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李园园,鄢超云
(1.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016;2.安康学院教育学院,陕西安康 725000)
友善在中西方哲学思想中均有着悠久的思想根源。我国传统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慈爱思想、墨家的兼爱思想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友善意蕴,“友善”是重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西方研究中与友善相对应的词是“friendship”,一般被翻译为“友谊”或“友爱”,其在思想内涵上,基本能与中文的友善保持对应关系[1]。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哲学家都曾对“友爱”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友爱既是个体幸福的重要构成部分,又是能将城邦或政治共同体凝聚结合起来之不可或缺的伦理纽带。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与实施纲要》,首次将友善提升为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012年,党的十八大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被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之一。友善既是社会的道德规范,也是个人的道德品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道德力量。“尊老爱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描绘了友善核心价值观所期冀达到的人际和社会关系愿景。在这一愿景中,“小”是被尊、被爱、被友善对待的重点对象。然而,友善在本质上是互动和互利的,每一个个体都应该既是友善的受益者,又是友善的施与者,幼儿也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友善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学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之一,学前阶段是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初始阶段,是个体终身价值观发展的奠基阶段,学前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不可缺位。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看,友善是当代中国塑造合格公民的行为准则和核心指标,既是个体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品格、心性修养,也是全社会共同的道德共识,是维系社会团结和谐的重要纽带。其基本含义是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尊重、关心和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2]。但更普遍地看,人与自然休戚与共,如果人类不能维护这种自然生态系统,也是在破坏和阻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故此,友善不仅要对人友善,而且还要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友善地对待自然[3]12。
考察友善指涉的对象,发现无论是在古代中西方哲学思想中还是在当代对友善的研究中,“友”所指涉的对象都远非无血缘关系的朋友。亚里士多德在谈论“友爱”的时候,不仅包含无血缘关系的朋友,而且关涉到家庭成员之间乃至商业伙伴之间、城邦公民之间的关系,用“友爱”来涵盖一切人与人的爱。中国传统儒家“仁爱”伦理思想(友善的精神文化资源)包含着自爱、爱自己的亲人、爱因血缘亲疏而展开的其他亲人、泛爱众、爱天地万物、爱自然界的丰富内涵[4]。在当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的研究中,蒋玉娟,朱书刚,李荣和冯芸等学者都认为友善包含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友善。基于对友善的词源、对象及其当代含义的分析,我们认为,友善是出于内心的善意而表现出的与人、与自然亲近友好的态度及其行动。
1.依据友善的道德心理结构
