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宋 其 洪
·研究综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民主党派历史研究综述*
宋 其 洪
政党史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成果非常丰硕。该主题的研究内容涵盖清末政团、民初政党、国民党、共产党等主要领域。研究者或考察政党的思想,或分析政党的活动,或探讨政党与国家的关系。其中,国共两党的历史是最主要的研究内容,具体包含革命动员、政党体制、政党思想等诸多方面。实际上,除了国共两党之外,作为中国政局不容忽视的力量,民主党派在近代历史进程中始终处于一种特殊地位。抗战胜利后,它们更是成为“关键少数”,在国共博弈的政治空间里两边奔走,力图促使双方偃甲息兵。然而,对其历史的研究却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因此,本文拟对民主党派历史的研究状况加以综述,以推进这方面的学术研究。
对民主党派历史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第一部专著是邱钱牧的《中国民主党派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之后,其他通史性专著陆续出版,各党派也在不断整理、编辑自身的资料,予以公开出版或内部印行。
民主党派通史著作主要有于刚主编《中国各民主党派》(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姜平《中国民主党派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胡邦宁等主编《中国民主党派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李起民《中国民主党派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俞云波等编《中国民主党派史述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张军民《中国民主党派史(新民主主义时期)》(华夏出版社,1989年)、崔艳秋编写《中国民主党派》(新华出版社,1991年)、窦爱芝编著《中国民主党派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曹健民主编《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和现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等等。
此外,还有以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为主题的著作,包括戴瑞丰《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北京出版社,1994年)、马维政等主编《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李燕奇《走向合作的历程——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形成及演变》(华文出版社,1996年)、张忆军主编《风雨同舟七十年——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史》(学林出版社,2001年),等等。这些研究尽管侧重点不同,但总体上看可以互为补充。它们梳理出了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变迁的历史脉络,即从各党派的成立,到调停国共内战,再到参加新政协的过程,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二者关系的变化。这些著作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线索,史事“筋骨”相对强劲,但普遍比较笼统,缺乏细节,情节“血肉”不够丰满。
同时,各民主党派开始重视对自身历史的研究,陆续整理、出版了各类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回忆录和编年纪事著作。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内部印行或公开出版的各民主党派的资料集包括: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中国农工民主党历史参考资料》、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民革中央宣传部编《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历史资料选编》、九三学社中央社史办公室编《九三学社历史资料选辑》、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编《中国民主建国会历史文献选编》,等等。这些资料集普遍收录了各民主党派自建立到80年代的文献,内容涉及对时局的看法、政协意见、成立报告、历次会议文件,以及对历次政治运动的指示等。它们对于梳理民主党派的历史,如不断调整的政治纲领、因应政治运动的各种做法等,提供了比较充分的依据。但是,这些材料显然是经过筛选和编辑的,尚有许多涉及内部争论、改造过程中的矛盾等问题的资料没有公开。因此,它们固然弥补了通史研究的不足,丰富了历史细节,但整体叙述逻辑实际上是中共党史叙述主体上的分支。
统战干部和民主人士的回忆录作为民主党派历史研究的重要文献,也陆续出版了一些,包括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编《中国科学家回忆录》第1、2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1990年)、《许德珩回忆录:为了民主与科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宋云彬《红尘冷眼:一个文化名人笔下的中国三十年》(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徐铸成自述:运动档案汇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平杰三回忆录:我的一生》(华文出版社,1999年)、《少小离家老大回:童小鹏回忆录》(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刘述周文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年)、《黄炎培日记》第1—16卷(华文出版社,2008—2013年)、《梁漱溟自述》(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等等。他们或者从统战工作者的角度讲述这项工作的变化、困难与错误,或者从民主人士的角度回忆与中共互动的历史、接受改造的过程。不过,回忆录有其不完善、不可靠的一面,故意隐晦、记忆遗漏等情况有可能使事实叙述存在片面性或自我美化的嫌疑。
