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诗歌意象的蒙太奇特征看唐诗英译中意象、意境的翻译——以《望庐山瀑布》为例

时间:2024-06-19

卢 颖

(襄樊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襄樊 441053)

从诗歌意象的蒙太奇特征看唐诗英译中意象、意境的翻译
——以《望庐山瀑布》为例

卢 颖

(襄樊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襄樊 441053)

唐诗英译的最佳翻译模式是中外译者的合作翻译,这一翻译模式解决了翻译过程中语言层面的问题。但是诗歌中意象、意境的翻译仍是中外译者的最大难题。唐诗具有景物造型的特征,诗歌展现的画面类似于“蒙太奇”效果。文章从唐诗意象的蒙太奇特征入手,通过对意象和意境的深入分析,从诗画同质的角度,并以《望庐山瀑布》为例论证画能成为唐诗中意象、意境翻译的有效辅助手段。

唐诗;诗歌翻译;翻译技巧

对于中诗英译,翻译理论家列夫维尔(Andre Lefevere)曾明确提出过“中外译者合作”模式[1]49,余光中提出:“最理想的译法,应该是中外的学者作家合作,中国人的中文理解力配上英美人英文的表达力,当可无往不利。”[1]50中国译者需阐释原诗,而外国译者需将其理解,用“诗”的语言再创作。因而唐诗中译最困难的是选择一些能承载原诗意象的词汇,让中外读者读后产生最大程度的近似。这对于外国译者难度较大,因为没有中国文化熏陶的外国译者很难理解原汁原味的中国意象。一方面,由于地域因素,许多自然景物外国译者根本没有见过。另一方面,“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于人们的意象构成能力( image-making capabilities)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形成各个不同文化圈中的诗人在意象选择和感知方式上的差异”。[2]词汇意义的衍变凝结着历代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和对自然的主观情意。由不同语言表达的同一意象会承载不同的象征意义,这便导致了译诗中意象“象征意义”的走失及意境的隐没,语言的解释功能由此而削弱。由于唐诗极富景物造型特征并具有典型的“蒙太奇”效果,译者可借此另辟蹊径,选择另一艺术媒介——“画”这一与诗歌同样具有“模仿”功能的造型艺术来传神达意,辅助译者“身临其境”,以达“等效”。

一、唐诗意象的“蒙太奇”特征

1.景物造型

诗歌翻译家韦利认为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意象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奥妙所在,对其分析也成为诗歌的鉴赏法门。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固有的概念,古人所谓意象,指意中之象,意必呈现为象,纯概念的说理或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因此,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3]50-52纵观中国诗歌,自然界中的“象”在中国诗歌中占有显赫的地位,而且“中国诗歌艺术的发展,从一个侧面看来是自然景物不断意象化的过程。”[3]2-3自然界之“物象”通过诗人的审美淘洗与感情交融,连同诗人的人格一并步入诗歌,成为诗歌的“意象”。

唐诗正是“自然景物不断意象化”的典范。在唐朝,诗人并不直抒胸臆,而是偏好景物描写,在生动的景物造型中表达主观情感,即“化景物为情思”,强调“情景相生、情景相洽、非一不二、不即不离”,所以写景遂成为诗人达情的一种特殊手段。唐诗的这种把抽象概念转化为生动审美意象、把理性思考转化为感性审美直觉即诗歌的“景物造型化”。[4]正因唐诗具此特征,许多唐朝诗人喜爱为诗歌题画,想借助诗画的融合使其诗歌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令读者在赏画的同时领略到诗的意境,而唐诗的景物造型化也反映了诗歌与绘画之间惟妙惟肖的关系。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无疑说明了诗和画是如何交织交融来表达和烘托意境的。“‘诗情’和‘画境’的结合,成为中国文艺所特有的‘意境’”。[4]

2.画面的组合——蒙太奇

唐诗的景物造型特征使其具有强烈的蒙太奇效果。“蒙太奇”是法文 montage的译音,原本是建筑学上的用语,意为“装配、安装”。影视理论家将其引伸到影视艺术领域,指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剪辑组合。“蒙太奇”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蒙太奇专指对镜头画面、声音、色彩诸元素编排组合的手段,即在后期制作中,将摄录的素材根据文学剧本和导演的总体构思精心排列,构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其中最基本的意义是“画面的组合”;广义的蒙太奇不仅指镜头画面的组接,也指从影视剧作开始直到作品完成的过程中艺术家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

