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利津游戏基本特征及其创新启示

时间:2024-06-19

邢薷匀

(开封市基础教育教研室,河南开封 475000)

在约翰·胡伊青加看来,“人是游戏者”[1]2。游戏是儿童的一种内在需要,对于儿童来说尤其重要。因此,《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一日生活和游戏中进行的。[2]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3]3,“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3]20近年来,随着我国学前教育水平和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有识之士对下一代身心发展问题的日益关注,幼儿园游戏的开展及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拟从分析利津游戏的基本特征入手,试图发现当前我国幼儿游戏活动普遍存在的不足,并对利津游戏再创新提出若干意见。

一、利津游戏的基本特征

(一)本土性

中国民间传统游戏经历了几千年传承演变,一部分因丧失其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根基而归于消亡。利津游戏致力挖掘及传承中国民间传统游戏,使之在利津得到很大程度的守护与发展。利津游戏通过其内在价值和游戏样式使儿童从小认识自己民族文化符号,以增进民族认同感,从而促进社会整合及和谐发展。

1.注重传承

在利津游戏中,孩子们排成长长的队伍簇拥在老师身后,大呼小叫的躲避着老鹰的追击,三五成群玩踢毽子、跳大绳,两两结伴在僻静的地方玩打个子和下四顶。“玩传统游戏”已成为孩子们的一种自主行为,是他们放松心情、享受快乐、增进友谊的良剂。在传统游戏中加入新的玩法,是利津游戏的重要特征。如在“跳绳”游戏中,他们发掘出双脚跳、单脚跳、迈门坎、跑跳、蹲跳等多种跳法,锻炼了幼儿双腿的力量和灵活性;“贴烧饼”、“捉尾巴”等游戏,在幼儿用敏锐的观察、判断目标的同时,会用灵敏、快捷的动作躲避或追逐,训练了幼儿快速跑和躲闪跑的能力;“翻绳”、“划蚕豆”等游戏则发展手部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能力;“棋类”、“捉猴”等游戏促进了幼儿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智力品质发展;“炒黄豆”、“炸果果”、“拉大锯”等游戏中的儿歌趣味性强,有节奏,朗朗上口,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

2.就地取材

爱探险、好挑战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潜质,在挑战和探险中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磨练意志、练就本领。传统民间游戏中有多种攀爬类项目,利津二幼把传统攀爬游戏项目综合在一起,设立了集吊环、爬竿、爬绳、秋千以及集爬网、天台、转角滑梯于一身的大型攀滑器;用废旧轮胎做成的轮胎攀爬墙、轮胎山、轮胎攀爬架;充分利用幼儿园里众多的大树资源,在大班幼儿中普及开展了爬树活动,消失已久的爬树活动在幼儿园内焕发了生机;在树干上架起高空滑索;在两棵大树间栓上两根铁链变成铁索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制作了长长的木制跷跷板、凳式平衡木、废旧轮胎小路、S型木桩路、浮桩、木桩山、蹦蹦床等联系平衡的户外玩具;一棵枯死的大树也能成为孩子们游戏的器材,玩走小桥、骑大马的游戏;废品收购站的旧车轮子、网通电信公司的线缆磙子被收集到幼儿园,成了孩子们的好玩具,师幼共同开发出了车轮、练举重等近十种玩法;消毒处理后的大塑料桶、铁桶,给孩子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引发了他们的游戏热情;三个轮胎、四个轮胎并联在一起,可以做成好玩的轮胎磙子。

3.自己动手

构建游戏是幼儿通过动手构造物体或建筑物,实现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对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利津二幼广阔的空间中有一方区域,摆放了长短不一、形状不同的格式大型积木,让孩子有一种真材实料的感觉,激发了孩子们更大的游戏热情;PVC管子也成了孩子们搭建的好材料,废旧纸盒子也成了好玩的玩具,孩子们在开心拼搭过程中,发展了创造思维,提高了合作能力。还有用塑胶地垫做成的骰子,也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材料,在激烈地“你翻过来、我翻过去”的过程中,感受竞赛的紧张与成功喜悦,锻炼了孩子反应灵敏性。

