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分级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外科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评价

时间:2024-06-19

许良翠, 张佩文

随着临床医疗科技的发展,治疗已不再停留于身体上的痊愈,现代化的医学模式更要求心理与生理的双重满足[1]。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但风险较大,加之大多数患者对其抱有恐惧心理,极易引发不良情绪,严重者甚至影响预后[2]。外科手术相较于其他手术风险较高,进一步增加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可能性,因此,良好的心理护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3]。常规心理护理是在患者术后进行各方面积极的心理干预,从而缓解负性情绪,协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促进痊愈,但缺乏特异性,护理效果常达不到预期值[4]。分级心理护理是根据患者评分级别针对性进行个性化心理干预,有研究表明,其在外科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5]。为进一步探究分级心理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特进行本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响水县人民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外科手术患者57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行分级心理护理的外科手术患者57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31例,女26例;年龄为42~77(56.27±7.41)岁;其中肺部手术18例,乳腺手术21例,食管手术11例,贲门手术4例,其他3例。观察组男33例,女24例;年龄为41~74(55.41±7.36)岁;其中肺部手术16例,乳腺手术19例,食管手术12例,贲门手术7例,其他3例。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号:(2016)第15号。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入选标准:患外科疾病行手术治疗者;小学文化及以上者;意识清晰,有基本认知能力;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有情感障碍;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恶性肿瘤者;视听障碍,无法正常交流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术前胃肠道准备、术后管道饮食护理等,护理人员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心理指导、情感关怀,护理时间为1周。

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分级心理护理。在干预前邀请心理咨询师对干预人员进行分级心理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合格后进行干预,具体如下。

1.2.1 术前心理评估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术前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该量表包含躯体化(反映主观的身体不适感)、强迫症状(反映临床上的强迫症状群)、人际关系敏感(指某些个人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尤其在与其他人相比时更突出)、抑郁(反映与临床上抑郁症状群相联系的广泛的概念)、焦虑(临床上明显与焦虑症状群相联系的精神症状及体验)、敌对(从思维,情感及行为三方面反映患者的敌对表现)、恐怖(与传统的恐怖状态或广场恐怖所反映的内容基本一致)、偏执(主要指猜疑和关系妄想等)、精神病性(幻听、思维播散、被洞悉感等精神分裂样症状项目)9个维度,90项条目,每项条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没有”计1分、“很轻”计2分、“中等”计3分、“偏重”计4分、“严重”计5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心理症状越严重。护理人员根据得分判断患者应施行的心理护理等级,三级:SCL-90项目均分<2分,阳性项目(被评为2~5分的项目)<43个;二级:SCL-90项目均分2~3.5分,阳性项目≥43个;一级:SCL-90项目均分>3.5分,阳性项目≥43个。

1.2.2 分级心理护理 ①三级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采用拉家常的对话方式,缩短与患者的心灵距离,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联合状态掌握,做到对患者的各种状态实行跟进护理。同时告知家属医院探视规定,每次不超过3人,以减少外界干扰产生的不良影响,叮嘱其在与患者交流时多给予鼓励、安慰性话语。②二级心理护理:基于三级护理措施加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护理人员每天至少与其沟通30 min,从语言中挖掘信息,消除潜在不良因素,提问方式如:“请问您觉得疾病给您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您是如何看待它的呢?”、“您平时有什么应对方式吗?”,同时教授患者一些放松方法,如呼吸法、联想法等。③一级心理护理:基于二级护理应用专人护理,护理人员每小时至少保证与患者接触1次,以便处理各种紧急事件;联系患者亲朋好友,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关系,给予支持,帮助其认清病情,客观看待事实,不做过多的想象。另外反复进行心理评估,根据得分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必要时联系心理咨询师予以会诊。

1.3 观察指标

1.3.1 负性心理 采用Zung氏焦虑量表(SAS)[6]、抑郁量表(SDS)[7]进行评估。SAS、SDS量表均包含20项条目,每项1~4分,“没有或很少时间有”计1分,“有时有”计2分,“大部分时间有”计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计4分,总分80分。SAS以50分为界,<50分表示没有焦虑,50~59分表示轻度焦虑,60~69分表示中度焦虑,≥70分表示重度焦虑。SDS以53分为界,<53分表示没有抑郁,53~62分表示轻度抑郁,63~72分表示中度抑郁,≥73分表示重度抑郁。

1.3.2 睡眠质量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8]进行评估。该量表共包含睡眠质量(1项)、入睡时间(3项)、睡眠时间(1项)、睡眠效率(3项)、睡眠障碍(6项)、催眠药物(1项)、日间功能障碍(3项)7个维度,24项条目,后6项条目不参与计分,其余条目均为0~3分,累计得分即为维度得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以上量表评估均于护理前及护理1周后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PSQI量表评分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负性心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周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AS、SDS量表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PSQI量表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周后,观察组所有项目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3 讨论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1周后患者SAS、SD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分级心理护理对改善外科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较常规护理有效。主要原因可能为此护理模式在正式护理前先以SCL-90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将患者分为3个级别,针对每个级别予以对应的护理措施,有所侧重,层层递进,贴合其个人实际情况,有效避免盲目性[9]。同时在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时注意避免其情绪进一步恶化,对缓解其不良情绪起一定作用,所以,观察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

研究表明[10],焦虑、紧张等过激情绪会极度兴奋大脑神经中枢,导致患者在入睡时间无法顺利进入睡眠状态,从而产生失眠。而大多手术患者均对手术抱有恐惧,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刺激大脑兴奋,导致其在睡眠时间脑神经仍处于活跃状态,难以入眠,最终降低睡眠质量。悲观、抑郁等消极情绪虽对兴奋脑神经不起明显作用,但会从根本上动摇患者的正常情绪,使其长时间处于自我放逐的状态,对其情绪优化或预后极为不利。由此可见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为心理状态。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1周后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分级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心理状态,从而提高了患者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分级心理护理干预运用于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