唐诗的鲜明意象及景物造型使文字“蒙太奇”成为可能。“一首诗从字面看是词语的联缀;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则是意象的组合。在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近体诗和词里,意象可以直接拼合,无须中间的媒介。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如连词、介词可以省略,因而意象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很确定。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类似电影蒙太奇的艺术效果。”[3]56我们在读赏诗歌时也会有类似的感觉:心领神会时,眼前似乎浮现出一副栩栩如生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鲜活戏景,陶醉其中,犹如身临其境。唐诗英译过程中,最难译出的是整首诗的意象和意境,难怪许多唐朝诗人以画配诗,用以突出意象,渲染意境。

翻译家奈达认为,翻译即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选取与原诗意象“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是译者最难完成的,语际翻译的无力提示译界应寻求他法解决此课题,美国语言学家雅克布逊提出的符际翻译可为此揭开新页。基于唐诗意象的蒙太奇特征,在诗歌翻译中予以借鉴并将极富“景物造型”的诗歌用连续的“画面”进行阐释,以再现原诗人用语言营造的“画面组合”,以期达到以画显象,以画现境,令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进而用画来辅助翻译诗歌,为译者和译诗读者“模拟”诗境,为诗歌翻译过程作心理情景预设铺垫。

二、诗画同质,以画译诗

1.“模仿”的艺术——诗画同质

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样式。关于诗的起源,亚理士多德从心理学角度给出了解释:“一是模仿本能;一是求知所生的快乐。同时他也承认艺术,除开它的模仿内容,本身的形象如画中的形色配合之类也可以引起快感。他处处以诗比画,他所谓‘模仿’显然是偏重‘再现’(representation)的。”[5]6-7画作为一种造形艺术,其功能也是偏重于对外界事物的印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诗画具有同样的功能——模仿,即再现外界事物的印象。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论诗,也拿画作比拟。他认为,“诗画都只是‘现形的现形’,‘模仿的模仿’”,“诗人和画家都仅模仿实物”。[5]116可见,诗画都是模仿的艺术,虽然诗画的艺术媒介不同,但是在表现情感和再现外来印象方面,有着同质性。画家用形色能产生语音的效果,而诗人用语言能描绘出形色的感觉,难怪有人说:诗为有声之画,画为无声之诗。无论是诗人还是画家,都能给读者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意象、一种微妙的意境,因为同样都是艺术,表现的同样都是美,是对自然和人类情感的深刻“模仿”。诗画同质为翻译唐诗中的意象及意境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歌用语言“描摹”自然界中的梅花,此意象凝结了清丽淡雅、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象征意义。由于梅花原产地在中国,早在商朝就有栽培。但英美读者读到梅花却很难与清高芳洁、傲雪凌霜联系在一起。如用图 1来展现,用“画”来显现原诗歌用语言“模仿”的意象,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2.以画显象,以画现境

庞德把“意象”定义为“描述瞬间出现在脑际中的复杂的意念与感情,具体到某一个意象则是指‘针对客观事物、行为、抽象的想法或感觉而绘制的语言图画’”。[6]关于意境,“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文艺理论中,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3]23诗歌翻译,难在对意象、意境的翻译,也重在翻译意象、意境。英语是极为抽象的语言符号系统,其严谨的语法规则使英语语言的民族具有缜密细致、重分析演绎的思维特点。汉语是由表意文字组成的语言符号系统,其词汇具有超脱语法规则和词性约束的极大自由。这使中国古典诗歌能够直接呈现事物和景象,不必有语法的限定,因而显得含蓄空灵,意蕴超凡。所以,即使懂汉语的英美译者能够准确地把握原诗歌的意义,也很难真正对原诗歌所渲染的意境有所“感”,有所“悟”,即没有和中国读者“最大近似”的感觉。这便使“画”成为一种特殊的显“象”现“境”的形式再现诗歌绘制的“景”,产生类似蒙太奇的效果,以景入境,移情入境,使情随境生,完成意与境的交融,给外国译者展现诗歌之意境,以辅助其完成诗歌翻译。

