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山东济南 250000)
寄宿幼儿是指在寄宿学校里进行集体生活、学习、交往的幼儿。目前国内对寄宿幼儿的研究很少,大多集中在研究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的建设和发展[1]。仅有的少数研究表明寄宿虽然可以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易引起幼儿社交焦虑[2]。根据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在缺乏关爱和照顾的条件下成长的孩子会产生对人的一种不信任感,在人际交往中既不悦纳自己,也不接受他人[3]。
同伴关系是指同龄或相似年龄的儿童之间的共同活动和合作关系[4]。大班幼儿的同伴关系正处于形成阶段,同伴交往具有群体性和稳定性的特点[5]。Koop认为自我控制能力是指个体根据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它是儿童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儿童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6]。
互动经验、观点采择能力是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因素[7]。不仅如此,儿童的同伴互动经验与观点采择能力还存在密切联系,良好的同伴互动对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8]。
基于上述内容,本研究试图以大班寄宿幼儿这一特殊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大班寄宿幼儿与大班非寄宿幼儿在同伴关系、自我控制能力上的差异以及大班寄宿幼儿同伴关系与自我控制能力的关系。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了山东省寿光市四所寄宿幼儿园和两所非寄宿幼儿园的大班幼儿作为被试,采用同伴提名测验对幼儿进行施测,采用幼儿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问卷对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98份,有效问卷2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寄宿幼儿202名,非寄宿幼儿96名,男寄宿幼儿98人,女寄宿幼儿104人。
1.同伴提名测验
运用谈话的方式,请幼儿说出他在班上最喜欢的三个小朋友(积极提名)和最不喜欢的三个小朋友(消极提名),以每个被试的积极提名分作为同伴接纳的指标,以消极提名分作为同伴拒绝的指标[9]。
2.幼儿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问卷
采用杨丽珠和董光恒编制的幼儿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问卷,该问卷包括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和自我延迟满足四个维度,问卷由幼儿带班教师根据幼儿在园的表现进行评定,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即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10]。在本研究中,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分半信度为0.76,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8~0.838,这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运用SPSS20.0 对数据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来探讨大班寄宿幼儿同伴关系、自我控制能力的特点以及同伴关系与自我控制能力的关系。
为探讨寄宿幼儿和非寄宿幼儿在同伴关系、自我控制能力上的差异,运用SPSS 20.0 对数据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大班寄宿幼儿与非寄宿幼儿在同伴关系、自我控制能力上的独立样本T检验
从表1 可以看出,寄宿幼儿与非寄宿幼儿在同伴关系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从得分来看,在同伴接纳上,寄宿幼儿的得分低于非寄宿幼儿,在同伴拒绝方面,寄宿幼儿的得分高于非寄宿幼儿。在自我控制能力及各个维度上,寄宿幼儿和非寄宿幼儿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从得分来看,在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自我控制能力上,寄宿幼儿的得分低于非寄宿幼儿。
为探讨寄宿幼儿的同伴关系、自我控制能力在性别维度上的差异,本研究运用SPSS 20.0 对数据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大班寄宿幼儿同伴关系、自我控制能力在性别维度上的独立样本T检验
从表2 可以看出,男寄宿幼儿在同伴拒绝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寄宿幼儿(P<0.05),在同伴接纳上,男女寄宿幼儿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控制能力上,男寄宿幼儿的得分显著低于女寄宿幼儿(P<0.05)。从自我控制能力的分维度上来看,男寄宿幼儿在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寄宿幼儿(P<0.05)。这表明女寄宿幼儿的同伴关系要好于男寄宿幼儿,女寄宿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要强于男寄宿幼儿,
1.寄宿幼儿同伴关系与自我控制能力的相关分析
为探讨寄宿幼儿同伴关系与自我控制能力两者的关系,本研究运用SPSS 20.0 对寄宿幼儿同伴关系与自我控制能力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大班寄宿幼儿同伴关系与自我控制能力的相关分析
从表3 中可以看出,寄宿幼儿的同伴接纳与自我控制能力及分维度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高度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范围为0.650~0.699。寄宿幼儿的同伴拒绝与自我控制能力及分维度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高度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范围为-0.625~-0.530。
2.寄宿幼儿同伴关系对自我控制能力的回归分析
