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福建特色小镇与地域文化的互动发展关系

时间:2024-06-19

黄玉妹

(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自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化率从13.7%提高到60.8%,年均提高1.35个百分点[1]。在城镇化步伐快速推进的同时,城镇建设存在着较为突出的质量不高与风情风貌特色不鲜明等问题。而创建特色小镇不仅可以彰显鲜明的深具文化内涵的地域特色,还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使城镇建设质量与特色并举。为此,福建省加强了特色小镇建设。2016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一批28个特色小镇[2];2017年12月公布了第二批特色小镇[3]。福建特色小镇与传统意义上的小镇不同,它不是一个行政区划的单元,而是一个产业发展载体;它强调的是区块概念,是空间界限明确的创新创业空间。它在传统产业或新兴产业的基础上,集聚人才、资本、技术等各种要素,探索“产城融合共生”,是新型城镇化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和运营方式。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但能促进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推动产业集聚和升级创新,而且还能不断发扬和传播生态特色、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是社会动物。”[4]因此,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增强地域文化的认同,提升参与主体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提高文化凝聚力。实质上,特色小镇的发展,离不开地域文化背景;地域文化的传承发展也必须以特色小镇为依托,两者相辅相成。但目前有关福建特色小镇的建设,主要涉及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路径和开发保护三个方面[5-8],尚未涉及特色小镇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为此,本文以福建为研究对象,探讨福建特色小镇与地域文化的互动发展,以作抛砖引玉。

一、地域文化是促进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力量,贯穿特色小镇建设始终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9],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民族、企业或家庭)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包含着这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等等。福建地域文化是指福建长期以来形成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传统,包括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特色、民间信仰、思维方式等等。地域文化在长期形成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但在一定阶段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地域文化是历史经典产业的人文积淀,是特色小镇性格和精神的独特体现,也是最形象生动、最直观地展示小镇特色的外在形式。地域文化以其深厚底蕴凝聚着福建特色小镇的“特色”,其“地域性”深刻地烙印在福建特色小镇的方方面面,推动着特色小镇的建设。

(一)地域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特”之所在,“魂”之所系

地域文化是宝贵的文化元素,优秀地域文化,是某个地区人民的精神家园,是特色小镇的生命和旗帜,是特色小镇的“特”之所在,“魂”之所系。它能使各地域具有区域特色和地方特色,防止出现“千镇一面”现象,使特色小镇的“特”名不虚传。特色小镇拥有个性化,才可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化艺术精品,带来无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事实上,只有在建设中依托地域文化资源,福建特色小镇才能建设精致优美的文化生态;只有传承与发展地域文化,特色小镇才具有个性与活力;也唯有彰显地域文化的特色小镇,方能独树一帜,克服同质化恶性竞争、资源过度消耗等产业发展的瓶颈,走出以“特”求生存的发展之路,并在阳光大道上走得久远,不易被复制也难以被超越。

“特色小镇”除了是个经济名词外,更是一个文化名词。若失去了文化特色和文化自信,特色小镇也就失去了灵魂,失去了真实感和魅力,特色小镇的“特色”就不是“真特色”而是“伪特色”。

(二)地域文化提升了特色小镇的规划层次,打造了特色小镇的品牌知名度

地域文化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文化积淀、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提升了特色小镇的规划层次。如福建永泰嵩口镇是福州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闽商文化发源地之一、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渡口,也是虎尊拳的发源地。闽台最大农业神张圣君和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词人张元幹均出生于嵩口镇。全镇160多座古民居具有鲜明的特色,木雕精湛、石雕丰富、灰塑疏朗,活灵活现。嵩口镇便以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遗存为依托,规划了特色小镇的发展战略,将地域文化根基植入现代载体,整合地域文化资源和农业生产优势,发展规划围绕“一城两镇一山两线”全域旅游空间格局要求,以“文化铸魂、产业支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发展休闲旅游业,营造文创旅游小镇[10];并利用本土工匠和手工艺人改造街道景观项目,致力于古民居、古村落、古寨堡的保护与修复,推进“文化崛起、古镇复兴”建设,以期达到“自然衣VS历史魂VS现代骨”的效果。

再如五夫特色小镇。五夫镇是朱子理学萌芽、成熟与传播发展之地,故其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把握“世界朱子文化传承地”的理念,普查朱子文化遗存,修缮兴贤书院、朱子社仓、刘氏家祠、彭氏宗祠、文庙崇圣祠和明伦堂等一批文保单位,并将在原址重新修复屏山书院和紫阳楼,配套建设山馆和理学讲堂,正逐渐打造成为“以朱子文化为核心,文化旅游、特色农业、生态休闲等一体化发展的文化旅游名镇”[11]。可见,朱子文化是五夫特色小镇的“魂”,朱子文化的传承发展极大提升了五夫镇的品牌知名度。

