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张 红
(汉江师范学院 图书馆, 湖北 十堰 442000)
“十三五”期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强调:“十四五”时期要重点从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建设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繁荣群众文艺,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实效性,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区域均衡发展等七个方面着手加大建设力度。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汉江中上游,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处。辖五县一市三区,面积23 68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达345.94万人。但十堰市大多是贫困山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较大,许多地方公共文化服务难以覆盖,公共文化的图书保有量与城市发展极不匹配,人均藏书只有0.6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广东流动图书馆在保障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边远地区民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建设成效和服务效能[1]。因此,地处秦巴山集中连片区的十堰市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配套、供需衔接、各具特色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流动图书馆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更好地促进十堰市公共文化服务区域均衡发展、满足十堰市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而且对将十堰市建成文旅康养休闲胜地、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调查对象为十堰市区的部分街办、乡镇等社区图书室、乡镇文化站及流动图书馆,调研的内容主要是社区图书室和乡镇文化站点面积、图书数量等基本情况及流动图书馆服务情况。调查过程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对十堰市所辖的16个街办的人口、面积、社区图书室(乡镇文化站)服务点个数、服务点面积、馆藏文献资源现状、制约图书室建设发展的影响因素等进行深入调查,对调研对象缺失或不齐全的数据进行电话调研,全面了解辖区文献资源的基本状况。第二阶段,对流动图书馆服务频次、服务平均时长、服务人次、服务点、阅览图书册数等情况进行调查,调查采用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方式。实地走访了十堰市文体局、十堰市图书馆、尚书房、二堰街办北京小镇社区图书室、柏林镇综合文化站、方滩村农家书屋等具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的图书文献服务点,与其中部分负责人及进馆读者进行了随机座谈,同时,面向十堰市张湾、茅箭辖区的居民发放了400调查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69份,收集了有关流动图书馆利用方面的数据资料。
通过抽样调查,十堰市区的部分街办、乡镇等社区图书室、乡镇文化站的基本情况如表1。
表1 十堰市部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分布与基本情况
通过比较文献收藏机构信息资源馆藏量发现,城中社区图书室与城郊文化站点的文化基础保障水平不平衡、服务点面积及文献数量差距较大,图书更新频次也有较大差距,此外居民的阅读需求也有不同的倾向。
对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十堰市流动图书馆读者利用情况如下:
读者年龄:20岁及以下占52.84%,21-30岁占23.58%,31-40岁占14.63%、41-50岁占4.88%、50岁以上占4.07%。
读者文化程度:小学15.18%、初中41.19%、高中35.23%、大专及以上8.4%。
读者借阅图书类型:文化教育18.43%、农业技术16.26%、文学小说13%、养生保健12.47%、科普知识10.84%、少儿读物9.76%、旅游餐饮8.4%、地理历史6.77%、其他4.07%。
以上统计结果表明:读者年龄在30岁以下占到76.42%,文化程度较低,主要以中小学生和城郊农民为主,这与流动图书馆深入学校、农村开展活动较多有关。读者借阅图书类型主要集中在文化教育类图书,其次是农业科技类图书和文学休闲消遣类图书,如小说、养殖、茶叶栽培等;三是自我提升和个人需求类图书,如科普类、保健类、少儿读物等。另外,部分读者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希望在农业技术培训、教育培训、各类书展和影展等文化展览、儿童阅读推广和少儿系列活动等方面增加活动的频次及提供更好更丰富的阅读资源。
十堰市“汽车图书馆”自2007年创建以来,利用“流动图书车”积极开展各项文化宣传、阅读推广活动等业务工作。为推进十堰地区公共图书馆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为我市总分馆示范项目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共享工程建设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等探索出了新路径,各项活动得到了读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汽车图书馆”除配有流通率较高的各类文献近两千册外,充分利用湖北省图书馆配置的馆外流通服务点文献资源进行流转,根据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不断调整和补充新的文献资源,并先后设立了“本土作家文库”“廉政书屋”“农民之友”“新书苑”等流动专架,与新华书店建立了图书文献互助机制,定期开展新书流动展销活动,让偏远山区群众在第一时间看到最新又实用的图书。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2020年汽车图书馆共服务读者近20.8万人次,借阅图书约23万册次,开展活动205次(2020年因疫情原因有所下降)。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十堰市流动图书馆2016-2020年服务情况统计表
但由于受经费及服务人员等资源限制,汽车图书馆服务的频次不高、覆盖面不广,服务内容与读者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读者难以获得相对稳定的服务。如某汽车图书馆2019年全年出车22次,平均每月不到2 次,服务学校6次、村5 次、社区4 次、机关事业单位4次、敬老院2次、文化站1 次,其中只有1 所学校、1 个村、1个社区和1 个机关事业单位获得了两次服务,每年服务地点也不固定。服务内容主要有:宣传十进十建,现场办理“一卡通”读者证,开展图书借阅服务,联合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为社区分馆配送纸制图书及数字资源、为农村送去农业期刊、宣传网上图书资源下载等。
流动图书馆是图书馆开展服务拓展的产物,汽车图书馆属于流动图书馆的一种形式。流动图书馆服务模式首先出现在西方国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欧美发达国家,一直受到社会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发展较快[2]。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重视并有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广东省,由于经济发展程度高,政府财政支持大,广东省流动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是我国目前最为完善的,广东流动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典型和发展模式的示范项目[3]。
