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人文通识课程的定位与教学*

时间:2024-06-19

□ 黄菲蒂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文法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一 人文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培养人格健全的有情怀的人。大学教育阶段,学生们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建立并形成稳定、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专业知识技能的获得,可以造就专门的技术人才,而人格的形成则需要人文精神的熏陶。这也就是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区别。人文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是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最高体现。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技能教育是一种工具理性,注重实用价值,而人文教育则“无用而用”,注重情感和心灵的世界,培养一个人的精神气质,人才能成其为有血有肉、丰富立体的人。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就认为美育能使人类在音乐、雕塑、图画、文学等艺术的世界里找到遗失了的美好情感。文学、电影、音乐、书法、戏剧等等都是人类艺术殿堂的美之精髓。它们不同于实践性学科具有可操作性,不能给人在现实生活中带来立竿见影的物质财富,但他们的存在关乎生命,即海德格尔说的“诗意的栖居”。而美育的重要性、独立性、不可替代性,肩负着审美教育本身的时代担当。审美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恢复构建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和谐自由的发展,全面提升人的主体性。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大学教育呈现出一种重视科技而轻视人文学科的趋势。人文类、基础性学科日益成为冷门,逐渐被边缘化。专业知识的精进,可能会有很多领域的专才,但人文素养的缺乏却会使人的心灵世界逐渐枯萎冷漠,自己的情绪无法表达和排解,忧郁困惑;与他人的相处无法圆融通达,渐趋闭塞,甚至隔膜。这对成长极为不利,甚至影响到一生的为人处世。而如果一个国家的青年人都只是埋头单一的技术领域,对自然、自身和他人都缺乏了解和兴趣,那么精神上的荒芜所带来的文化流失和道德退化将是令人万分悲哀和忧虑的。而通识教育是近年来在大学学科和课程建设中很重要的一股思潮,“指大学本科课程中全校共同性的、内容有一定广度的部分。它通常包含对若干学科领域有关课程的学习,试图为一所学校中的全体学生提供一种应当共有的本科训练。”[1]在本科教育阶段,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最好办法就是开设人文类通识课程。它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 关于人文通识课程的定位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1997年组织编写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书系”,该书系包括《大学美育》、《音乐鉴赏》、《影视鉴赏》、《美术欣赏》四本,序言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所作,可见国家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视。大学人文类素质课程开始在全国各大高校普遍开设,但大多作为专业之外的选修,师生都没有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领域进行关注和研究。在人文精神普遍缺席的氛围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缺少对人文艺术的感知和了解,对艺术反映人类心灵的一方面认识不足。性格中自私、偏执、骄狂、媚俗、颓废等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而与爱、分享、怜悯、勤劳、乐观、奋进、理想主义等等这些最高尚的人类品质却渐渐疏离,这也成为当下大学生多种心理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人文通识课则承担着培养这些优秀情感品质的重要文化任务,任重而道远。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学校积极鼓励文科教师为本科生开设人文类素质教育课。《影视鉴赏》《唐诗宋词赏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名家名作欣赏》《外国文化概论》《美术鉴赏》《音乐鉴赏》等课程成为最受欢迎的人文通识课程。课程主要面对非文学和艺术专业的学生,学生必须在四年中选修两门以上的人文通识课,并通过考试获得学分。学生选课时不分年级,不分专业,在网上根据兴趣选课。授课对象发生变化,人文通识课程也应调整自身的课程定位,它既不应等同于文学或艺术专业的专业课,也不应笼统地把一些知识点集中起来,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课程应该立足于人文知识本身,吸引学生走进人文的殿堂,进而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比如,面对一首曲子、一部影片、一首诗歌或者一幅画如何获得审美的方法,并由此产生审美的情感。艺术的感悟能力只有在这样的不断习得和接触中才会提高,而情感、家国、宗教、生死等等重大的生命主题往往就蕴含在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之中,有了感悟和理解,深义才会与鉴赏者取得交流。人文通识课程应当激发学生对文化和历史的热爱,激起他们对历史和当下问题的思考。美好的情怀就会在这样的氛围之下自然获得。

