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王 丽,方东玲,王 永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合肥 230011)
“器”与“气”:幼儿文学课程与学前教育专业理念塑造
王丽,方东玲,王永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合肥230011)
学前教育专业理念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观、教育观和教师观的建构以及职业情感、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等专业素质的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理念的塑造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休戚相关。幼儿文学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从阅读、教学和创作等不同维度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建立健全专业理念,发挥不可替代的载体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理念;幼儿文学;载体;塑造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07.004
中国文化是一种看重“器物精神”的文化,“器物精神”可以延伸出中国人对人生事业和理想的钟情与追求;中国文化同时也是一种注重气度和精、气、神的文化,每一个中国人精神深处都渗透着这样的集体无意识,“气”即面对事业所展现出的思维、意志、情感和气概,“器”和“气”的有形与无形是相对的,重点在于用载体和主体的关系来梳理幼儿文学与学前教育专业理念塑造之间的错综关联。幼儿教师只有在坚定的学前教育专业理念武装下,灵活运用幼儿文学表达技巧和传播魅力来呈现专业理念,便是做到了“气”与“器”的完美统一。文学本身的生动性、纯粹性和包容性,使得专业理念塑造不囿于一隅,不刻板,通达自如。
“专业理念是指专业人员对自身专业的性质、标准、价值等的理解、判断、期待与认同,指引着专业人员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举止。”[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理念”是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掌握学前教育领域的知识、理解学前教育工作本质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学前教育的科学观念和理性认识,其基本结构包括幼儿观、幼儿教师观和幼儿教育观[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当前是学前教育的盛年期,培养专业理念清晰、能胜任幼儿教师职业需要的学生是有责任的教育机构必须深思的问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理念的培养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为学前教育学生专业理念的培养提供了体系保障;另一方面,直接为学生专业理念生长提供土壤的还是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建设。当然,学前专业理念的培养也离不开幼儿文学课程的参与和协助。幼儿文学作为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一门人文色彩浓厚的专业基础课,以自己独特的寓教于乐的教学魅力在学生专业理念塑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历来有“文以载道”的传统,幼儿文学是诸多教育理念实施的重要载体,并在生动活泼的文本中承载着生命教育、自然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等诸多内容。对于塑造学前教育学生专业理念而言,幼儿文学课程有自己的优势。
幼儿文学是通往幼儿心灵的重要切入点,在幼儿的话语权逐渐被看重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教育者开始引导幼儿参与发声,重视幼儿的叙述视角,尊重幼儿心智发展的规律,还原幼儿的精神世界,本着“以幼儿为本位”的幼儿文学很自然地做到了这一点。学前教育专业理念“三观”中最核心的思想也正是幼儿文学安身立命的根本,二者殊途同归。
(一)幼儿观——幼儿本位
早在“五四”时期,周作人就曾经提出,儿童文学的第一要务就是以儿童为本位,以叶圣陶、郑振铎、黎锦晖和张天翼等为代表的中国儿童文学拓荒者,正是本着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观而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如郑振铎所言:“凡是儿童读物,必须以儿童为本位。要顺应了儿童的智慧和情绪的发展的程序而给他以最适当的读物。这个原则恐怕是打不破的”[3]。中国儿童文学百年发展历程就是从“发现儿童”开始的,既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还得顾及儿童在社会和时代发展坐标中的位置。反之,不能因为凸显儿童的独立地位而将儿童的生命成长游离于成人世界之外,或因尊重儿童的自然性而忽略了其社会性,同时,还得避免成人价值系统向儿童的强制灌输。学前教育领域著名的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在其论著《发现儿童》中阐述了“儿童是什么”,并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角度表明了这样的一些观点:“让孩子回归自然”、尊重“儿童的公民权利”、“让儿童成为自己的主人”和“不要像‘襁褓’一样裹住孩子”等等,这些论断与儿童文学所倡导的以儿童为本位的观点是一致的,幼儿文学作为儿童文学的一部分,理应树立以幼儿为本位的幼儿观,充分尊重幼儿生命个体的独特性,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阅读丰富的幼儿文学经典作品,健全专业理念中的幼儿观。