在表3 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以同伴接纳、同伴拒绝、性别因素为自变量,以自我控制能力为因变量,运用SPSS 20.0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表4 大班寄宿幼儿同伴关系对其自我控制能力的回归分析
从图表4 中可以看出,大班寄宿幼儿同伴接纳、同伴拒绝能够影响到寄宿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具体来说,同伴接纳能够正向预测大班寄宿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545,解释量为48.3%。同伴拒绝能够负向预测大班寄宿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90,解释量为12.5%。这说明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受欢迎程度越高,其自我控制能力就越强,但同伴拒绝会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研究发现,寄宿幼儿与非寄宿幼儿在同伴关系、自我控制能力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从得分来看,在同伴接纳上,寄宿幼儿的得分低于非寄宿幼儿,在同伴拒绝方面,寄宿幼儿的得分高于非寄宿幼儿,在自我控制能力上寄宿幼儿的得分低于非寄宿幼儿。家庭是幼儿同伴关系和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但寄宿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中度过,与父母相处的时间相对较少,得到的父母关心、管束较少。在日常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当寄宿幼儿遇到问题时,父母也不能及时提供关怀,教给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也就能够解释寄宿幼儿在同伴关系、自我控制能力上的得分低于非寄宿幼儿。
研究表明,男寄宿幼儿在同伴拒绝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寄宿幼儿,这与前人研究结论一致。已有研究发现,在解决冲突的策略和交往目标上,男孩和女孩之间存在性别差异:女生通常以保持良好的同伴关系为目标,在人际交往上多采用亲社会型的策略;男生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得更为自我为中心,以控制他人为目标,冲突解决策略上多采用攻击、侵犯等策略[11]。
在自我控制能力、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上,男寄宿幼儿的得分显著低于女寄宿幼儿,这与杨丽珠、宋辉的研究结论一致。影响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很多,其中神经系统的发育水平直接影响儿童的自我控制水平,这是幼儿了解外界、规范和控制自己行为的生理前提,大约四岁以后,伴随着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内部抑制也开始发展,儿童开始逐渐控制自己的活动和情绪,而女性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较男性幼儿的发育水平要早,内部抑制也比男性幼儿早,因此,女性幼儿能比男性幼儿更好地控制其活动和情绪,自我控制的水平更高[12]。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寄宿幼儿的同伴接纳与自我控制能力及分维度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高度正相关,寄宿幼儿的同伴拒绝与自我控制能力及分维度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高度负相关,这表明大班寄宿幼儿的同伴关系与自我控制能力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与前人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13]。进一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班寄宿幼儿同伴接纳、同伴拒绝能够影响到寄宿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具体来说,同伴接纳能够正向预测大班寄宿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545,解释量为48.3%。同伴拒绝能够负向预测大班寄宿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90,解释量为12.5%。根据前人研究可知,互动经验、观点采择能力影响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同时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还与同伴互动经验存在密切联系,同伴互动促进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5-6]。可以说,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在同伴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幼儿的同伴关系对其自我控制能力具有影响作用,这在本研究中得到验证。因此对于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从改善幼儿的同伴接纳入手。
1.寄宿幼儿与非寄宿幼儿在同伴关系、自我控制能力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男寄宿幼儿在同伴拒绝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寄宿幼儿,男女寄宿幼儿在同伴接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男寄宿幼儿在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寄宿幼儿。
2.寄宿幼儿的同伴接纳与自我控制能力及分维度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高度正相关
寄宿幼儿的同伴拒绝与自我控制能力及分维度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高度负相关。同伴接纳能够正向预测大班寄宿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545,解释量为48.3%。同伴拒绝能够负向预测大班寄宿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90,解释量为12.5%。这说明同伴关系是大班寄宿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1.父母应增强教育责任意识,改变与幼儿的交往方式
