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鲜俐玲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乡村振兴则为职业教育拓宽了人才栖息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1],以职业教育为重要抓手赋能乡村振兴建设,构建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命运共同体。当前,职教改革和乡村振兴都已经进入到全面发力期,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诉求更加强烈,尤其是在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上,职业教育承担着产业兴旺的“奠基石”和职业人才“供给方”的角色[2]。然而,在现实实践中,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还面临价值回归错位、类型导向模糊、人才联结松散与产出效能失衡等问题。对此,基于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逻辑,突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针对性、精准性及时代性,构建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破解对策,以此增强职业教育与乡村发展的耦合联系,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重要体现,通过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有效回应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乡村振兴、创新驱动等国家战略需求,能够更高效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建设农业强国。早在19 世纪中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就已经打出“自强”“求富”口号,创办了近代化的师徒制职业教育,如福建船政学堂等实业学校,并被时代赋予了职业教育经世利民的历史重任。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截至2022 年5 月,全国1.23 万所职业院校开设1 300 余个专业和12 余万个专业点,组建了1 500 多个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了3 000 多家产教融合型企业,涵盖4.5 万余家成员单位,基本覆盖了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3]。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民、农业、农村的进步:一是适应了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要求,为乡村振兴输送了大批量、多元化、专业性的高技能性人才,“懂农”队伍越来越壮大;二是通过校企合作与产教协同,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涉农产业的无缝衔接,综合推进涉农产业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三是在丰富农业人才资源和农村产业配置的同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精准扶贫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性发展,助力于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
职业教育通过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最终助力于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奋斗目标。职业教育赋予了贫困地区学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最大限度地使其公平享有授受知识的权利,从而获得一技之长,推进共同富裕。当前我国职业学校超70% 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4],对此,教育部与财政部不遗余力地保障职业学校学生的教育权利,建立起了集“奖、助、贷、补、减、免”多位一体的保障型资助模式,扫除农村地区学生接受职业技能教育过程中的后顾之忧。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 年,全国资助中等职业教育学生1 996.72 万人次,资助金额400.72亿元[5],其中,中职免学费、助学金分别覆盖超过90% 和40% 的学生,高职奖学金、助学金分别覆盖近30% 和25% 的学生[6]。在当前多位一体的教育资助模式下,农村地区的学生也能够公平享受职业教育的红利,通过自身努力习得一技之长,参与到社会化生产活动中,阻断低收入群体的代际传递和恶性循环。尤其是部分涉农专业的职校学生,专业技能学成之后,回乡创业就业,为地区乡村振兴带来了活力,助力于缩小城乡差异,实现共同富裕。
职业教育通过内部改革,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来赋能乡村振兴。一方面,职业教育打通了农村学生向上流动的阶层通径,助其脱离土地要素的禁锢,在毕业之后投入到现代城市的工业化生产中,为开发农村、振兴乡村积累原始资金,沉淀发展技术;另一方面助力职业院校学生在技有所成后回到家乡就业创业,用知识与技术回馈家乡,引导当地居民走上一条依靠农业科技提高收入的共同富裕之路。职业教育通过人才的“上行”与“回流”,为乡村发展提供技术与人力资源,赋能乡村振兴。当前,我国先后实施开展了“职教20 条”、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等多项政策,不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乡村振兴培养了多元复合型助农人才。同时,职业教育通过与涉农企业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培养出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当前,职业教育已经从发端之初的经世利民教学目标延展为求是致用、德技并修、共同富裕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目标。尤其是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对于壮大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重大。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累计为各行各业输送了超过6 100 万高素质的技术性、多元化和创新型技能人才,在现代制造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新兴领域中,有70% 以上的从业人员来自职业学校[6]。在职业教育的人才供应链、价值链体系下,职业教育赋能乡村经济发展的价值机理表现在:首先,职业教育注重实践操作和技能培养,通过开展相关课程和活动,提升人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高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为县域经济和地方特色产业提供人力资源;其次,立足乡村振兴的新技术发展需求,通过技术传承、科技创新、产教研创四位一体,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迭代,从而壮大县域经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转型;再次,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通过职业教育人才的“上行”与“回流”,为县域和乡村共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从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当前,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首先表现在价值回归错位,即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过度重视工具思维,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局限于一种单纯的技术传播活动,片面追求职业人才的社会工具属性,忽略了价值理性的归位和延展。