(二)教师观——赤子之心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五十五章),儒道两家都尊崇如婴儿般纯洁无暇的真心,不失好奇与求索之灵性。赤子之心也正是儿童文学一以贯之的文学精神。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专业理念培养中、在保教知识的积累中、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是十分必要的。保护幼儿的想象力、好奇心,引导幼儿的兴趣爱好,尊重幼儿生命安全和身心规律,培养幼儿行为习惯和生命品格,实现师生信任互动,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等这些职业教育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和热爱。幼儿文学课程可以通过作品来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走入幼儿的心灵,帮助学生寻得一颗童心,从而更专业、更从容地从事教育实践。
(三)教育观——生命教育,寓教于乐
学前教育的归旨便是生命教育,幼儿文学描述的是人最原始最本真最纯粹的生命状态,她是引导孩子品读生命、认识世界的最好媒介,她用寓教于乐的生动话语讲述着一个个与生命成长相关联的童年体验。每一部幼儿文学经典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思生命价值,引导生命取向。
1.生命的纯美
幼儿用纯澈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这个世界,他们相信“万物有灵”,所以用“自然之子”的爱心去呵护每一处生命的存在,他们喷薄而出的生命原动力远胜于成人。幼儿文学正是运用最细腻的童言痴语来表达生命最本真的美。
纯真美是幼儿文学特征之一,李其美的童话《鸟树》、美国绘本大师芭芭拉·库尼的《花婆婆》和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幼儿散文诗《金色花》等作品,从生命遐想之美、创造生命之美和母子亲情之美等不同层面去勾勒幼儿眼中的美好人生。
2.生命的拙朴
幼儿的年龄和经历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有很大局限,他们与生俱来的冒着“傻气”的言语和行为让人捧腹,这些正是幼儿生命最本质的体现。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幼儿身上的憨态和稚气,才能用幼儿喜欢的方式跟他们沟通,幼儿文学能适时捕捉到幼儿身上这种稚拙的瞬间,从而展现生命的简单和真实。日本小春久一郎童话《虎助的尾巴》、冰波的童话《小鸭子吃星星》和美国法兰克·艾许的绘本《月亮,生日快乐》等,从幼儿的行为和心理上展示生命的拙朴。
3.生命的童趣
幽默和风趣是幼儿文学绕不过去的表达方式,幼儿是天生的乐天派,所以,幼儿文学是彰显童心的快乐文学。如儿歌《小老鼠上灯台》、美国大卫·香农的绘本《大卫不可以》和童话《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等,用夸张、反复和对比等表达技巧来展示生命的童趣。选择这样既诙谐又不失童心的优秀作品能最大限度地拉近生命教育的距离,事半功倍。
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就不能用枯燥的说教去压抑幼儿的天性,更不能用成人厚重的思想来掩盖艺术的纯粹,幼儿文学决不能沦为学前“教育的工具”,所以,选择幽默风趣和寓教于乐的游戏式的交流方式是明智的。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对幼儿文学作品阅读、传播和创作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出专业情感,塑造出专业精神,从而形成专业理念。
(一)阅读——发现幼儿
在阅读中发现幼儿,了解幼儿的独特存在,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以恰当的幼儿观去实施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首先需要直面的问题。从鲁迅先生发出“救救孩子”的那声呐喊起,中国幼儿文学诞生和发展的历史便始终贯穿着“发现幼儿”这条主线。当前,随着幼儿作为独立个体被重新认识,随着幼儿文学作品的丰富,学前教育工作者学会到幼儿文学作品中去“发现幼儿”,到教育实践中去“发现幼儿”,才能实现精神和实践的丰富和统一。
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阅读积累幼儿文学作品,可以做以下尝试。
第一,拟定阅读书目,定期检查读书笔记,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并上交阶段性读书心得,将阅读量与平时成绩挂钩,也给学生一定的阅读压力。第二,建立阅读书目个人档案袋,从纵向和横向进行参照对比。第三,拟定主题,选择合适的读本分小组将阅读的篇目排演出来,也可以对大家感兴趣的读本进行集体改编。第四,进行诸如儿歌和故事等基本功考核,根据不同体裁的要求拟定考核标准,将考核成绩计入学籍档案。第五,组织学生到幼儿园、社区、亲子图书馆或儿童书店进行阅读推广。第六,组织聆听全国知名幼儿文学阅读推广人的讲座,学习阅读技巧。不论用哪一种方法去加强阅读积累,在幼儿文学作品中发现幼儿、了解幼儿,还原幼儿的生命特征是学前教育学生走近幼儿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健全他们专业理念的第一步。