友善作为一种幼儿必备的道德品格,从个体的道德心理结构上说,包括友善认知、友善情感、友善意志和友善行为四个方面。友善认知是指对友善的意义及其行为准则的理解,在与人、与自然的交往活动中知道什么是友善的、什么是不友善的;友善情感层面是指对符合友善内涵要求的行为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愿意以一种友善的方式与他人和自然相处并由衷地感到愉悦,而对不符合友善规范的行为的不满和厌恶之情;在意志方面是指为了能按照符合友善规范的方式行动而有意识地控制行为、做出努力,比如,虽然有些不舍,还是愿意将自己喜欢的玩具送给更需要的小朋友;行为层面是指最终将符合友善规范的行为付诸实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相结合的产物。结合幼儿友善所指向的对象,友善的道德心理结构在各维度上的内涵如表1所示。
表1 幼儿友善的结构要素
2.依据友善的行为过程
案例1:有一天,金莹和妈妈在小区附近的街上散步。她妈妈正在逛附近商店的时候,金莹看见了一个老乞丐,金莹就跑过去和妈妈说:“妈妈,那个老爷爷好可怜,你能不能给他点钱?”妈妈就警告说:“现在到处都是骗子,这个老爷爷可能也是骗子,别信他。”但是金莹还是觉得老人太可怜了,所以,她恳求妈妈帮助这位老人,最后妈妈妥协了,就给了老乞丐一点钱。
在金莹帮助老乞丐的过程中,可能另外一些孩子在面对同样的情况时,并意识不到这一点,因为他不知道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有需要的人,或者不知道如何把原则应用于现实。在金莹帮助老乞丐的友善行为中,包含着知道我们应该如何行动的认知性原则、能看见并实践这一原则的现实情境以及基于对情境的理解和判断所做出的行动。
图1 幼儿友善行为过程结构
首先,道德认知是友善的前提。幼儿正处于道德发展的初期阶段,一方面尽管道德发生学的研究表明幼儿的天性中具有“善良”的道德本能,但由于后天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其内在的道德天性可能被遮蔽和压抑,导致其“内心的善意”无法自然释放;另一方面,幼儿由于道德判断力的缺乏,加之社会上多元价值的林立,幼儿对何为“善”何为“恶”还缺乏独立的判断和明确的认识,因而,对“应该如何行动”的认知并非是自明的。在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实验中,当幼儿观察到的是对待充气人的攻击性行为榜样,幼儿也就习得了“攻击充气人是我应该对待它的方式”,建立了一种错误的认知。故此,幼儿的友善不能被动倚赖于幼儿内心善意的自然流露,需要成人将友善具化为与人、与自然交往时的行为准则,引导幼儿逐渐理解、认同与内化。幼儿首先应该知道在不同的情境下应该如何行动的准则,才有可能作出友好善意的行为。如果社会标榜的是一种嘲笑、讽刺、歧视乞丐的价值观,并教给金莹这样的价值观,那她也很难在面临乞丐时心生怜悯。
其次,情境是激发友善情感的动力。情境中包含友善行为的施动者和受动者,“同理心”是沟通二者的桥梁。金莹帮助乞丐一方面是因为她知道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乞丐的抽象原则;另一原因是她亲眼所见他人的苦难,并激发了强烈的同理心。对他人的境遇感同身受,对他人的遭遇产生怜悯等情绪是个体继而做出安慰、关心和帮助行为的前提。不能理解他人的需要与痛苦,也就缺乏提供帮助的情感和动机。
最后,行动是友善认知、理解的集中体现。善行是在友善认知和情感驱动下的具体行为展现,包括言与行两个方面。善言即通过语言表达的友善,比如关心、慰问、安慰是善言,而责备、讥笑、恶语相向则不是善言。善行即要做出实际动作,如果内心有帮助他人的意愿,但最终没有通过外化的行为表现出来,友善也并没有完整实现。
1.关爱自己,自爱作为起点
友善,从爱自己开始。亚里士多德说:“一个人首先是他自身的朋友,所以,人应当最爱他自己。”[5]275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生来首先要关心自己[6]154”。关爱自己是对其他群体友善的起点和基础。自爱并非是在物质占有和精神愉悦上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是要与自己友好相处,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并使自己成为值得他人称赞的人。幼儿友善行为的产生一般取决于两个条件:
第一,友善施动者必须相信自己的友善行为是能够被对方接受的。如果一个幼儿自我感觉在环境中是被接纳的,一旦其他幼儿遇到困难,他可能会去接近同伴,积极主动地帮助别人;如果一个幼儿觉得自己是被排斥的、被拒绝的,就不会想要和人亲近因而也不会做出友善行为。研究表明,那些被别人接纳承认的幼儿比较容易产生友善行为,而被别人排斥的、不被承认的孩子则不容易产生友善行为[7]。
第二,当幼儿认识到自己是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且自己的帮助是有价值的,才有可能产生友善行为。而当一个感到自己没有能力,对他人无足轻重时,那他在别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可能不会作出友善行为。对于幼儿而言,友善的前提是形成自尊、建立自信,获得积极的自我意识过程,这需要成人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信任和安全感的环境,接纳并认可幼儿,使幼儿在社会交往中有良好的自我价值感。
2.由己及亲,从自爱到友爱
幼儿获得良好的自我价值感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和社会关系的原点,由此点发散开来,紧接着需要处理的就是自己附近环境中亲近的人以及物的社会关系,这些亲近关系包括与父母、兄弟姐妹、朋友、老师、同伴、与自己已经建立起了情感联结的动植物等。亲近的对象借着与幼儿关系的优势更易获得幼儿的情感。友爱意味着幼儿要对身边亲近的人从“爱”这一情感维度出发建立友好关系,包括对父母、长辈的尊敬与爱戴;对朋友、同伴的和睦、分享与互助;对动植物的关心与照料以及对无生命物体的珍惜与爱护等。