(三)地域文化的“个性”深刻融入了小镇的特色产业

特色小镇的地域文化资源是特色产业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在特色产业汇聚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核心作用。地域文化是富有特色的地方性文化,反映了特定区域的人文历史,其表层是体现物质成果的物质文化,中层是展示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非物质文化,深层表现人的意识形态。地域文化对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人文素养乃至人的习俗习惯和价值观的取向都影响重大,其特有的“个性”已深深地融入了小镇的特色产业中。

如作为文化创意艺术小镇的长泰古琴小镇,以传统村落和民俗文化为支线,突出古琴特色,依托龙人古琴文化村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进古琴特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创建古琴生产制作、古琴教育研究、艺术品开发、旅游养生、影视演艺等功能一体化的产业链。目前,龙人古琴文化村已成功举办6届古琴文化节,开展了100多场古琴文化活动,组织古琴课程培训达2 000多人次,年均制作销售古琴1 500多床,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12]。莆田上塘特色小镇,因银饰文化底蕴而闻名全国,依据其特有的地域文化,小镇致力于银饰特色产业发展,形成银饰设计生产和旅游开发产业链。现已拥有涵盖传统银饰品、时尚礼品、人造宝石、金镶玉、寿山石雕等5大系列的3万多款产品。上塘镇每天“六吨白银进,六吨白银出”,年产值70多亿元,产品远销日本、欧美、东南亚等20个国家和地区[13]。

再如德化三班镇,依据瓷器文化,建设瓷器茶具生产销售产业链,打造了瓷都茶具小镇;政和石圳镇,围绕历史悠久、香溢清韵的白茶文化,打造了环石圳湾茶文化旅游产业带;仙游仙作工艺小镇(榜头镇),以红木文化为核心,创建红木家具及古典工艺产业链,如今已是全国最大的红木生产加工集散地,享有“中国古典家具之都”和“世界中式古典家具之都”发源地的美誉。

(四)地域文化促进了特色小镇旅游资源的开发

因地域文化特性逐渐形成的特色产业也是特色小镇的重要旅游资源。如莆田上塘特色小镇,在银饰文化基础上,融合妈祖文化和地域传统民俗,致力打造银饰文化创意体验旅游区;同时,整合民俗文化和庙宇文化,创建婚纱拍摄基地,打造“爱情小镇”。光泽圣农小镇是福建传统的农业生产基地,小镇依托源远流长的农业文化,集产业发展、专业物流、商住休闲配套于一体,创建“宜业宜居宜游生态食品特色小镇”,小镇建成后,可实现社会总产值120亿元,税收6亿元,旅游接待3万人次[14]。

二、特色小镇建设促进了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功能。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实际上就是立足地域特色和优势,挖掘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宣扬和保护地域个性文化,使地域文化得以传承、创新的过程。

(一)特色小镇的建设彰显了地域文化

特色小镇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推动地域文化资源往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了特色产业的广度和深度,既发挥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时也为地域文化的弘扬、传承发展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

地域文化不但是人们长期创造性劳动的产物,也是人们创造性劳动的历史积淀。它既体现为具有历史沿革的道德哲学、风情民俗、生活习惯等,也体现为外在的如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建筑、产品及产品制造方式等;既是该区域人民世世代代延续发展的结果,也是对该区域人民未来发展产生影响的历史文化成就。 特色小镇的建设打破了块状经济和以往单一的以产业结构为主的园区发展思路,正在构建一种集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新型发展空间,建设现代人的诗意栖居的、传统与现代糅合的人文生活。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优势旅游资源乃至保护与传承的民居与村落的建筑风格等,都是特色小镇文化的外在表现,都是地域文化特性的宣扬与传承。

如武夷山五夫朱子文化休闲小镇,其打造“百世宗师、千年古街、万亩荷塘”的朱子文化生态园,建设现代性与传统性结合的历史文化名镇的过程,就是弘扬与传承朱子文化的过程;德化县三班镇,在打造“瓷都茶具小镇”的同时,便发挥、弘扬了地域个性文化——瓷器文化,展现了瓷器的由来、形制的演变、纹饰的演化、烧制的技术等瓷器文化内涵,展示了茶具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品味等。

(二)特色小镇的建设推广了特色产业文化

在经济、文化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的今天,文化已然不再是游离于经济发展的外生物,而是拉动经济,提升产业价值的内在驱动力。

特色小镇发展特色产业,推广特色产品,通过文化创意和品牌管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特色产业文化来提升产业价值的过程,也是培育和宣扬地域特色产业文化的过程。福建一些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的特色小镇,在小镇特色产业建设中都注意培育产业文化,不走传统的农业观光和农家乐之路,而是通过文化活动的策划设计和创意消费实现特色拓展,深度融合农业资源优势与文化体验,创建具有高附加值的、新产业形态的现代农业。如连城培田草药小镇规划建设思路是促进生态农业、生物医药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拟投资30亿元建设集中草药种植加工、科普体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生态产业链,塑造培田“民间故宫、闽西药谷”的形象,弘扬中药文化,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再如福建漳平永福花香小镇,以花卉、高山茶、反季节蔬菜等三大特色农业产业为基础,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全力开发文化体验经济,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建瓯徐墩根艺小镇则发展根艺产业文化,发掘根艺的审美意义和收藏价值。

