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聂海荣 程 佳 郭小红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41)
伴随我国国际竞争和经济社会发展日益激烈,国家创新力已经成为其核心的竞争力,***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同时寄语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国家间的竞争本质上为创新型人才质量以及数量的竞争,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正确理解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和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上,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导向,对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进行分析研究,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属于实用教育,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创新素质不仅包括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指创新人格与精神。其中创新人格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优良品德,如强烈的好奇心、坚定的信念、积极进取心以及坚强的意志等,优秀的创新人格有利于创新精神以及能力的形成;创新能力是进行创新活动必备条件,是指创造新价值、发明新事物以及提出新观点的能力,是信息加工力、知识整合力、新技术开放力以及科研能力的集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创新活动的效果。创新精神是指创新者敢于运用已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同时收集和分析信息的基础之上创造新事物、提出新思想的精神。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是具备创新的意识,其次是不断地在创新活动中激发创新兴趣,使其内化成个体的一种自觉行为,最终培养一种敢于突破常规、挑战权威以及敢于怀疑的创新精神[1]。
职业能力为高校辅导员为完成大学生日常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而应用的能力[2]。主要分为自我管理、专业技术以及通用知识,其中自我管理能力是指职业素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三方面的品质,是辅导员做好工作的基础;通用知识是指职业知识、实践和执行三部分,其能力能够保障辅导员工作的实现;专业基础使辅导员具有一定的拓展能力,是辅导员工作做好的动力。
具有职业能力的高校辅导员能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导师”,同时辅导员应当树立坚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并使之成为其强大的动力,培养学生在创新中不怕艰难、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高尚品质。
行动的先导是思想,高校辅导员培养创新型人才第一要务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科学理想[3]。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正确的思想具有引领作用,通过经济形势以及政策使大学生意识到创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同时从思想上培养学生创新的理念和积极性,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将社会需求与职业规划联系起来。在创新中使大学生将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融汇在一起,从而增加大学生创新的内在动力。此外,在进行创新活动中,重视对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严谨态度的培养,这也是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是创新人格,创新人格直接影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质量与进程,大学生人格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工作应当引起高校辅导员的高度重视[4]。创新是探索未知的过程,会遇到各种未知的失败或风险。所以,应当培养大学生不惧失败的精神以及较强额心里承受能力。这就需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集体培养一种勇于创新的高涨氛围。
创新活动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大学生在创新研究中,必实事求是且严谨的态度,高校辅导员在管理工作中,应当重视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和教育。
创新责任作为创新活动的内在灵魂,任何的创新活动都不能背离社会责任以及道义,对国家与社会,人人有责。高校辅导员应当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引领学生在创新中以服务社会为根本出发点。
大学校园文化中的创新氛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精神基础,创新的氛围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在校园内努力营造创新的氛围。
首先,应当营造一种自由、民主的校园氛围。学术氛围民主、自由能够促使大学生培养创新的使命感。校园内加强不同专业领域学生进行自由的学术交流,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热情[5]。其次,应当营造一种包容进取的校园氛围。大学生由于知识储备和经验有限,创新必然伴随着挫折和失败,辅导员应该多给予包容和理解,对于失败的原因应该帮助学生进行客观的分析,使其对待挫折有正确的态度,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进取和不惧挫折的精神。最后,应当营造一种宽松的校园氛围。创新型人才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实践研究显示,具有突出个性的大学生,其创新的能力较强。辅导员在生活管理中应当多鼓励大学生对未知的思考和探索,对学生的教育在共性教育的基础上兼顾其个性教育,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营造宽松的氛围。
创新的源泉是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进行不断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深刻体验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及创新的激情[6]。实践活动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必修的课程,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当指导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以及形式,同时重视实践的创新。为满足不同年级学生需求,应当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分层次指导。对于大一学生主要是开展社会责任教育,例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大学沟通表达的能力;针对大二学生可以进行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社会调研、参观访问等活动,侧重对学生专业认知和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大三学生应当指导学生独立参加课题研究以及参加企业实践等活动。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辅导员应当总结评比,具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应当进行表彰同时进行宣传。在校园内营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一种氛围。
大学中由于学生与专业课教师的接触基本处于课堂上,因此,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动态,这就需要辅导员在中间起到沟通的作用。辅导员可以创造更多条件使学生得到专业教师更多的指导,同时辅导员应当把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地反馈专业教师,使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共同做到校内与校外的指导。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高校教育的责任。而辅导员是高校内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应该不断的探索其自身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同时加强大学生在日常管理中的培养,探索出更为有效而完善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