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郭冰庐,贺延荣
(1.榆林学院文学院,陕西榆林719000;2.延安革命纪念馆,陕西延安716000)
■陕北历史文化研究
别具一格的安定县十字拱窑洞县衙
郭冰庐1,贺延荣2
(1.榆林学院文学院,陕西榆林719000;2.延安革命纪念馆,陕西延安716000)
民国时期的安定县衙一反举架式的砖木结构建筑,采用砖拱建筑模式而成为唯一的窑洞县衙。更为复杂的十字拱工艺又是窑洞建造中的独特创造。县衙坐西面东是对“八字衙门向南开”、“向明(向南)而治”模式的反叛。上部满拱式大窗承传了陕北窑洞窗棂纹样的组图传统,下部落地式槅扇门又吸纳了徽式落地门窗纹样。“光风霁月”、“青天白日”题额,既打上了“民国”的时代印记,又是书法和雕刻艺术的完美结合。
砖拱窑洞县衙;十字拱券;独特创意;时代印记
现在的子长县民国之前叫“安定县”。陕北民谣曰:“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安定的炭”,说的就是这个安定。安定县故城驻地在现在的安定镇,距瓦窑堡十四公里。瓦窑堡作为子长县府驻地是陕甘宁边区更改安定县为“子长县”后的事。笔者研究的正是原来的安定县衙。
安定县衙为砖拱窑洞建筑。该县衙窑洞是四面临空的独立式砖拱窑,座东面西箍就。为十字拱券形式。其箍法较为复杂:确定一个坐标中心点,打成四边形莲花瓣状窑楦,此可称之为“中心窑”。而与此同时沿四条线等距离地朝四个方向辐射,打四个筒拱楦。此五楦同时搭就,以栈子或编织的箅子苫盖,草泥抹头遍,细泥上第二遍,做成十字拱连带筒拱的整体窑楦。窑楦做就,然后摆砖,以废瓷片楔缝,一砖封顶,石灰泥浆灌缝。接下来黄土填项(巷),加填1米左右黄土用以保温,并令其窑背(俗称“脑畔”)平整,最后焦砖覆顶,以防雨水渗漏。侧面的工作是砌背墙和面墙,最后做门窗。这是整个工序。
这座县衙窑洞有着比较宏阔的内部空间:东西纵深7.60米,南北横阔13.10米,高3.65米;中心区四方四正,是个3.80米×3.80米的14.44平方米的空间,这是县知事坐大堂的地方。东西两翼的筒拱也是净里深各1.90米,跨度3.80米,呈两座各7.22平方米的正方形空间。
前后两筒拱各深4.65米,跨度仍为3.80米,又形成两座各17.67平方米的长方形空间。一方十字拱中心区,加上四向辐射的筒拱五个窑洞单元,总面积共达64.22平方米。如此宏阔的砖拱窑洞面积,除了枕头窑和抗日战争时期阎锡山宜川县秋林镇修建的二战区长官部旧址石拱八海窑和河曲县海潮禅寺八海窑之外,其面积无出其右者。而其高3.65米和阔3.80米,均远远超出陕北平常高3米,宽3米的底线。如此算来,其净里总面积达到64.22平方米。从县衙的意义上讲,应该有如许之多的面积,而从窑洞的意义上讲,则属于特大型而又特殊型的砖拱窑洞聚落。
在中国的建筑传统中,作为县衙,人们印象中,它是举架式的砖木结构建筑,以巍峨与威严显示其存在,而安定县衙却另辟蹊径,做成砖拱窑洞式。这是所奇者一。
窑洞,作为民居的一种类型,遍布于祖国黄土高原陕西、山西、甘肃、河南、宁夏五个省区的广大地面,在内蒙和青海的一些有黄土的地方,仍有一定数量的分布。总之,凡有黄土的地方,都有窑洞,我国有6000万人居住在窑洞中。究其原因,是因为黄土的性能适合于打窑和箍窑。当时的安定县即今之子长县居于黄土高原的腹地,土层厚,土质好,更适合于打土窑、箍砖窑。子长的窑洞工艺精细,装饰讲究,所以在陕北的窑洞中的砖拱窑和石拱窑中具有代表性。但像安定县衙砖拱窑不但在安定,就是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在窑洞类型中,多数属于筒拱,而它是十字拱。连同所附带的四个耳窗筒拱,这一建筑实体中就有9个分割空间。这是所奇者二。
图2 民国十三年安定县衙十字拱顶,一砖封顶依稀可辨
