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郑雪松,李 丹,姜 萌
(1.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2.郑东新区秋澄幼儿园,河南郑州 450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1]。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9月河南省教育厅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通知》明确“从2017年秋季开始,各中小学校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应从娃娃抓起,通过学校培养是非遗传承的理想选择,幼儿教师是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引路人。
目前,幼儿教师在其日常教学和幼儿活动中很少涉及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部分幼儿教师因专业水平不高缺乏应有的课程开发意识,课堂教学照抄照搬教材,重视显性课程,忽视隐性课程。一日活动也缺乏灵活性,正如有研究者认为,一些幼儿教师“利用环境和身边的资源,为幼儿探索能力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拓展性资源方面做得不够”[2];另一方面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将圣诞节、万圣节、愚人节、复活节,甚至情人节等引入幼儿园,在每个节日到来之前提前联系家长准备好相应的服饰和礼物等。正如有研究者认为,晚期现代化背景下,“地方性已完全被远处的影响所侵入,不管这种侵入是被看作是值得关注的一个原因,还是只是被当作日常生活习惯的一部分情况都是一样”[3]。因此,对幼儿教师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提升幼儿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而且丰富区域幼儿园课程文化资源和增强师生的家国情怀。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大部分幼儿教师还不甚了解,他们听到和践行较多的是国学。国学可视为我国主流文化中的“大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倾向为“小传统”。“大传统是在学堂或庙堂之内培养出来的,而小传统则是自发地萌发出来的,然后它就在它诞生的那些乡村社区的无知的群众的生活里摸爬滚打,挣扎着持续下去。”[4]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诞生于乡村社区,具有地方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国学的明显区别,而幼儿出生首先接触到的是家庭及其家所在的地方文化。为了提升幼儿教师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认同及其对幼儿的教育熏陶,本文基于豫南X 地区的幼儿教师现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结合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理论从幼儿教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方面设计问卷及其统计分析。
本研究在对前人相关成果和国家学前教育相关文件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非物质遗产在学校传承的影响因素,针对职前教师师范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困惑,自编“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状况调查问卷”。通过在信阳师范学院师范生和“国培计划”幼儿教师的预测检验后修改完善,完善后的问卷共有63 题,涉及调查对象的性别、学历、所在幼儿园的办园性质等填表人的基本情况,幼儿教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认同、幼儿教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情感认同、幼儿教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为认同等。其中根据李克特量表设计45 个相关题目并划分为完全符合、比较符合、一般、比较不符合、完全不符合五个不同的等级对幼儿教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现状进行调查。最后,为了了解幼儿教师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结合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访谈、座谈、观察及案例分析。
依据预测分析,选取的研究对象为信阳市区与周围县区的幼儿教师共368 人,其中信阳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幼儿教师85人、浉河区幼儿园幼儿教师73人、平桥区蓝天幼儿园幼儿教师70人、信阳师范学院“国培计划”幼儿教师140人。这些幼儿教师所在的幼儿园分布地区、办园性质不同,覆盖面积较广。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后剔除无效问卷,通过SPSS统计出的数据对幼儿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地考察中获得的相关案例与访谈资料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信度和效度是问卷测量的关键议题,“信度(reliability)是指可靠性或一致性,这意味着在完全一样或类似的条件下,相同的结果被重复或再现”[5]179。“效度(validity)意味着真实性,即一个构想,或研究者用定义概念化某个观念的方法与测量之间的匹配”[5]179。该研究问卷中的Cronbach's Alpha 信度系数值为0.952,信度系数值大于或等于0.9 时信度非常理想,因而问卷数据信度有进一步分析的价值。“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也比效度更容易得到。虽然在成为某个概念的有效测量工具之前,必须先要具有信度,但是有了信度并不保证该测量工具一定具有效度。信度不是效度的充分条件”[5]237。通过对问卷统计结果的KMO 和Bartlett 检验,发现该研究问卷KMO 值为0.927,问卷KMO 值大于0.7,说明幼儿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研究问卷效度良好,数据效度质量很高,可用于进一步分析。基于有效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20.0、柱状图、条形堆积图等对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对有效问卷的整理与分析,结合访谈和参与观察发现豫南X市幼儿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情况如下:
文化认知(culture cognition)是个体根据感觉、知识和被期望的行为等要素通过心理表征来理解文化。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认知代码产生于信息加工系统第一部分的感觉系统。“感觉系统产生认知代码后,将之传入到记忆中”[6]。据调查所知,幼儿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尚处于感觉系统之中,只是产生了认知代码。虽然幼儿教师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认同呈现比较积极的状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的了解,但无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的类别、批次,还是属地上来看,豫南X 市幼儿教师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模糊。
民间歌谣属于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针对“民间歌谣属于哪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33%的幼儿教师选择了“民间文学”,选择“民间音乐”的最多(54.29%),其次分别是“民间美术”(5.71%)、“民间戏曲”(4.29%)、“民间舞蹈”(2.86%)。同样,针对“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于哪一年列入第几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选择“2014 年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仅占27.14%;针对“亡羊补牢的故事来源于信阳市哪个地区”,只有21.43%的幼儿教师选择了“信阳市平桥”。幼儿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的了解,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批次的认知度较低,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属地及其相关内容的认知不够深入、系统,缺乏整体性。除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博大精深、幼儿教师学历水平相应偏低外,关键是西方文化的冲击。
