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云南多民族共生为视角

时间:2024-06-19

马喜梅,吕琼梅

1.云南行政学院 民族与文化教研部,云南 昆明 650111;2.云南行政学院 省情与资政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111

我国民族关系具有多民族共生的特点,各民族在发展中建立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联系。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必须牢牢把握这一基本国情,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不动摇、不偏移,牢固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为我国各民族团结奋斗、繁荣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政策保证和社会环境。

一、多民族共生的思想渊源

我国的共生思想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就倡导“和而不同”,墨家主张“兼爱”,道家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佛教也有“缘起世间相依相存”“众生平等”的理念,这都是对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尊重多样性、包容差异性、共生并存理念的人文阐释。

在我国历代王朝的治理政策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共生思想。元代以前,中央王朝对边疆地区主要采取“羁縻制”,通过任用地方部落首领和酋长管理本地区事务,中央王朝赋予这些地方酋长和部落首领在地方上的正统权利,而这些地方酋长和部落首领在政治上则听命于朝廷,定期向中央王朝纳贡。到元代,统治者在统治边疆地区的过程中,遭到边疆民族的反抗,使统治者不能用武力统治的方法进行管理,采用土司制度,实际是对羁縻制的延续、创新与发展。而无论是“羁縻制”还是“土司制度”,以及清末的“改土归流”,都是建立在承认各民族共生共存基础之上的,是一种建立在特殊经济形态与历史背景下的一种互利共生,共同发展的理念。

当人类步入近代社会后,随着社会达尔文主义(Social Darwinism)的兴起,共生思想开始逐渐走向衰落。近代以来,欧美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导致了“种族主义”危机,“救亡主义”成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主导思想,社会达尔文主义得到了普遍认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核心就是“优胜劣汰”,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当此二十世纪,为优胜劣败、生存竞争之世界。如政治、工业、商业种种,非竞争何以有进步?”[1]因此,在近代社会中,世界各民族都被置于一种高度竞争关系当中,生存斗争成为国家、群体乃至个人的主线。

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大力倡导市场主义和“发展主义”的背景之下,不断加强对外扩张和侵略,中华民族面对帝国主义外部势力的侵略和分离,各民族的共存意识上升到了历史巅峰。“我国在鸦片战争以后,与西方的差异更加明显,宣称我国是‘中华民族’”[2]。在中华民族这一身份的引导下,各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共生向自觉共生的历史转变。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继承和发展了这种共生理念,引领中华民族不断进步并取得了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汉族与少数民族,以及不同少数民族相互之间的“三个离不开”思想,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现今,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民族工作的生命线,充分肯定了多民族共生这样一个历史与社会现实,尊重多样性、包容差异性的多民族共生理念,倡导用和谐共生的思维方式处理民族问题。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构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二、多民族共生是云南民族关系的显著特征

费孝通先生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论证,对我国多民族共生共融进行了真实描绘。从费孝通先生的描绘中可以看出:我国境内的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经历了从区隔到共生再到交融,最终融合的历史过程。各民族在此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迁徙流动或者中央王朝通过政治、经济、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体不断实现交往、交流及交融,从而令部分民族不断分化成为新的民族,部分民族之间通过文化整合进而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无论各民族的历史如何演变,在中华民族的发展长河中,都要经历与其他民族杂居共生的阶段。

云南各民族的发展同样也遵循这一历史规律。从古至今,云南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很多民族发生了迁徙流动,形成了以一体多元的共有文化、开放流动的区域、分层有序的社会认同为表征的开放包容的多民族共生格局。全省300 余处多种多样的新石器文化,如滇东北地区昭通、鲁甸等地发现的大量精致黑色陶器,滇西云县一带出土的打制石锄,滇西北维西等地和滇南孟连埋葬在岩洞之中的新石器文化遗存等,既具有地方特点和多民族渊源的特点,也具有与中原新时期文化相同的文化因素,这充分反映出云南在远古时期就是一个多民族共生杂居的地区。

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云南多民族共生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云南的平坝与高山构成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各民族间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逐渐建立了独立的小型社区。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催生了各民族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云南境内稻作文化、农耕文化和畜牧文化同时并存。茶马古道、“牛马亲家”等的形成就是复杂地理环境下各民族共生互补的体现。经济形态的多样化让各民族之间成为经济共同体,使得族际之间产生了制约与制衡,从而使各民族在相对均衡的竞合共生环境中,形成了既相互交流,又保留了各自的文化边界和文化个性,达到了各民族间的平衡状态,开创了多民族和谐共生的社会局面。

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导致了各民族在文化上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最基础、最深厚、最广泛认同。具体在民族传统节庆文化上表现为:崇尚水的傣族会在火把节同彝族群众一起围着火把唱歌跳舞,崇尚火的彝族群众也会在泼水节同傣族群众一起欢庆泼水节。表现在宗教上,历史上云南就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方,佛教、基督、伊斯兰教、原始宗教等都聚居在这里,不同宗教中的不同支系都能在此和谐共处。

立足新时代,云南作为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在全国55 个少数民族中,云南省有25 个少数民族,且人口众多,占云南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特别是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共生联系越来越多,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云南各民族处在一种相互交错居住的状态之下,不可避免地与其他民族发生交往交流交融,从而建立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三、共生视阈下解决云南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共生共存的边疆地区,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才能达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用我国的民族政策引导各民族成员相互尊重多样性、包容差异性,使各民族间增进沟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消除民族偏见,在发展过程中协同合作,最终达到互利互惠的目标。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民族问题兼具典型性、长期性、复杂性,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书记强调指出:“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是我国各民族人们的生命线”[3]。因此,努力走出一条适宜于自身发展特点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既能够为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做出不懈努力,同时也为世界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冲突和矛盾提供一个成功范本。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实现历史转折的经验告诉人们,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云南省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总前提和保障。***总书记强调:“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4]。二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道路和根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也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唯一正确方向”[5]。三是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这是民族工作的基本要求。***总书记强调:“全党要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的最高利益”[6]。四是要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根本原则。“我国56 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7]。五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六是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根本立场。***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七是要打牢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思想基础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战略任务,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同时要始终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为构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而努力奋斗。八是要坚持依法治国这一根本保障。各民族必须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努力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来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把法治贯穿到民族工作当中去。

四、结语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链接交汇的战略支点和开放门户,云南肩负着艰巨重大的、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云南各族人民必须紧紧围绕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国家战略,依托云南的区位优势,找准云南在“一带一路”倡仪中的战略定位,努力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这就要求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决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深入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实践、完善与发展。“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8]。“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9]。在服务和不断融入“一带一路”国家倡仪中,为世界多民族国家、为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积累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