3.由亲及众,由对亲近者到陌生者的善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空间也在不断扩大,幼儿不再生活在传统的熟人社会中,取而代之的是陌生人社会。在当前竞争激烈、道德冷漠和信任危机盛行的社会中,对陌生人保持戒备和警惕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常识性戒律。这给幼儿友善价值观的培养带来极大的阻碍,然而,友善教育最终是要培养具有广博的、充满善意的对待人、事、物的胸怀的人,唯有人们不止亲其亲,也能亲其众,才有可能建构一个和谐的社会。在此社会背景下,幼儿友善价值观教育更为必要。要将友善之情扩展至全体社会成员,全部人类,甚至所有生命物[8]。当前,很多幼儿园的“云帮扶”、重阳节的敬老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等都对培养幼儿对陌生群体的友善很有帮助。
从时间阶段上讲,儿童早期是个体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们在成年后的许多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与这一时期所接受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梁启超先生在《论幼学》中说:“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儿童阶段的价值观教育对人一生的价值观念具有铺垫底色的作用。在价值观学习中,早期出现的重大失误,也许并不是完全无法纠正的,但长大后想要纠正这一失误往往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正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言:“如果我们要改变某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或希望加强某个民族的某种性格,我们必须把孩子作为突破口,从他们小时候就开始行动,因为能够在成人身上做的事情是非常有限的。”[9]4“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幼年时期如果能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将为个体终身价值观发展铺垫底色。
党和国家在多个文件中也强调了幼儿时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从小抓起”是对个体价值观形成规律的深刻把握,“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0]172幼儿时期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意义。《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其中,幼儿园被纳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德育的体系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前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友善是基于善良意志而表现出的对人与自然亲近友好的态度和行动。善良意志,即善心,是友善的行动得以发生的“道德土壤”。儿童早期的心灵是否具备这样的“道德土壤”?道德发生学的研究表明,人是具有道德性的生物,人的天性中具有道德本能[11]。孟子有言:“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12]307良知是“天赋之知”,是人的道德本能,表现为在道德情境中直接的、无意识的道德反应。道德心理学领域多用“共情(empathy)”来表达“恻隐之心”这种道德情感的涌现。研究表明,共情在出生的早期就存在,学龄前儿童的共情表现明显且发展快速[13]。从友善的情感发生机制来说,友善从共情开始,以对象心灵间经由共情而发生的互动交流为前提条件[14]。儿童早期以共情表现的道德本能为友善价值观的发展提供了心理基础和条件。但道德本能并不必然都能转换为道德实能,它具有潜能的性质,需要后天的激发、呵护与培育,故此,儿童早期道德教育尤为必要。友善价值观教育是要通过合理的手段将儿童本能中的善良意志激发出来,使其不断发育、扩展,避免其在不良环境的压抑之下消失殆尽或任由其自生自灭,这是呵护儿童道德本能的应然之举。