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当前职业教育在重技术技能培养的同时,很大程度压缩了学生“立德修身”的空间,一味强调将学生培养成为农业生产的工具人,忽略个性意识的培养,进而遮蔽了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本真状态。集中表现在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发展中,虽然涉农专业每年培训了许多技能型人才,但是由于工匠精神、职业情怀、奉献意识薄弱,许多职业学生不愿意下到基层、回农村就业创业,而是涌入城市的非农业领域就业,不惜舍弃学到的农业生产技能,也要逃离农村,加剧农村空心化,不利于乡村振兴的建设。与此同时,当职业教育变成一种谋生手段,彻底沦为知识本位的技能培训时,价值属性得不到彰显,培养出来的职业学生缺少奋斗精神和价值追求,个体发展受限,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效果大打折扣。
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在服务农村发展与乡村振兴上还存在类型导向相对模糊的问题,尤其是职业属性与乡村属性较为淡化。一方面,在职业属性上,部分职业院校在“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教育观影响下,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脱节,涉农课程过于理论化[7],掀起“考证热潮”与“形式考试”,导致背离农村产业的生产实践和技术技能需求,职业属性淡化。加之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将主要学分禁锢在理论课程上,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产教融合程度不高,学生在务农事农中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技能;另一方面,在乡村属性上,基于就业率的追求,部分职业院校将“就业”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倒逼学生无序“择业”。甚至部分职业院校为了提升就业数据,一味促成学生签订就业协议,盲目鼓励学生多元化就业,忽视了本专业的就业岗位和方向,导致许多涉农专业的学生进入到其它低学历水平的非专业领域就业。与此同时,职业院校在办学中,对乡村元素的融入重视度不足,缺乏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忽略了对农村社会发展的重点关注等,大大降低了职业教育涉农专业的乡村属性。
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需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为乡村产业发展培养“量身定制”的本土化涉农人才,发挥职业教育“人才引擎”的作用。但实际上,当前职业院校育人端上,面临知识理论与技术实践脱节的困境,难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具体而言,一是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不匹配。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实践性特征明显,然而,部分涉农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却忽略了对学生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当前农业现代化、科技化和技能化转型发展不匹配,导致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二是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在当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等教育模式下,学生专业技能的获得途径更加多元,但受到教学设备、实践场地、资金技术等条件限制,职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无法应用于实践过程中,导致学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生产技能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三是行业企业参与度相对较低。农业生产企业往往集中于农场地,与职业院校存在一定的空间距离,这就加大了职业院校行业资源的利用困难,部分涉农专业与农村企业的合作互动缺失,学生的农业生产技术技能无法在实训实习中得到及时有效的巩固练习。
当前,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投入与产出相对失衡,赋能效果不明显。一方面,乡村振兴群体多样性增加了职业教育投入的成本。当前,职业教育面向乡村振兴,服务的生源群体类型多样,有文化素质相对偏低的职校学生,也有部分农业现代化生产的先行者和具备一定技术技能的新型农民工等。在多重角色复合下,服务群体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增加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的制定难度,客观上增加了教育投入成本;另一方面,服务乡村振兴的无序化安排抑制了职业教育的产出效果。受到农村生产周期的影响,职业教育面向农村新型农民的技能培训存在“短平快”的特点,持续性不足,尤其是相关培训项目规划的组织者和承担者各不相同,培训内容和培训周期缺乏科学协调,相互之间关联度低,难度情况不相对应,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延展性、创新性大打折扣,致使职业院校在服务县域社会经济体系中处于低水平运行状态,未能形成规模化、持续化的人才培养能力,从而影响了职业教育成效。
赋能乡村振兴要从根本上扭转职业教育价值回归错位、片面强调工具理性或价值理性的错误思想,让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回到“立德树人”的本真状态。首先,淡化职业教育在优秀农人培育过程中的“工具思维”,要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人文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将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紧密联结[8],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感和扎根农村的意志力,引导涉农职校学生在乡村振兴中实现自我价值。其次,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强化对学生乡村职业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乡村情感认同。结合涉农专业的行业背景,在理论课堂和实践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乡村产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同时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式,使其充分了解或体验乡村生产与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乡村认同感,增强学生对乡村振兴的参与积极性和责任感,培养扎根乡村的意愿。最后,强化职业教育在赋能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价值理性。高职院校涉农专业要充分利用思政课堂、双创活动、劳动教育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情怀和奉献意识,同时坚持实用主义与经验主义,发挥职业教育在农业技术技能上的传播教学作用,贯彻落实“技意双扶”的发展理念[9],实现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回归。此外,职业院校还要不断强化乡村文化传播,通过联合打造农村阅览室、乡土博物馆、乡村振兴文化墙等手段,将乡村元素引入到校园中,增强涉农专业学生回归乡村的黏性。
