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三种不同时机下术前导尿配合手术室护理对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时间:2024-06-19

史树利

术前留置导尿管是全麻手术患者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患者术中排空膀胱可防止手术损伤邻近器官,更好地暴露手术术野,有效预防尿潴留,便于观察患者的肾脏功能情况及术中补液情况[1-2]。苏醒期躁动是全麻苏醒期的常见不良反应,可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心动过速,躁动易引起伤口撕裂及留置针脱落、引流管脱出等,甚至发展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3-4]。临床经验发现[5],不同导尿时机可对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针对3 种不同时间术前导尿配合手术室护理对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市中医院行择期全麻手术的患者100 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 ~60 岁;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③需术前导尿,且术后留置导尿管;④自愿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术前有明显高血压、心脏病、肝肾功能障碍或泌尿系统疾病;②有尿道创伤史;③脊柱发育异常。根据术前导尿时间分为3 组:A组,33 例,男15 例,女18 例;年龄20 ~58 岁,平均(48.24±8.72)岁;妇科14 例,骨科17 例。B 组30例,男13 例,女17 例;年龄21 ~59 岁,平均(46.84±8.10)岁;妇科12 例,骨科18 例。C 组37 例,男17例,女20 例;年龄20 ~56 岁,平均(45.56±10.02)岁;妇科16 例,骨科21 例。3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A 组于手术当日清晨在病房导尿,B 组于麻醉前在手术室导尿,C 组于麻醉平稳后导尿。3组导尿均由高年资同性护士或医生操作,方法相同,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3 组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相同:①术前手术室护士入病房访视患者,与病房护士一起评估患者病情、心理等情况,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流程及术前导尿的作用,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术前导尿操作,增强耐受力,提高术后导尿管适应度。②告知患者尿道口不适感是导尿管所致的正常反应,无需担心。③麻醉苏醒期适时与患者交流,全面观察患者情绪、表情及行为,一旦出现躁动迹象,及时给予鼓励和安慰,可配合按摩及热敷下腹部的方式缓解其不适感,增加患者舒适感。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并比较3 组麻醉时间、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苏醒时间及导尿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变化。②比较3组一次性导尿成功率及术后导尿管适应度(0 级:无不适;1 级:轻微尿道刺激;2 级:明显尿道刺激,但无需用药;3 级:明显尿道刺激,需用药)。③仔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躁动,并记录躁动发生时间、持续时间、躁动性质、躁动时是否抓扯导尿管,以及苏醒后是否诉尿急、尿道疼痛、不适。参照躁动分级评分标准[6]比较3 组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0 级:安静合作,无躁动;1 级:吸痰等刺激操作时肢体有躁动,用语言安慰可改善;2 级:不进行刺激操作时也有躁动,语言安慰无法改善,有咬气管导管等反抗表现,需医护人员制动;3 级:激烈挣扎,试图拔除导尿管及其他引流管、翻身下床,需多人看护)。④术后1 d,采用自拟问卷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 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3 组麻醉时间、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及苏醒时间比较(珋x ±s)

2 结果

2.1 麻醉时间、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及苏醒时间比较 3 组麻醉时间、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及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导尿前后SBP、DBP 及HR 比较 3 组导尿前SBP、DBP、H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导尿后SBP、DBP、HR 较导尿前均升高(P <0.05),B 组和C 组SBP、DBP、HR 与导尿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 组导尿前后SBP、DBP 及HR 比较(珋x ±s)

2.3 一次性导尿成功率及术后导尿管适应度比较A 组一次性导尿成功率低于B 组和C 组,术后导尿管适应度也差于B 组和C 组(P<0.05);B 组和C 组一次性导尿成功率及术后导尿管适应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 组一次性导尿成功率及术后导尿管适应度比较[n(%)]

2.4 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比较 A 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躁动分级均高于C 组(P<0.05),B 组和C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躁动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3 组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比较[n(%)]

2.5 护理满意度评分 A 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低于B 组和C 组(P<0.05),B 组和C 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3 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珋x ±s,分)

3 讨论

全麻苏醒期躁动是麻醉苏醒期急性出现的机体功能障碍,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手术患者,受麻醉药物、手术创伤、器械刺激等多因素刺激导致的强烈应激反应,处理不当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多种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发生[7]。导尿是全麻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便于术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减少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但尿道结构较为复杂,神经丰富,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布于整个尿道,对疼痛较为敏感;导尿操作时导尿管刺激可引起尿道括约肌强烈收缩,增加尿道阻力,增加导尿管插入难度;部分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对导尿管引起的异物感出现不耐受反应,易引起躁动而发生坠床、伤口撕裂、脱管、自行拔管等不良情况[8-10]。

近年来有学者开始注意到术前导尿时机不同可对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造成较大影响[11-12];加强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护理质量对促进患者术后生理、心理的恢复具重要作用[13-15]。本研究结果发现,A 组导尿后SBP、DBP、HR 较导尿前均显著升高,而B 组和C 组SBP、DBP、HR 与导尿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组一次性导尿成功率显著低于B 组和C 组,术后导尿管适应度显著差于B组和C 组;A 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躁动分级均显著高于C 组。可见手术当日清晨在病房导尿不是最佳导尿时机,可能是因为此时患者精神高度紧张,尿道括约肌收缩使患者伴不同程度疼痛,而导尿后患者正常活动受到限制,还需等待手术,使其无法积极面对手术、心理及疼痛刺激形成的应激,影响术后对导管的适应情况,增加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B 组患者于麻醉前在手术室导尿,可缩短患者留置导尿管等待手术时间,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在医护人员的健康知识教育下,增进其对手术及导尿的认知,适当提高患者依从性及耐受力,从而减少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C 组于麻醉平稳后导尿,此时患者无意识,神经反射迟钝,不会对疼痛产生记忆,无术前导尿不适感,但麻醉清醒后可能因导管刺激引起躁动。本研究联合手术室护理干预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但本研究尚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如研究病例数较少、结论的科学性不高、研究未系统追踪记录患者拔除导尿管离开麻醉室后尿潴留和导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的发生情况,仍需进一步研究总结分析。

综上所述,在麻醉前后于手术室进行导尿的效果明显优于手术当日清晨在病房导尿,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对导尿管的适应度,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但无论何时导尿都需配合手术室护理干预,共同构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导尿护理实践方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