4.亲近水土

没有亲近过泥土的孩子,永远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童年。利津游戏中创设了多种土中作乐的好游戏:在堆起的土山下面打通了钻山隧道,孩子们给它起了个富有童话色彩的名字“阿里巴巴洞”,孩子们都没有怕黑心理。幼儿园的草坪上挖出了战壕,修建了地道,建成了碉堡,孩子们兴致盎然的玩起了地道战游戏;孩子们挖红泥、摔泥炮、脱泥模、捏泥人,乐此不疲。这种顺应儿童本能的游戏,极大的满足了孩子的兴趣,使其在梦想的王国里体验胜利者的喜悦。孩子是喜欢玩水的。利津二幼开发出了多个玩水项目,开辟了一方水上乐园。制作了龙骨水车、大圆水车轱辘井、手压井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一地多用、一地多玩,在游泳池里玩手摇小船、水上滚筒、水上滚球、开碰碰船、骑水上自行车、坐木船,体验水上运动的乐趣;在游泳池里放自制易拉罐船、纸船、芦苇叶小舟、放荷灯;看小丑喷水、遥控船模也是孩子爱玩的游戏;夏天有激情玩水日,冬天成了天然溜冰场;雨后踩水洼、打水仗、玩“水枪之战”,与水零距离接触,尽享水带来的乐趣。

(二)独创性

利津游戏在不断创新中满足了幼儿的不同需求,为其带来了此起彼伏的刺激和挑战,在一次次的尝试和超越中,幼儿得到锻炼和满足,同时他们探究的欲望、运动的兴趣、创造的火花也因此展现的淋漓尽致。

1.游戏活动材料的创新

利津二幼在游戏材料上注重当地自然乡土、废旧材料的合理利用,努力做到“就地取材、变废为宝、一物多用”。如在游戏“玩沙包”中,利津在沙包的大小、质地、样式上进行了创新,沙包的种类达十种以上,最大的边长为50厘米,最小的边长仅5厘米左右。有的沙包缝制上绳线,孩子们便可做踢沙包、抡沙包的游戏,有的沙包扎上长尾巴变成流星球,供孩子们练习投掷;沙包与手绢结合更是变成了好玩的降落伞。

2.游戏场地布置的创新

利津二幼尝试通过对场地进行创意性的布置,来增强传统游戏的吸引力和教育价值。具有较强故事色彩的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是小班幼儿极为喜欢的传统游戏,教师对场地进行了设计和布置,创设了钻山洞、跨小河、采山果的情景,这样不但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而且锻炼了幼儿钻、爬、跳的能力;“占角”游戏中,教师在场地上规划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不规则图形以及大城堡,让幼儿做占三角、占四角、占五角、占六角、占城堡的游戏,孩子们乐此不疲;还将古朴自然的农家小院搬进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了玩扫庭院、搓玉米、剥花生、剪窗花、磨面粉、做木工、洗衣服、做花卷等多种传统角色游戏的机会,孩子们在这个综合性的民间游戏区域中,亲身体验到了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乐趣。

3.游戏玩法的创新

在利津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到,游戏的开设种类与开设年龄层次充分考虑到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身心发展特点。如在小班开展拍球游戏活动,之后随着年龄增长适时开展花样拍球、花样轮胎、花样跳绳、花样玩梯子等更具挑战性的游戏活动,有力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孩子的潜力像空气,空间有多大,潜力就有多大,孩子们不断挑战极限,勇攀新高。在游戏玩法创新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预设与生成的相互交融,很多玩法是教师和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靠灵感和热情挖掘出来的。如在大班“踩竹高跷”的游戏中,有了多种玩法:平步走、顶沙包走、蛇形走、跨椅子走、跨轮胎走、走独木桥……孩子们也在不同难度的挑战中获得体能、智能的发展。