“八字衙门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或者“天下衙门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增广贤文》有载。这既是世间黎庶百姓代代相传的口号,也是对数千年封建社会戒备森严的“衙门”的做派的评判。从建筑学上说,中国位于地球北半球中纬度和低纬度地区,一年四季,阳光都从南面射入,房屋朝南有利于采光。更重要的是,华夏民族的坐北向南已经形成一种“向明”(南向)文化。南怀瑾在《易经·说卦传》说“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礼记》载有“天子负南向而立”。向南已经成为权力的象征和尊严,所以中国历代的都城、皇宫以及州县官府衙署都是南向的。而州府官员等升堂听政都是坐北向南的。这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建筑规制。但安定县衙却反其道而行之—坐西面东!这在全国却是唯一的。当然,这种大胆的举动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现在已经是民元之后了,再早上十数年,那是敢都不敢想的事,即使是民国时期,也是一种大胆的创新。这是所奇者三。
老聃《道德经》:“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户即门,牖即窗。也就是说,门是供人出入,窗是用于室内通气和采光而又避风雨和防寒署。门窗由于所处部位的显著而成为表达建筑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门窗形式多样,其中最基本的形态是“槅扇”。槅扇是门窗中最为高大的,既有窗的功能,又有墙和门的作用,对外能够围护,对内能够分隔,还能够采光和通风,因此,运用十分广泛。建筑讲究“工笔画”的典雅精细。在建筑构件中,门窗的雕琢最为精彩。图案一般由直棂纹、拐子纹和菱花纹三种形式构成丰富多彩的图案。这些图案空灵通透,起到通风滤光的作用。安定县衙门窗是由上部的弧形拱洞满拱大窗和下部的槅扇(门)组成。所谓槅扇,就是把宽、高比约在1∶3至1∶4左右,用棂条组成花格的窄门扇称为槅扇,用于分隔室内外或室内空间。根据建筑物开间的尺寸大小,一般每间可安装四扇、六扇或八扇槅扇。安定县衙属于标准的四扇槅扇。安定县衙的槅扇由窗棂、绦环板和外框等四部分构成。它的位置实际上就是寻常我们所指的平戗之下直至地面门槛部分,四扇落地槅扇两两相对,左右两边两扇槅扇做成丹冄格套卐字纹,显得规整而大气;中间用以开阖的一对供开闭的槅扇门做成灯笼套田字格,棂芯缀以海棠纹,富于变化。而此四扇槅扇上下两底边的绦环板(槅扇下部和上部小面积槅板,俗称小挡板)。又以剔地的浮雕的形式雕成盘长,恰当地衬托了主框。
平戗之上的部分,中顶部小木板为顶窗,顶窗板面上镂空圆洞为天眼(也叫脑窗)。此天眼非常别致,做成变形的卐字纹样。这是把卐字拉长呈扁状,恰似振翅飞翔的大雁。中部天窗为龟背纹,大小龟背纹由田字格相槅,显得丰富而协调,疏朗而大气。两翼的上斜窗(大耳节)为斜交叉纹网格,以有规律的反复,视觉上以韵律感有力地烘托了天窗中心地位。按陕北木作惯例,满拱大窗在平戗之上,还应有平行
图3 民国十三年建安定县衙十字拱砖拱窑:顶窗、变形卐字脑窗、天窗、上斜窗
的一组包括小斜窗(小耳节)、夹耳窗(斗窗)在内的窗格,但鉴于此系县衙,衙门的门务必求其阔而高大,所以衙门全部为镂空窗格所代替,大堂之内光线仍然相当充盈。这种上部满拱式大窗,承传了陕北窑洞的窗棂纹样的组图传统,而其下部落地式槅扇门部分,又吸纳了徽式落地门窗纹样,显得相当别致。
图4 民国十三年建安定县衙十字拱砖拱窑:满拱大窗及落地槅扇纹样
古朴大气的衙门门面—窑脸又是这座十字拱窑洞衙门的提气之作。
我们在前面已经全面地讨论了衙门的户牖艺术,在此再看看窑脸的题额。双过券拱头线置于窑脸中部立面中心,显得厚实而稳重,恰当地分槅了凹进的户牖与窑脸立面,衬托了两旁的耳窗及其额头的题字。两旁的耳窗上方嵌进石刻题字,左为“光风霁月”,右为“青天白日”上款表述为“民国十三年菊月建”,落款书曰“榆阳韦鸿德题”。书法工整紧凑,笔力雄健,笔锋刚劲有力,显示出书者蕴积的书法功底。石刻嵌在砖墙上,周边绕以竹节纹样。苏东坡《于潜僧绿筠轩》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句,竹节纹样被称为“此君额”,表达竹形超凡脱俗,清新高雅。尊贵骄气的品性。
图5 民国十三年建安定县衙十字拱砖拱窑:窑脸
而妙在此两联的集句。因为已经到了民国时代,为纪念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胜利,书者大书“青天白日”以志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胜利。而这“青天白日”所指是蓝天白云,意思非常浅显和直白,比喻明显的事情或高洁的品德。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与崔群书》“青天白日,奴隶亦知其清明。”宋代大儒朱熹的《答魏元履书》“其为汉复仇之志,如青天白日,人人得而知之。”指出了青天白日的本意。