十堰市流动服务的汽车是由企业友情提供,本项工作没有通过政府立项,因此汽车流动的运输费及车内服务用品费等主要经费要靠企业支持,随着服务频次的加大,汽车物流成本的逐年增加,汽车图书馆日常经费无法满足更多服务项目的开展。
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处湖北的秦巴山片区贫困程度比较严重,流动图书馆服务效能不高、服务形式还比较单一,加之图书馆在工作业务上、工作意义上的宣传力度不够,也没有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和途径做广泛的宣传,所以造成了人们对流动图书馆认识比较模糊,对流动图书馆不重视、也不太理解,给流动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
通过调研十堰流动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及居民阅读需求,我们发现:目前流动图书馆基本上能满足居民普通的借阅需求,流动服务人员结构单一,在读者办证、咨询服务、阅读推广方面能够胜任,但是对于偏远贫困山区居民对乡村振兴、医疗健康、科学普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比如说对农业种植技术及养殖方面的咨询知之甚少,此外部分贫困山区居民因受教育程度不高,还需要流动服务人员进行一定的科普教育等[4]。
目前,十堰市流动图书馆的资源比较匮乏,服务也较单调,主要原因是没有充分利用社会各界资源,发挥流动图书馆的灵活、快捷、方便等优势开展形势多样的服务,导致流动图书馆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在资源利用方面,一是现有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二是地方高校丰富的图书、科技及文化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三是文体局、科技局、旅游局、教育局、卫生局等许多有助于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富资源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另外,总馆与各服务站点、汽车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协同配置与流动效率也不高。
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提供文化娱乐等。而流动图书馆是图书馆业务的延伸,主要是为了弥补边远地区图书馆覆盖率不高的不足,从而提高图书馆服务地域和人群的覆盖面,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职能和作用,更好地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因而,流动图书馆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就不应是它所考虑的主要职能,重点应该放在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和提供文化娱乐等方面。另外,由于流动图书馆具有独特的节约、灵活、快捷、方便、主动等特点,应该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协助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开展一些有特色的主题式和项目式的活动。十堰市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大多县市又是贫困山区,所以与政府职能部门联合开展为核心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科学普及、教育扶贫等特色服务项目,尤其是配合十堰市文体局、科技局、卫生局等开展“流动公益讲座”“三下乡”“科技下乡”等大型文化活动,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为构建和谐十堰,建设学习型城市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调研,不仅仅要对读者群进行调研,了解读者的需求,而且还应该对地方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进行调研,了解在公共文化服务、乡村振兴、三下乡、科学普及、生态保护等多方面的规划和工作部署,能积极主动配合相关职能部门有针对性开展主题式、项目式特色服务,在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扩大流动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争取更多的支持和经费保障,有利于流动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为建成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图书馆应当利用馆藏文献资源、文化共享工程信息资源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合理配置信息资源,大力拓展服务功能,使图书馆真正实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5]。十堰市除公共图书馆外,还有四所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源相当丰富。另外十堰市有五所三甲医院、大型国有企业、科技馆、博物馆等,这些单位也具有相当丰富的资源。十堰市流动图书馆可充分利用十堰辖区的四所高校及其他社会机构文献资源,针对偏远山区的农业、医疗、教育等进行定向流动,这样不仅可以借助流动图书馆进行乡村振兴、科学普及等,而且也能将优质的文献资源下沉到偏远山区,对于改善阅读质量、提升生活质量都有较好的作用。
汽车图书馆是以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服务市民为动力,以资源共享为目标,围绕创品牌,出效益的宗旨,一般采取流动车设点停靠借阅与逐步创建固定书屋的服务方式[6]。汽车图书馆作为十堰市图书馆的创新服务,它的正常运作和可持续发展引起社会多方关注。要提高十堰市流动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和充分发挥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创新服务方式。首先必须加强服务管理,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在以读者为中心上下功夫,必须建立读者档案,根据读者的反馈及时更换车内文献资源,调配活动内容,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与读者建立良好的诚信关系[7],扩大流动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效益。第二,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在阅读推广、技术培训等专项服务业务能力,充分利用十堰市大学生建设一支志愿者队伍,更好地满足前面提到的多元化服务的需要。第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流动图书馆的作用。可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加大流动图书馆的宣传和各种活动的预告,增强流动图书馆的影响力、提高相关活动的效率与效果;定期在微信公众号推送读者需求较大的免费电子资源和有声书,既方便快捷满足读者的需要,吸引更多读者,增强他们阅读积极性,同时又能充分发挥电子图书的作用;对一些需求面较大的活动可以进行直播,扩大活动的受益面和活动的效益;通过QQ群、微信公众号提供个性化服务。第四,发挥流动图书馆的灵活、快捷、方便、主动等特点,能够将最新的、群众急需的资源最快地送到基层群众面前,充分发挥资源的时效性。加强汽车图书馆与固定站点资源流动规划,让资源充分流动起来,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的利用效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