从教育理念上看,如果说专业课程教学是增加学问的“深度”,那么,通识教育的重任则是增加人生的“宽度”。通识教育应是“世界观、人生观、知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其集中反映文化经典对学问、人生、智能、道德文章、做事做人等完美境界的追求”[2]学生由此能在单一的专业知识之外,拓宽人文视野,获得审美感受力。尤其是对于理工科的学生而言,他们更能在对外在世界的探寻之余,反观心灵世界,获得一种充盈内心的情感力量。

三 人文通识课程的课堂教学探索

(一)赏析经典案例

人文学科一般都有独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庞大而严谨的知识架构。专业课教学中,知识点可以在较长的教学周期里完整展开,但作为通识课程,如果也按照这种传统的方式上课,则会偏离既定的教学效果。一是教学时间比专业课少,无法面面俱到;二是过于专业的知识点会让外专业的学生感到陌生和枯燥,不但不能提起他们对人文的兴趣,反而造成一种抗拒心理,最终事与愿违。案例教学则能很好地解决之一问题。教师可以选取这一学科中的经典案例作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入人文情景,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比如,唐宋文学课程,可以选择最经典的诗词作品带领学生细致解读词语、韵律、意象,从而进入诗词高雅精妙的古典意境,以此感受到母语的魅力和中华文明的骄傲;而影视鉴赏类课程,则可以“从电影作品的理性启蒙与现代意识讲授入手,注重讲授电影的本体价值与人文关怀,这是提高学生理性分析能力的关键。”[3]通过经典影片的镜头语言、场面调度、配乐、人物刻画等的解读,让学生学会从细节处看懂电影,超越仅从故事情节把握电影的习惯,深入思考影像背后的思想主题。同理,其他人文类通识课程也可以选取最有价值的案例教学。这样,学生即获得了最宝贵的感性认识,又能由此上升到理性思考的高度。审美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就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养成。

(二)对话式教学模式的采用

人文类课堂教学是一场教师、学生与人文知识之间的对话过程。在“对话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对知识的独立思考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营造开放而有文化氛围的课堂是人文通识课堂教学要尽力做到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度、思考问题的多元角度都尤其重要。而人文学科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其无限可能性和解读的多重性。比如,分析诗歌的时候,我们不要总是去总结它的中心意思,而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内心感受去接近它,进而接近诗歌传达的意境,并体会其中的人生况味。因此,课堂应努力构建师生探讨交流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有不同于教师的独特见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鼓激励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

课堂之外,还要积极探索 “立足课堂,走出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展出、比赛、征文等活动,引导学生将课上的内容转化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在具体方法上,可以视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选取相应的方式,如诵读经典、讨论、辩论、调查、活动展示等等,尽量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联系起来,将专业知识与文化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构建紧密的知识结构。

(三)运用多媒体影像教学

现代多媒体技术已经用各种方式走进了课堂。投影、录像、动画及PPT课件等不仅是技术的运用,更是课堂氛围的营造和教学艺术的发挥。以文学和电影课题为例,在讲解《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时,可以放同名的古典名曲,展示春江、花、月夜等意象构成的风光片,播放诗歌朗诵。学生在诗与画的动态意境里感受诗歌,触摸名句,这种内心情感的颤动才能真正让人体会到人文的巨大魅力;而在讲解《鬼子来了》这个影片时,我们应注重从影片的巨大视觉和配乐的冲击力中看到中日民族的不同民族性格,看到作品谐谑背后沉重而深刻的民族性主题。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并将影响与鲁迅的“看客”理论结合起来,再次审视民族性格里的弱点。在人文通识课堂中,自然风物、各地民俗、文化遗迹、音乐的感染力以及经典的电影电视记录片等都是能充分唤起学生情感的事物,相比其他课程,多媒体技术的课堂效果更为生动和明显。

综上所述,大学教育阶段,开始人文类通识课程是重要且必要的,其所承载的文化传承责任重大而深远,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健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正确的课程定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采用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手段,这些都应当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1]张正义.论大学的素质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

[2]魏传光.通识教育的深度模式论略[J].科学.经济.社会,2011,(3).

[3]杨智.以理性启蒙开启心智——综合性大学中外电影史教学方法初探[J].戏剧文学,2010,(1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