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旅游专业历史文化课程教学问题及原因分析*

时间:2024-06-19

□ 牛淑琴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高职旅游专业主要是为地方旅游产业服务,旅游业是地域性极强的行业,地域性的突出是其专业教学必须重视的,但是从当前山西省高职旅游专业历史文化课程设置来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这一方面做的还较为笼统,地方性突出的相关旅游教材还严重欠缺,这一缺陷严重影响了本土化人才的培养。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历史文化课程教学问题

(一)师生对于文化课程的定位判断存在差异

根据上述调查可以看到,无论是目前开设有历史文化课程的院校还是目前尚未开设历史文化院校,几乎所有的历史文化课教师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都认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开设历史文化课程,因为可以提高学生的导游服务技能和综合能力,并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具体到对历史文化课程的定位还存在异议。近40%的学生认为现今历史文化课程的定位在于提高自己导游技能和导游服务能力,然而只有20%的教师认为现今的历史文化课程能够起到上述学生所希望的效果。这反映出学生学习课程的目的性很强,他们希望对通过学习历史文化课程能够直接达到提升工作能力的效果,更有直接的认为有助考取导游证,但是目前从教师教授的实际效果来看,这一目的的实现并不理想。因此教师今后教学目标应该有所调整。学生对历史文化课程对专业帮助的期望值超过了教师认为的期望值,说明目前的历史文化课程是否达到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和效果。对于学习历史文化课程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几乎没有学生支持,而这一观点教师支持率却在17%,说明学生对于历史文化课程学习目的的思考还太多的简单,也说明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对于教学目标中情感价值观的教授和影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师生均对当前历史文化课程教材有所不满

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反映课程内容”。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表明,几乎80%的教师和学生均对现行的历史文化教材表现出不满的态度,这就说明现行的教材并不适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那么不满意的原因在哪里呢?经调查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从教材的选用来看,类型比较单调。目前山西省高职旅游专业开设历史文化课程的学校中有82%的都是采用通史型的历史课程教材,采用了省编教材11%的学校,自编讲义或是校本教材更是少之又少,仅占到7%。二是从现行的历史文化课程使用教材内容来看,几乎和专业学习历史学的学生使用的教材一样,这样一来就失去了与旅游管理专业的联系性。虽然山西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是为山西提供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但是历史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专门针对山西地方相关历史知识却几乎没有,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三是从教材结构来看,没有活动实操的案例和直观的图片,内容形式显得比较枯燥,适合专门从事历史研究的学生学习,对于没有良好的学习基础的高职学生来讲,没有吸引力。有部分学生对教材结构提出了不满意见和改革意见就说明了这点。四是教材中有许多初高中重复的内容,比如:先秦时期,许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知识在初高中阶段就已经系统学习过,高职期间再次进行学习,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而且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真正与山西相关的先秦时期的历史知识书本中却又没有出现。

(三)对影响课程实施因素师生有不同意见

对影响历史文化课程的实施原因学生和教师有着不同的意见和认识。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手段相对单一是影响历史文化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现代教学实施的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虽然教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也融合了讲授、讨论、探究性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讲授法和课堂讨论法是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其他的方法的使用仅仅是凤毛麟角。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学内容呈现的效果,教师如果能够选择合理的、有吸引力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现教学内容,那么学生就能够容易并且愿意接受,能够极大的增强教学效果;反之,如果教学手段太过单一,对于本来基础就差的学生来讲无疑是灾难性的,可以说单纯的讲述法几乎无法吸引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

2、现代教育技术使用频率在历史文化课程教学实施中有待提高。对于历史文化课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频率调查可以看到,只有21%的历史文化课程教师能够贯穿其中合理选择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而剩余的教师却不经常使用,即使偶尔会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也仅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很显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是可以让学生能够接受更多的信息量,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吸收最大化的信息强度。而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很明确的看到,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是很期待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别希望能够使用多媒体展示更多的图片资料和影视资料。

3、目前历史文化课程的课时总体安排基本上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较为合理。但是调查结果表明只有少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历史文化课程的课时可以减少,其余师生对历史文化课程的课时比较满意。但是,具体到课程表中每周上课的安排上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学校虽然每周课时量是4 课时,但是集中到了一天,有个别学校甚至每天连上四节课,这显然是教师为了上课方便而安排的课时,对于学生来讲,显然是不合理的。而且集中时间即使再好的教师都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产生厌倦。