进入21世纪以后,民主党派历史研究进入低潮期。尽管仍有部分青年研究者选择这一主题,但很多成果无论在事实上还是理论上都没有突破前人。尤其是对新中国成立以后民主党派历史的研究,相对更加薄弱,有价值的论著并不算多。
纵观学界对民主党派历史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这四个主题环环相扣,构成了民主党派存在、发展及发挥作用的主线。
(一)关于民主党派的阶级定性及组织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在处理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时,首先面对的理论问题是:民主党派是否有必要继续存在?早在1947年,毛泽东在与斯大林的通信中就围绕此问题做了沟通。对这一沟通的解读,人们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这一电报反映了中共最初的想法,即“走‘第三条道路’的中间党派没有用处了”*章立凡:《中国民主党派编制由来》,爱思想网,2013年5月12日,http://www.aisixiang.com/data/63871.html。。有研究者则对此提出异议。他们将电报翻译出来,认为“这一‘结论’有悖于历史的真实”,“毛泽东给斯大林的电报应该是一种带有试探性质的策略之举”*参见王福曾译:《俄罗斯公布的一九四九年一月毛泽东与斯大林的一组往来函电》,《党的文献》2013年第5期;宋晓芹:《政策还是策略?——也谈毛泽东与斯大林关于中国民主党派的往来电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第5期;秦立海:《解读历史的真实——1947至1948年毛泽东与斯大林两封往来电报之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2期。。这些研究者不是单纯凭借一纸文字盲目判断,而是将之放置到具体历史情境中,通过前后对照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过,由于缺乏档案资料的直接证据,相关论证比较依赖逻辑推导。
新政协召开后,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紧迫,中共必须提出自己的理论解释,说明民主党派继续存在的价值和原因。对此,有学者梳理了中共的理论说法,即合作历史、经济发展、政治需要*参见陈扬勇:《建设新中国的蓝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10—111页。。实际上,这种说法与传统的阶级理论并不完全和洽,容易使地方干部感到疑惑,进而产生或“左”或右的问题,对此,有必要深入分析。
其实,民主党派存续的关键是其阶级定性的变化。通过不断的改造,民主党派逐步改变了自己的政治身份,这是“长期共存”的必要条件。因此,对民主党派的阶级定性及其变化的研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研究者大多考察了民主党派的两次历史性转变,即从坚持中间立场的资产阶级政党到拥护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党、从阶级联盟性质的新民主主义政党到政治联盟性质的社会主义政党,尤其是以阶级理论为指导,论证了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民主党派的性质,分析了这种性质的演变过程,即在社会基础、政治纲领和政治实践发生变化后,民主党派实现了由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团体的根本转变*参见孙瑞华:《中共对民主党派性质确认的过程分析(1949年至1957年期间)》,《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唐长久、蒋艳丽:《论民主党派政党性质的历史转变及其启示》,《理论月刊》2008年第8期;薛亚梅:《民主党派的两次历史性转变及其动因分析》,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王莹、李宁:《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九三学社——以社的章程演变为基础》,《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笔者认为,今后在研究这一主题时应该更关注还原事实——民主党派对自身阶级定性的认识是什么?这种认识是如何转变的?转变过程中面临哪些困境?
组织发展是民主党派长期存在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民主党派的发展过程比较复杂、曲折。对于这一问题,有人侧重于讲述民主党派发展的范围,指出民主人士在整风反右时曾对这种限定范围的做法表示不满。有研究者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外形势与民主党派发展的政治条件,梳理了1949年至1956年民主党派的发展历程,认为在多党合作制度下,民主党派不仅政党属性发生了变化,而且政治思想、组织工作、规章制度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改进,政治职能也得到初步实现。有研究梳理了社会主义改造前后周恩来关于民主党派发展的思想,认为他指出了民主党派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发展的方向。*参见张明莉:《1949—1956年中国民主党派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陈铁俊、文东升:《试论建国后周恩来关于民主党派发展的思想》,《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等等。至于民主党派发展中存在的内在矛盾和诸多困难,尚需进一步研究。此外,中共要求采取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方针,实现民主党派有限度的发展。有研究者描述了中共支持、帮助民主党派建立和发展组织的原因和措施,指出:民主党派必须依靠中共的帮助,因为“单凭其自身的条件和力量很难产生、更难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动摇性这个‘肺病’是先天不足遗传下来的,一开始就没有力量,没有形成强大的政党”*张军民:《中国共产党的统战方针与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中共党史研究》1992年第5期。。对此,笔者认为需要在全面理解史料的基础上,给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二)关于民主党派的政治职能
民主党派政治职能的发挥是其得以存续的基础。依据中共的统战理论,民主党派的政治职能有一个变化过程,即从政治教育、联系群众、先锋带头的“桥梁”作用转变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参政”作用。
