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徐艺铭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公立医院内部资产总量达到全新的水平,资产总量呈现持续增大的趋势,同时也为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明显增加,如果仍采取传统管理模式可能会导致资产管理效率低下,引发诸多问题,不利于医院的发展。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需要积极利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另外,公立医院的内部资产组成体系较为复杂,进行资产管理的过程中涉及部门较多,因此资产管理的环境较为复杂,需要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结合现状分析,近些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开始广泛引进信息化管理模式,但是工作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公立医院需要不断优化资产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对公立医院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内容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公立医院来说,其资产总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因此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庞大资产工作量实施管理,这样才能确保医院资产管理的全面性、真实性以及完整性。二是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通常情况下需要多部门协作完成,如基建部门、财务部门、后勤部门以及专业技术部门等。同时资产管理的环境较为复杂,信息化管理需要通过网上审批,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三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精细化要求不断提高,推动资产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实际工作要求,需要保证管理工作的动态性与灵活性,采取信息化手段进行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四是动态化管理是目前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的主要要求之一,因此加强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必然趋势。需要加强对资产的监控管理,建立与财政资产管理、主管部门以及医院资产管理相连接的平台,进而实现对数据的动态化管理。五是公立医院资产管理能够实现医院各部门或者多家医院的有效联系,通过结合信息系统,对接彼此间的信息系统,保证资产管理的畅通性与实时性。六是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生成相应的资产条形标识码,进而强化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之间的联系,实现固定资产的对应管理。例如医院实物物资生成专门的识别码,通过数据采集器进行扫码识别,传输至信息系统,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各级公立医院是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已成为现代化公立医院优化和完善自身管理机制的重要基础[1]。因此,为了优化现代化医院管理体系,需要加强资产信息化管理建设,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首先,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效率。对现代化公立医院管理工作来说,资产的核算数据主要源于医院的信息化系统,随着医院开展业务量的增加,资产管理工作如果仍采取人工手动录入的方式,难免会发生错误,导致数据失真,对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阻碍。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结合相关业务模块软件,能够推动业务数据向财务数据的转变,不但有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能够为财务报表的应用以及其他决策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保障。其次,信息化建设能够为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现代化公立医院需要具备精细化管理理念。临床科室和医护人员是医院发展的重要基础,激发工作人员工作动力的主要途径便是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数据支持,只有加强系统建设,才能保证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公立医院中业务数据多通过收费窗口和采购平台流向资产,使资产数据转化为绩效指标,为医务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并对其反馈考核结果,使其结合实际情况,改进工作,合理改变后续资产数据内容。
首先,在收费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门诊收费是医院业务的主要环节,收费管理针对患者就诊与住院时形成的资产流通,收费管理水平决定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医院开展业务时,收费窗口收到一笔费用后,能够形成收入报表,信息系统将报表转化为资产收入数据。进行资产管理时,收费管理形成的业务数据能够及时、准确流入至管理系统,产生具体的资产数据,为成本核算管理提供便利。同时,患者能够通过端口查找自身治疗阶段的费用明细,保证医院资产的透明度,避免发生错收费的情况,减少医患纠纷发生风险,维护医院形象[2]。其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通过薪资管理能够实现资产信息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联系。薪资管理是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对医护人员薪资进行科学管理。与传统工作模式进行比较,信息化建设能够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薪资信息与医护人员的信息关系密切,需要紧密结合医护人员档案信息内容和信息化管理。资产管理人员在工作阶段,需要在系统中准确录入医护人员的信息,系统结合相应标准,计算薪资,减少工资发放错误的风险,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同时,能够避免重复计算问题,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充分结合绩效工资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根据绩效考核方法,信息系统能够自动生成薪资,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医院稳定发展。
目前,公立医院能够积极利用信息化建设促进自身发展,内部资产管理普遍实施信息化管理模式,但是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医院资产的内部信息系统缺乏互通性。虽然在资产管理工作中使用信息化管理模式,但是内部资产的信息管理系统互动性不足,难以提高资产管理质量和效率,同时易导致公立医院内部各部门相对对立、缺乏交流协作的局面,对资产的信息化管理造成阻碍。除此之外,因为公立医院资产数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未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因此,信息系统的运维成本较高,各部门的信息系统互相独立,难以共享和传输信息资源,因此导致资产管理效率低下。
首先,对公立医院资产信息化管理标准来说,医院实施资产管理的过程中,管理标准均结合各部门的特点制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标准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依据,需要具备标准、规范的统一指标进行支撑。但是结合现状分析,部分医院资产管理的编码标准化程度较低,难以实现与国家标准的有效衔接,无法满足内部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更难以满足相关监管部门对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