(二)教学——尊重幼儿
幼儿园教学体系中,学前语言教学是对幼儿文学作品的直接传播和丰富,而体育、健康、艺术和社会教育也要一定程度地借鉴幼儿文学作品来辅助教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对幼儿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再创造过程中,不仅实现了从“发现幼儿”到“尊重幼儿”的认知转变,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也建构了自己的教师观和教育观。
第一,幼儿文学作品的选择,在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基础之上,懂得选择合适的作品配合幼儿教育活动,并对作品有扎实的鉴赏能力,寓教于乐,尊重幼儿的兴趣。第二,语言教学技巧的习得,如教学幼儿散文诗《春雨的色彩》,可以放在春天,通过春雨来认识不同植物的特点,认识颜色,也可以把散文诗改编成幼儿童话剧,加入捉迷藏等游戏,提高幼儿的参与意识。第三,多媒体的使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课件设计尽量卡通化,既要尊重幼儿的天性,也要尊重幼儿的欣赏品味。当然,在对学前教育学生的教学引导中,建设权威的网上学习平台是十分必要的。申报和建设幼儿文学省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运用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利用互联网来传播幼儿文学精品,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自编教材,充实创编和表演环节,加入幼儿文学作品的教学指导。另外,定期举行讲故事比赛和幼儿戏剧表演大赛,邀请幼儿小评委打分来检验学生的讲故事能力和戏剧演出效果。组织带领学生到热门的儿童剧场观摩和演出,拓展教学实践基地,扩大幼儿文学精品的传播面,带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幼儿心灵。
(三)创作——崇拜幼儿
“中国的成人对儿童几乎只有两种态度:一是‘教’孩子,一是‘哄’孩子,这两种态度与儿童文学的创作都是格格不入的。”懂教育,却未必能创作,因为“我们的心灵需要用幼儿的心灵来净化”[4]。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幼儿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传播)和创作过程中,学会尊重幼儿,甚至学会崇拜幼儿,才能真正走进幼儿心灵深处,这也是很多从事幼儿文学创作的“大家”们根深蒂固的“儿童崇拜”情结。如,英国儿童剧作家詹姆斯·马修·巴利 (James Matthew Barrie)就在其代表作品《彼得·潘》中塑造了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男孩的形象。只有对幼儿生命怀着一种虔诚膜拜的心理,才算真正将“一切为儿童”的学前教育专业理念融入骨髓,才能达到幼儿观、教师观和教育观的高度统一。当然,在幼儿文学作品的反复创编训练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会最大限度地认知自己的职业理念。可操作性的做法是:
第一,在不同的体裁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儿歌、幼儿诗创作,童话故事、幼儿戏剧和绘本的创编等,选择优秀的作品展览或汇编,也可投稿和参赛。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即兴编演。例如,可根据早教系列动画片“巧虎的故事”,结合幼儿生活体验创作出既具有现实性,又不失童趣,同时又能真正引起幼儿共鸣的儿童舞台剧。题材可考虑儿童乱吃零食和私自游泳等现实,选取一二个生活片段,选择动物形象,以童话剧的形式排演出来,让学生参与到情节、台词、道具和舞台情境的设计中,现场效果会很好。第三,成立编演小组。主要是为了在大家思想的碰撞中磨砺出相对成熟的幼儿文学作品。第四,扩大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向专业杂志编辑部投稿或者参加国家和省级专业社团年会作品评选,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他们的创作激情。第五,听取国内外知名作家或学者的讲座,从创作者和研究者的角度寻找幼儿文学创作规律。不管创作成效如何,在创作中反观阅读和教学,会有不一样的领悟。在幼儿文学“创作—传播(教学)—接受(阅读)”的三个维度中,以阅读为起点,由浅入深地加大对幼儿生命的认知,由远及近地接近幼儿的生命本体,并自如的完成教育实践,因为这样形成的专业理念才能实现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的高度统一。
(一)延展幼儿文学“器”用
延展幼儿文学“器”用,就得推进幼儿文学学科建设,梳理交叉学科的有益经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文学的素养。幼儿文学因其包罗万象的特点,不仅支撑起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全部内容,同时,也渗透到社会、健康、科学和艺术等教育领域,正如朱自强所言:“在优秀的儿童文学中,知识与想象力、科学性与人文性都是并行不悖的”[5]。所以,加强学科互渗才能有效地实践学前教育专业理念,如体育游戏口令部分儿歌的使用,幼儿歌舞剧中文学剧本的运用,幼儿图画故事中故事的构思等都要借力于幼儿文学的“器”用。