(三)特色小镇建设完善了地域文化的服务体系

地域文化不是孤立的个体,它在长期积淀形成过程中还需要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持和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面向大众的公益性的文化服务体系,它有两个特性,一是面向大众,二是公益性。特色小镇在建设中创设与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传承与发展地域文化,需要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越全面、功能越齐全,特色小镇的文化活力越能够得到体现,文化特色也越鲜明。福建特色小镇在建设规划时期,就已经把公共文化服务配套工程纳入其中,社区文化中心、剧院、图书馆、纪念馆、文化馆、博物馆等一大批公共基础设施正在建设,部分已投入使用。

福建特色小镇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以地域个性文化作为这方水土的“标签”,加强对地域优秀文化的挖掘和发扬,努力实现地域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优秀地域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具有当代价值且富有永恒魅力的文化精神保存和弘扬开来。

三、结语

福建特色小镇与个性地域文化是良性互动发展的。地域文化作为特定区域的一种特殊形态,若能充分发掘地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它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特色小镇是“小载体大产业”,它以地域文化作为重要载体与媒介,把握好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则可吸引相关资源要素,实现产业集聚和创新升级,推进特色小镇的经济发展。独特的地域文化成就了福建特色小镇与众不同的魅力, 特色小镇的发展又传承、弘扬了个性地域文化。

弘扬包含地域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是当今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建设特色小镇,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加快区域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选择。基于特色小镇与地域文化良性互动发展的关系,今后福建特色小镇建设应强化地域文化的指导作用,进一步弘扬地域文化的精髓,根据各自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禀赋,发挥创造力,倡导多样性,繁荣和发展特色小镇文化。首先,在小镇建设规划中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紧紧围绕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的发展思路,开发与区域实际相契合的特色产业。其次,在特色小镇创建及发展过程中,要将有形的地域文化与无形的地域文化紧密结合,通过有形的地域文化载体,展示、弘扬无形的地域文化,提升特色小镇的地域特性;要充分开发、运用好传统的风情民俗、历史经典、文化遗产等地域文化资源,融入文化元素,培育特色小镇新的经济增长点。再次,要和自然、人文、社会环境相适应,把当地特有的文化内涵融于产品、营销、管理和服务中,以地域文化创建、包装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传承、发扬地域文化。另外,需要重视培育地域文化的凝聚力,重构维系特色小镇成员的共同精神纽带,发挥地域文化的引领、渗透、感召、辐射和凝聚作用,把彰显独特地域文化魅力贯穿于特色小镇建设全过程,提升福建特色小镇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形象。

[参考文献]

[1]黄浩.聚集新兴产业 着眼“小而美” 福建分批推进特色小镇[N].经济日报,2016-07-23(5).

[2]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福建省第一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通知[EB/OL].(2016-09-17)[2016-09-22].http:∥www.fjfa.gov.cn/faszfwz/C031926/C037101/C037101_D324595.html.

[3]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福建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通知:闽政〔2017〕52 号[EB/OL].(2017-12-06)[2017-12-07].http:∥www.fujian.gov.cn/zc/zxwj/szfwj/201712/t20171207_1614151.htm.

[4]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363 .

[5]王玉莹.“海绵城市”在特色小镇市政规划中的应用:以福建地区某特色小镇市政规划为例[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9):1 870.

[6]陈清,吴祖卿. 福建特色小镇发展建设的“资源 + 人才+ 创新”策略分析[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161-166.

[7]张琳琅,黄艳,陈宏,等.福建特色小镇的实践特征与发展路径[J]. 中国国情国力,2017(11):41-44.

[8]施玮,李志敏.“乡村记忆”视阈下文化特色小镇开发与保护研究:以福建嵩口古镇为例[J]. 福建建筑,2017(10):11-14,38.

[9]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上海辞海出版社,1989:3 745.

[10]王元锴.永泰嵩口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 成榕唯一入选乡镇[N/OL].福州日报,2016-10-16[2017-12-11].http:∥fj.sina.com.cn/news/b/2016-10-16/detail-ifxwvpaq1420955.shtml.

[11]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五夫朱子文化休闲小镇创建规划的批复:武政综〔2017〕90号[EB/OL].(2017-05-05)[2017-05-15]. http:∥wys.gov.cn/show.aspx?ctlgid=17873718&Id=391761.

[12]张俊毅.小镇也有大梦想:漳州长泰古琴小镇规划建设见闻[N/OL].闽南日报 ,2017-03-26[2017-12-20].http:∥zz.mnw.cn/changtai/xw/1644785.html.

[13]刘永辉.上塘银饰特色小镇新标志发布[EB/OL].(2017-04-28)[2018-01-30].http:∥www.ptwhw.com/?post=17311.

[14]泉州新闻网.光泽县高起点打造圣农小镇[EB/OL].(2017-04-12)[2018-01-30].http:∥www.5starcn.com/zwgk/201704/6989.html.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