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理论结合体验教育护理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4-06-19

黄燕洁, 陈菊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较为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病死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气短及呼吸困难,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身心健康带来极大不利影响[1-2]。目前,无创正压通气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有成效[3],但由于治疗过程较长,加上部分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增加治疗难度,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给予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还需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以便治疗顺利开展,改善预后[4]。常规护理中的健康教育通常是由护理人员组织患者开展知识宣讲活动,患者缺乏实践,因此对于各项护理措施掌握及认识均不足,对于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等效果不明显。而理论结合体验的护理教育方式是通过对患者实施“一对一”指导,并结合体验教育,使患者对疾病治疗及护理措施具有较高掌握程度,对于改善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5-6]。为探究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的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本研究将理论结合体验护理教育应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并观察对患者生活质量、焦虑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再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符合201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②处于COPD急性加重期;③无其他恶性肿瘤疾病。排除标准:①轻度或中度COPD;②患有精神疾病;③存在严重沟通障碍;④伴有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5~87岁,平均(65.74±4.78)岁;其中首次进行无创正压通气29例,2次进行无创正压通气11例。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6~87岁,平均(65.83±4.55)岁;其中首次进行无创正压通气30例,2次进行无创正压通气10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与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同时给予抗感染、雾化止喘或护胃支持等常规治疗,护理时间均为3个月。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即护理人员主动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内容主要为疾病病因、临床常见治疗方案、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

观察组给予理论结合体验的护理教育,即除对患者进行理论知识教育,并根据理论知识让患者进行体验、实践,具体操作如下。

1.2.1 理论教育 ①护理人员定期组织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同常规健康教育。②护理人员定期与患者进行交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按照患者实际心理问题,为其制定个性化心理疏导方案,如对紧张焦虑的患者,增强其安全感,并有效调动患者积极性,消除紧张焦虑,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向其介绍治疗方案的优势及进行治疗的重要性,提升患者对医生及治疗方案的信任。③护理人员教会患者进行缩唇式呼吸,即引导患者闭嘴经鼻吸入气,通过缩唇将气呼出,同时注意收腹,吸气和呼气时间比为1∶2,该方式能够有效增加气道压力;教会患者进行有效咳嗽的技巧,并向其介绍咳嗽方式不当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2.2 体验教育 ①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对其选择适合的鼻(面)罩,通过模拟辅助呼吸以适应通气方式改变,引导其进行正常呼吸;引导患者在鼻(面)罩下进行缩唇式呼吸,在患者适应后,连接呼吸机,使其随着机器进行吸气、呼气。②引导患者体验戴着鼻(面)罩进行咳嗽、咳痰,若患者存在错误行为及时进行纠正。③在患者进食时,提醒其注意抬高体位角度,通过鼻腔进行呼吸,禁止通过嘴呼吸。④采用“一对一”指导方式,教会患者迅速摘掉鼻(面)罩,以便出现突发情况时患者能够自主且迅速脱卸鼻(面)罩。

1.3 观察指标

1.3.1 生活质量 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患者接受护理前和护理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量表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等8个维度,共有36项条目,每个维度均采取百分制,得分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高[7]。

1.3.2 焦虑状况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患者接受护理3个月后的焦虑状况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按实际情况填写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中的HADS-A焦虑评分,该量表采取4级评分法,≤7分属于正常,8~10分属于轻度焦虑,11~14分属于中度焦虑,15~21分属于重度焦虑[8]。该问卷Cronbach’sα=0.861,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3.3 护理满意度 护理3个月后,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选项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与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该问卷Cronbach’sα=0.855,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SF-36量表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健康调查量表(SF-36)分值对比分)

2.2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状况对比

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焦虑状况轻于对照组(正常多于对照组,重度焦虑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3月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A)评分对比 [n(%)]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n(%)]

3 讨论

COPD多发于中老年人群,随着病情不断发展,患者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等,也易出现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及继发性红细胞增生等并发症,阻碍患者康复进程,甚至导致患者死亡[9-10]。COPD急性发作成为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常选择无创通气技术应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能够有效减少因治疗带来的疼痛,不影响患者正常进食[11]。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积极配合,而多数患者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对于疾病相关知识接受能力欠缺,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配合不当,会造成机械通气效果不佳,甚至出现诸多不良后果[12]。因此在进行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有效健康教育显得极其重要。理论结合体验的护理教育在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的同时,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亦较为重视,如在术前加强与患者的交流,鼓励其说出内心的疑问、焦虑或恐惧,再向其讲解治疗的重要性,能够使患者信任医生及治疗方案,并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13]。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3个月后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理论结合体验教育护理应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原因为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定期组织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宣教,使其充分认识疾病,进而能够从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自我管理及护理,并对患者的疑问及时进行解答,避免患者持续进行错误操作,并引导患者正确使用呼吸机,确保治疗顺利开展[14]。无创正压通气技术的应用,不影响患者正常进食,使其营养富足,对于减少躯体疼痛亦具有一定作用,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15]。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焦虑状况轻于对照组(P<0.05)。说明理论结合体验教育护理应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可显著缓解患者焦虑状况。其原因为护理人员定期与患者进行交流,引导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及疑问,并且能够根据其实际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心理疏导[16]。此外,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能够积极向其介绍治疗的重要性及优势,缓解其焦虑、恐惧等心理。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理论结合体验教育护理应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其原因为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采取“一对一”指导方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并教会患者进行缩唇式呼吸,增强其气道压力[17]。此外,护理人员为患者选择适合的鼻(面)罩,通过模拟辅助呼吸使其提前了解无创正压通气技术,进而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理论结合体验教育护理应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并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改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