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重构与再造:建设性新闻的公共空间内容生产

时间:2024-06-19

李 强

重构与再造:建设性新闻的公共空间内容生产

李 强

(黄冈师范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建设性新闻自发端之时便致力于公共事务实践,从积极引导舆论环境的视角出发进行向善的内容生产。它涉及的公共空间可分为物理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维度,与之相应的是新闻生产的实体组织、文化意涵和社会治理。本文立足于建设性新闻空间生产的三重体系,提出其内容生产在解构传统新闻生产模式的同时,也在社会治理和文化建设领域进行着生产再造,体现了新媒体内容生产的资源整合和价值提升的传播优势。

建设性新闻;公共空间;内容生产;重构与解构

建设性新闻自兴起之时,便秉持传播有温度的新闻,传递有力量的情感为主旨,坚持以积极向善的社会情怀看待社会问题,追求内容编辑的理念创新和价值再构。它旗帜鲜明地树立起公共空间传播的“问题”导向,在不断地解决社会问题进程中,推动实现公共空间的社会功能最大化。

一、建设性新闻内容生产的空间构成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列斐伏尔认为,空间是世间诸类事物存在、生发、延拓、再生的本原。空间既构成诸类事物,也维系事物的运动节律。他将空间划分为物理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三重维度。本文按照列氏空间理论,将建设性新闻的生产空间划分为物理空间——编播场所、精神空间——情感召唤和社会空间——关系再构,并对其间的空间生产进行分析。

(一)物理空间的实体依托

物理空间以可见可感的实体形态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对于新闻报道而言,传统的封闭式的编辑室、剪辑室、直播间会束缚公共空间生产的创新性产出,有碍于解放公共空间生产力。网络传播时代,开放式的物理空间彻底改变了封闭式空间生产格局,融合贯通了传播者与接收者的信息交互场域,形成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与身体空间的交合,表现了公共空间生产的媒介属性,以向上向善的新闻生产理念构建出开放式的网络传播空间,以微信、微博的媒介空间形态形塑立体式的新闻生产空间,极大地扩展了新闻产制的空间化、媒介化,聚合了新闻创新空间的变革力量,为公众思考社会问题提供了可闻可感的创新空间。

(二)精神空间的情感唤起

列斐伏尔认为,精神空间包罗万事万物,它集纳并转化诸类事物,作为开放性的思想活动存在于人类世界[1]。它以物理空间为前提,以社会空间为前景。它既是物理空间的构想性表征,也是社会空间的主体性表达。精神空间蕴含多元动态的社会关系,传播公共空间的社会场景。新闻生产主体的人文情怀和思想情感以此形式展现出公共空间的独有魅力,映射出公共场域的关系形态。人类社会的空间构成实则是其社会关系的空间化,是社会主体于空间的关系映照。空间关系与社会关系共同建构出社会生活图景。

(三)社会空间的生产再构

社会空间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生产出事物,涵盖了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媒介传播也在其中。因此,社会空间是新闻生产得以存在的前提。在此之下,公共空间生产具有了自身的传播主客体、传播介质和传播效果。“在此基础上所体现出来的物质性秩序本身变成了一种表达意义的传媒工具。”[2]新闻生产便是这一传媒工具的具象表征,从和平新闻、行动新闻、公民新闻、解困新闻到公共新闻,再到建设性新闻,都在遵循内容生产的公共性观照,恪守社会空间的公共性道义,体现出建设性新闻与社会空间的紧密关联。

二、建设性新闻的公共空间生产实践

建设性新闻作为新媒体生产的一种范式,充分展现媒介融合优势,从新闻产制的多个方面进行空间性的实践探索,充分发挥记者履行新闻功能的传播优势,将提供重要信息和描绘世界故事结合起来,专注于独特的建设性问题[3]。在这一逻辑推动下,加以具体的结构化运作,构建公共空间的实践图景。

(一)依托社会空间的媒介治理模式

社会空间既是社会关系生成的主要场域,也是其自身关系结构演化的母体所在。这对于转变先前以时间序列审视社会关系的传统范式是富有创见性的。依托社会空间的场域结构而进行的媒介治理,“是社会从权力控制向多元治理转型的协调性支点,以实现‘媒介善治’为目标的一种传播范式。”[4]它从社会空间的权力结构转向权力优化的调整,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转变为新媒体的传播范式,从多维度促进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媒介话语的创新机制,促进媒介传播空间与社会空间的融合互通。