二、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本身知识资源的问题

1、历史文化课程教师对旅游管理专业了解不多。

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历史教师的来源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专业历史学毕业的曾经从事历史研究的教师。这类型教师的优点是,知识丰富,教学方法相对专业,不足之处则在于由于其是正规的历史专业毕业的因此在讲授课程的过程无意识便会把教学重点放到历史知识的讲述方面,而且所讲述的内容一般来讲比较深奥,对于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而言,学习起来非常困难。相反,其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知之甚少,因此即使是讲到某一与景点相关的内容侧重点也不一样,例如:讲到北魏涉及到佛教和云冈石窟的历史,专业历史教师更注重对北魏王朝兴佛灭佛背后的原因和影响的讲授,但是却忽视了对现象的描述,而旅游管理专业恰巧注重现象。二是随意安排了一名教师来承担历史文化课程的讲授,在许多人眼里,历史课如同故事课,谁都能讲,因此造成了既没有知识性也缺乏专业联系的结果。这两种教师都对历史知识与旅游管理专业的结合较为忽视,因此影响了整体的课程教学。

2、教师的教学思路需要改进。

高职院校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基础课教师,都应当同时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专业教师在这方面做得相对乐观,而文化型的基础课程的教师在这方面则意识淡薄,认为专业能力的培养是专业课教师的事情。然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却恰恰和基础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是建立在良好的文化基础之上的,因此历史文化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重要的文化课程之一必须改变教学思路,知识与能力并重。这样才能实现基础课也为专业服务的目的,达到更长效的影响力。教学思路改进了,教师自身必然会加强学习调整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会有所侧重。

(二)管理者缺乏时代教育导向

一个学校内涵建设是通过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相结合才能提升的,有了良好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文化素养,才能提升内涵。是否重视基础课程这与学校管理者的教育导向有关系,目前来看,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专业技能忽视文化基础,可以看出其缺乏现代教育理念。究其原因,一方面招生难的压力是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在没有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方式之前,降低学生的入学条件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为了学校能够顺利办学,学生的入学几乎没有了基本的考核条件,特别是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招生目前非常堪忧的情况下,入学考试形同虚设,在7 所调查的学校中,一个班级自主招生的学生几乎占到一半,这些学生大多有社会工作经历,对于学习基本上没有兴趣,只是来学校混个文凭。虽然降低了入学条件,但是毕业学生质量太差又成为了学校的担心,因为毕业生就业的好坏,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的社会声誉。因此,为了保证毕业生进入社会能够给学校带来正面的宣传,树立学校的形象,学校便花大把心思放在其职业资格考试方面,甚至把职业资格考试作为最终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一导向导致在资格考试的学期,其他课程都为其让步。

(三)成长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

学生学习生活态度和身心健康与家庭成长环境有关,家庭收入、家长教育理念,家长、家长的生活及工作态度以及家庭是否和谐对于学生都会有深刻的影响。据调查了解,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农村的较多,大多没有能力提供更好的受教育条件,同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也相对不高,有的家长对孩子学习期望值也不是很高,只是觉得有点知识相对可能好找工作。但是,近年来,用人单位对于求职者门槛一再抬高,工作问题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难题。一毕业就失业的处境成为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的问题。教育投资与教育回报严重不成正比。这种不良的社会现象也严重地影响人们对于学习和上学必要性的判断,再加上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能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关键要看是否有“关系”,这种心理也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学好学坏一个样,学与不学也差不多,也有的学生认为现在社会还不如有一技之长,因此把专业技能学好也许还能对找工作有益处,学习历史文化课程没什么实效,这种思想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

总之,高职类旅游管理专业利用地方人文历史资源进行教学方面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比较空白的阶段,根据对目前国家高职教育改革的形势发展要求和山西省的旅游发展方向,作为一名旅游管理专业专业的历史文化课教师,有责任对其进行研究和实践,打破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以本科类为模板,采用增强技能型教学的比例,降低基础性知识的教学比例的现状,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一线较高文化素质、较高历史传承使命感而做一点微薄的小事。

[1]王余明.对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4-25.

[2]管齐峰.成都高职学院“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08:15-20.

[3]李正祥.对中职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的思考[J].农业教育研究,2010 (9):24-25.

[4]赵蕾.试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基础文化课程的改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 (4):12-1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