据调查统计所知,在“我主动了解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上,选择“完全符合”“比较符合”“一般”“比较不符合”“完全不符合”分别占10.6%,27%,42.4%,18.2%,1.8%。在“当我看到本土民间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时很兴奋”问题上,选择“完全符合”“比较符合”“一般”“比较不符合”“完全不符合”分别占20.7%,25%,44.3%,7.15%,2.85%。薛焱在《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认同》一书中指出:“认同是感性体察、理性认知和情感接受相互交织的复杂过程”[7]。情感接受和内化吸收是认同心理结构的核心,幼儿教师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情感态度关系到其授课和一日活动内容的选择,影响幼儿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在“我认为对幼儿进行西方节日文化教育比对他们进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更有意义”问题上,有41%的幼儿教师选择“完全符合”,20%的幼儿教师选择“比较符合”。与西方节日文化相比,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贴近幼儿日常生活,幼儿生活教育历来受国内外相关研究者重视。我国扎根中国文化和儿童教育实践的教育家陈鹤琴在学习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基础上提出的“活教育”理论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8]。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倡导“生活的陶冶”,日本教育家仓桥物三倡导“向生活学习、在生活中学习、为生活而学习”[9]等。
幼儿教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情感认同淡薄除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不到位,在幼儿园未能得到切实落实外,家长的教育观念牵制着幼儿教师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借助调查所得数据,通过将“家长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不重视”作为自变量,将“幼儿教师认为对幼儿进行西方节日文化教育比对他们进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更有意义”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模型R 方值为0.086。对模型进行F 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F 检验(F=4.497,P=0.039<0.05),家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不重视的回归系数值为0.756(t=2.121,p=0.039<0.05),二者呈正向影响关系。家长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不重视是影响幼儿教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情感认同的重要原因。
幼儿教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的重要体现在于是否能够促进幼儿教师的行为养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也需要通过持续不断的行为实践才能巩固。统计“我没有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回答结果显示,有34.29%的幼儿教师选择“完全符合”,选择“比较符合”、“一般”、“比较不符合”、“完全不符合”分别占18.57%、15%、30%、2.14%。可见,大部分幼儿教师未能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即使幼儿教师会因为自身喜爱经常看有关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籍的方式主动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实际上并没有将自己了解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多数幼儿园也没有开设相关课程。
幼儿教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为认同未能落到实处主要表现在幼儿园不够重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开发及其相关实践平台的创建。统计“我所在的幼儿园重视开发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的回答结果显示,选择“完全符合”、“比较符合”、“一般”、“比较不符合”、“完全不符合”的占比分别为32.86%、14.29%、24.29%、22.86%、5.71%。即使一些幼儿园会在一些活动课程中涉及到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大都流于形式。
相关实践平台也较为匮乏。一般情况下,幼儿园活动周计划都被数学、体能、音乐、阅读等活动课占据。即使幼儿教师想要实践自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但因缺乏实践平台而未能落到实处。
“文化认同对于人的文化创造与个人的行为有着较大的影响,人的文化生活往往是受已经形成的认同支配的。同样,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往往也取决于文化认同”[10]。
“人类认知是灵长类认知的一个特殊形式”[11]207,但文化学习使人类认知有别于灵长类动物的认知。幼儿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是增强其认同的基础,加强相关幼儿教师培训是促进幼儿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广大幼儿教师的呼声。在“增强幼儿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途径”问题上,80%的幼儿教师认为“教师培训活动”是“增强幼儿教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的重要途径,其次他们认为的途径分别是“利用现代传播方式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丰富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等。但实际上,90%的幼儿教师认为他们目前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渠道主要来自电影、电视剧、报纸、书籍、杂志等传播途径,通过“教师培训活动”的有待于加强。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性”特点,幼儿教师参与出版发行关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籍、报纸、画册等,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带来的宣传上的困难,而且方便幼儿教师阅读,增强其认知。另外,引导幼儿教师利用新媒体更新及时、覆盖面积广、具有很强的互动性的传播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交媒体网站及人们常用的各种APP 小程序巧妙的结合起来,逐渐将被西方文化思想价值体系所占领的网络媒体等文化思想传播阵地“抢”回来。还可引导幼儿教师利用时下流行的移动直播、视频短片、网页推送等新型传播方式,全面、生动、立体的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与精神价值,促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或者打造幼儿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教育平台,拓宽幼儿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渠道,使幼儿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紧跟时代的步伐,更好的帮助幼儿教师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认知,更好的推动新时代幼儿教师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外,定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相关读书交流活动,邀请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人员和传承人来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分享,鼓励幼儿教师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和传承活动,以拓宽幼儿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渠道。
幼儿教师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认同是幼儿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的关键环节,可通过优化环境、转变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等措施来增进幼儿教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情感认同。