首先,优化媒介资源的空间配置

公共空间新闻生产因空间实践而构成资源的全新配置方式。跨越空间的阻隔,实现新闻生产在媒介治理上的优化,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交叠,并在不同传播媒介的融合中生成媒介治理传播范式,新型传播空间给予新闻生产更大的发展活力,创造媒介治理新的空间格局。同时,从传播效果层面来看,受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对媒介资源的空间配置产生积极影响。它们既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也在不断的空间实践中加以完善、提升。传播话语在空间配置中影响媒介治理进程,制约人们对社会空间的认知与判别。媒介治理在新闻生产创新场域获得充分体现,个人感受和媒介影像交织出社会关系的多种形态,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话语连接物理空间的构成维度,勾勒出新闻生产社会关系图景。

其次,建立向善向上的媒介话语

建设性新闻以揭示事实真相,传达正确观点,分清善恶美丑为己任,唤醒公众对社会的建设之情、感怀之情和憧憬之情,进一步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感召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凝聚人们对社会文化的深厚情怀,提升人们对公共空间的认知阐释,进一步激发公众对新闻生产向上向善的精神品质,激发公众对媒介话语的持续创新。同时,积极借鉴西方新闻生产话语模式,开拓公众对社会问题的认知空间,锻造公众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场域,以建设性的媒介话语真实、客观地呈现社会场景。寻求不同阶层的媒介话语平衡点,探索不同群体的媒介话语支撑点,形成以建设性新闻为代表的多重力量组成的社会监督机制,这正是建设性新闻话语模式的时代意义与现实价值。

(二)优化精神空间的新闻生产实践

信息社会新闻报道强调内容生产的情感关怀,人文感召。建设性新闻内容生产的“精神空间”,指由新闻编辑、报道人员情感生发、情感传递和情感升华搭建而成的空间。其主体包括编辑、制作和播出人员。同时,建设性新闻所传播的内容,如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文娱热点、科教资讯等,都是人际情感生发的诱因。这一空间生产出新闻报道人员与受众之间的社会关系,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因此,精神空间生产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建设性新闻的品质和旨趣获取提升。

首先,坚持人本主义的报道风格

新闻内容生产的主旨之一便是对于公众利益的现代性体察。以人本主义为核心,引导公众积极追求平等、自由、公正、和谐的社会风尚,推进新闻内容生产向多级化发展。建设性新闻尤其注重此点。新闻报道人员不仅继承了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洛克的《人类理解论》、密尔的《论自由》的思想观点,而且坚持建设性新闻报道的人本主义。英国广播公司(BBC)旗下的常规建设性新闻节目“我的完美国家”,既有BBC资深主持人菲•格洛弗(Fi Glover),行业变革者玛莎•莱恩•福克斯(Martha Lane Fox),也有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全球繁荣研究所所长亨利埃塔•摩尔(Henrietta Moore),三人共同制作的《我的完美国家:挪威》通过展现挪威“最人性的监狱”的诸多细节告诉人们,挪威维护囚犯人格尊严,保障精神健康,促进囚犯再犯罪的比率保持欧洲最低[5]。三位主创人员秉持健康、向上的精神情感,突出了对问题的正面回应,去除了节目的负面回应。

其次,践行 “亲身参与”的生产范式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学者Jelle Mast等认为,建设性新闻具有媒体从业者和公众共同参与制作新闻内容等特点。多个国家的媒体有效整合记者和公众参与到公共空间议题的讨论场域来,如《纽约时报》专栏《解决》主创人大卫•伯恩斯坦(David Bornstein)、蒂娜•罗森伯格(Tina Rosenberg)以及专栏常用撰稿人卡特尼•马丁(Courtney Martin)致力将尽可能多的公众参与到“新闻报道——问题解读——制定方案——实践措施”的内容生产链上。如该栏目围绕“各种公民投票乱象频出”“帮助贫困生摆脱贫困”“倡导使用再生材料”这些议题,通过Facebook、Twitter和E-mail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公众探讨上述问题,把专业人士、科学家、商界领袖、媒体记者以及广大网民共同编制到节目特定的精神空间——社会公益事业该怎样做好,引发公众对相关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讨论,积极出谋划策。

三、建设性新闻的内容生产优化策略

(一)坚持主流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主流媒体在建设性新闻的内容生产上坚持舆论监督原则,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思想,以积极正面的舆论导向为工作指引,倡导立足公共生活、聚焦社会问题、促进社会治理的生产理念。尤其应将关注社会问题与关注个体有机结合,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传播格局[5]。