幼儿与生俱来具有由血缘关系决定的与亲人的社会关系,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与周围的人和环境建立关系联结。弗洛姆指出:“与他人联合一起,与他人相关连的需要是人的迫切需要,这种需要是否满足决定着人的精神健全问题。”[15]24幼儿阶段已经具有和家人、邻里、同伴、共同体、大自然等群体交往的需求和实践,三岁的幼儿会与教师建立密切的关系并形成依恋,会骄傲地使用“我的朋友”,会对动物的死去感到难过和不舍。在交往活动中,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常常面临着“我应当如何行动”的问题。虽然幼儿常常在交往中表现出关心、合作、分享、帮助、善解人意、安慰等友善行为,但与此同时,儿童的交往世界中也经常会有恃强凌弱、发生冲突、找替罪、取笑、攻击、排斥他人、虐待动物等不友善的情况,这需要友善价值观来支持幼儿的社会交往实践,友善价值观教育是回应幼儿社会交往需求的顺势之为。
对话教育是教育主体之间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理解为基础,以寻求真知、意义创造和建构个体完满的精神世界为目标而进行的一种平等交流、相互沟通的过程[16]。对话教育提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平等互动,共同建构意义世界,旨在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视域融合”。儿童早期道德教育领域的硏究者指出,儿童早期道德教育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儿童早期道德教育者常常将自己的意志和要求强加于儿童,让儿童在不能完全理解道德规则内涵的前提下,强迫他们识记一些生硬的道德律令[17]。许多儿童甚至没有机会与成年人进行真正的对话,他们之间有一些简单的交流,但多数都是直接的指令。道德教育应该由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度说教方法转变为师生平等的对话教育方法。
作为方法,对话教育的特点在于对话的参与者本身比话题更重要[18]147。也就是说,教师要将幼儿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将儿童视为“小小道德哲学家”,用儿童的视角去看待和理解他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特点。早期阶段的幼儿虽然还不能完全理解成人世界的道德规则,但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和认识着周围世界,并在社会交往活动中逐渐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认知和规则意识,成人需要在理解幼儿既有友善认知的基础上,与幼儿平等互动,增进彼此的相互理解和视域融合。对话不只局限于语言上的交流,幼儿的表情、肢体动作、作品等同样是幼儿内心世界的言说,也是他们与成人对话的途径。教师可通过自由讨论、协商合作、启发引导、绘画表征、游戏互动等方式与幼儿开展关于“我们应该如何与他人和自然相处”相关问题的对话,以使幼儿用他们自己的知识工具去理解友善的含义、增强友善认知。对话教育包括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积极倾听。教师善于龄听幼儿在与人、与自然交往时所产生的观点、情绪、态度,尝试理解他们,并将理解反馈给儿童。
第二,认可。儿童对友善的认知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尊重儿童现阶段处理自我与他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方式,只有接纳和认可幼儿当前对友善的认知基础,才能以适宜于幼儿理解水平的方式与其对话。
第三,协商与促进。当儿童出现不友善的行为时,教师不急于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判断,而是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在与幼儿的对话中帮助幼儿认识问题,激发幼儿内在的道德潜力,与幼儿共同协商解决问题并最终达成适宜的方案。由于对话过程中充满了民主与平等、尊重与宽容、认可与欣赏,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友善教育的过程。
关系体验是个体对“我”在关系中的经历所产生的一系列情绪情感体验。关系体验包括作为接受者的“客我”在他人或自然对待“我”的方式中获得的情绪情感体验以及作为施与者的“主我”在“我”对待他人或自然的方式中的获得的情绪情感体验。研究表明,作为“客我”,那些被别人接纳、认可的幼儿比较容易产生友善行为;而被人排斥的,不被认可的幼儿则不容易产生友善行为。作为“主我”,那些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帮助别人,认为自己的帮助有价值的幼儿才有可能产生友善行为,而当幼儿感到自己对他人无足轻重时,可能不会作出友善的行为[19]。可见,积极的关系体验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友善行为。
教育者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幼儿的关系体验,以增进友善情感:
第一,建立民主、关怀的班级关系,辅助家庭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引导幼儿亲近自然,尽早让幼儿感受到来自父母、老师、同伴、朋友的关怀、接纳和帮助,感受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和包容,体会他人和自然对我的友善。