适宜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幼儿园环境不仅能促进幼儿教师的传统文化认知,而且通过对幼儿产生的影响增强自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幼儿是天生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他们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探究及了解他们生长的环境”[12]41。为了更好地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可在幼儿园的围廊、楼梯墙壁或者教室里做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的走廊里划分区域粘贴相关图片,如潢川皮影戏、花鼓戏、花伞舞等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表演图,也可以在走廊的角落里设置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区角。为了避免让孩子接受成人的幻想,最好能用真实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或实物。正如有研究者认为,“如果在教室里摆上真实的艺术,尤其是一些本土或民俗的艺术作品。然后再看看孩子的反应,一定很有意思”[12]45。幼儿教师在尊重幼儿园兴趣中发展,做到教学相长。此外,适时举办各种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竞赛、教学技能竞赛、文艺汇演等活动,使幼儿教师能够在这些活动中增强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兴趣和情感。
良好的幼儿成长环境离不开幼儿园、家庭的共同努力,幼儿家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教师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认同。为了解决幼儿教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的情感困惑应增强幼儿家长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自觉意识。例如,在邀请研究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来幼儿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讲座,幼儿园开展一些相关知识讲座、研讨会、图书漂流等一系列活动时邀请幼儿家长一同参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13]。为了增强幼儿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度,使其以后能更好地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幼儿园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相关教育精神,除了结合幼儿园所在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设相应的课程外,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融入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幼儿教师参与的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开发为幼儿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为认同提供实践活动平台。应结合《3-6岁儿童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教育文件和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开发富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例如,基于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光山县),开发的小班、中班和大班课程目标分别为“欣赏故事”“讲述故事”“仿编、续编故事”;基于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叫吹”(淮滨县),开发的小班、中班和大班课程目标分别为“欣赏泥塑”“了解泥塑的制作方法”“学习制作泥塑”;基于民间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伞舞”(商城县),开发的小班、中班和大班课程目标分别为“欣赏花伞舞”“了解花伞舞”“学习跳花伞舞”;基于民间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光山县、息县、平桥县),开发的小班、中班和大班课程目标分别为“欣赏皮影戏”“了解皮影戏”“学习表演皮影戏”;等等。
“幼儿的学习主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是通过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在玩中学和亲身体验获得的”[14]。不仅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开发工作,而且要鼓励幼儿教师在幼儿一日活动、亲子活动等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融入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以“信阳茶文化”为主题的系列课程活动为例,幼儿园教师可首先为幼儿准备信阳毛尖,引导幼儿认识茶叶并观察茶叶的颜色、形态等外观特点。然后指导幼儿泡茶,并组织家长同幼儿一起参观茶园与茶叶制作技艺流程。这样,不仅使幼儿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认同与情感认同得到增强,而且使幼儿从小潜移默化地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当儿童以主体间性的方式和他人互动,并且适应他们的交往惯例时,这个社会过程产生一种认知表征的新形式,这种形式在其他动物物种中没有对等情况,这就是语言符号既具有主体间性,也具有视角性”[11]219。幼儿获得的具有主体间性和视角性的认知表征形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奠定基础,有力地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鼓励幼儿教师在社会提供的多种幼儿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平台中将自身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展现出来,激励幼儿教师将“内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转化为“外显的”行为实践,不仅能够增强幼儿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认同,而且能够反过来促进幼儿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认同与情感认同。例如,可以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开展各种类型的幼儿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指导幼儿教师排演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使幼儿教师在排演的过程中不但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地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增强幼儿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认同。通过提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幼儿教师知识竞赛、研讨会、论坛等多种幼儿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平台,使幼儿教师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平台上,将自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用语言或文字等行为方式展现出来与其他幼儿教师切磋,认识自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与其他幼儿教师相比的差距,产生一定的紧张感,从而激励幼儿教师加强自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由“内化”到“内生”。自觉自在的行为认同是文化认同的应然趋向。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的话,作为幼儿的生活就应当尊重每一个幼儿的自发性。就是说,我们的重点应放在让生活发挥出充足的生活气息这一社会性的问题上”[15]。“生活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特性,将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幼儿园,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使幼儿园教育回归本真。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和保育的主体,他们的文化认同引领着幼儿的文化观和学习观。作为新时代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尊重幼儿的生活,领会幼儿生活和成长的真谛,不断提升自己的生态文化素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