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日间手术是患者在24小时内完成入院、手术、出院,特殊情况不超过48小时的新型医疗模式,日间手术凭借其快捷、高效、不占用住院资源的特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与发展,也成为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1]。随着丹麦学者Kehlet提出的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普及,日间手术在医疗机构逐步开展,其在妇科领域也展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出现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2-4]。相关文献报道,择期日间手术当日取消率较高,最高为妇科,占比47.6%[5];妇科日间手术后的非计划性门急诊就诊率为2.61%[6];宫腔镜日间手术患者心理弹性普遍较低[7]。这些问题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也给妇科日间手术安全带来隐患。本研究以集束化管理方式为依据,通过“前移后延”的集束化管理策略对妇科日间手术进行改进,以提高妇科日间手术服务质量与安全。
1.一般资料。目前我院妇科日间诊疗提供诊疗中心日间诊疗服务与普通日间服务。诊疗中心日间服务由诊疗中心妇科主任医师集中收治到病房固定的6张床位,实行“前延后移”集束化管理,普通日间诊疗由开展普通住院手术的主任医师收治,分散在病区其他床位,与住院患者共享资源。研究选取2021年9月—12月在我院实施妇科日间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HAMA量表得分为主要结局指标,取效应量Cohen's d=0.3,α=0.05,power=0.80,利用G*Power软件计算得到的样本量为每组176例,考虑到10%的脱落率,每组至少需要196个病例。本研究最终选取实施“前移后延”集束化管理的诊疗中心日间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常规管理的普通日间手术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符合日间手术治疗指征;(2)年龄在18~65岁;(3)意识清醒, 无精神疾患, 具备听说读写及理解表达能力;(4)日常生活有使用微信的习惯。排除标准:(1)妇科恶性肿瘤患者;(2)严重器质性疾病、严重高血压、糖尿病(药物控制不佳者);(3)因病情变化需转普通住院治疗患者。将两组患者的年龄、婚姻状态、文化背景、疾病类型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表1 患者基本情况
2.干预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包括患者至门诊办理预住院手续,主管医生通过计算机系统开出相关检查,完善检查,预约手术,口头上做相应的宣教,提醒其关注医院公众号。入院后采取分散式模式进行收治,即被随机分配到主管医生分管床位,由病房护士与手术室协同管理。病房护士做好日间手术常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及随访工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前移后延”集束化干预策略。
2.1 成立“前移后延”集束化管理小组,由加速康复外科护士担任顾问,妇科日间诊疗中心主任、科护士长担任组长与副组长,主治医生1名、妇科专科护士2名及护师2名共同参与诊疗过程的团队。全部成员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有一定科研能力,且自愿加入该小组。
2.2 制定“前移后延”集束化方案。团队成员学习国家卫计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发布《日间手术管理导则(2016版征求意见稿)》和英国2019年日间手术指南,同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进行资料质量分析、数据整合,制定了“前移后延”集束化妇科日间手术方案。具体如下。
2.2.1 前移管理。(1)建立基于ERAS理念的“妇爱如水”微信平台:结合患者在微信公众号上首次登记的生理、心理、营养状态和生活方式等信息,利用相对宽裕的术前等待时间,小组成员听取麻醉师、营养师意见将健康生活作息、入院手续、手术流程、踝泵运动、起床三步曲等内容以文字、图片、视频形式推送到平台上;每日安排小组成员回复平台留言,及时解除患者心中的疑虑。即在术前阶段“赋能于患者”,使其处于最佳“备战”状态,以优化机体对抗手术的耐受能力[8]。(2)术前2日,护士通过此平台核查患者术前准备完成情况:包括新冠核酸、阴道分泌物、液基薄层细胞检测、B超等化验结果,并通过平台上的语音模块与患者再次确认是否有感冒、发热、咳嗽、生理期等不适宜手术的情况,如出现有上述症状,将重新预约手术日程。
2.2.2 院中管理。(1)零距离日间手术工作模式:患者于手术当日至妇科病房,集中收治于日间床位。医务人员将患者完整信息录入医院信息系统(HIS),以方便使用可移动信息—治疗一体车随时调取患者阳性体征及影像学资料、手术记录等;同时护士使用可移动信息—治疗一体车,在床旁完成护理记录、查看患者化验结果、执行及审核医嘱,为护士观察病情、执行医嘱争取时间[9],也可与医生一起就患者现存问题进行讨论,共同提出改进方案。(2)一站式服务理念:成立妇科诊疗中心:内设日间手术病房、日间麻醉门诊、B超中心,避免患者走冤枉路,从而缩短患者的手术及检查等待时间[10-11]。
2.2.3 后延管理。(1)注重延续护理。经社区负责人同意,成立“医院—社区”协作网,小组成员负责发送当日出院患者住院资料、个人信息至其居住社区,每2周对社区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知识培训,包括日间手术相关疾病的介绍、技术指导、知识宣传等相关事项。通过“医院—社区”合作模式,使患者能够近距离接受更安全、快捷的术后安全与康复服务。(2)“前移后延”集束化管理小组护士做好日间患者在出院后第1天和第7天的电话随访,及时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情况,督促患者按时服药,门诊随访等。
