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高威
摘要:文章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收集了31个城市2010~2018年面板数据,研究得出,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同集聚促进了医疗卫生发展,但各地区具有明显差异,其中湖北和湖南产业协同集聚对医疗卫生的促进作用略高于江西,旨在分析产业协同集聚与医疗卫生发展关系,推动地区医疗卫生和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聚;医疗卫生;城市群
一、引言
完善医疗卫生事业体系“十四五”期间重要任务,但一方面我国疆域辽阔,资源禀赋具有异质性,另一方面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差异化水平较为显著,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区域医疗卫生供给的非均等化,为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带来诸多困难。部分专家学者认为人口数量、财政支出、生态环境等是影响医疗卫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对于产业协同集聚对医疗卫生的影响,以往文献研究较少,因而充分剖析产业协同集聚与医疗卫生发展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本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收集了31个城市2010~2018年面板数据,尝试回答产业协同集聚与医疗卫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产业协同集聚促进医疗卫生发展机理分析
产业集聚一词源于德国,既包括特定区域内产业的萌芽、成长和集中,也包括跨区域间产业的汇流和聚合,在此基础上正式提出产业协同集聚是 Ellison 和Glaeser,他们认为产业关联推动了产业在空间上集聚,既包括原材料到产成品的垂直关联,也包括劳动力、知识、技术、资本等横向关联,二者相互融合和依赖。分工理论认为社会分工是生产专业化、高效化、规范化的前提条件之一,产业协同集聚正是分工理论下不同产业的专业集聚,最终形成产业协同集聚,为地区医疗事业发展带来外部经济和集聚效益。
基于外部性视角。马歇尔外部性理论认为,一方的经济行为会对另一方的经济行为带来负面或正面影响,Diodato 等(2018)从产业历史变迁的角度认为产业协同集聚能够促成产业链协同联动,而产业链协同联动对于提升城市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具有溢出效应。产业协同集聚所构筑的产业链联动不仅包括单一的产业垂直整合,也包括不同产业的横向重塑,崔书会等(2019)认为不同产业协同集聚会提高资源错配效益,这种错配效益加剧了知识技术在产业间的溢出效应,医疗卫生事业作为产业链的关键一环,既作为参与者分享技术知识等要素,也获得资本劳力等资源。
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充分体现。Gabe 和 Abel(2013)认为产业集聚会带来人口规模的增加,进而引致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需求的层次化、差异化、矛盾化,且由于空间异质性,不同规模城市的集聚效应具有较大差异性。随着产业集聚的协同提效,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供求失衡关系得到缓解,伍先福(2018)认为产业集聚在短期抑制了生产要素、公共服务的发展,但随着专业化提升,这种影响由负转正,可见产业协同集聚对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影响表现为一种倒U关系,而突破关键转折点在于产业协同。
基于新经济地理视角。新经济地理认为规模报酬递增与产业空间布局相关,产业在空间上的协同集聚推动规模报酬递增,周奕(2020)认为产业协同集聚构建出“空间-产业-制度”三位一体的格局,实现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新经济地理还认为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当市场买方和卖方数量有限时,供给一方的变化会引致另一方变化。Gallagher(2013)认为产业协同中的产品具有差异互补性,同时运输和信息产业成本变化会带来产业协同异质性,产业协同异质性一定程度引起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差异。
三、数据来源和模型构建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均来源为《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等。数据选取时间段为2010~2018年,选取城市为长江中游城市群31城市。缺失数据本研究采用均值插补法予以补充。
(二)模型设定
本研究旨在研究产业协同集聚对医疗卫生发展的影响,考虑到模型内生性问题,故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其中工具变量为被解释变量滞后一期变量,同时借鉴Grossman(1972)等思想,具体模型设立如下:
lnZhylwsit=α+β0lnZhylwsit-1+β1lnZxtjjit+β2lnZcontrolit+μi+λt+εit
其中,Zhylws是被解释变量,代表醫疗卫生水平;Zxtjj是核心解释变量,代表产业协同集聚指数;Zcontrol是控制变量;μi是个体固定效应,随个体而不随时间变化;λt是时间固定效应,随时间而不随个体变化;α是常数,εit是扰动项,β0、β1、β2是待估参数。
(三)变量说明
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为医疗卫生发展水平,本研究借鉴廖庆梅和吴际纬(2016)等用医院数量(hnumber)、医院床位(hbeds)、执业(助理)医师(hphy)等作为衡量区域医疗卫生发展水平指标,并参照因子降维方法得出最终医疗卫生发展水平指标。
核心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为产业协同集聚指数,学者大多认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代表着区域产业协同集聚的水平,本研究借鉴陈建军(2018)等构建的产业协同集聚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Zxtjj=1-
Mi=(rij/rj)/(Rj/R),Si=(rij/rj)/(Rj/R)
其中,Zxtjj是产业协同集聚指数,Mi是制造业区位商,Si是生产性服务业区位商,rij是j区域i产业的从业人数,rj是j区域所有从业人数,Ri是全国该产业从业人数,R是全国从业人数。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分类依据为《国民经 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制造业为代码 13~43 的行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