以深度报道联结起政府、公众和媒体的《中国青年报》自办刊之日起,便始终以“用新闻推动社会的进步”为内容生产理念,积极构建社会转型期公共领域的舆论监督体系,形成关注现象、发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建设性内容生产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该报注重舆论监督的“落地化”,即把公众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施展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讨论场域内,有效聚合了公共资源,赋予新闻生产以社会意义和公共价值,进而提升媒体在公共领域的影响力。建设性舆论监督在深度调查栏目《今日出击》中得到有力映照。“独立调查,开掘真相,担当责任,影响今天”。《今日出击》建构主流媒体舆论监督的建设性新闻产制,以写实的创作手法,生产极具时代特征的新闻作品。《61户个体户状告父母官》《贪欲的种子怎么发的芽》《綦江虹桥:一座必垮无疑的桥》《昆禄公路成了“豆腐渣工程”》……每一部作品的生产过程都透射出富有建设性的编辑理念。这一栏目的成功,再次说明建设性新闻的内容生产深刻改变了传统新闻编辑部的文化,把寻求问题解决方案和对未来的展望融入到新闻生产的流程之中。更为重要的是,主流媒体发挥舆论监督功能,是建设性新闻作为解决之道的核心生产理念,不对问题过度渲染,不消解公众的积极情绪,充分彰显社会的公道正义。

(二)深化新兴媒体向善向美的传播机制

相关研究表明,受众在接收报道社会问题的新闻时,其内心会形成负面情绪,焦虑、烦躁、恐惧。但是,当人们看到新闻报道宣传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时,这种负面情绪会明显减少。随之而来的是正面情绪的积极涌动,欣喜、欢欣、振奋。因此,新闻媒体建构向善向美的传播机制,对于鼓舞公众奋发有为的坚定信心,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这点不仅体现在主流媒体,对于新兴媒体的内容生产同样具有深远意义。

新兴媒体通过运用科技先导优势,集中优势资源深耕建设性新闻。在建构向上向善媒介环境的同时以建设性新闻产制调控新闻生产模式和运营模式。凤凰网、新浪微博、央视新媒体在抗击新冠肺炎报道中坚持向善向美报道理念,集中优势资源开发有价值有温度有情怀的新闻题材,给予受众以振奋人心、鼓舞斗志的人文情怀。作为新兴媒体的代表,“央视新闻”在坚持新闻报道真实客观的同时,充分发挥新兴媒体报道优势,集中采制社会影响大、辐射面广的新闻报道。《新闻调查》栏目在报道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6期节目中,体现了湖北人民向上的乐观态度,以此感召观众向善的道义情怀。《火线金银潭》中金银潭医院病区主任夏家安,《武汉十七日》中感染者老雷及被隔离的家人,《守护武汉》里外卖骑手老计和多闻社区网格员赵冰,《黄冈抗疫记》中志愿者张飞和花园岗村村支书马映红,《“多闻”的二月》里多闻社区书记田霖及康复出院居家隔离的老郭,《方舱》里轻症患者杨晶和天津援鄂医疗队医生张文娟,《重症》里上海华山医院援鄂医生陈澍和护心小分队、护肾小分队医护人员,等等。报道每一个人物,都是对善美情怀的最好注释。《新闻调查》为上述被采访者赋予内容生产、传播和使用的权利,合力创新调查性报道的生产格局。进而媒体以批判性力量动员公众投入到媒介生态治理中,构建出调查性报道的良善化视觉化传播平台。

四、结语

面向公众传播社会信息,表达意见诉求,体察公共利益,这既是建设性新闻的传播主旨,也是推进改革创新的有力抓手。建设性新闻,在传播积极健康的社会价值理念的同时,也唤醒了公众对社会事件的感怀之情和憧憬之情,有效激发起人们投身社会建设的无限力量。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应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统领建设性新闻的宣传报道,以媒介治理的社会责任为己任,真实客观地呈现社会景象,以媒介善治的传播范式,推进社会治理向纵深发展。

① 唐绪军,殷乐.建设性新闻实践:欧美案例中关于BBC建设性新闻介绍的部分内容。

[1]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 Oxford UK: Blockwell Ltd,1991:14-15.

[2]刘怀玉.《空间的生产》若干问题研究[J].哲学动态,2014(11).

[3]晏青,凯伦·麦金泰尔.建设性新闻:一种正在崛起的新闻形式[J].编辑之友,2017(8):6.

[4]沈悦.媒介治理视域下“一带一路”的国家形象认同建构[J].出版发行研究,2019(10):29.

[5]殷乐.建设性新闻:要素、关系与实践模式[J].当代传播,2020(2):46.

R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Public Space Content Production of Constructive News

Li Qiang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Huanggang 438000 Hubei)

Constructive News has been committed to the practice of public affairs since its inception, and carries out good content prod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ively guiding public opinion environment. The public space involv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dimensions: physical space, spiritual space and social space. Based on the triple system of Constructive News space produc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its content production not only deconstructs the traditional news production mode, but also carries out production reengineering in the field of social governance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which reflects the communication advantages of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value promotion of new media content production.

Constructive news;Public space;Content production;Reconstruction and deconstruction

G212.2

A

1672-1047(2021)06-0094-04

10.3969/j.issn.1672-1047.2021.06.25

2021-11-05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社会空间转向视域下青年社交媒体使用效果研究”(203201909303);黄冈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2021CE26)。

李 强,男,山西太原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责任编辑:郭杏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