文学艺术本为一体,文史哲亦是一家,文学和科学、文学和心理学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只有掌握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成为相对的通才,才能将专业理念的三观落到实处。
(二)细化专业理念“气”质
“气”质,一般意义上是指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即人的内在修养。专业理念“气”质更多的体现在专业人员对自身专业的理解力和认同度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理念的塑造应与其职业特色高度契合,首先,必须做到职业情感的纯粹,充分尊重幼儿呈现出的朴拙、纯真、单纯和善良等特点。其次,必须做到职业道德的纯净,摒弃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给幼儿真诚的关爱,如此,才能尽可能远离幼儿园虐童事件,给幼儿教育一方蓝天。第三,必须做到职业行为的纯正,自觉终身学习,尊重幼儿天性,循循善诱。
幼儿文学美学特质讲求的是纯真、质朴、稚拙、欢愉和变幻等,与学前教育专业理念的气质是一致的。幼儿文学可以通过自己的学科优势帮助学前教育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专业理念或者说专业“气度”,在量身定制的教学设计中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多一点孩子气,少一点世俗气;多一点意气,少一点盛气;多一点和气,少一点怨气;多一点屏气实干,少一点心浮气躁。养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理念“正气”有赖于幼儿文学这一“器”的承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升学生的幼儿文学素养,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前教育学生专业理念的水平。
[1]易凌云.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定义、内容与生成[J].学前教育研究,2012(9).
[2]虞永平,幼儿教育观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郑振铎.稻草人序[J].文学周报,1923(92).
[4]王泉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M]//王富仁.呼唤儿童文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序.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9.
[5]朱自强.幼儿文学:学前教育的珍贵资源[J].学前教育研究,2010(1):11-15.
[责任编辑张雁影]
“Object” and “Spirit”: Children’s Literature Courses and the Shaping of Professional Concept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WANGLi,FANGDong-ling,WANGYong
(HefeiPreschoolEducationCollege,Hefei,Anhui230011,China)
The Shaping of professional concept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preschool education in term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values on childre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addi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emotions、ideals and spirit. The modeling of preschool education concepts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quality of those students. As a foundation course in preschool education, children’s literature courses help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professional concepts and play a vital part as a carrier.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ncepts; children’s literature; carrier; shaping
2016-03-07;
2016-05-28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4jyxm469);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王丽,女,安徽合肥人,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儿童文学教学;王永,男,安徽灵璧人,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幼儿心理发展和幼儿教师教育。
■学前教育理论
G612
A
2095-770X(2016)07-0014-0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