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股票期权公允价值计量的现状分析

时间:2024-04-24

李艾瞳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在市场竞争越来越剧烈的今天,企业在研发核心技术及完善自身治理机构的过程中,人才需求逐渐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为了有效解决人才流失问题,同时为了进一步改善委托代理上存在的不足及缺陷,企业应当使自身的长远发展目标和管理层的利益有机结合。基于此,文章主要对股票期权公允价值计量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股票期权;公允价值;计量;现状

一、前言

随着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大部分公司在抢占人才或是留住人才时,通常都会采用权益工具激励员工。现阶段,即使我国股权激励方面的法律规章制度逐渐趋于完善,但是在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计量上仍然没有较为统一的应用指标及标准,从而导致一些企业或者公司通过利用准则上存在的漏洞来对利润进行不当操纵,最终导致资本市场运作的有序性及合理性丧失,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现阶段企业股票期权公允价值计量上存在的不足及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结合企业应用的实际情况来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按照授予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存在缺陷

研究大量相关报道,可知大部分公司在根据授予日估计公允价值来开展后续的计量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及漏洞。研究现阶段的准则,使用权益结算的等待期内的股份支付,通常是把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以及可行权数量的最佳估计的乘积纳入所计算的成本费用中,并且将其纳入资本公积里,但是这样的处理手段并未充分考虑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存在的不定性因素,而只是对权益工具数量变动这一可能进行了分析。假如企业或者公司运用此规定,在授予日通过利用估值模型存在的漏洞,而故意将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低估,就能够减少成本费用金额,并且使其持续处于一个较低的范围。在过了等待期之后,即便行权价和市之间差异较大,也不会对进入成本的金额造成影响,最终使企业达到对利润进行操纵的这一目的。对以现金結算的股份支付进行分析,发现在等待期内所有资产负债表日,企业都需要对公允价值重新进行计量,在“公允价值损益”科目上体现出相应的变动情况,最终在当期的利润总额中得到充分体现,通过使用这样的处理手段,能够综合考虑股价的不定因素及变动造成的影响,并且可以使股票期权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有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授予日估计公允价值比行权日实际公允价值更低,在实际操作实务中常常发生利用存在的漏洞来将计费减少的现象。

(二)披露不够充分

会计信息披露,除了是使会计检查监督职能得以实现的一个关键保障之外,更是具有能够向使用信息人员传递相应信息的功能,但是大部分上市公司在进行信息披露工作时,工作流程及相应的制度体系完善度不佳,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部分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及漏洞,进而造成自身对于信息披露的界定缺乏一定合理性,或者是对于信息披露的质量监管力度不强的情况,但是也不排除企业利用准则存在的漏洞来开展利润操纵这一可能。研究相应的文献报道,可知大部分企业并未根据相应的准则来将自身估值模型的取值参数披露,虽然部分企业将自身参数披露,但也只是有选择性地进行披露,并未完全披露。观察企业所披露的参数,大部分企业均未披露任意取值及相应的取值依据,除此之外,大多数上市公司均未将自身权益工具公允价值计算的具体过程表述清楚,有的公司选择直接列出单位公允价值情况,有时甚至仅仅只将各个年份中的成本费用分摊情况及公允价值总额披露出来。因为主观变量因素不计其数,变量难以得到有效确认,在这一前提下,报表使用者在对其估值合理性进行评估分析的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难度。

(三)模型参数选择缺乏统一标准

现阶段,确定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B-S估值模型,第二种是授予日收盘价,第三种是授予日收盘价减行全价。而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B-S模型,第二种是二叉树模型。针对股份支付公允价值的计量,现有准则并未对其进行强制性的规定,且界限也较为模糊,从而导致各个企业或者公司对其选取的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性,有时候虽然使用同类定价模型,但也会发生统一标准下取值不同,或者是同一参数下所使用标准不同的现象。由于这些不定因素的影响,只要存在一个可变要素,都会造成授予日公允价值出现较大差异,最终对纳入利润表中的股权激励费用金额造成一定影响。企业在用期权估值模型来对公允价值进行估值的过程中,将会受到三大主观性因素的影响,第一,股价股息率;第二,风险利率;第三,历史波动率。除了主观判断会对估值结果造成影响之外,现阶段的准则不完善性也会使这一情况加剧,目前我国并未针对模型的参数选取标准及适用的范围做出明确指引,也没有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详细规定。

(四)现有估值模型存在一定缺陷

通过对B-S模型及二叉树模型等现有的估值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二者的股价服从呈现对数正态分布,估值结果的准确性与股价波动率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如果假设与实际情况偏离较大,则会造成估值结果的偏差也较大的情况,除此之外,标准二叉树模型在进行估值时,并未对交易红利及交易成本进行综合考虑,同时标准B-S模型也并未对提前行权的可能进行充分考虑,对于我国股票期权而言,这些类似的假设条件适用性并不高,各种不定因素都会对估值的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最终导致估值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

