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高菊芹, 凌亚, 钱俊
新生儿肺炎为新生儿期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严重时会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甚至威胁患儿生命安全[2]。治疗该病通常需要鼻导管或头罩给氧等,多采取仰卧位。但有研究表明,仰卧位会使患儿出现呼吸加快、血氧浓度升高等表现;俯卧位能够改善通气/血流比,增加患儿肺氧合指数;头低脚高侧卧位利于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向上排出,对于肺部分泌物的排出与防治肺不张极为有效[3-4]。常规体位干预通常给予患儿仰卧位,床头抬高30°左右,患儿易出现分泌物或胃反流物呛入气道,影响预后。为探究对新生儿肺炎患儿更为有效的干预方式,本研究将转变体位干预模式应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中,并探究其对患儿肺功能改善情况及疗效的影响。结果如下。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给予转变体位干预的新生儿肺炎患儿4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给予常规体位干预的新生儿肺炎患儿46例作为对照组。入选标准: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中制定的新生儿肺炎诊断标准;出生日龄≤28 d;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先天性疾病;伴随严重器质性病变;住院期间出现其他严重疾病;存在急性出血;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照组男22例,女24例;日龄7~28 d,平均(19.64±5.42)d;病程1~6 d,平均(3.25±2.09)d;出生体重2.5~4.6 kg,平均(3.63±0.79)kg;其中新生儿吸入性肺炎19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27例。观察组男23例,女23例;日龄6~28 d,平均(19.12±5.21)d;病程1~7 d,平均(3.43±2.14)d;出生体重2.6~4.6 kg,平均(3.78±0.80)kg;其中新生儿吸入性肺炎18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28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备案。
均将患儿置于暖箱内,并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定时测量其体温、呼吸及脉搏频率,给予患儿相应的基础干预、并发症预防措施等。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体位干预模式,采取仰卧位,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并抬高床头30°左右;每日定时给予患儿叩背吸痰、雾化吸入等常规气道干预措施。按需喂奶,注意每次喂奶不宜过饱,并在喂奶后给予患儿扶坐位,医护人员用另一只手轻叩患儿背部,以便排出喂奶过程中患儿吞入的空气,避免出现吐奶、呛咳等情况。
1.2.2 观察组 给予转变体位干预模式,首先给予患儿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双上肢微屈上举置于患儿头部两侧,双下肢微屈外展,并在患儿臀部放置软枕;在30 min后采取卧位;2 h后取30°头低脚高左侧卧位,使患儿四肢中线呈屈曲位,并在其头部、臀部及背部垫软枕,以确保其头低脚高位、臀背部倾斜30°;维持30 min后采取仰卧位;2 h后取30°头低脚高右侧卧位,方法、维持时间均与30°头低脚高左侧卧位一致。每次转变体位前,轻叩患儿背部5 min左右,并按需吸痰,医护人员在叩背时,注意沿着患儿支气管走向,由外向内、自上向下叩击,抬手距离为3~5 cm,叩击速度为100次/min。在进行干预时,注意观察患儿的面部表情、肢体反应等,并根据观察结果适当调整叩击力度及体位、变换频率等。
1.3.1 肺功能改善情况 观察并记录干预前后患儿的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及心率(HR)的变化情况。
1.3.2 疗效 治疗效果共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呼吸困难消失,肺部罗音明显减少,且胸片检查显示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肺部罗音减少,且X线检查显示病情好转;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明显变化,X线检查显示病情无好转。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观察组干预7 d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干预7 d后总有效率(91.30%)优于对照组(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表2 两组疗效对比 [n(%)]
新生儿肺炎为新生儿期间较为常见的疾病,出现原因通常为新生儿呼吸道发育不成熟,支气管平滑肌较薄且免疫力较差,未能及时清除体内致病因子,因此极易出现新生儿肺炎[5]。此病患儿主要表现为肺部换气功能障碍,一旦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将会使患儿气道堵塞,病情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呼吸衰竭,威胁患儿生命安全。相关报道指出,全世界每年约有200万新生儿死于新生儿肺炎,对患儿家庭带来沉重打击[6]。因此,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生命体征、肺功能等极为重要。在对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常给予面罩给氧或留置鼻导管,而常规认为仰卧位为最可取的干预体位。虽然仰卧位利于医护人员观察患儿病情,方便医护人员实施脐部及呼吸道干预,但取仰卧位时患儿咽喉部呈现漏斗状,易使患儿出现分泌物、胃反流物等呛入气道,影响治疗效果[7]。有研究表明,与仰卧位相比,俯卧倾斜位、头低脚高左侧位或右侧位等体位方式,均能够更有效地减少新生儿吐奶、呛咳等情况的发生[3-4]。此外,考虑到新生儿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易影响其局部血液循环,引起气管内痰液滞结,在治疗过程中应给予体位动态干预。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7 d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说明转变体位干预模式应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中,有利于改善其肺功能。其原因为在干预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定时转换患儿的体位,有效避免了痰液滞结于气管内,确保患儿呼吸顺畅,改善其呼吸循环情况,使其肺叶与肺段的通气达到均匀。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7 d后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转变体位干预模式应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中,利于提高疗效。其原因为医护人员在进行转变体位干预时,在患儿臀部垫置软枕,使患儿难以自行翻身,确保患儿维持正确体位,而且在每次转变体位前均轻叩患儿,并按需进行吸痰,避免患儿出现因气道不畅出现意外[8]。
综上所述,转变体位干预模式应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中,可有助改善其肺功能,提高疗效,促进疾病康复,值得推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