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需要找准办学定位,协调区域发展,实现职业属性与乡村属性的统一,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第一,明确办学目标,强化职业属性。发展涉农职业教育要避免“重学历、轻技能”的思想观念,避免将教育重心转移到无关专业技能的考试考证上,要切实以培养高技能的乡村产业人才为办学宗旨,构建面向乡村的全人群覆盖、全技能范畴、全生命周期的技能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学生专业领域内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第二,面向乡村就业,强化乡村属性。增强职业教育对乡村振兴的赋能,要通过优化考核方式来激发人才专注产业技术创新、下沉乡村实践和扎根农业生产的决心。利用创新创业教育引导涉农专业学生“专一行、爱一行”,与政府展开合作,提供乡村创业资金、创业培训与创业指导,发掘和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弱化“就业率”在办学水平中的衡量权重,为职业学生乡村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机会。第三,加强区域协同,推动城乡发展。根据职业院校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需要,加强跨地区、多主体、全维度的教育合作,全面发挥“农民主体、政府主导、企业引领、科技支撑和社会参与”的协同力量,全面打造“省域—市域—农村”联合体[10],实现职业教育涉农专业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守望相助,形成城乡区域之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助力于乡村振兴建设。此外,还要加快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学生、教师和企业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推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中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不仅是基于“教”的层面培养高知识、精技术的理论型人才,更是从“产”的层面打造重实践、求实效的全能型人才,从而实现知识理论与技术实践的双重统一[11]。因此,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要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培育“能种地、会养殖、兴产业”的新农人。首先,根据当前乡村振兴的推进现状,组织专家学者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市场需求,重新审视涉农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并进行及时修订或更新。职业院校要切实跟随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涉农专业的教学资源和内容,包括教学课件、案例资源和实践设备等,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其次,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引入实践经验。以“服务三农”为导向,将实际工作场景、案例等融入到农业人才的培养中,组织学生实践操作与实训体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同时需要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构建多元协同育人模式,将乡村振兴的利益主体引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中来,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不断完善联合体的组织架构、规章制度,明确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运行机制和管理规范,制定多层次、多形式的新农人培育计划等。最后,提升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参与度。抓住乡村振兴的政策红利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工作机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将涉农企业引入到涉农人才的培育体系之中,并利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手段激发农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在市域产教联合体的组织下,加强职业院校、农业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等活动,推动技术研发和技术教育,为乡村振兴培养高素质人才。
针对当前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成效不明显的问题,需要优化赋能管理,构建提质增效新局面。首先,建设点群式校地职教联盟,大力发展乡村教育,科学配置教育资源。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仅仅依靠职业教育是行不通的,还需要在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体系内,对来自不同方向的教育资源进行结构重组,提升乡村群体整体的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打造集职业院校、教育机构、培训组织等教育服务于一体的“立交桥”,全面赋能乡村群体的文化水平提升。其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对乡村振兴的赋能水平。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职业教育要打破单一依靠行政组织的格局,广泛调动社会资金投入,形成教育资金多元投入机制,不断增强涉农师资力量,提供职业院校在农业领域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通过高质量的人才输出增强赋能水平。最后,加强职业教育在赋能乡村振兴中的规划管理,在“群”字上下功夫,搭建区域内培训机构、政府部门、职业院校、涉农企业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不同主体在乡村振兴上的信息互通与多方联动。合理配置优势资源,有序安排协调不同群体、不同属性的农业培训内容和培训周期,激发市场在乡村振兴“助流动、富物质、优基建”中的参与热情,形成规模化、持续化的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运行机制,构建“兴产业、育人才、助发展”的新局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