(三)实用性

儿童游戏是什么?它是自发自愿的、自由自在的、愉快的、充满幻想和创造力的,“是儿童与世界的身体对话与行为叙事”①。儿童既是认知者又是实践者,游戏就是儿童的实践,而游戏的发展价值是它实践价值最根本的东西,所以,儿童游戏的核心功能是学习和发展,主要特征是快乐。孩子的快乐是主要的,但光有快乐还是不够的,幼儿园游戏与家庭游戏是不一样的,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之一,幼儿园的游戏有一些完全可以以快乐为最主要的价值,但它离不开教育的本质。从利津二幼的做法来看,幼儿园游戏一种是放手玩的自由游戏;另一种是教师引领下玩的集体游戏。利津游戏的内容和玩法丰富多样,很接地气,它重在“玩”,很好地达成了寓教于玩的目的。

1.游戏材料的实用性

利津游戏中的游戏材料秉承就地取材、变废为宝、一物多用的理念,通过材料的系统创新丰富了游戏的玩法,孩子们探究的欲望在变化的材料中不断增强,真正的做到了让孩子在开心玩耍中开窍,在游戏交流中启智,使得儿童传统游戏更具现实生命力。

2.游戏场地的实用性

利津游戏的场地是开放的,但却有着严格的结构性。其设计简单,却有人体工程学的数据做支撑,让孩子不断创造最近发展区,并在活动中实现其最近发展区。如野战区设置在空旷平坦的宽路上;攀爬区设置在操场一边,距围墙留出1.5米的距离,下方地面是松软的泥土;玩沙区宽敞明亮,有细沙和粗砂两种,丰富的玩沙材料分类放在旁边的木房子里,与玩水区相邻,形成沙水嬉戏空间;平衡区设置在宽敞的草地上和平整土地上;水上游戏场地设置在独立的一个区域;跑跳类游戏利用幼儿园内的跑道、操场开展;而部分民间游戏、情景游戏按照小、中、大年龄段分类在幼儿园道路上开展。

3.游戏玩法的实用性

利津游戏种类丰富,玩法各异,能让儿童在游戏中不断形成新的看法,接触新的形象,体验新的感觉,产生新的愿望,参与新的冲突,并从中不断吸取新的理解。例如:1)钻筒的玩法:有蹲钻、手心着地爬、匍匐爬、仰面挪动、越过障碍、携带物品等;2)攀登器械的玩法:沿不同方向攀爬、负重攀爬、悬垂、攀登摘取物品;3)平衡器械的玩法:有爬行、下蹲走、正面走、侧面走、倒走、负重走、跨越障碍走;4)秋千玩法:有坐姿玩法、蹲姿玩法、扶绳站立玩法;5)三轮拖车玩法:有将物品放在车的拖斗里,或请其他幼儿站或坐在拖斗里,让骑车幼儿负重前进;6)球类玩法:有拍球和连续拍球,双手或双脚用力将球向前推,使球滚动;双人对面滚球;双脚相对推球;多人传球;平衡木上滚球;滚球过拱形门;滚球钻山洞;用头顶球向前推滚;夹球跳;单双人抛接;7)沙土玩法:有(干沙)铲沙、挖沙,(湿沙)堆城堡、建地道;8)沙水造型游戏玩法:有平面造型、模具造型、筑路、挖沟、挖洞挖隧道、沙地寻宝、沙地考古;9)大型积木的玩法:有排列、堆积、组合(包括延长、围合、盖顶、加高加宽、阶梯结构排列、交叉围合隔排列等)。总之,各种游戏的玩法通过素材的征集、整理分类、传统与现代相融促发展等研究,在利津二幼老师们不断学习、反复实践验证、总结经验中获得发展。