图1

三、画影现境——《望庐山瀑布》

诗歌的景物造型化在唐朝发展至顶峰。诗人通过写景抒情,为读者展现鲜明的意象和独特的意境。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此诗为李白 50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诗人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这首诗大部分中国人在小学就学过,但多数人对其意象并未有清晰的认识。如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很多人把“香炉”误认为是佛庙中焚香的器具,其实此句中的香炉为庐山西北部的香炉峰,因形似香炉且在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庐山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团团紫烟。李白将香炉峰在日照下烟雾缭绕的情景形象地用“诗”的语言“模仿”出来。如果译者不了解此背景知识,便会错误地译为“日照香炉”而非“日照香炉峰”。另者,即使译者正确译出此意象也无法在译入语读者脑中形成喻体“香炉”的意象,因为英美读者很少知道“香炉”是什么。如下为许渊冲先生给出译文:

The sunlit Censer Peak exhales a wreath of cloud;

Like an upended stream the cataract sounds loud.

Its torrent dashes down three thousand feet from high,

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from azure sky.[7]

许渊冲先生的译文释义准确,但仅读译诗,读者很难想象诗人眼前的景观,而且原诗中的“紫”并未译出。紫色为日照下烟雾的颜色(如图 2),如不把此译出,香炉峰如仙境般的景致很难在译入语读者的脑中呈现。如果用图 2来展示,读者便会身临其境,景象如“活”在读者脑中。

次句为“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许先生用“upend”一词翻译原诗的“挂”字,“upend”意为“竖立”或“倒立”,与原诗的本意不符。另外“遥看”的“遥”字未译出,因为只有远看瀑布才犹如被挂在了河流的前面,许先生的译文并未译出诗人的视角。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加之诗歌翻译不同于散文等文学翻译,对字数要求极高,这便导致了不可能将汉语诗歌的每个字词都翻译准确。因而译诗对原诗景致的“临摹”会或多或少有些缺陷。如用图 3展示,诗人遥望瀑布,山间白练悬挂的景致便展现眼前。

第三、四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即使这样,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疑”字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译文用“torrent”表达飞流比较形象,“dash”显示出水流的湍急,“三千尺”一词为原文夸张的用法,用以表达瀑布悬挂,不禁让人联想到此为银河从天而降(如图 4)。作者赏景的视角较远,所以远看瀑布似与天相接,疑似银河从天而降。译诗后两行较为准确,但由于英语语言较为抽象重逻辑,汉语语言较为感性重形象,英语不利于给人以鲜明画面感,如用图 5加以烘托,便会更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绚丽壮美、如仙境般的图景。

文艺复兴时代画家达·芬奇说:“绘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唯一模仿者”,而绘画通过各种对色彩的立体、虚实处理,通过独特的意象造型,除了临摹自然的同时也能为欣赏者塑造一个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为读者提供一片广袤的联想天地。通过以上对意象和意境的分析,不难看出,当语言不能正常地发挥其解释功能时,唐诗意象的蒙太奇特征使“画”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充当了再现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辅助媒介,能帮助译者更好的理解原诗的意象和意境,译出上乘的佳作来。

[1] 马红军.许渊冲文学翻译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2004.

[2] 张德明.诗歌意象的跨文化比较[J].中国比较文学,1997(2):36-60.

[3]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 郭外岑.“诗中有画”唐诗的景物造型化——中国文艺发展史研究二[J].西北师大学报,1997(4):65-70.

[5] 朱光潜.诗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 任文阁.古汉语诗词英译中的意象问题浅析——意象的概念和形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5):93-96.

[7]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224.

Translation of I mage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of Tang Po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M ontage Features of I mage of Poetry

LU Y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Literature,Xiangfan University,Xiangfan 441053,China)

The cooperation of Chinese translator and English translator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best way of translating Tang poetry,which avoids of some language problems.However,the interpretation of“image”and“artistic conception”are still unattainable.Tang poetry is characterized by“picturization”,the depicting of the sight has the similarity toMontage.This pap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Montage features of“image”of poetry, and with“TheWaterfall inMountLu Viewed from Afar”as an example,tries to argue that painting can be the assistant translation method in interpreting the image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of the poem on the basis of theory of poetry sharing the same quality of painting.

Poems of TangDynasty;Poems translation;Translation technique

H159

A

1009-2854(2010)06-0072-04

2010-03-18

襄樊学院科研项目(2009YB010)

卢 颖(1978—),女,河北石家庄人,襄樊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刘应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