对于承担何种职能,在新政协召开前后,部分民主人士有自己的想法。有材料显示,据楚图南1985年回忆,在新政协召开前夕,罗隆基有“不参加政协不参加联合政府,要作为在野党同新政府进行斗争”的想法*石光树编:《迎来曙光的盛会——新政治协商会议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80页。。如何在新的政治形势下重新定位自己,是民主人士在1949年后必须思索的问题。民主党派内部的讨论过程,以及中共与民主党派在此过程中的互动,则需要继续挖掘。
对于民主监督职能的研究,有学者分析了民主党派发挥监督职能的原因,即中共真诚合作的态度、一届全国政协的保障、苏联的经验与教训*参见毛志雄:《论建国初期民主党派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原因》,《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黄大熹等:《建国初期民主党派监督价值探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第4期。。有人探究了民主监督的内涵、性质、特点和作用,论述了监督职能的发展历程及面临的困境,指出:“民主党派监督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参见袁廷华:《对民主党派监督有关理论问题的探讨》,《中国统一战线》1996年第3期;袁廷华:《对民主党派监督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民主》2001年第11期;董文静:《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历史考察》,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5年。对于监督职能的研究,首先应该准确理解“监督”的内涵。笔者认为,民主监督绝非独立的全方位监督,而是在坚持原则和立场的前提下,对细节的监督和修正。此外,要尝试发掘民主人士对监督职能的认识过程,即经过历次政治运动而逐步清晰的过程。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另一个重要的责任。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了民主党派参政党地位形成的条件和过程,着重讲述了参政议政的方式——参加执掌国家政权、担任领导职务、参与各项事务的管理和决策、与中共合作和协商、在人大和政协中发挥作用*参见金鸣娟:《对建国以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状况的历史思考》,《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增刊第5期;林祥庚:《民主党派参政党地位形成之历史考察》,《探索与争鸣》1998年第1期;张宏伟:《民主党派参政党地位形成的历史考察》,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7年。。然而,除了梳理制度文本之外,还应该从政治实践的角度来考察、发现问题,例如落实“有职有权”过程中的曲折及其原因,以及正式提出“参政党”概念之前的认识演变,等等。
(三)关于民主党派与中共的关系
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是民主党派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是推进民主党派工作的关键,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民主党派的政治定位是什么?
有些研究认为,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逐步确立了。他们概括了民主党派参政党地位确立的过程:参加中共领导的民主联合政府,奠定了民主党派参政党地位的基础;一届全国人大后全面参加国家政权,标志着民主党派参政党地位的正式形成;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的出台,意味着民主党派参政党地位的完全确立*林祥庚:《民主党派参政党地位形成之历史考察》,《探索与争鸣》1998年第1期。。然而,有研究指出,对于民主党派的政治定位,民主人士其实一直或多或少地有所疑惑,例如“《共同纲领》作为一个纲领性的文件,对于民主党派和共产党之间的关系并未做更多详细规定”*朱江燕:《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党派关系》,《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年第5期。。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前述1989年《意见》,该文件“第一次将民主党派定位为参政党,这是自1949年以来,中共第一次对民主党派做出明确的‘身份认定’”*欧阳斌:《民主党派党员没有党员证——转型时期的八大民主党派》,《凤凰周刊》2006年第20期。。倘若视野放得更开阔一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联合政府的框架隐含着中共与民主党派组成执政联盟的可能性。有研究指出:“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以联盟性质来安抚旧社会团体,尤其是知识分子,便于进一步合作的办法。”*徐迟:《1950年代的镇江民主党派》,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5年。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实践显然与此不尽相同。面对身份识别的困局,民主人士的认识过程、民主党派政治定位的转变过程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主题。
民主党派政治身份的不确定状态,影响了中共党内对民主党派的态度。有研究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党内对民主党派存续问题的看法,认为从新政协期间的讨论,到全国人大的产生,再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各种不同的设想一直存在于中共党内*参见郭溪土:《试论建国初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方针的演变》,《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5期。。还有人考察了中共从建党初期对党派的排斥、不信任,到协作、共事、多党合作制度形成的过程*参见王树臣:《浅析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认识的演变和发展——纪念建党80周年》,《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张浩:《中国共产党与八个民主党派关系的历史考察》,《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第3期; 宋春、刘志超主编:《民主党派与中共合作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马维政等主编:《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李燕奇:《走向合作的历程——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形成及演变》,华文出版社,1996年;张忆军主编:《风雨同舟七十年——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史》,学林出版社,2001年。。上述研究大体还原了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变迁过程,但对中共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心态的分析还有进一步深入的余地。