二、利津游戏折射出当前我国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不足之处

从利津游戏表现出的创新性、本土性与实用性来看,当前各地幼儿园开展的相关游戏活动,普遍存在着以下多个方面的问题。

(一)忽视本土文化

本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文化根基,具有历史性、传统性、地域性,其精华汇入中华文化的大流,共同组成灿烂文明的民族文化。我国传统民间游戏根植于本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传承演变,一部分因丧失其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根基而归于消亡,也有一部分来自民间、来自大众、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与儿童的现实生存状态紧密相连,并让其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应该在幼儿园教育中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发展。

(二)游戏千篇一律

幼儿园游戏无创新、无趣味、不实用,一些幼儿园的确也在坚持开展游戏活动,但这些“木头人”“三个字”等千篇一律的游戏周而复始的玩着,没有创新,幼儿玩起来如同嚼蜡,教师只是形式化的带着幼儿消磨着规定的游戏时间,为了游戏而游戏,孩子体会不到真正的快乐,对幼儿的发展也起不到实际意义上的作用。

(三)过于强调安全

一些教师出于对幼儿安全的过分担忧,不敢放手让幼儿自主游戏、自由探索、充分活动,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过多的控制、限制和干预,这种过度保护恰恰阻碍了幼儿运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其他相关能力、品质的发展。

(四)时间难以保证

一日活动中,一些幼儿园的户外游戏时间达不到要求的时长,幼儿游戏的兴趣刚刚被调动起来,活动就结束了,难以达到充分身心放松的效果。

(五)场地不够规范

很多幼儿园将幼儿园用地大部分都盖成教学楼和辅助用房,给幼儿留出的活动场地极为有限,这样会使户外游戏的质量尤其是活动的强度得不到保证,在场地建设方面也有着标准不够与规范性不足的问题。

三、利津游戏创新的启示

(一)牢固树立兼具本土化与全球化的游戏理念

人的教育最根本的特点在于文化的教育而非其他,否则,人类的个体就不能成为人类群体中的合格一员。人类的新生一代在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亦是文化的学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主张教育不仅仅要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还应关注社会文化,尤其应关注本民族文化和当地文化。儿童游戏与人类的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一定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亦与其游戏密不可分,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更受到游戏因素的影响。在民间游戏中儿童更能得到自身民族文化的熏陶,并在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中认识、了解、学习和掌握本民族文化。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游戏可以说既是儿童一种独特的文化生活方式,又是儿童成长的文化历程。游戏更能体现他们成为民族共同体合格一员的内在发展需求的独特文化生活方式,是儿童内心最真诚的呼唤。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本土化游戏立足于幼儿园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在幼儿园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设备差和活动设施少的困难下更好地将自然资源巧妙地融于区域活动之中,将当地自然乡土、废旧材料的合理利用,努力做到“就地取材、变废为宝、一物多用”,玩出劳动人民生活中的朴实与精华。儿童是社会的儿童亦是世界的儿童。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并不允许幼儿园游戏固步自封,幼儿园游戏的必须兼具全球化理念与本土化理念,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时代创新。

(二)注重游戏活动材料和场地的自然童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3]20。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是保证幼儿游戏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在游戏中,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最多、最熟悉不过的本土化材料,不仅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动机和游戏构思。

幼儿游戏的材料应回归自然,注重当地自然乡土、废旧材料的合理利用。本土化游戏材料的收集应因地制宜。准备的游戏材料尽可能是来源于身边的、利于收集又是幼儿所熟知的材料,游戏材料的投放要有针对性。第一,材料投放要有一定的结构,暗含教育目标与内容,这样能带给幼儿各种各样的刺激,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第二,要为不同年龄段、同一年龄段不同发展层次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材料。材料是与游戏紧密相连的,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会直接感受到内在生理体验,以及由这种经验引起的外在物理经验。不同的时期,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和经验,建构不同的知识,获得不同的发展。总之,教师应根据游戏的发展不断补充本土化材料,给予幼儿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