第二,引导幼儿施与友善行为,并体验到“我”的友善的价值。他者的痛苦和需要是施与友善行为的重要时机,教师应该引导幼儿设身处地得理解他人的痛苦和需要,在此前提下提醒孩子给予关心和帮助,并积极认可幼儿的关心和帮助对被关心和帮助者的重要意义,使幼儿感受到我的友善的价值。
第三,帮助幼儿拓展其交往范围,丰富幼儿的交往关系。只有在丰富的交往关系中才能有丰富的关系体验。教师可在一日生活中,规划幼儿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和空间,鼓励、支持幼儿从同伴关系中拓展出更为自愿、持久和深刻的友谊关系;通过故事分享、礼物漂流等方式帮助幼儿建立与远方陌生人的联结,促进儿童发展跨时空的理解、关心和帮助。带领幼儿体验大自然,通过种植、饲养等活动建立与班级、幼儿园或附近某些自然物的情感联结,引导幼儿关心和爱护他们的生命,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规律。
友善意志是为了履行友善责任,面对矛盾或诱惑,能够克服困难、自我约束而坚持作出正确选择的心理过程。友善意志在道德认知、情感友善行为、品质转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动力机制的作用。研究发现,儿童道德责任意识很早就发展起来,部分3岁的幼儿已经能够认知到即便家长允许,也不能破坏道德规则[20]。这表明,幼儿的友善意志获得了初步发展,然而,友善意志易受到友善情感的影响。幼儿情感具有易冲动、易受外界影响的特点,加之幼儿的自制能力未得到良好发展,因而幼儿的友善意志较为薄弱,他们时而友善,时而将友善的规则抛之脑后,乖戾而又充满攻击性。因此,需要提升幼儿的友善意志,以提升幼儿友善认知、情感与行为上的一致性以及友善行为的稳定性。
友善意志与克服困难有关,集中体现于在冲突和诱惑中作出正确的选择。教师可以在幼儿的游戏和生活中设置一些问题情境,鼓励儿童主动思考和解决道德冲突,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幼儿抵抗诱惑的能力,磨砺幼儿的友善意志。问题情境应该源于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例如,“积木不够时怎么办?”“幼儿爱拥挤怎么办?”“别人不小心打到我怎么办?”“别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怎么办?”在问题情境中设置一定的诱惑,幼儿实现友善意图可能面临损害自身的利益或付出一定的代价,例如,自己拿不到积木、要耐心排队,忍耐疼痛、奉献自己的物品等。需要注意的是,磨砺幼儿友善意志需要遵循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当幼儿做出了不符合友善价值观的选择,他们的不足应该被注意和改正,但是,教师不能急于否定幼儿,而是了解幼儿作此决定背后的想法。如果成人只是通过权威告知幼儿友善的选择,那么幼儿将难以发展起内在的原则或抵抗诱惑的能力。
友善行为是个体友善认知、友善情感、友善意志的综合体现。对于道德行为的获得,亚里士多德指出,我们先运用它们而后才获得它们。“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成为节制的人,通过做事勇敢成为勇敢的人”[21]36。幼儿需经过反复学习与实践,通过做友善的事成为友善的人。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充满了践行友善的契机,是幼儿友善行为的练习场,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践行友善[22]。首先,教师要有友善价值观教育的敏感性,及时关注并积极回应幼儿在教学、游戏、生活活动中幼儿友善/不友善的行为。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幼儿对他人分享的故事、发表的观点、完成的作品是感兴趣的、欣赏的还是冷漠的、排斥的;在游戏中,玩具不够时、机会有限时幼儿是交换、协商、轮流、谦让、积极想办法还是充满暴力的;在生活中,面对难过的、需要帮助的同伴是充满关心、愿意帮助的还是冷漠的;对自然角的金鱼、蝌蚪、乌龟等是充满关怀、愿意照料的还是破坏性的。当看到幼儿友善的行为时,积极肯定和鼓励他们的善良,加强和促进其成长,以使其成为固定的行为和习惯;当看到幼儿不符合友善的行为时,引导幼儿设身处地得感受对方的立场,和他们一起协商适宜的解决方案;其次,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教学、游戏和生活中设置易于激发幼儿友善行为的机会。比如,在教学中讲述处于危难或痛苦境地的人或动物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共情和安慰;设计需要合作和帮助才能完成的教学环节,鼓励幼儿的合作与互助;在游戏中有意地控制玩具、角色和机会等,以促进幼儿的协商、谦让;在生活中鼓励幼儿与门卫、厨师、花工等群体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他们的交往技能和感恩、尊重的情感;最后,设计专门的友善实践活动,例如,社区服务、种植和饲养活动、手拉手互助小组,提供给幼儿践行友善的机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