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档案的商品性与价值*

时间:2024-06-19

□ 杨 蓉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长沙 410116)

“档案的商品性和价值”是目前的一个热门话题,众说纷纭,但大多数的人都是从利用的角度来考察的,很少从档案产生的角度来考察。本文就档案产生的角度来谈谈对档案的商品性和价值的粗浅看法。

一、档案的商品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判断某种物质是不是商品,首先要看它是不是劳动产品。其次要看它是否用来交换。只要既是劳动产品,又是用来交换的物质才是商品。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纪录。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等活动需要付出劳动;将活动的过程、数据、经验教训记录下来,形成文件材料也是劳动;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档案同样是劳动;另外档案载体也是劳动产品。所以说档案是劳动产品是毫无疑义的。

档案需不需要交换呢?需要。档案的交换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和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档案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末期。在原始社会里没有档案,也就没有档案交换。在奴隶社会已开始有了档案的交换,夏朝的太史令终古拿“图籍”作为投奔商朝的资本的事实,就可以看作是一种档案交换的初级形态。在封建社会,档案的交换有所扩大。历代封建王朝在它建立之初一般都要收买大量前朝散失的档案文件。古代图书与档案没有严格区分,图书交换其实质上就是档案或档案文件汇编的交换。利用档案编史修志实际上是档案的一种间接交换。由于封建专制统治和自然经济的制约,封建社会的档案交换还是很有限的。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利用他人档案通过交换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实。我国现阶段是公有制为主体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理论上来说,利用他人档案是必须通过交换来实现的。目前利用科技档案收费的情况多,利用文书档案收费的少。档案劳动的耗费是从国家或地方的财政拨款中得到补偿的。但不能因此否定档案交换和档案的商品性。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普遍认识到档案是一种信息资源,而信息是可以交换的。

档案交换有两种形式:一是原件交换,出售和购买原件,如专利转让。二是信息交换,如查阅、摘抄和复制档案,因为档案多为孤本,多的也不过两、三份,所以档案的交换一般都采取信息交换的形式。

档案的商品性是由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决定的。源于档案的社会性、商品性是开放档案和利用档案收费的前提,不承认档案的商品性,实行闭馆自锁是错误的。笼统地提档案商品化也是不对的。档案是精神商品,不会在交换中消耗掉,它可以流传千古,造福子孙万代。所以国家和地方财政拨给档案部门事业费,不仅有利于档案事业的发展,而且也是符合全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

二、档案的价值

档案具有商品的属性。那么我们就可以用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的理论来研究档案的价值。档案的价值可分两部分:

(一)文件价值

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所以档案的价值应当包括文件价值。文件是记录和反映历史事件的。一般来说,某个历史事件所耗费的劳动量愈多(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它所形成的文件价值就越大,这种与历史事件有关的价值,我们称它为文件的历史价值。档案学界一向都很重视文件的历史价值。历史事件是通过人记录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因此记录历史事件的劳动也是构成文件价值的一部分,我们称它为文件形成价值。记录历史事件是一种复杂劳动,记录人水平越高,对问题的看法就会越全面越准确,文件的价值就越大,鉴定文件时考订作者就是这个道理。文件的价值还包括其载体的价值,随着文件的形成,其载体的价值也就转移到文件中来了。

(二)档案管理价值

对文件转化为档案,再由档案保管到利用,档案工作者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这些劳动创造档案的管理价值,档案的管理价值包括形成价值、保管价值和服务价值。档案形成价值,是指文件转化为档案产品所形成的价值。从文件到档案的转化不是自然进行的,需要档案工作者进行一系列的复杂劳动,大致可分为文件的收集、分类、鉴定、组卷,档案的编目、排列和全宗划分,全宗介绍或说明的编写、检索工具的编制等工序。档案保管价值,是指档案在保管过程中增加的价值,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档案保管人员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在档案保管过程中的工作有:库房温湿度的控制与调节,防光、防尘、防有害气体、档案微生物、害虫的防治,以及档案的修复和保卫工作等。(2)档案保护工具转移的价值,档案保护工具包括:库房、装具和库房设备等。保护工具的价值是逐渐转移到档案中去的,可以根据其使用年限,用折旧的方式来计算。(3)档案保管过程中的日常开支,如电费、保护药品费、保护工具修理费等。档案服务价值是指档案工作者为社会和公民提供档案信息服务这一过程所创造的价值。它包括服务人员的劳动价值、服务设备的折旧和服务日常开支。

三、档案的利用价值

档案具有商品属性,所以它不但具有价值,而且有使用价值,档案的使用价值是通过档案的利用来实现的。为了与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相区别,我们把档案的使用价值称作“利用价值”。档案的利用价值是指档案这种事物的用途或对一定工作活动的积极影响。简单的说,档案的利用价值就是指档案的作用。怎样看待档案的利用价值呢?人们对档案的利用价值的认识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制约的。最初人们认为档案具有备忘作用,然后人们认识到档案具有凭证和参考作用。现代人们认识到档案具有存储和传递信息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我们下面从纵向和横向来分析档案的利用价值。

从纵向来看,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历史的发展具有继承性的特点。“新事物可以利用旧形式而发展,旧事物也可以采取新形式而复活。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认清楚过往的来程也正好决定我们未来的方向。档案不但可以维护历史真实面貌,而且对我们当前的工作有借鉴和帮助作用。运用档案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和科研、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可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即从时间上来考察,档案具有“凭证”、“现实”和“预测”作用。这三个方面的利用价值,既有一致的地方,又各有其特点。我们要增强档案为未来社会服务的观念,把眼光放长远些。笔者认为,未来利用价值大的档案主要有以下几种:1、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档案。2、特殊历史事件和历史转折时期的档案。3、有关新生事物成长的档案。4、稀有档案,“物以稀为贵”。5、尚未实施的重大设想和失败的教训、成功的经验方面的档案。6、中途停工的重大科研项目和重要工程建设方面的档案。总之,从纵向来考察档案的利用价值,我们要尊重历史,捍卫历史真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从横向来看,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每个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它周围的其他事物,每门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必须吸收和借鉴其他科学技术的成果,现代科学技术相互渗透就证明了这一点。档案的利用价值是多种多样的,往往随着地点、环境等条件的演变而变化,因此,我们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档案的利用价值。(1)要用多维思维的方式来看待档案的利用价值。多维思维是一种用变通、灵活的手法进行多渠道、多层次的推测、想象和创新的联想思维,其思维过程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整体分解,二是信息交合,三是筛选结晶。多维思维能开阔我们的思路,以便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正确的评价档案的利用价值,而不只限于“凭证”作用的范围。(2)要用系统的方法来分析档案的利用价值。系统是要素相互作用的复合体,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核心。要认识事物的整体属性,除了把握各要素之外,还要了解要素之间的关系,正是这些关系形成了要素所没有的“整体功能”。运用系统方法,要求我们把研究对象——文件、案卷、全宗等放在它们各自所属的那个系统中来分析利用价值。(3)要利用现代技术探讨档案的利用价值。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设备进行定量研究档案的利用价值。

综上所述,档案具有商品性,可以用来交换。但一般采取信息交换的形式。档案的交换还要受到国家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制约。档案价值由文件价值和档案管理价值两部分构成,档案工作者的劳动创造档案管理价值,档案的利用价值具有多样性。因此,要求档案工作者具有渊博的知识,也要求“对外开放”,让全社会的人们都来认识档案、关心档案、利用档案。档案部门要改变长期以来无偿提供利用的做法,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更好地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吴宝康.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陈贤昌.马克思经济理论在中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