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万峰静, 严艳娥, 朱宏锐, 焦凌梅
Seminar教学法起源于德国哥廷根大学创办的哲学Seminar[1],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2-4]。故Seminar教学法引起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兴趣。在我国,Seminar教学法起初较多地运用于研究生的教学,目前在国内部分高校开始在本科阶段引入Seminar教学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Seminar教学法不仅能满足传统课堂知识的传授,且符合我国护理专业本科教育标准里的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具有主动获取新知识、初步形成科学的质疑态度和批判反思精神的目标。因此,本研究将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2014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19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实际班级分为对照组109人,试验组81人。试验组学生年龄(21.18±0.18)岁,上学期课程平均成绩(81.39±0.53)分;对照组学生年龄(21.36±0.25)岁,上学期课程平均成绩(82.54±0.39)分,两组学生的年龄、上学期课程的平均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前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两组各50%的学生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本研究设计为干预性研究,根据研究目的即比较两组干预前在评判性思维方面的差异,采用成组设计两均数的样本含量估计的计算公式,经过查阅文献获得参数值,σ为2.0,检验效能β为0.1,α为0.05,得到n=31,考虑可能有无效问卷,所以按50%样本量抽取);试验组41份,对照组54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试验后对两组190名学生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试验组81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78份,有效率96.30%;对照组109份回收106份,回收率97.2%,有效问卷98份,有效率89.91%。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以课堂讲授法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内容。试验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传统教学法。干预时间为1个教学周。Seminar教学法共实施5次,共15学时,占总学时的30%,实施过程如下:
1.2.1 Seminar教学准备 ①通过集体备课,确定适用于Seminar教学的6个讨论主题:儿童营养、儿童保健、住院患儿护理、营养障碍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的护理,并确定具体教学计划;②编写教师及学生手册;③成立Seminar小组,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并选出1名小组长。
1.2.2 Seminar课堂的教学过程 ①主讲教师作为主持人简要介绍教学过程和要求(10 min);②由1名汇报小组学生先就课前准备的主题内容做汇报(40 min);③其他小组学生、教师就汇报的内容提出问题,由汇报小组成员回答,同时各组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作为引导者(60 min);④最后由教师进行简要总结与评价(10 min);⑤课后学生上交小组书面总结材料。
1.3.1 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 实验结束后使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由彭美慈等修订的中文版[5])评价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包括7个维度70个条目。
1.3.2 教学效果评价 使用贺棋[6]编制的Seminar教学法效果调查问卷对试验组于试验结束后进行调查,同时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
1.3.3 质量控制 对研究对象在研究实施前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分析,并对全部学生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严格控制两组的影响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严格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和设定的教学计划教学,两组的任课老师均一样,考核方法相同;调查问卷均釆用无记名的形式,保证结果的真实性。
在试验前抽取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的学生以CTDI-CV量表进行测评。结果显示(见表1)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研究实施前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两组得分比较
在课程教学全部结束后再次以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见表2)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7个维度得分上,只有认知成熟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这6个维度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课程结束后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两组得分比较
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儿科护理学理论考试成绩的比较显示(见表3):试验组总分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简答题、病例分析这两种题型上两组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得分上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儿科护理学理论考试成绩两组比较
实施Seminar教学法效果评价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Seminar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见表4)。
表4 Seminar教学法教学效果评价
有研究结果显示,Seminar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6-9],但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只有认知成熟程度维度得分试验组学生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在总分及其余6个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是本研究Seminar教学法只占了总学时的30%,其他还是传统教学法,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仅靠几次课是难以获得的,需要在今后的课程及实践中不断强化。现阶段本科教学中临床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存在班级人数多、师资不足等问题,尚不适合全部使用Seminar教学法,可增加其他有助于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如PBL[10]、CBL、病例讨论、Sandwieh教学法[11]等教学方法,同时需在多个课程中合理使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来不断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Seminar教学法的效果持肯定态度。学生的反馈中有:通过Seminar教学提高了查找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拥有参与教学的权利,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查阅分析文献资料、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更愿意主动发言,锻炼了自我,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Seminar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体,积极讨论并发表自我见解,相互质疑,相互分享学习成果,增加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并给学生创造了自我实践机会,同时教师不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必须自主学习,主动构建知识体系,不断地反思并解决问题。因此,在Seminar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获取了知识,而且锻炼了各种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Seminar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在培养护生的沟通技巧和团结协作能力会更有优势[5]。但本调查结果显示,在提高个人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方面认同度较其他方面低。根据学生的反馈分析原因,主要是小组人数较多,讨论为多组进行。多组同时进行讨论可以对同一问题有更多的质疑和讨论,但时间关系也会导致部分学生参与度低;小组人数较多,在小组讨论中可能会有些学生积极性不高,态度应付、敷衍,因参与人数较多时,部分学生表达的机会有所限制,对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方面有所影响。因此,在今后的Seminar教学中需要减少小组的人数,增加师资力量,提高Seminar教学的效果。
贺棋和彭万胜等[6,12]研究结果显示Seminar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本次研究亦得出相同结果,试验组理论考试总成绩及在病例分析题、简答题上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类学习研究表明,通常我们对自己说过和做过的印象最深刻,掌握得最好。在Seminar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讨论,促使了学生勤于思考、主动获取知识,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认知的内化,进而提高了知识的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Seminar作为一种讨论式教学法,不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及综合素质能力。这种互动性教学亦有助于激发教师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做到教学相长。针对本研究的结果将在今后的Seminar教学中增加师资力量,小组化进行Seminar教学,使学生能更多地参与讨论,并分阶段进行反馈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