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

时间:2024-06-19

刘 云,赵博文,王昊欣,刘憬遐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当前,我国的教师教育事业已处于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正日益显现。借助“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推动传统教师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转型成为我国未来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信息化教学和教师教育模式变革的双重诉求,我国应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积极开发与建设教师教育课程。

1 “互联网+”教师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背景

今天的学生成长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中,具有多源头、高速度的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这些特点也导致他们所处的学习环境和自身学习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课程及常规的在教室内展开的教学活动已不再是他们学习的唯一场所和唯一途径,他们渴望能够在更加便利的学习环境中,以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和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实现最大化的学习效果。然而,现有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相对陈旧、形式相对单一,与学生的需求存在着突出的矛盾。此外,现有的教师教育课程不能根据一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及时优化和更新,难以满足一线学校的教育教学需求。因此,现有教师教育课程与基础教育教学需求之间也有着显著的差距。面对上述矛盾和差距,高校必须借力“互联网+”思维模式,综合运用多种网络在线教育平台和技术,对教师教育课程进行深入的、贴近一线的教学实践改革。开发与建设要符合学生需求和教育改革实际的“互联网+”教师教育课程,推动传统的教师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转型,有效化解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实状况,全面推进教师教育优质高效发展。

2 “互联网+”教师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的主要任务

2.1 逐步形成开放、灵活、多元的“互联网+”教师教育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应始于课程并且应贯穿于课程的前后始终。综合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新方法,推动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的变革;借助网络教室、在线教学平台、教学软件等构成虚拟仿真式教学场所;融合传统与现代,实现教育的多元性与选择性;融合线上与线下,实现教育的智慧性与虚拟性;融合学、研、创,实现教育的生成性与发展性;融合校内外、国内外资源,实现教师教育的泛在性与终身性。以此不断拓展和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推动和促进教师教育突破传统校园边界,真正实现面向学生、面向实际,实现教师教育模式的重塑。

2.2 培养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和较强应用能力的新师范生

“互联网+”教师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应以培养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和较强应用能力的新师范生为目标,以构建基于教学知识应用和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信息化、智慧型课程为抓手,促进师范生在践行师德、教学育人、专业发展等方面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为此,“互联网+”教师教育课程建设,首先,要加强对师范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怀教育,运用新方式和新技术点燃师范生投身祖国教育事业的热情;其次,利用“互联网+”教师教育课程的开放性、灵活性等特性,运用课程大数据对教师授课和学生的学习进行精准把控,持续改进教学、加强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灵活考核与多元评价,使师范生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和内容,从而满足未来基础教育学校的实际需求。

3 “互联网+”教师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的主要思路

3.1 开发标准与建设原则的结合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应坚持以基础教育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发展学生能力为本位、以实践过程贯穿全程、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等开发标准和建设原则。以基础教育发展需求为导向是指要按照区域教育改革发展,对未来教师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需求设置课程;以发展学生能力为本位是指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变存储知识为应用知识,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以实践过程贯穿全程是指教师教育课程应对照教师职业标准,根据教师职业标准要求和工作岗位所必须的实践能力素质结构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内容;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是指选准典型突破口,选择基础条件好的课程率先建设互联网课程,以点带面做好网络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为其他课程的互联网改造提供样本和范例。

3.2 课程体系与课程单元的结合

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单元(内容)是课程开发的两个基本要素。“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需要达到四个结构层次:一是以“能力导向”为课程建设目标;二是以回归“专业”为课程内容;三是以崇尚“实用”为课程实施方式;四是以知识“应用”为课程评价标准。课程单元的设计要体现“课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过程,并将该典型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化处理,其表现形式可以使项目、任务、模块、案例、问题等”[1]。此外,基于网络环境的便利性和拓展性,课程单元设计还要尽可能地加入反映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链接,形成课程内容更新的联动机制。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师教育类专业应与一线学校密切合作,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和要求,并以此为导向,确定学习的课程教学内容及方式等,将课程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分解排列为若干教学情境,并在此教学情境中教学生学会“如何教学”“如何育人”。

3.3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结合

“任何教育的最终效果取决于直接面对学生的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缺乏课程这一环节,教育思想将难以实现”[2]。毋庸置疑,课程是教师与学生的结合点,是学生实现进步和成长发展的关键因素。“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教育课程开发应特别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结合,真正实现教师教育课程的“有用性”“有效性”“开放性”,以此突出学生的主体和中心地位,促使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因此,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教育课程建设,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分析学情和社情,分析未来教师的岗位需求,以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为导向,倒推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据此设定课程目标与内容,最终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充分培养。

3.4 教学相长与互动生发的结合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教育课程开发,要求教师要树立现代化的教学观和质量观,将传统教学的“传递——接受”单向模式,转变为教师学生“参与——互动”的多向模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并不断尝试探索,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和“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为此,“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教育课程开发应创造性地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改革课程模式和方法。如积极引入翻转课堂和MOOC 模式,广泛使用泛雅平台、雨课堂等互联网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型课程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还应积极利用上述平台探索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项目式等多样化的课程模式与方法,大力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学习潜力,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姜堤乐园的中外葫芦文化大观园主要提供观光和休闲活动,游客参与性的体验项目较少;葫芦庄园大酒店开发的葫芦宴存在菜品不够丰富、文化内涵不足的缺点;三处葫芦文化博物馆均存在规模较小,展厅较少,展示内容不全面的问题,而堂邑镇的博物馆甚至多数时间并未对外开放。

3.5 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的结合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只有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知识应用为目标,使学生由“学习者”转变为“探究者”,创新才能成为对学习的最好诠释,人才培养的个人含义才能体现。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教育课程开发要始终立足于“应用能力”这一培养目标,关注学生对教育现实问题的思考能力和解决能力。并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在核心课程的开发上强调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累积。特别是在课程内容的重构和开发过程中,要注重课程与教育一线实践的匹配度,紧跟上教育改革发展变化的步伐。

3.6 能力考核与多元评价的结合

课程考核与评价是检验课程实施效果及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教育课程在考核上应兼顾知识、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采取过程性、形成性考核方式,推行包括平时测试、作业测评、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期中考核、期末考核等在内的多个阶段的校内考核、社会等级考核、合作企业考核等多种类别的纸质化、网络化等多种形式的考核制度;在评价方式上要实施多样化、开放式的评价方式,重点针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和自主学习能力实行多元化评价,特别是应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发展、钻研创新等方面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成果,促使学生从单纯的知识记忆、知识复述的被动型学习向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增强应用能力的主动型学习转变。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教师教育事业不应“坐以待变”而应“主动求变”。特别是我国的教师教育更应加快课程更新迭代,实现教师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诚如我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要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讲话精神[3],基于“互联网+”思维与技术的教师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正是对当前教师教育的一场革命,它必将成为今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力源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