二、股票期权公允价值计量建议

(一)统一标准,细化规定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一些公司为了达到融资的目的,通常情况下,都会依靠股票市场来进行,在这一过程中,一项必备前提就是需要一份能够将企业自身实际财务状况反映出来的财务报表,但是这份报表的显示结果必须是良好的,才能达到融资目的,在业绩不佳时,一些企业会利用准则中界限不明确的规定来将自身实际财务状况掩盖,甚至是提供假数据。同时针对计量模型变更计量方法的实际选择及具体的计算过程准则上,并无明晰的依据及标准,在这一形势下,部分企业便会利用这一漏洞钻空子进行利润操纵,因此,将公允价值计量规定细化,同时统一相应的选择标准及选择范围势在必行,其不仅能够使企业利用漏洞进行利润操纵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并且能够使主观决策上存在的弊端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少,细化规定可以从下列两点入手:第一,应当对估值模型的实际变更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及审核,同时将相应的机制以及制度完善,将变更会对企业实际财务状况造成的种种影响及具体变更原因说明等相应的规定纳入准则中,同时针对过去估值准确性的变更,若变更合理性较强,可以适当将限制放宽,但应当注意的是针对一些变更合理性不强的情况,如在企业近几年财务状况出现较大变动或者是企业故意将自身变更原因隐瞒,则相应的审核单位及财务报表使用人员应当使自身监督作用及制约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严格审核、监督企业的具体变更情况;第二,应当对模型中各项测算数据的来源及方法、具体的估值模型使用情况进行明确的规定,不同企业实际情况也各有差异,因此不同企业应当按照实际发展情况来对自身计量方法进行选择,确保计量方法与自身发展情况相符,同时应当对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及实际业务复杂性进行综合考虑,在选取模型参数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参考同行中具有一定可比性的企业或者公司,同时将行业的平均值作为标准,上下的波动率不应超过相应的比例标准。

(二)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计量等待期内权益工具公允价值

根据经过修改之后的准则,应当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来计量股权激励,假如等待期的时间比较长,在后续的计量过程中使用最初的授予日公允价值,除了会在报表使用人员对企业实际财务状况进行评估时造成一定的影响之外,还会使估值结果与真实价值出现一定的偏差,严重是甚至会造成企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的情况,通过对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在接受服务确认的成本费用中纳入权益工具的增量公允价值。在等待期内公允价值发生改变,并且有确切的证据来证明此项变更情况,若一直使用授予日公允价值,计量将会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应当按照行权日收盘价来对权益工具公允价值重新进行评估,假如在重新评估之后,授予日公允价值低于重估公允价值,则应当根据重新评估之后的金额来开展后续计量,同时将其当作会计估计变更,对后期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相反,那么就不用进行调整。

(三)充分披露信息,加大監管力度

研究现相应报道,发现在评价企业应用股份支付情况时存在较大难度,主要原因为企业在披露信息时选择性披露,由于资料完整性缺失,从而导致企业做法合理性无法得到有效的验证,最终导致难以对其进行适当合理的监管及规范。这样的情况下,将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除了会对资本市场的有序运行造成不良影响之外,还会使信息使用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蒙蔽。针对这一现象,可以从下列两个方面进行改善:第一,要求企业在自身年度财务报告表中附上具体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情况,确保所披露信息的详细性及真实性,具体的信息内容有:企业重大变更事项的具体变更原因、所使用的估值模型及模型中各个素质的来源及具体的测算方式、股份支付的实际进度情况等,同时应当适当扩充现有的披露表格,假如企业存在终止实施或者是对估值模型进行修改等一系列的情况,则要求企业附上相应的特殊说明,同时,将实际变动的原因及所预测的合理影响详细披露;第二,信息披露不够充分主要是因为各方监管力度较弱,企业的违法成本不高,从而导致信息披露问题日益加剧,所以可以通过加大惩罚力度及监管力度来解决这一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对所发布的预案和实际实施方案存在的出入点引起高度关注,假如企业存在股权激励方案信息披露不够充分的情况,则审核不通过,假如企业在实际实施中存在刻意将重要信息隐瞒或是谎报信息的情况,则给予其相应的处罚,同时将这一情况公示,除此之外,应当充分发挥监督机构的作用,使信息披露更加具有公开性以及透明性。

三、结语

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计量情况是资本市场用来衡量自身运行是否有序正常的一个重要标准,假如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则会对上市公司的数据指标计算造成不利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出现严重的错误,因此,应当统一标准,细化规定,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计量等待期内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充分披露信息,加大监管力度。

参考文献:

[1]孙晓霞,鲍在山.上市公司股份支付公允价值计量现状研究——以沪深两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例[J].商业会计,2019(16):29-32.

[2]徐先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选择的经济动因及市场反应研究——基于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经验证据[J].商业会计,2019(15):9-13.

[3]司浩婷.股票期权激励中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准则解读与信息披露[J].陇东学院学报,2019,30(04):92-95.

[4]王烨,孙慧倩,王宁宁.股票期权激励、债务契约与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选择[J].财经论丛,2018(12):74-83.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143950052039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