海外学者也将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作为研究重点。例如有人用“卫星党”的概念来描述中国民主党派的地位,认为“民主党派虽然名称未变,但它们已经既不是民主的、也不是政党性质的组织”*〔美〕詹姆斯·D. 西蒙著,牛旭光等译:《中国的卫星党》,内部资料,1992年,第31页。。相关研究因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偏见,往往偏离了学术研究应有的路径,没有运用丰富的档案资料详细论证自己的观点。
如何在与民主人士的合作共事中处理好中共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摆在统战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有研究者认为:“统一战线在战争时期只是体现为一种使党的力量不断增强的几句灵活性的策略,而在建国以后却演变成为更具抽象性的‘思想’,其务实主义的一面大为减弱。”*Lyman P.Van Slyke, Enemies and Friends: the United Front in Chinese Communist Histor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p.2.这种判断肯定是不甚妥当的,但也指出了统战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变化。统战理论需要随着形势和现实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统战工作需要高超的技巧甚至是艺术。有学者论述了中共团结、争取与领导民主党派的策略与方法,即尊重他们的利益、坚持政治领导。其中,中共对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是通过政治原则、政治方向的领导来实现的,由此促进了双方关系的协调,形成了统一战线。*参见宋连胜:《民主党派历史作用的发挥与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的指导》,《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至于中共如何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灵活的统战手段来兼顾政治领导与组织独立,则是研究者应该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四)关于民主党派的改造
民主党派的改造包括民主人士的思想改造和各党派的组织改造两项内容。一方面,民主人士既是民主党派成员,又是知识分子,其思想改造实际上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组成部分。不过,民主人士的思想改造又有其特殊性——其他没有政治身份的知识分子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标准,改造自己的思想,民主人士则以《共同纲领》为标准即可,要求相对低一些。另一方面,民主党派的组织管理、领导结构、政治纲领也要全面改造。这种改造实际上是民主党派在新的政治格局下不断调整、适应和发展,最终再造主体的过程。新的组织体制具有不同于西方政党体制的特性。
如何还原民主党派及其成员全面改造的历程,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尤其要挖掘改造过程中的矛盾,以及解决这些矛盾的机制。对此,学界已经有所关注。有研究披露了中共中央统战部1949年2月28日题为《新政协的阵营》的综合报告。在这份文件中,中共对各民主党派的成员和性质做出了不同的判定,进而针对各党派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长期目标是“扶植左派,逐步孤立和取代右派”。这种划分是推进民主党派组织改造的措施之一。有人分析了中共没有接纳张申府为政协代表的原因——张申府在错误的时机发表了错误的文章,引得毛泽东发出“新中国的建设需要知识分子,可知识分子的立场是个关键的问题。立场站不稳,再有学问也不能用”的感慨。*参见刘统:《红尘冷眼,有“统”有“战”——〈宋云彬日记〉中的新政协》,《同舟共济》2014年第9期;等等。以上研究说明,民主党派的改造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已经开始。
面对从思想意识、政治立场到生活习惯的全方位改造,民主人士遇到了哪些困难?民主党派如何因应?有研究者分析了他们在思想意识、生活习惯上面临的种种不适应:“民主人士到北平后,共产党统战部门不断组织他们开报告会和座谈会。对这些形式,宋云彬等人感到很不习惯,甚至内心反感”,他们还是喜欢民国的生活方式,“小酌四五两,畅饮一二斤,逛书店,听京剧”。研究者进而指出:“这些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拥护共产党,在思想和行动上却与新社会还有很大的距离。”*刘统:《红尘冷眼,有“统”有“战”——〈宋云彬日记〉中的新政协》,《同舟共济》2014年第9期。
有文章比较详细地还原了民主党派的改造过程*参见章立凡:《中国民主党派的改造》(上、中、下),《江淮文史》2014年第4—6期。,但还不够全面、深入。例如整风反右运动,作者只是简单地罗列出民主人士的言论,没有对言论的实质做出分析。其实,在这场运动中,部分民主人士在单位里被打成右派,与其说源于其不恰当的言论,不如说是单位内部人事矛盾的结果。有研究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突出了民主党派改造的深刻性。作者充分运用镇江统战部的档案资料,细致爬梳了镇江民盟“交心”运动的过程。“交心”运动最早由民革中央提出,是民主党派自我改造的深入发展。作者认为,“交心”的核心是民主人士“自我定位与身份认同的重塑”。*徐迟、丁乐静:《近墨何如学近朱:从“一般整风”到交心运动——以镇江民盟为个案的讨论》,《党史研究与教学》2015年第2期。该文可谓是民主党派历史研究中质量比较高的一篇文章。