家庭因素是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重要因素,父母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直接影响是父母有目的的指导能够改善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间接影响是幼儿的亲子依恋和亲子互动是其发展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14]。然而,寄宿幼儿由于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寄宿幼儿园,与父母相处时间短,父母对于孩子同伴交往能力的促进作用被弱化。甚至有些父母是“挣了票子,毁了孩子”,缺乏对幼儿教育的责任意识。对此,父母首先应增强对幼儿教育的责任意识,适当平衡工作和孩子教育,做到及时与幼儿园教师沟通,关心幼儿在校表现。当孩子在家时,积极与孩子互动,密切关注孩子的同伴交往。其次,父母要注重与幼儿的交往方式。虽然幼儿一周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但父母不能只是周末见孩子,平时“不闻不问”,父母可以通过电话与幼儿进行沟通,或者抽出时间看望幼儿,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2.营造轻松的幼儿园环境,创造寄宿幼儿间更多平等交流的机会
为了促进同伴之间积极的人际关系,在幼儿园环境上最需要营造一种愉快的合作氛围。相比其他幼儿,寄宿幼儿需要在幼儿园生活更长的时间,所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很重要。就物质环境而言,要有齐全的设施、良好的环境创设。例如,幼儿园的墙壁可以让它们变成“会说话”的墙壁,可以在墙上画出色彩鲜明地以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为主体的叙事画。就心理环境而言,要在幼儿之间、师幼之间形成一种心理上相融的气氛。教师应该做到热爱每一个幼儿,能够让幼儿对自己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例如,可以在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中组织更多的师生合作节目,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并让幼儿对班级产生归属感。幼儿园也应经常开展旨在促进团结和合作的集体活动,使幼儿经常进行小组游戏,把合作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合作中增进幼儿间的感情。
3.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干预计划,提高被拒绝幼儿的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的产生
庞丽娟通过研究将幼儿的行为分为两大类: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积极行为有分享、合作、友好、同情、谦让等,而消极行为则是打人、惹恼别人,说话难听、淘气、抢占玩具、引起矛盾等[15-17]。相对来说,受欢迎幼儿表现出较多的积极行为和更少的消极行为;不受欢迎的幼儿则与之相反,他们在交往中虽然表现的活跃、主动,但是在交往时行为不友好,更多表现出的是消极、攻击性行为。幼儿时期是身心迅速发展、可塑性非常强的时期,如果是在不加任何干预的自然状态下,幼儿被同伴拒绝的社交地位不容易被改变,并且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对于被拒绝幼儿,教师和家长可以在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中,设计和实施干预计划。例如,可以选用教导法,选用幼儿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积极体验和消极体验的案例,教师和幼儿一起分析、讨论这些案例,使幼儿有一个明确、恰当的行为方式。此外还可以选择角色对换的方式,引导幼儿站在他人的角度去体会自己的某些行为,从而使幼儿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产生积极的行为。同时在实施这些措施的基础上,教师和家长要强化幼儿的积极行为,使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控制能力获得提升。
4.创造被拒绝幼儿同伴交往的机会,使其获得同伴交往的积极体验
被拒绝幼儿同伴交往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早期交往经验的匮乏。对此,首先,教师和家长应教给幼儿一些同伴交往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被拒绝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根据大班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他们在具体的生活和游戏情境中更容易学会社交技能。教师可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给幼儿一些社交技能,包括遵守秩序、学会分享、在游戏中遇到问题及时沟通等,使他们能够学习如何与同伴合作。例如,幼儿通过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在游戏中获得的交往经验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同伴交往。其次,可以针对被拒绝幼儿的特长优势,进行形式多样的活动设计,使幼儿充分参与到活动中,为那些被拒绝幼儿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例如,让被拒绝幼儿展示给其他幼儿自己的绘画技巧,通过帮助其他孩子绘画,来改善自己的同伴关系,使其获得积极的同伴交往的体验。同时,还可以通过游戏活动增加被拒绝幼儿和受欢迎幼儿的交往机会,使被拒绝幼儿受到良好行为表现的“感染”,逐渐能够融入到班级群体之中。
5.家园共育,合力改善寄宿幼儿同伴关系
教师和父母是教育伙伴,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当幼儿教师发现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出现问题时,更需要及时寻求父母的合作,只有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合作、共同努力,幼儿的同伴交往方面的问题才能有效解决。为了使寄宿幼儿获得良好地同伴关系,在家园合作方面,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与寄宿幼儿父母保持经常联系,交流幼儿在园同伴交往、学习、生活等情况;其次,幼儿园应多组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和家长课堂等活动,对寄宿幼儿抚养人进行幼儿教育理念和知识的教育,帮助抚养人认识到同伴交往对于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积极培养孩子良好的同伴关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