图6 民国十三年安定县衙南耳窗16乘6方格套太阳格纹样及题额“青天白日”及落款“榆阳韦鸿德题”
右边的“光风霁月”指雨后初晴时的风,雨雪停止,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古代高洁之士常以此四字比喻人品高洁,胸襟开阔。北宋知名诗人、宋四家之一、二十四孝之一的黄庭坚《豫章集·濂溪诗序》:“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
图7 民国十三年安定县衙北耳窗16乘6方格套太阳格纹样及题额“光风霁月”及上款“民国十三年菊月建”
风霁月。”非常准那么,题额者“榆阳韦鸿德”何许人也?“榆阳”是榆林城的别确地解释了“光风霁月”的意思。把这两句名言集在一起,妙在都说的是“清明”二字,比喻的都是光明磊落的高洁人品,却巧妙地打上了时代烙印,加上“民国十三年菊月建”。“菊月”在古代是阴历九月的别称,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此县衙建于1924年的阴历十月左右。
那么,题额者“榆阳韦鸿德”何许人也?“榆阳”是榆林城的别称。经朋友提供线索,辗转打问到榆林城南三岔湾韦家梁村是韦氏祖居地。据其公子榆林县原政协副主席韦健雄讲,韦鸿德字润芝,1923年秋被委任为安定县知事(知县),被称为“韦青天”,离任时,安定百姓乡耆曾赠以“万民伞”。1938年以后,为驻榆二十二军秘书;1949年随军起义。1956年7月,增补为政协榆林县副主席。连任二届、三届、四届副主席,直至1964年辞世。
(张剑侠 摄影)
[责任编辑 高 锐]
Distinctive Cross-arched Cave House of Anding(安定)
County Administration
GUO Bing-lu1,HE Yan-rong2
(1.School of Liberal Arts, Yulin University, Yulin 719000, Shaanxi;
2.Yan 'an Revolutionary Museum,Yan'an 716000,Shaanxi)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anding county administration has become a unique cave house by adopting brick-arch building instead of elevated post and panel structure as usual.Cross-arch that is more complicated is a distinctive kind of cave building.Facing east, anding county administration was opposite to the traditional mode in which governments have usually been facing south.In the upper part, big full-arched window inherits traditional window lattice in the north of Shaanxi, while in the underpart, the door absorbs the pattern of doors and windows in Anhui.In addition,‘benign and openhearted’ and ‘broad daylight’ inscribed on the board is a combination of calligraphy and sculpture marked by times.
brick-arched county administration; cross-arch; distinctive ideas; times mark
2014-12-27
郭冰庐(1935—),男,陕西洛川人,榆林学院文学院教授。
J59
A
1004-9975(2015)01-0101-0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