中共对民主党派改造的机制是什么?这是有些研究极力寻求解决的核心问题。有学者讲述了民主党派作为中共的帮手,通过召开座谈会学习政治理论、动员其成员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推动民主人士思想改造的进程*参见王玉福:《论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中的作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有学者从民主党派自身的角度讲述了民主人士思想改造的机制。该学者介绍了九三学社成员参加思想改造的过程,重点描述了政治学习、社会实践、思想批判三个思想改造的机制*参见李宁、王莹:《论建国初期九三学社的思想改造》,《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但是,文章没有还原每一项机制的具体实施过程,没有指出其中的困难。实际上,民主人士此前已经有了一套理解社会的理论,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改造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中共一开始就认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细致性,表示要用以理服人的方式推进。可是,实践当中遇到了不少问题。何以如此?学界只有将研究置于具体的政治实践之中,才能给出答案。
本文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概述了学界关于民主党派历史研究的状况。应该说,相关成果初步勾勒了民主党派历史变迁的脉络,为继续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当然,这一研究还是有些薄弱的。无论通史性著作,还是对具体党派历史的研究,更多的还是大事编年的简单排列,史事讲述得比较笼统,没有更为细腻的内容。只有还原更多的细节,我们才能对既有的叙述模式进行分析、辨别,然后有所继承、发展。此外,研究资料还不够丰富,档案文献也不够全面。因此,笔者认为,今后对民主党派历史的研究可以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其一,应该继续深挖、整理资料。历史研究首先要有充分的档案资料。目前,尽管各党派编辑、整理、出版了部分资料,但这些公开资料显然很难反映历史的复杂性,容易使人忽视历史起承转合的微妙细节。故而,要想拓展民主党派历史研究,第一步就是要挖掘更为丰富的档案资料。
其二,应该构建新的历史解释逻辑。新的逻辑并不一定是对旧有逻辑的否定,而是在继承基础上进行辨别和发展。新的逻辑应以民主党派历史变迁的内在机制为核心问题,在还原复杂事实的基础上建构出新的说法。现有的民主党派历史研究整体是从属于中共党史的,而不是以自己为主体的历史叙述。当然,二者本身是无法分割的,但是,一部以民主党派主体性为本的历史,将会成为中共党史的有力补充,还可以为民主党派理论的建构提供扎实的史实支撑。
其三,应该拓展对民主党派理论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建构新的解释来证明民主党派存续、发展的必然性。为了进一步解答这个问题,新的民主党派理论必须兼顾传统阶级理论和现实政治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本文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上海 200241)
(责任编辑 赵 鹏)
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
(《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当代中国史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 发表的文章不含在内)
总 论
“问题倒逼”与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
(郭永虎 暴占杰)
社会科学论坛2017.1
从《论十大关系》到“五大发展理念”(邓新星)
内蒙古大学学报2017.1
“两会机制”:中国政党政治的民主机制创新
(安园园)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1
路径演化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大转型:兴衰探源与 历史比较(王津津 任保平)
江苏社会科学2017.1 中国农村产权变迁与经验
——来自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启示(邓大才)
中国社会科学2017.1
国内关于阶级斗争理论争论的几个焦点问题及思考 (黄金辉 张蔚玲)
理论视野2017.1 一个世纪的悲歌:图绘中国工人政治史(陈周旺)
复旦政治学评论16
中国合作医疗治理六十年变迁(孙淑云 郎杰燕)
甘肃社会科学2017.1
革命节日的百年流变、纪念与再造
——以历书中的革命节日为例(张隽波)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从“总体史”到“三时段”
——一个解析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传播的
新视角(高 尚 王四达)
江苏社会科学2017.1
20世纪20—30年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中的“苏联因素”解析(杨林香)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论1927—1929年间中共对工农政权建设的理论探索 (于化民)
晋阳学刊2017.1 浅谈莫斯科中山大学(张誉馨)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7.1
1930年6月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局与中共中央的争论
——以双方有关书信为中心的考察(袁超乘)
苏区研究2017.1
六届四中全会与罗章龙另立中央(张 永)
近代史研究2017.1
关于蒋介石“放水”长征说的再辨析(卢 毅)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1
中共对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纲领的诉求(洪富忠)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抗战初期王明与毛泽东若干分歧的历史考察 (黄志高)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7.1 从陕甘宁边区的两个司法案谈起(王晓光)
理论视野2017.2
东满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历程与历史价值(王顺奎)
长白学刊2017.1
也谈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对“二流子”的改造
——与其他政权实体比较的视野(渠桂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