结合现状分析,虽然公立医院能够积极引进资产管理系统,但是部分医院缺乏对系统改造升级的重视,长期使用陈旧系统,最终导致系统维护和升级工作难度较大。主要原因在于部分软件的使用时间较长,系统具备功能能够满足日常应用的要求,但是因为受到资金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升级维护困难,系统本身存在缺陷[3]。因此,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大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投入力度,弥补系统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因为相关基础工作的开展不扎实,对基础数据的完整性造成较大的影响,对资产的基础数据来说,需要保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这样才能为后续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同时,这部分数据也是整个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提高资产管理水平的有效保障。但是结合现状分析,部分公立医院内部资产管理历史数据缺乏全面性和准确性,难以挖掘数据价值,技术水平和实物管理水平较低,导致管理效能不佳。
人才是决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但是结合现状分析,公立医院资产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相对较少,部分医院的资产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总额和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对信息化技术的了解,对资产信息化建设的开展造成阻碍。人才的缺乏不仅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造成影响,同时也对医院整体信息化建设造成阻碍。
为了保证医院内部信息系统的互通性,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十分必要。完成平台的建设后,公立医院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平台进行持续性更新、完善,做好维护工作。同时对公立医院来说,需要定期对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评估,避免信息“孤岛现象”,需要及时进行处理,根据自身业务发展情况以及管理要求,对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更新与维护。具体而言,需要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设置专门的资产基础数据库,配备统计分析以及表单的穿插等功能,结合国有资产的配置情况进行优化完善,这样才能确保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控制的时效性、动态性和准确性。同时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多个角度沟通实现全过程跟踪管理,遵循全生命周期管理原则,对管理工作的重点、关键点进行合理调整,明确各部门资产管理工作的职责和义务。除此之外,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共享性,实现不同部门之间数据的对接与信息的共享,同时需要充分满足监管部门对医院资产管理提出的要求。
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系统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医院内部的资金管理工作,因此,工作人员需要提高对信息管理系统的认知水平,不可将其视作单一的报表统计工具。为了能够全面提高医院对信息管理系统的认知水平,加强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在信息化建设阶段需要全方位调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需求,理清整体业务流程。同时保证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工作具有良好的前瞻性、兼容性,不仅需要满足当下工作要求,同时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预留发展空间,这样才符合可持续化发展理念,满足相关政策要求。
首先,需要做好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工作,在这一前提下加强对基本数据归纳整理工作的重视,将其当作公立医院资产配置预算的重要参考指标。同时对资产采取动态化管理模式,例如使用状态追踪的形式。也可以根据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医院内部实际财务情况,为后续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夯实基础[4]。
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的资产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机制,要求临床科室、行政后勤等部门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管理部门需要全面掌握医院内各类资产的分布应用、闲置以及后续处理情况。科室及其他部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要求和相关权限,资产管理系统中动态查询本科室的设备数量,进而对管理部门设备使用率等情况进行分析。
人才是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需要建立专门的业务培训机制,通过培训不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扎实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医院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所以人才因素是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需要明确培训的内容、方法,同时不断优化,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掌握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知识的学习,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软件、硬件设施,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公立医院可以通过专题培训、交流讨论会、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活动,为资产管理人员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
通过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医院各部门的紧密联系,加强各科室的配合,各业务流程环环相扣,有助于提高资产管理效率。提高前期管理水平。前期管理包括资产从采购到购置的全部流程。资产使用科室或部门结合库存情况,通过内部分析,制定采购申请单和采购方案,将其交由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分析。完成立项后,招标管理部门进行招标,明确供应商,签订购置合同。未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前,各项工作环节相对独立,重复工作现象严重,通过应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科室分配前期管理权限,建立规范的自动化审批流程,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有助于实现科室信息的共享互通[5]。前期管理是资产管理的重要一环,做好相关工作,不但能够节约成本,同时能够减少使用期间的维护费用,与医院资产投资的成败息息相关。其次,需要做好验收管理工作。验收管理主要指资产管理部门结合相关文件对供应商提供的有形资产,如医疗设备、办公设施等,以及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信息系统等。验收管理不仅需要对基础信息进行管理,还需要对完成验收的相关资料进行集中上传管理,为后期资产的追踪审计提供便利。通过对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有助于优化验收管理业务流程,从登记资产基本信息开始,完成登记后提交单据生成验收单,工作人员根据资产实际情况进行审核,通过验收后资产证实入库。因此,需要不断加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使资产管理的功能更加丰富,实现对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综上所述,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公立医院在资产管理中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通过信息化技术获取相关数据,展开分析、统计,为内部管理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但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公立医院需要及时处理相关问题,结合自身情况采取有效的对策,推动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