满足幼儿使用的游戏场地应保证有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场地布局应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建议采用硬质地面,以保持地面干燥,场地边缘可设置沙坑和自然角。对于攀爬类、平衡类、冒险类游戏区域,建议采用软质地面,以保证幼儿跌在地面后不至于摔伤。有条件的在场地角落应设置小亭、花架纸类的增加环境的趣味性。

(三)注重游戏活动中幼儿自主性和创新意识的激发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动手实践机会和能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幼儿创新素质的发展。角色游戏的过程是创造、想象的过程,游戏中替代物的使用,就要运用创造性设想。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对于成品玩具或教师自制的仿真玩具只有短暂的兴趣,如果在游戏中只投放半成品,将原本要制作成品玩具的用材,如纸、泡沫塑料、海绵块、彩带、吸管、各种碎布、花片等分放在活动室,鼓励幼儿动手寻找、制作自己需要的材料,大胆想象、创新,在这样的制作过程中,幼儿动手动脑的习惯和能力会逐渐发展,创新意识也会逐步强烈。

杜威强调“教育过程是儿童和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真正合作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在游戏过程里,教师应是游戏伙伴,不是“自上”的指导者,首先要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在教育的范畴里,游戏意味着教育的要求与幼儿的意愿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角色游戏中无疑应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主导。而不应该让“主体”成了表演的工具,教师想好主题、定好情节,幼儿只是按规定去表演,整个过程中,教师的干扰太多,幼儿难有发挥的余地。当幼儿自发进行有主题、有情节、有趣味的游戏时,教师不妨“静观其变”,不要任意打断、介入,应让幼儿的游戏在愉快、自由的氛围中发生、发展、结束。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小孩子喜欢游戏,但更喜欢游戏的成功。这是因为游戏的成功一方面给幼儿带来愉悦,另一方面还可以得到父母、教师、同伴的赞许。”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能得到强烈的情感体验,当幼儿克服困难,学会某种动作,得到了同伴、老师的认同后,他们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在以后的活动中,当他们再度面对困难时,他们便不再会畏缩不前了。

(四)注重游戏活动过程中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

游戏品质的提升,需要给儿童提供一个自主创造的空间,同时又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这就需要把二者有机结合。幼儿在游戏中玩耍就是学习,游戏回归幼儿园意味着回归教育的本义,因为游戏唤醒幼儿并使之意识或体验到生命的存在意义,进而在游戏中不断丰富完善“游戏”,并在游戏的滋养中健康成长。儿童将在游戏中不断形成新的看法,接触新的形象,体验新的感觉,产生新的愿望,参与新的冲突,并从中不断产生新的理解。

游戏怎么玩?教师如何介入?其根本都是为了幼儿的发展,在不同的游戏中,教师要鼓励幼儿运用丰富的游戏材料玩出有创造力的玩法,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指导方式。让幼儿参与到游戏中不但是让其体验游戏的快乐的,还是让幼儿从中得到成长与发展的,例如涉及到基本动作规范性,包括孩子身体保护这样的游戏,在导入阶段和基本动作学习阶段是需要高结构规范化的学习的,掌握规范动作后再去自由游戏,对孩子起到保护作用。这种能力是带给孩子游戏中快乐的前提和保障,当然是需要学习的,所以,快乐和学习在游戏活动中是相互融合的,这样的游戏才是具有实用性的。在实践当中,游戏组织时间的长短,组织当中的规则怎么给孩子,给孩子什么样的规则,组织结构型的问题,包括游戏的发起,游戏当中幼儿如何去工作,怎么去互动与介入也需要教师深入去研究和思考。

[注释]

① 参见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熊伟老师在“利津游戏专题学术报告会”上的学术报告。

[1] J.胡伊青加.人:游戏者.[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

[2] 中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中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