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标准化病人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时间:2024-06-19

许 莹 宋文娟 黄秋杏 廖慧晶 毕 煜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50)

护理学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护理、助产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在整体护理观念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及必备的护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要。这就要求学生不仅是机械性地完成操作,更要求在操作过程中注重与病人的沟通交流,实现人文关怀。但是在传统的课程实训教学中,学生的实训操作对象是没有情感及反应的塑料模拟假人,模拟假人既无法对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及完成操作的质量优劣做出反应,也无法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不利于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以复制方式准确表现病人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情景模拟教学是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和管理系统,由被训练者按照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从中锻炼或考察其某方面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教学模式[1]。本课题组根据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科学设计把标准化病人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到课程实训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2018级护理专业(共8个班)、助产专业(共2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018级护理专业其中3个班、助产专业其中1个班共257名学生为实验组,护理专业另3个班、助产专业另1个班共258名学生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均为全国统一招生的学生。经比较,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入学成绩、已学课程的课程成绩等均无显著差异(P>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护理学基础课程第一学期的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课堂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学生使用模拟假人进行操作练习)—课程考核。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实训教学中应用了标准化病人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 设计标准案例 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及第一学期教学内容的安排,通过查阅标准化病人情景模拟案例应用的出版书刊、论文著作,同时咨询、采访广州市三甲医院工作的临床护理专家以掌握真实的临床案例资料,课题组成员讨论设计出可应用于本课程实训教学中的10个标准临床护理情景模拟案例(包括入院护理、生命体征的测量、卧床病人更单、生活护理等实训项目的情景案例)。设计后的标准案例再提交给临床护理专家进行审核,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1.2.2 组建及培训标准化病人团队 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建立选拔标准对报名者进行考核、筛选,最终建立了以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 Standardized Patient,SSP)为主,教师标准化病人(Teacher Standardized Patient,TSP)为辅的标准化病人团队[2]。课题组制订标准化病人培训大纲,对标准化病人实施为期1个月的培训,并在正式应用至课程教学前,由临床护理专家和本课题组成员统一对标准化病人进行模拟情景考核,以及时发现演示过程中存在问题并在考核结束后进行加强辅导。

1.2.3 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施前,实验组学生已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及护理技能,并在课堂后使用塑料模拟假人进行相关操作项目的技能练习。在实训课堂教学中,经过培训的标准化病人根据案例剧本演示出各种操作项目的临床护理情景,如疑有呼吸道传染病的病人办理入院、新入院病人测量生命体征、脑血管意外后肢体瘫痪的老人实施床上擦浴、术后留置多条引流管的卧床病人实施更单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由小组其中一位成员为代表在课堂上演示如何对该案例的病人实施操作项目。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对标准化病人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应对标准化病人的各种反应或提问。在演示过程中,授课教师及其他学生观摩其演示,并及时做好记录。在各组的学生代表均演示结束后,授课教师组织进行点评:首先,由每个小组的成员评价小组代表在演示中的表现及存在问题。然后,由标准化病人以病人的身份对学生在情景演示中的表现给予反馈和评价。最后,由授课教师对各组学生的演示进行点评、总结,必要时,可与标准化病人合作演示规范的情景处理流程与方法,使学生领悟、理解并反思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3 效果评价

1.3.1 课程操作考核成绩 通过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的课程操作考核成绩以客观地评价实训教学效果。操作考核采取个人情景案例考核方式,即:操作考核时,要求每个学生根据案例所提供的情景,单独完成由2个操作项目组合形成的护理任务。监考教师主要从案例判断、沟通交流、操作程序、操作效果4个方面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

1.3.2 学生评价的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来调查实验组学生对本课程中应用标准化病人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效果评价。调查问卷共包括16个条目以及学生对此种教学方法的意见或建议,每个条目的选项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即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以平均值及标准差来表示。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数来表示。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操作考核成绩的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分,±s)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分,±s)

对照组实验组人数(n)258 257操作考核成绩81.25±5.36 83.74±5.09 t值4.26 P值<0.01

2.2 实验组学生对标准化病人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评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257名实验组学生中占91.4%以上者均对调查表的16个条目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详见表2。

表2 实验组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n=257,%)

3 讨论

3.1 有利于提高实训课堂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护理学基础实训课堂中,学生只能在没有情感及反应的塑料模拟假人上进行重复机械的操作,课堂气氛枯燥沉闷,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降低。通过把标准化病人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至实训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贴合临床实际护理工作的仿真情景和模拟病人,以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实训课堂中的参与度和热情得到了提高。同时,由于学生在对标准化病人进行护理操作时,需要真正、主动向标准化病人进行操作目的和注意事项的解释,回答标准化病人的提问;若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操作错误或不当的环节,标准化病人可相应地作出不满等反应。这个过程中可促使学生在操作中主动思考每一个步骤的方法和意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要点及注意事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能力,提高实训课堂的教学效果。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学生的操作技能能力得到了提升。

3.2 有利于提高整体护理思维能力

整体护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视人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以满足人身心需要、恢复健康为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实施系统、计划、全面护理的护理思想和护理实践活动[3]。这就要求护士在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时,不仅要关注病人的生理改变,而且还要同时关注其心理、社会、精神方面的改变,并按护理程序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传统实训课堂无法提供仿真的案例情景,作为实训对象的塑料模拟假人也无法作出情感及反应,不利于对学生整体护理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把标准化病人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至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训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标准临床护理情景案例,可促使学生通过分析病例,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标准化病人进行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等多方面的护理评估,找出标准化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制订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最终从标准化病人作出的真实反应等各方面进行护理评价,从而锻炼学生的整体护理思维能力。

3.3 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能力

有关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标准化病人在健康评估、精神科护理等课程中的应用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应变能力及语言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及职业责任感等[4-5]。而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占91.4%以上的实验组学生认为在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训课堂中应用此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职业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沟通交流能力及人文关怀意识。标准化病人的应用可避免了学生“哑巴”操作的现象,提供与仿真病人进行交流互动的机会,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而人文关怀更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点。但是有调查显示,现在医学院校对于护理人才的教育都注重科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教授,对于人文素养的关注较少[6]。在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训课堂教学应用标准化病人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授课教师通过设计各种临床案例,让学生面对不同社会背景、经济背景、心理素质、疾病、年龄的标准化病人,加深学生对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的理解。通过操作过程中标准化病人的反应及操作结束后标准化病人以病人的身份对学生在情景演示中的表现作出的反馈和评价,可促使学生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会病人的感受,从而培养爱伤观念及人文关怀意识。

4 总 结

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训课堂教学中实施标准化病人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改善传统实训课堂教学中呆板机械的操作练习的缺陷,为学生提供贴合临床实际工作的仿真情景及模拟病人,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早期便能了解护士工作环境及护理工作内容,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不仅能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强化整体护理思维能力,同时注重培养了学生沟通交流、人文关怀等综合职业素质能力,对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施中还存在以下不足:包括由于技术道具的欠缺,标准化病人未能演示某些疾病的典型阳性体征,学生标准化病人的流失问题。这些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完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