评价学生的传统做法,对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等进行改革,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建立一个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笔试口试与具体操作相结合的新的多元化、多形式的考核评价体系。具体来说,对学生校内学习的考核,可采取理论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是突出技能考核。理论知识的考核可以是闭卷考试,可以是口头答辩;技能考核的主要手段是具体操作,即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一项技能操作或一个项目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对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考核,则应按照校企双方共同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结合学分管理的要求,根据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实训的具体项目,把实训的任务折算成相应的学分,由企业导师参照单位对企业员工的质量标准,按照工作态度、工作量多少、完成任务质量和及时性等对其实训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学校再根据学生整个实习实训期间的综合表现评定其实训的成绩。在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努力做到评价方式人性化,将绩效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统一起来,通过考核评价,目的是激励学生进取,促进学生发展,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提高其就业竞争实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1]教育部高教司.银领工程系列——育才通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8.
[3]陈维彬.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21):97-99.
G719.21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1-5993(2010)03-008-05
2010-09-06
本文为2009年度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重点课题《“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研究》(YJZ-2009-01)的成果。
洪 山(1965-),男,安徽淮南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语文》教学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