地权与税制:抗日根据地农业税的结构性分析 (胡荣明)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7.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婚姻法规的实施与成效 (杨伟宏 马慧芳)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1 中国共产党纪念十月革命的话语体系构建
——以《解放日报》(1941—1946)为中心 (刘 意)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7.1 中国内战与苏联对华政策的转轨(1945—1949) (沈志华)
历史教学问题2017.1 山东解放区的农村财粮征收(1946—1949) (邓 广)
近代史研究2017.1 南下动员中系列链条的生成
——以华北解放区南下干部为中心的考察 (代雅洁)
历史教学2017.4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丰富与发展(苏映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外来户、土改与乡村社会
——以山西省永济县东、西三原村为例 (胡英泽 张爱民)
开放时代2017.1 新区土改中“小”知识分子的精神境界
——以三本土改工作队员日记为中心的研究 (黄波粼)
史林2017.1 从1951年上海“瑞有天事件”的成功解决看潘汉年的统战工作(张建才)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7.2 国际中国社会史大论战
——以1956年中国历史分期问题讨论为中心 (陈怀宇)
文史哲2017.1 “大跃进”动员的仪式化过程:以麻雀运动为中心的
考察(刘 怡)
史林2017.1
“大跃进”与地方社会
——从长沙陶真人肉身被毁事件看20世纪50年代
地方社会结构的变迁(庞 毅)
开放时代2017.1
“厚今薄古”:1958年历史学大跃进(储著武)
安徽史学2017.1
1965年北京市农村巡回医疗运动考察
(马 冀 陈雪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7.1
杜鲁门政府涉藏心理战探析(温 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安哥拉内战与美中关系
——基于美国“联华援安”战略始末的考察 (忻 怿)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国决策过程中的共识民主模式(杨光斌)
社会科学研究2017.2
坚持完善党中央集体领导机制:“七大机制”与核心 (胡鞍钢 杨竺松)
清华大学学报2017.1 中国式政治周期影响财政努力吗(周世愚)
社会科学2017.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国特征及创新路径(胡志平)
社会科学2017.1
中国经济政策若干重大问题分析
——以2012—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重点 (张占斌)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1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工业革命与国家发展战略转型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挑战与机遇 (孙乐强)
天津社会科学2017.1 “一带一路”的中国智慧(王义桅)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1
国内“一带一路”研究综述
——基于定量和图谱分析 (刘光阳 邓大松 梁小江)
云南社会科学2017.1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非合作是“新殖民
主义”吗?(周 文 赵 芳)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
共青团改革的逻辑回归:历史与政治的解读 (胡献忠)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1 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全球经验与中国道路(陶希东)
南京社会科学2017.1
中国社会组织成长条件的再思考
——一个总体性理论视角(黄晓春)
社会学研究2017.1
进城落户农民“三权”问题研究(任常青)
河北学刊2017.1
当代中国的中产阶级研究(朱 斌)
社会学评论2017.1
中国贫困程度的再估计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周玉龙 孙久文 梁玮佳)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环境政策新发展探析(何劭玥)
思想战线2017.1
《基本法》与“一国两制”实施的回顾与反思
(陈弘毅)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
中日关系的“进”与“退”
——基于“区分开来”原则预测的可能前景 (冯昭奎)
日本学刊2017.1 中俄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合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志琛)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7.1 朝鲜核问题与中国的对朝政策(杨希雨)
现代国际关系2017.1
人物研究
毛泽东思想在20世纪泰国的传播与影响(杜 洁)
毛泽东思想研究2017.1
毛泽东关于重建民族文化自信的思考及启示 (罗嗣亮)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 从塘约合作化新实践看毛泽东合作化思想和邓小平
第二个飞跃思想的指导意义(周建明)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1
七七事变前刘少奇主持北方局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 (马海杰)
史学月刊2017.2 陈云治国理政的突出特点(李正华)
兰州学刊2017.2
陈云新时期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吴克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 论***治国理政的宏观理路(宋福范)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1
陈独秀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开创性贡献 (高 宇 张世飞)
理论月刊2017.1 关于陈独秀遗文资料的整理与出版(徐光寿)
安徽史学2017.1
*本文是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重点项目“九三学社上海市早期历史研究”(12902-412321-15610)的阶段性成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