3.评价指标。(1)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定两组术前(患者被纳入日间手术人群时)、术后7天的焦虑状况。该量表的评定标准中有14个项目,每个项目为0~4分,>14分为肯定有焦虑,总分7~14分为可能有焦虑,<7分为没有焦虑症状。(2)记录与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取消或延迟例数,术后7天内意外伤害(跌倒、坠床等)发生情况、用药依从性。用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eight item 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 8)[12]评定,总分≥6分视为依从,总分<6分视为不依从。(3)满意度,术后7天由医院公众号自动向患者推送我院自制的满意度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对住院安全及环境、服务态度及技术、身体舒适护理、健康教育与沟通交流、情感支持等10个条目,满分为100分,其中≥90分则判定为非常满意;60~89分则判定为一般满意;<60分判定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两组患者HAMA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HAMA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HAM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Cohen's d=0.58),两组差异达到中等效应量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HAMA评分(分,±s)
表2 患者HAMA评分(分,±s)
组别 观察组(n=200)对照组(n=200) t p干预前 17.34±4.27 18.08±4.59 1.66 0.10(>0.05)干预后 12.86±3.85 15.12±3.82 5.90 0.00(<0.05)
2.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延迟或取消例数,术后7天内意外伤害跌倒、坠床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orisky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患者围手术期情况[n(%)]
3.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患者满意度[n(%)]
1.“前移后延”集束化管理可以降低妇科日间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情绪。近年来,随着日间手术在妇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应用,医护人员对日间这一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和知晓[13],但对于患者而言却是偶然听闻或者闻所未闻的概念,他们担心住院时间短,对自己的康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悖于传统的就医、手术流程。此外,妇科手术及治疗关乎女性患者的月经周期、生育需求、性生活等方方面面,这必然导致患者存在一定的焦虑等不安情绪[14]。因此,必须制定全方位的心理干预,通过“前移后延”集束化管理干预在院前微信指导、院内床旁工作、院外“医院—社区”联动方式鼓励患者提问、分享感受和经验,解除其心中的疑虑,使其更加了解及主动接受日间手术。结果显示,患者的围手术期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前移后延”集束化管理促进妇科日间手术顺利、安全开展。“前移后延”集束化干预通过“妇爱如水”日间平台,提醒及监督患者术前准备完成情况,避免其因进食、月经来潮等原因延误甚至取消手术。曹艳华[15]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可以改变妇科患者的认知能力,提高治疗与生活质量。在临床工作中, 围手术期宣教内容分别由病房责任护士、手术室巡回护士、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分别完成相应内容,效率低下, 甚至部分内容由于缺乏学科间沟通自相矛盾。本研究以患者需求为中心, 通过多学科协作共同制定统一的微信公众号宣教内容。微信公众平台通过“一对多”方式,推送文字、图片、漫画和微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进行术前宣教,使疾病健康信息的传递更加直观、人性化、贴近患者需要。同时,“前移后延”集束化团队还开展医联体辐射和帮扶工作,提升社区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和意外伤害,使患者更加主动地去面对疾病并配合治疗。
3.“前移后延”集束化管理可提高妇科日间手术患者满意度。“前移后延”集束化管理小组通过院内HIS系统、可移动信息—治疗一体车,实现了零距离工作模式,主动把时间还给患者,及时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提高了医嘱的执行效率。这与谢小利等[16]床旁工作模式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与患者满意度结论一致。一项对妇科日间手术各项服务调查[17]显示,术前等待时间是患者最不满意的方面,本研究日间诊疗中心配备独立的化验室、超声影像、放射科、手术间等部门,在医疗设备与人力资源配置上进行了完善,实现了独立运作和管理,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时间,保证了接台手术无缝衔接。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实施集束化干预后,满意率高达98.5%,明显高于对照组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前移后延”集束化干预策略的实施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手术的质与量,更有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